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三、雷霆雨露(八)

“先帝當年苦恨洪秀全爲患中國,又加之洋人叛逆攻打京津,兩頭難以兼顧,纔不得不對着英法夷委曲求全,簽訂城下之盟,爲此,先帝深惡痛絕,當年本宮服侍在邊上,也是眼瞧得真真兒的,長吁短嘆,致使夜不能寐,這破金陵者王的聖意,雖然沒有明旨公佈天下,可畢竟大夥也是知道的。”

皇太后的意思雖然未曾明言,但是在場的人無人不聽懂了皇太后的意思,太后的意思是就要給王爵了?幸好軍機處的人也早就議定好了章程,文祥是管着吏部的大學士,聽到這話,磕了個頭,從容不迫地回稟道:“啓稟太后,南方各省辦團練興私軍,是在太平天國篷勃興起時江南半壁眼看不保,江山可能易手,而八旗綠營不堪作戰,實在無法支捂的嚴峻形勢下,兩害相權之下作的權宜!”文祥知道皇太后最討厭長篇大論,所以說話儘量簡潔明瞭,也不那麼雲山霧罩的,再者,跪久了,自己的膝蓋總是難受,“如今曾國藩已然是正一品協辦大學士,又是疆臣之首,一應保舉無所不應,禮部又加恩曾家三代,追贈誥命,這也是顯示國朝已然按照功勞犒賞功臣,國朝慣例,除康熙朝三藩之後,只有福康安一人死後追贈郡王爵位,這也不過是追封而已,當年福康安屢立大功,平定金川,平甘肅回民之亂,再平定臺灣,出擊廓爾喀,最後病逝苗疆之亂,如此高宗皇帝纔給予追贈郡王。”

廓爾喀之役後,大學士阿桂以未臨行陣,奏讓首功,福康安被列爲首功之人。九月,賞一等輕車都尉,令其子德麟承襲。乾隆本欲給予王爵封銜,但因未克陽布,故就此裁抑,乾隆說:“福康安系孝賢皇后之侄,大學士傅恆之子,如果得成巨功,或可晉封王爵,在朕止以其勳勞甚大,用示酬庸,而天下無識之徒,或謬議朕厚於後族,破格施恩,傳之後世,亦且以爲口實,幾與漢唐之寵信外戚者無異,朕將何以自解。而福康安父子兄弟.多登顯秩,福康安又荷王封,富察氏一門太盛,於伊家亦屬無益。”文祥將乾隆皇帝的話重新說了一遍,“論起內外武功,平定內亂,抵禦外敵,曾國藩卻又比不上終身爲國盡忠的福康安了。”

“是,母后皇太后,”戶部尚書沈兆霖對着曾國藩侵佔戶部之權十分的不忿,“江南各省厘金已然盡數解往雨花臺大營,這寧波通商的關稅也到了他手裡,這就罷了,他原本就是提督浙江軍政務的,但是他還將兩廣賦稅一併截取,李鴻章和左宗棠上了好幾次的摺子,彈劾曾國藩的湘軍橫行不法,截獲補給,導致兩軍無力北上,不得不驚擾地方,再有甚者,攻下江寧,戶部原本想着拿着洪秀全搜刮江南的金銀珠寶來填充國庫,填補舊年留下來的窟窿,可曾國藩卻上報洪秀全府邸並無金庫,實在是有些不妥當。”

“是,”寶鋆也連忙說道,“京師有流言,曾國藩破了江寧,要有自立之心,這不是空穴來風的事兒,若非曾國藩有不馴之心,自然不會有這樣的流言。”

“可曾國藩畢竟上了摺子,裁撤湘軍,曾國荃也請病休。”太后說道。

“這是他裁抑的法子,爲的也是給自己一個體面,”寶鋆說道,“軍機處給出的賞賜,淮軍上下均是厚賞,曾國藩麾下凡是有功者,乃至馬伕,無人不戴五品頂戴,或號稱遊擊,這次賞賜,更是有若干承襲了世職,曾國藩雖然有功勞堪稱自豪,可奈何若是沒有母后皇太后和議政王爲他撐腰,這些年的彈劾,也就沒有他英雄用武之地了。”

