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九、禍水東引(四)

石達開順着榮祿的視野看着遠方,他們站在一個微微隆起的小石子山上,遠處是連綿看不到盡頭的綿密深林,一條洶涌的大河奔騰流向密林之中,李秀成看到榮祿的坐騎邊上有一塊石碑,走了過去,待到看清那上頭的字,大吃一驚,不由得念出聲:“大清國邊境,乾隆五十九年,南牙關,幹崖宣撫司。》》 ]”

石達開默然,“提督大人,這是做什麼?把我們送這裡來?”

榮祿指着西邊的密林,“過了這裡,過去就是緬甸了,緬甸過去,幾百裡的路程,就到了印度。”

“是當年唐三藏去的天竺?”陳玉成問道。

“是,就是那裡的地方,三位,這就是你們將來安身立命的地方!”

。。。

那一日太后養心殿商議招撫石達開的事情,等到軍機都退下之後,太后才和恭親王說了明白,“石達開等人,我是不會放在國內的,”恭親王有些摸不著頭腦,“太后的意思是?”

“嘿嘿,這些人殺了可惜,留着又要提心吊膽,所以我想了一個主意,把他放出去,”太后收起了屏風,走了出來,坐在日常坐的炕上,“放虎出山,禍水東引,放到印度去!”

“放到印度去?”

“是,我叫榮祿去辦就是這個事兒,之前倒是沒和六爺說起過,也只是怕這事兒不成,如今甚好,石達開,李秀成、陳玉成三個都穩妥的擒下來,雖然我也想着要殺了他們泄恨,哎,想來想去,還是留着吧,”太后喝了口茶,眼中流露出陰謀的眼神,“留着折騰英國人去!”

。。。

“叫石某去印度做什麼?”石達開有些疑惑。

“去建功立業,去打下一片自己的江山,”榮祿含笑看着三個太平天國的王爺,用蠱惑的聲音慢慢地說道,“太后念在三位英雄了得,可惜乾的都是造反的事兒,你不要和我說那些什麼天國的鬼話,”見到陳玉成有些不忿,想反駁自己的話,榮祿擺手止住了陳玉成的下文,“咱們都清楚的很,這世界上怕是沒神仙,更是沒有什麼你們所謂的天父,不然若是真的有天父,爲什麼沒人來救你們?這些話,不過是愚民的東西!”

“三位英雄了得,卻不能容於中國,這也自然,多少人死在三位的手上?怕是數也數不清了,若是三位能安然終老,這纔是見鬼了,所以,太后說了,”榮祿指着西邊的那廣袤土地,“將你們放在外頭去,免得將來不忍心做出什麼殺降的事兒來。”

“過了緬甸就是印度,那裡就是你們的地盤了,”榮祿笑道,“那裡稻穀一年三熟,土人溫順,是你們生活的好地方了。”

“石某雖然不才,也聽說過,這些年,印度已經被英國人佔領了,”石達開悠悠說道,“難不成,太后要行驅虎吞狼、借刀殺人之計嗎?”

。。。。

“太后的意思,讓他們去印度和英國人鬧騰?”恭親王沉思半響,方纔說道。

“是,英國人狼子野心,別以爲如今好像和咱們好的是穿一條褲子了,當年爲了鴉片,爲了銀子,就敢拿大炮攻打中國,近年雖然議和,貌似恭敬,其實心裡也是日夜想着從中國這裡搞點花樣去的,艦隊的交接之事,就是極爲難看,這些小事兒,就看得出來,六爺,不可以把全部身家掛在洋人的身上!”

“高宗皇帝的時候,英國人就敢攛掇着廓爾喀入侵**,幸好福康安一仗打福氣,如今纔有廓爾喀服服帖帖的情況,他既然能做初一,我如何不能做十五,”太后的眼睛危險得眯了起來,“英國人說印度是他們女王王冠上最璀璨的明珠,嘿嘿,我如今倒是要試試,試試看,能不能讓他的明珠蒙塵!”

