十七、昭陽節使(四)

太后百無聊賴的接過了那個片子,“是誰拿來的?”

“是小安子。”

“他如今倒是架子大了,”太后懶洋洋的說道,“整日不在宮裡頭,送什麼東西,都不自己送過來。”

安茜竊笑,“主子仁慈,底下的人才會在外頭安心當差,不然誰有這個膽子呢。”

“說到底好像又是我的功勞了。”太后依舊仰在炕上,慢悠悠的打開了那個片子,“我倒是要瞧瞧這個鬼頭鬧什麼。”

太后就看了一眼,慢慢的坐了起來,“這個小安子,到底是做了一些事兒的,”太后對着安茜點點頭,“難怪敢不進宮來。”

安茜笑道,“這纔是太后的胸懷呢。”

“別拍馬屁了,”太后騰地下了地,“安茜,你說咱們怎麼能出城?”

“這,”安茜有些爲難,“如今都快入冬了,若是去園子,似乎季節也不對,出宮倒是方便,大不了去先農壇,或者地壇,可若是出城,似乎就有些難爲了。”

太后嘆道,“這撤簾歸政之後,壽康宮可真冷清,內務府大臣呢?今日是誰當值?”

“是英桂。”

“他倒是難得,叫進來吧。”

英桂如今拜兵部滿尚書,所以太后說他難得,不一會,英桂到了,他是正黃旗赫舍里氏,亦是榮祿之妻的族叔,到了壽康宮,太后盤膝坐在炕上,“這幾日,我準備出宮一趟,你叫人安排好。”

“不知道太后想去哪裡。”

“西郊。”

“這……”英桂有些猶豫,“西郊除去園子外,別的地方都是荒蕪的緊,太后御駕,不宜居於荒涼之地啊。”

真會睜着眼說瞎話,西郊素來都是園林林立,皇莊連片的地方。怎麼會是荒涼呢。太后微笑,“自然是去園子,只是,這些年在圓明園都呆膩了。也想換換地方,聽說清漪園不錯,只是以前都沒去過,去見識一番。”

“清漪園長時間不住人,只怕休整需要時間。請太后讓內務府稍作安排。”

“不用了,只是去清漪園逛逛,”太后說道,“還是住在圓明園裡吧,去個一兩日,再去香山看看英烈祠。耽誤不了多少功夫。”

太后說出了英烈祠,英桂也不能再說什麼,只能是準備好關防之事,又照會軍機內閣並養心殿。

太后摸着手裡的如意,看到了安德海的消息。她的興致頗高,笑眯眯地問英桂,“四川總督到了兵部尚書的位置,感覺如何?”

“從統率全省到專攻兵事,自然是道途不一,所幸太后皇上器重,臣也只能是萬死不能報答聖恩罷了。”

“不用說這些虛的,”太后笑道,“說實話就是,這不是御前奏對。我也只是關心問一下,若是你不願意,自然也就不用說的。”

“臣不敢,”英桂坐在凳子上微微欠身。腦海裡想了一下,組織了話語,“既然太后垂問,臣就直說了。”

“平定洪楊之亂後,地方督撫之精兵盡數收攬於中樞,這是爲了防五代藩鎮之弊。自然是極好的,只是我潛心觀之,豐臺大營仍有頗多弊端。”

“你說說看。”太后本來極爲得意新軍之策,卻沒想到英桂是這樣認爲的,他也是南邊平定過叛亂的大臣,想來不會是紙上談兵的趙括,英桂說道,“雖然各部集結於豐臺大營,可分歧尤爲明顯,淮軍盡數在火炮營,步兵多是湘人,騎兵自然不用說,滿蒙人居多,各有各的地方,各有各的體系,雖然融在一起,可派系之分仍有。”

“有句俗話不知道你有沒有聽說過,叫做‘黨內無派,千奇百怪’,這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自然也就有門派了,”太后說道,“就以榮祿論,他可算做哪一邊?”

“榮祿若非有湘軍之中歷練的經歷,如今怕也擔不起豐臺大營的職責,”英桂說道,“若非有大戰,素日自然是看不出來,若有大戰,怕有推諉或者爭功之憂。”

“這話是沒錯,只是十二鎮成立許久,這各門派還是有着,我爲安定地方之心,也不欲做大動作,軍中山頭林立,自然不是一件好事,說到底,還是因爲新軍不新,只是新瓶裝舊酒而已,希望這德國教官來了,能有些不一樣的進展。”

“是,此外還有講武堂之事,我觀講武堂所學之課程,除去諸多軍事典籍之外,缺少聖人宣教點化之言,微臣斗膽說一句,這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怕是說的時候太少。”

沒有思想和精神的軍隊只能叫做散兵遊勇,英桂這話說中了要害,“臣以爲,十二鎮之兵,各有派系,究其原因,還是有各爲其主之意,昔日各部分別入新疆平叛,耗時許久,這裡頭也有這個緣故,本朝之新軍,較之歷朝歷代,均有不同之處,”英桂咳嗽了一聲,“除去原本京中的餘部,其他的都是地方組建的團練,原本就是混雜不一,這人心自然也就不同。”

英桂差點就要說出各爲其主的話兒來了, “恩?”太后挑起了眉毛,“這話有道理,你準備怎麼做?”