寶鋆說完了,皇太后若有所思,一時間沒有說話,恭親王坐着看到裡頭紗簾的身影一動不動,也連忙開口說道,“若是太后覺得這平定發逆的賞賜不妥當,打回軍機處再議便是。”

“也不必了,”太后果斷爽快地說道,“議政王加食親王俸祿,不許推辭,六爺,”恭親王站了起來,正欲推脫,“這外頭的大事兒,我一個婦道人家,哪裡懂得,只有靠着你來幫襯着皇帝了,如今發逆剿滅,可以告慰先帝在天之靈,你這個雙份,當得起。”

恭親王也不好再推卻,站了起來謝恩——成了議政王之後,恭親王除了覲見的時候跪拜一次,就不用再跪拜了。

接下來就要說到曾國藩的酬功了,文祥還是那句話,“決不能晉封王爵、高爵重權、以長其羽翼、終生異心!”

“本宮明白了,”太后點點頭,“不過一等侯還是委屈了曾國藩,加一等,封公吧。”(未完待續)

二十九、處處籌謀(一)二十八、新幣銀行(二)三十一、意在沛公(二)三十一、橫的楞的(三)二十八、春水微皺(三)八、撤簾風波(四)慶祝書友CBC生日快樂!二十六、一元復始(三)三十三、戰爭陰雲(四)十八、八仙過海(中)七十一、故弄玄虛(二)二、指點江山(五)五、補入軍機(二)二十三、舉國之力(二)二、宗親衆人(二)二十七、英烈長存(中)十五、左顧右盼(三)三十一、橫的楞的(一)七、出將入相(六)四十三、檢閱三軍(一)七、江東才俊(上)二十四、削減開支(四)三十二、公使北上(五)十五、大戰餘波(一)十五、新桃舊符(七)四十一、立後封妃(八)二十三、亂象四起(五)三、激揚文字(四)二十一、襄王有夢(六)三十八、南軍勤王(五)三十、金陵血色(中)五、德意志國(六)二十八、新幣銀行(五)謝謝Chestwang的打賞!五、離恨無常(完)二十一、封妃之後(下)十二、巍巍宮闕(五)十五、香腮豔雪(二)三十四、青山隱隱(三)二十一、襄王有夢(六)八十八、大戰前夕(五)三、激揚文字(一)三十一、歲在龍蛇(一)六十五、即日宣戰(四)十四、武昌大戰(八)三十四、青山隱隱(三)三十、殷鑑不遠(三)三十七、通州和談(二)十七、秀成玉成(上)三十三、生死茫茫(四)二十九、聖壽慶典(六)六、惠慶公主(三)二十三、緩緩圖之(二)十六、其樂融融(三)七十二、攘外安內(二)三十一、倚天照海(完)四十三、冷月無聲(三)八十二、大勝之後(三)三十、南國煙雲(四)四十一、立後封妃(八)十五、倡議垂簾(五)二十九、顧此失彼(二)二十六、少年之國(四)十二、北國七月(四)二十八、返京之前(四)三十五、勤政親賢(四)二十二、金陵王氣(三)五十三、火上澆油(三)二十六、一元復始(四)七十二、攘外安內(三)二十九、顧此失彼(一)十五、左顧右盼(三)四、五千貂錦(一)三十九、禍水東引(一)十二、巍巍宮闕(二)十八、追封哀榮(四)十八、追封哀榮(一)七十九、海防大戰(一)八、阿哥進學(上)十二、北國七月(四)三十五、硝煙再起(四)十三、浩罕之亂(一)三十五、議政輔政(三)一、六年之後(二)十六、其樂融融(六)三十二、楊柳依依(五)三十四、又見泉臺(四)九十五、英國出手(一)十五、新桃舊符(六)二十七、先公後私(一)四十、一點天星(二)二十九、飛騎報捷(中)五十六、風聲鶴唳(四)十七、三勝三敗(上)二十二、圍魏救趙(二)二十八、羣英薈萃(下)二十五、連鎖反應(六)四十一、立後封妃(四)二十、見風轉舵(五)四十一、寒光鐵衣(四)二十八、鏖戰江西(二)三、梨花滿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