。。。

“說是借刀殺人也好,驅虎吞狼也罷,不要怪本官說話難聽,這如今是你們唯一的路,難道不是嗎?”榮祿風輕雲淡得說道,臉上卻是誠懇無比,“在中國,十死無生,去了印度,還有一線生機,也不瞞三位,太后的意思,就是讓你們去給洋人搗亂的。”

“如今國內內亂雖平,可外患仍在,中國危機四伏,英國人佔了印度,又對着緬甸垂涎三尺,法國人佔了暹羅,北邊的俄羅斯更是對着中原虎視眈眈,三位雖然不是朝廷的人,可畢竟還是中國人,縱使拜了上帝教也是一般,人生最高的境界,不就是爲國爲民爲自身,一舉多得嗎?”

同治元年六月初六,欽差大臣、提督雲川兩省軍務榮祿上奏:匪首石達開破開官軍重圍,流竄至雲南省,從幹崖宣撫司殺出國境,請罪。

太后大怒,下詔軍機論榮祿之罪,定,免去提督之職,入京待劾。(未完待續。。)u

十、萬壽節誕(一)十二、巍巍宮闕(四)十六、財源水患(四)四十一、立後封妃(三)九十五、英國出手(一)二十二、關鍵棋子(一)二十七、大捷之後(二)十三、浩罕之亂(二)六、金色大廳(三)三十七、通州和談(十一)七、大南天子(三)二十五、連鎖反應(三)十一、銓選部閣(二)二十五、(五)二十五、連鎖反應(二)二十九、兵臨廬州(七)十六、其樂融融(六)三十一、畫眉深淺(五)一、眼前大敵(一)三十六、獨佔剛果(三)十二、巍巍宮闕(五)二十八、新幣銀行(二)四十六、不如意者(三)二十九、聖壽慶典(五)二十八、新幣銀行(五)謝謝Chestwang的打賞!二十三、靜極思動(三)六、寒風瑟瑟(中)七十九、海防大戰(三)六十二、無妄之災(三)二十三、請君入甕(一)二十五 導火之索(一)十二、顧命大臣(二)六十八、他鄉故知(一)三十二、公使北上(五)二、中外震驚(六)五、德意志國(六)三十七、輕描淡寫(一)六十二、無妄之災(三)七十七、上海風潮(三)十、東華之門(四)三十六、粉墨登場(一)三、萬里風沙(八)九十三、力壓法人(二)二、中外震驚(二)五十九、利來利往(四)二十九、兵臨廬州(四)二十一、鼎湖弓箭(三)二十七、先公後私(三)三十四、青山隱隱(八)二十、神女無意(八)四十、一點天星(三)四十四、紙橋大捷(二)四十三、檢閱三軍(十)九十五、英國出手(二)十九、一馬當先(伍)七、歌舞昇平(中)四十一、寒光鐵衣(四)八、中樞之事(三)十四、營造法式(五)三十二、內外皆困(五)十九、瞞天過海(二)三十一、意在沛公(五)二十二、同治七年(一)十一、宮車晏駕(六)六、英國大使(二)三十三、雷霆雨露(完)十八、雷公電母(五)六、江淮戰事(二)七十七、上海風潮(四)八十八、大戰前夕(五)三十六、當陽橋頭(一)二十七、壓力動力(二)七十七、上海風潮(一)二十六、北海之水(二)三十五、輪船飛渡(二)十三、意在筆外(四)二十三、三家分晉(一)六十六、詔書下達(一)五、訪華儀注(四)二、中外震驚(一)二十、見風轉舵(四)三十六、粉墨登場(一)八十二、大勝之後(一)二十九、兵臨廬州(五)十一、銓選部閣(一)七、大南天子(四)二十一、佈局奧匈(二)二十六、一元復始(六)八十三、兩處齊發(二)三、東北總督(五)四十七、可與人言(二)三十、殷鑑不遠(二)十八、五馬進京(九)十五、新桃舊符(六)三、以勝求和三十二、公使北上(四)六十三、天崩地坼(一)三十五、一瀉千里(四)二十四、開邊興兵(三)十四、武昌大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