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六、一元復始(七)

兩夫妻正在閒話之間,外管家在外頭悄聲稟告,說是王愷運求見,恭親王皺了皺眉,“他來幹什麼?”

外管家垂着手在外頭不說話,“夜貓子進門了,”恭親王腦子裡轉過無數念頭,王愷運可謂是一流的謀士,可平日裡的招數都是陰險的居多,故此恭親王素來看不上眼,沒想到如今居然跟着太后辦事,還辦好了白蓮教歸順一事,在僧道尼裡面,怕是如今理教院尚書的話,都不如王愷運好使,朝中對着高王二人隱隱有“白衣卿相”之稱,恭親王不太想見,可說不定是太后派來的,又不得不見,“讓他在嘉樂堂等着吧。”

恭親王又和福晉說了一些話,閉着眼養了會神,這才施施然的起身,到了嘉樂堂,王愷運正坐在位置上津津有味的喝茶,見到恭親王進來,王愷運站了起來,做了一個長揖,“學生參見議政王。”

恭親王擺擺手,“你如今大小也有個官身了,怎麼還自稱學生,”恭親王請王愷運坐下,“太后的恩典,要讓你出任理教院考功司員外郎,你都不肯去,怎麼地,是不是什麼時候想着入直軍機啊?”

恭親王不鹹不淡的開着玩笑,王愷運也不以爲意,坐在黃梨木的官帽椅朝着恭親王微微頷首,“王爺說笑了,學生那裡有這個福分入直軍機,太后素日裡常說,有着王爺在軍機處擔着重任,她在宮裡頭,可一味安樂了,這理教院雖然統管天下宗教之事兒,可要是讓學生一天到晚和尼姑和尚道士打交道,那可是要悶煞學生了。”王愷運說了好一些廢話,又談了談京中近來頗爲流行的風花雪月之事,王愷運本是風流才子,以前又久在部堂高官府中爲幕僚,說起這些事兒來,一套套的,恭親王雖然有些不悅,可聽着也十分着迷,不多會已經到了掌燈時分,恭親王便要留飯,王愷運笑着說道:“王爺賜宴,學生原本是要留下來的,可是還有要事,不得不先告辭了。”

恭親王心裡暗暗腹誹,若是有要事,怎麼還在我這裡廢話這麼久,恭親王於是站了起來,算是送了一下王愷運,恭親王主持軍機處多年,迎來送往都是自持身份,今日能站起來送一送,已經是看在王愷運是太后的謀士的份上了,王愷運走到檐下,突然才轉過身來,對着恭親王笑道,“議政王已經在軍機處有不少年頭吧。”

恭親王心裡一動,面上不動聲色,“是有八年了,過了年就九年開頭了。”

王愷運點點頭,“卻也不算很久,昔日周公攝政七年,天下大治,學生以爲,議政王之功,遠遠在周公之上。”

“壬秋說笑了,這都是母后皇太后的功勞,我一個做臣子的,怎麼敢居功呢。”恭親王笑道,這個王愷運,什麼意思?

“議政王最是睿智,當差滴水不漏的,聽說現在萬歲爺年紀大了,不少人又要提親政的事兒,王爺您怎麼看?”王愷運就這麼站着和恭親王說道。(未完待續)

二十七、滿蒙八旗(五)十三、大漠孤煙(六)七十一、擡棺出征(三)十九、來而不往(三)二十三、步步生蓮(十二)四十一、寒光鐵衣(一)三十一、意在沛公(六)三十七、通州和談(一)十九、一馬當先(二)三、趁火打劫(六)十六、南轅北轍(二)十九、一馬當先(九)三十五、輪船飛渡(一)五、德意志國(三)三十八、奪宮之變(三)五十四、步步爲營(二)十六、兒女情長(四)七十五、波譎雲詭(四)九、情義大者(四)五十五、山西戰事(三)二十三、慈禧慈安(中)七、以退爲進(完)三十二、圖窮匕見(六)二十二、上兵伐謀(一)三十二、內外皆困(三)四十六、不如意者(三)二十八、皆爲一事(三)一、眼前大敵(一)三十三、天津條約(八)四、閔妃來朝(三)三十一、歲在龍蛇(五)三十六、臨朝稱制(五)五十七、一觸即發(一)四十三、桃代李僵(中)十九、一馬當先(三)九、鉤弋故事(上)八、賓至如歸(三)十一、宮車晏駕(四)五十九、利來利往(四)十五、倡議垂簾(三)二十八、日月分明(四)三十六、當陽橋頭(一)九十四、戰爭延續(七)三十二、內外皆困(七)三十三、洞在清溪(三)感恩的發言二十五、夜帶金刀(六)二十四、玉座珠簾(終)十七、指東打西(二)二十五、連鎖反應(六)二十九、處處籌謀(三)二十六、羣英薈萃(二)二十八、鏖戰江西(九)四十五、游擊戰法(九)二十四 五羊城中(二)二十四、削減開支(二)七十五、鼓掌之間(一)三十二、楊柳依依(五)四、閔妃來朝(五)二十、福禍相倚(二)三十八、奪宮之變(二)三十四、科場弊案(九)九、阻礙重重(六)二十六、同治元年(中)二十四、開邊興兵(八)三十六、獨佔剛果(四)三十九、百計迎敵(一)八十六、尷尬之人(三)七十九、海防大戰(一)三十二、楊柳依依(上)一、三月初三(二)二十九、兵臨廬州(九)二十三、靜極思動(五)十二、其中深意(一)三十四、怎定風波(二)五、訪華儀注(二)十八、八仙過海(下)二十一、佈局奧匈(六)二十八、鏖戰江西(十)十九、不速之客(三)二十五、天京天京(完)二十八、環環相扣(四)九十八、割地賠款(三)三十一、海上蘇武(下)二、俯仰之間(三)十三、各顯神通(一)三十、同治立後(十)十六、協理六宮(五)六十九、老驥伏櫪(三)十七、所謂禮儀(二)一、白馬過隙(二)四十九、一進一退(四)十八、五馬進京(三)四十、言笑晏晏(五)七十七、上海風潮(四)三十一、橫的楞的(一)三十八、峰迴路轉(四)二十四、投名之狀(一)三十六、當陽橋頭(二)三十六、臨朝稱制(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