“講武堂之中,軍事上的事兒,自然有諸多教官會處置妥當,無需兵部插手,”英桂淡然說道,這話裡自然也有怨念,有清一代,什麼時候兵部不能管兵了。

“若是如今各地團練還在,我怕你這兵部什麼都管不上了。”太后心裡默默想道,另外一個時空裡不就是這樣?地方軍權不去,日益做大,晚清出名的大臣也就是督撫了,朝中諸部大臣一概是庸庸碌碌默默無聞,這是爲何?無他,手裡無權耳!那裡輪得到英桂還在這裡侃侃而談,最後北洋出身的軍閥袁大頭更是篡了大清朝。

“只是這教化宣傳之事,臣以爲,兵部責無旁貸。”英桂說到最後,還是狐狸尾巴露出來了,“臣以爲兵部亦可派遣郎中官等入直講武堂和豐臺大營,以協助之。”英桂最後話題一轉,肅穆了起來,“臣並非詬病他人,只是如今豐臺大營這統屬不清,將來恐生事端!”(未完待續。)

二十三、靜極思動(四)三十七、天下無主(一)十九、一馬當先(九)八十八、大戰前夕(十一)一百零二、升龍大典(一)二十四、霸權本質(四)四、宮內宮外(三)二十五、夜帶金刀(一)八、撤簾風波(四)慶祝書友CBC生日快樂!三十九、禍水東引(二)二十七、英烈長存(續)三十三、生死茫茫(二)十八、除夕大宴(六)十八、追封哀榮(三)二十一、鼎湖弓箭(完)九十七、英魂不遠(三)十七、三勝三敗(下)三十五、兒女心事(二)十、江南江北(二)八十三、兩處齊發(一)四十六、不如意者(四)八、鄱陽水火(三)十二、其中深意(三)三、梨花滿地(四)十、隨風入夜(一)二十、醇酒婦人(四)七、歌舞昇平(中)二十、福禍相倚(三)二、日出之國(三)三十三、洞在慶喜(四)三十、項莊舞劍(二)二十九、東征蘇福(中)二十二、同治七年(一)三十三、戰爭陰雲(四)一百零一、真正所圖(一)三十七、另有所圖(二)二十二、戮力同心(六)三十四、青山隱隱(三)二十一、襄王有夢(三)六十、正月初二(四)二十九、聖壽慶典(二)二十四、開邊興兵(七)二十五、連鎖反應(一)三十七、輕描淡寫(四)三十五、一瀉千里(五)十三、浩罕之亂(一)四十二、浮萍霜露(四)二十三、浙江新疆(七)十五、倡議垂簾(完)六、步步驚心二十八、返京之前(六)十八、再破大營(四)三十三、雷霆雨露(五)三十二、圖窮匕見(三)二十、神女無意(四)七、含笑帷帳(一)一、眼前大敵(四)二十六、少年之國(一)七、大南天子(二)九、寶鍔棣華(下)十一、會議前夕(二)六、法人之請(二)六十二、無妄之災(三)三、東北總督(二)二十、欲加之罪(五)二十一、襄王有夢(四)三、激揚文字(四)三十五、議政輔政(三)一、金鼓畫角(五)四十三、冷月無聲(四)二十二、同治之意(下)二十、不請自來(二)一、三月初三(六)七十六、東南蠶神(三)五、德意志國(三)十二、英人來華(二)四十六、不如意者(一)三十三、洞在清溪(一)十八、八仙過海(下)三十一、橫的楞的(二)二十、醇酒婦人(四)二十三、亂象四起(三)十七、金蟬脫殼(下)六、法人之請(一)十九、瞞天過海(二)八、初會貞嬪(下)三十二、楊柳依依(六)四十六、不如意者(四)七十二、攘外安內(二)三十一、倚天照海(中)三十三、洞在慶喜(四)三十一、意在沛公(一)十五、五年瑣事(一)八十六、尷尬之人(一)十七、秀成玉成(下)三十四、科場弊案(十二)九、驚雷清風(一)三十五、勤政親賢(五)十九、有客來兮(二)十三、浩罕之亂(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