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倡議垂簾(四)

“竊以事貴從權,理宜守經。何謂從權?現值天下多事之秋,皇帝陛下以沖齡踐阼,所賴一切政務,皇太后宵肝思慮,斟酌盡善,此誠國家之福也!臣以爲即宜明降諭旨,宣示中外,使海內鹹知皇上聖躬雖幼,皇太后暫時權理朝政,左右不能干預,庶人心益知敬畏,而文武臣工,俱不敢肆其矇蔽之術。俟數年後,皇上能親裁庶務,再躬理萬機,以天下養,不亦善乎?雖我朝向無太后垂簾之儀,而審時度勢,不得不爲此通權達變之舉,此所謂事貴從權也!”

唸到這裡,顧命幾個人都站了起來,走到肅順邊上,肅順停下來惱怒地想了一下,看這道奏摺的措詞,是暗指顧命八大臣專權,對太后垂簾的理由,說得還不夠透徹,且看他“理宜守經”說的是什麼?於是接着往下念道:

“何謂守經?自古帝王,莫不以親親尊賢爲急務,此千古不易之經也,現時贊襄政務,雖有王公大臣軍機大臣諸人,臣以爲更當於親王中簡派一二人,令其同心輔弼一切事務,俾各盡心籌劃,再求皇太后皇上裁斷施行,庶親賢並用,既無專擅之患,亦無偏任之嫌。至朝夕納誨,輔翼聖德,則當於大臣中擇其治理素優者一二人,俾充師傅之任,逐日進講經典,以擴充聖聰,庶於古今治亂興衰之道,可以詳悉,而聖德日增其高深,此所謂理宜守經也!”

軍機直廬,杜翰聽完了摺子,就首先吩咐,保持警戒。把僕從蘇拉,一律驅得遠遠地。等關上房門,端華第一個先嚷了起來:“如何?我說恭老六這一趟來,是‘黃鼠狼給雞拜年’,沒安着好心!果不其然。這還是第一步,不給個下馬威,後面的花招兒還多着哪!”

“哼。我瞧着不僅僅是恭老六的主意,”肅順合上了摺子,泠然出聲,“皇太后暫時權理朝政。想着垂簾?呸。門也沒有!”肅順環視衆人,“要是皇太后垂簾,咱們幾個怎麼顧命?怎麼秉政?”

“這董元醇還在京中,怕真是太后門下的人,中堂,”杜翰對着肅順說道,“承恩公府時常找些文人開文會。也是是收羅不少不得志的紅頂子,中堂所言怕是不差,若是恭親王爺的意思,他必然不會在這個時候上這個摺子的,”恭親王難道不怕在行在被肅順碰釘子嗎?

“繼園說的是。”肅順也不暴怒,只是微微冷笑。“那咱們該怎麼辦?”

“閒話少說。”載垣憤憤地說了五個字:“寫‘明發’痛駁。”

大家都無異議,接着便開門請軍機章京來寫旨。這天的領班是新近從京裡調來的吳兆麟,當差很巴結。可是行情卻不大摸得清楚。他把董元醇的“敬陳管見”一折拿了回來,跟他班上有數的幾個好手一商量,大家早存戒心,都不願意辦這件燙手的案子,異口同聲地表示,非他的大手筆不可。於是吳兆麟也就當仁不讓了。

他握着筆心裡在想,所謂“痛駁”,不過在道理上駁倒了事,措詞不妨婉轉,這也是多少年來尊重言官的傳統。因此,簡簡單單地一揮而就,用的都是四平八穩的套語。寫完又找同事來斟酌,大家都說“很妥當”,他自己也覺得毫無毛病,隨即送了上去交差。

那知載垣纔看了兩三行,雙眉就打了個結,等到看完,大搖其頭:“不行!不能用!”

焦祐瀛與軍機章京的關係不同,趕緊爲吳兆麟迴護,“看一看,看一看!”他走上來說,“有不妥的地方,改動一下子。”

“甭看了!”載垣把原折和旨稿一起遞了過去,用“麻翁”這個暱稱對焦祐瀛說:“麻翁,你來動手弄個稿子吧!痛駁!非痛駁不可。”

吳兆麟一聽這話,訕訕地退了出去。這一下,焦祐瀛想不動手也不行了,略略思索了一下,有了個大致的意思,便即下筆,連寫帶改,不過半個時辰,便已脫稿。

稿子仍舊由載垣先看。因爲是“明發上諭”,第一段照例撮敘原折案由,以明來源,沒有什麼看頭。第二段一開頭就說:

“我朝聖聖相承,向無皇太后垂簾聽政之體,朕以沖齡仰受皇考大行皇帝付託之重,御極之初,何敢更易祖宗舊制?”

看到這裡,載垣擊節稱賞:“這纔是大手筆,幾句話就擊中了要害!”說着他又把這一段文字唸了一遍。

“果然好!”肅順也稱讚:“立言得體。”

聽得這話,焦祐瀛臉上飛金,笑容滿面地謙虛着:“那裡,那裡?王爺和中堂謬獎了。”

“別客氣了!”端華提議:“乾脆讓麻翁自己唸吧。”

於是焦祐瀛從載垣手裡接過自己的稿子,站在中間,扯開他那天津衛的大嗓門,朗朗誦唸:

“且皇考特派怡親王載垣等贊襄政務,一切事件,應行降旨者,經該王大臣等繕擬進呈後,必經朕鈐用圖章始行頒發,系屬中外鹹知。其臣工章奏應行批答者,亦必擬進呈覽,再行發還。該御史奏請皇太后暫時權理朝政,殊屬非是!”

這一段唸完,焦祐瀛停下來等待批評。景壽本想說話, “同道堂”一方圖章,是兩宮受大行皇帝親手所賜給皇后,抹煞這個事實,有欠公平,而且出以幼王的口氣,也有傷忠厚。

只是他向來口齒拙訥,未及開口,杜翰已大讚“得竅”,其餘的人,譁然附和,景壽就再也無法啓齒了。這時焦祐瀛又精神抖擻地“痛駁”另簡親王之議,他是這樣寫的:

“伏念皇考於七月十六日子刻,特召載垣等八人,令其盡心輔弼,朕仰體聖心,自有深意,又何敢顯違祖訓,輕議增添?該王大臣等受皇考顧命,輔弼朕躬,如有矇蔽專擅之弊,在廷諸臣,無難指實參奏,朕亦必重治其罪。以上兩端關係甚重,非臣下所得妄議。”

“不錯!這‘非臣下所得妄議’,前面也說得很透徹。不過……。”載垣說到這裡,環視諸人,作了個徵詢意見的表情。爲了迎合載垣,杜翰很直率地說:“似乎還不夠一點兒!”(未完待續。)

十、海不揚波(二)七、天津兵備(三)十八、五馬進京(六)二十六、北海之水(四)八十、瞞天過海(四)二十九、燦燦萱草(五)四十、夜雨萌芽(三)八、三月十五(二)二十六、北海之水(三)二、中外震驚(五)三十九、百計迎敵(四)三、雲龍半現(三)二十一、襄王有夢(五)五十七、一觸即發(三)十四、營造法式(五)二十八、新幣銀行(八)加更二十八、春水微皺(五)十八、五馬進京(三)二十五、一波又起(四)三十三、雷霆雨露(四)七、出將入相(七)四、東宮西宮(一)九十七、英魂不遠(二)四十六、不如意者(一)一、春風花草(完)四十、夜雨萌芽(二)三十、萬事俱備(一)三十九、禍水東引(一)十九、來而不往(三)二十六、羨慕與否(三)三十九、直抒胸臆(六)一、阪上之雲(八)十四、偶現麟角(三)四十八、似曾相識(四)二十八、鏖戰江西(十)九十三、力壓法人(一)十、海不揚波(二)九、訓政意向(三)給盟主天偌水!二、明月孤雲(二)五、離恨無常(二)三十、金陵血色(下)五、補入軍機(三)十三、各顯神通(四)十三、大漠孤煙(五)八十一、千鈞一髮(三)四、東宮西宮(二)十九、瞞天過海(五)三十五、長阪坡上(四)三十四、科場弊案(八)七、歌舞昇平(中)一百、駕御升龍(三)七十九、海防大戰(二)十三、意在筆外(二)三十四、又見泉臺(二)三十八、峰迴路轉(四)三十四、科場弊案(十八)二十五、連鎖反應(二)一百零二、升龍大典(五)二十四、一波已平(三)三十四、血濺漢城(四)三十八、欲取姑予(二)七十一、故弄玄虛(一)二十二、戮力同心(三)一百零一、真正所圖(二)三十四、怎定風波(一)三十六、北狩爭議(二)二十三、亂象四起(一)二十五、(五)十五、玉蘭之會(二)三十二、內外皆困(九)二十四、開邊興兵(七)四十二、同文館事(五)十、海不揚波(四)五十一、南北水火(三)二十三、步步生蓮(二)十二、初露崢嶸(下)二十一、襄王有夢(四)十八、五馬進京(七)二十、不請自來(八)七十一、擡棺出征(三)十、皇后人選(二)給第一粉絲!四十三、冷月無聲(一)十一、銓選部閣(四)一百零二、升龍大典(六)三十三、朝日鮮鮮(四)六、江淮戰事(二)十三、各顯神通(三)三十五、輪船飛渡(三)十五、新桃舊符(一)八十一、千鈞一髮(二)十八、八仙過海(上)十七、燈前笑語(四)七、出將入相(八)三、以勝求和(四)二十五、康慈太后(二)六十七、宣室訪逐(四)二十五、連鎖反應(二)三十、同治立後(一)二十六、同治元年(續)二十三、步步生蓮(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