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各顯神通(四)

“想法兒駁回去!”端華大聲說。

“這怕不行!”載垣比較明白事理,“沒有理由駁他。”

這道理是非常明白的,恭王與大行皇帝是同胞手足,哥哥病危的時候,不能見最後一面,死後還不準做兄弟的到靈前一哭,這是到那裡都講不過去的事。肅順也想通了,遲早總得跟恭王見面,反正自己腳步已經站穩了,也不必再忌憚他什麼!因而用不在乎的語氣,大聲笑着說道:“他要來就來吧!咱們橫豎可沒做什麼見不得人的事兒,不怕人來看!”

可顧命大臣還是有錯的地方,錯處就出在簡放人員上面。原來商定的辦法,各省督撫要缺,由贊襄政務的顧命八大臣共同擬呈姓名,面請皇帝裁決,皇帝用“御賞”印代替硃筆圈定。其餘的缺分,由各衙開列候選人員名單,用掣籤的方法來決定。

第一次簡放的人員,是京官中的卿貳和各省學政。預先由軍機處糊成七八十支名籤,放入籤筒,捧上御案,小皇帝掣籤。這是他第一次“執行”國家政務,自然,在他只覺得好玩,嘻笑着亂抽一氣,抽一支往下一丟。各省學政,另由顧命大臣抽掣省分,是令人豔羨的“廣東學政”、“四川學政”等等肥缺,還是被派到偏僻荒瘠的省分,都在小皇帝的兒戲中定局。

既是碰運氣的掣籤,那應該是什麼人,什麼缺都沒有例外的。可是,肅順偏偏自作主張,造成例外,他把戶部左侍郎和太僕寺正卿兩個缺留了下來,不曾掣籤。戶部左侍郎放了匡源。太僕寺正卿放了焦祐瀛。皇帝自然是不懂的,竟被矇蔽了過去,局外人亦只當是掣籤掣中,只有軍機處的章京,明白內幕,這是營私舞弊,背後談起來,自不免有輕視之意。

在曹毓瑛看,不止於輕視,他認爲這是肅順的一種手段。不惜以卑鄙的手段來籠絡匡源和焦祐瀛,應爲正人君子所痛心疾首。因此,散播這個消息。可以作爲攻擊肅順的口實。

於是,他作了密札,習慣地用軍機處的“印封”,隨着其他重要公文,飛遞京城,送交留守京中。恭親王的另外一個親信——朱學勤親啓。

密札的內容。雖不爲人所知,但以“印封”傳遞私信。卻是衆目皆見的事。有個看着肅順獨掌大權,勢焰薰天。一心想投靠進身的黑章京鄭錫瀛,認爲找到了一個巴結差使的好機會,自己定下一個規矩。逐日稽查印封,每一班用了多少,立簿登記,口口聲聲:“查出私用印封,是革職的罪名。”

話雖如此,而自有軍機處以來,從無那一個人因爲私用印封而獲罪的。爲了掌握時效,取用方便起見,歷來的規矩,都是預先拿空白封套,蓋好了軍機處銀印,幾百個放在方略館,除了公務以外,私人有緊急或者秘密事故,需要及時通信,也都取用印封,標明裡數,交兵部提報處飛遞。這雖有假公濟私之嫌,但相沿成習,變做軍機章京的一種特權。現在讓鄭錫瀛擺出公事公辦的面孔,跟曹毓瑛一作梗,害得別人也大感不便,因此人人側目冷笑,暗中卑視。

不過鄭錫瀛雖是個兩眼漆黑,什麼也不懂的黑章京,而立簿登記印封這一着,對曹毓瑛確是個有效的打擊,不僅秘密通信,大受影響,而且因爲他的舉動,也提醒了杜翰、匡源、焦祐瀛這些人,知道他一向擁護恭王,不免有所戒備。本來不管何等樣的機密大事,凡是軍機章京領班,沒有不知道的,如今卻很少使曹毓瑛與聞,發各省督撫的“廷寄”,多由焦祐瀛親自動手,寫旨已畢,親填印封寄發,誰也不知道其中內容。這一來,曹毓瑛就很清閒了。他自己也是個極善於觀風色的人,見此光景,格外韜光養晦,一下了班,不見客,更不拜客,只與幾個談得投機的朋友,飲酒打牌,消遣苦悶的日子。

。。。

七月二十二日,軍機處接到宗人府轉遞和碩恭親王府長史的諮文,通知恭親王自京啓程的日期,太常寺接到王府司儀長的諮文,以恭親王叩謁梓宮,通知預備祭典。此外,內務府接到諮文,要求爲恭親王及隨從人員,代辦公館,行營步軍統領衙門,接到諮文,通知恭王行程,須派兵警衛。

這種種動作,似乎是旗人口中的所謂“擺譜”,予人的印象,彷彿恭親王有意要炫耀他的身分。京中和行在共有十個親王,禮、睿、豫、鄭、肅五親王,是開國八個“鐵帽子王”中的五個,莊親王爲順治時所封,怡親王爲雍正時所封,這七個親王都由承襲而來,“老五太爺”惠親王和“五爺”惇親王,則是由郡王晉封,只有和碩恭親王奕訴,是宣宗硃筆親封,特顯尊貴。

因此,鄭親王端華大爲不滿,一面抹着鼻菸打噴嚏,一面斷斷續續地說:“恭老六也是!這是什麼時候?還鬧這些款式!你要排場,到你自己府裡擺去,在這兒是行宮,那裡給你去找大公館?我看,跟老七說一說,他那兒比較寬敞,讓他給騰兩間屋子,他們是親哥倆,應該商量得通。”

“不必,不必!”肅順搖手笑着,顯出那得意的慷慨,“恭老六也就剩下這一點兒排場了!咱們就依了他。”隨即下令,給恭親王辦差,禮數要隆重,供應要豐盛。

肅順的那“得意的慷慨”,提供了一個看法,覺得恭親王的故意“擺譜”,找這個衙門、那個衙門的麻煩,無非失意的負氣而已。比較看得深一點的,認爲恭親王的這些動作,意在表示他此行,純粹以大行皇帝胞弟的身分,到靈前一慟,略盡手足的情分,與他“特授留守京師、督辦和局、便宜行事、全權欽差大臣”以及“管理總理各國通商事務大臣”的頭銜無關。但不管持何看法,恭親王未到熱河之前,先驅的聲勢,已輕易地造成了,文武大小官員以及宮內的太監,宮女,都在談着恭親王,也在盼着恭親王,要一瞻他的威儀丰采。(未完待續。)

三十三、戰爭陰雲(一)三十七、天下無主(三)三十二、楊柳依依(四)四十二、同文館事(八)三十二、楊柳依依(上)二十六、驚鴻一瞥(三)十二、英人來華(一)二十四、削減開支(一)二十九、德皇威廉(一)三、雲龍半現(二)四十七、永通橋戰(六)二、俯仰之間(四)十一、宮車晏駕(四)三十六、當陽橋頭(四)二十九、東征蘇福(下)七十二、攘外安內(四)三、梨花滿地(一)七十一、擡棺出征(三)十七、燈前笑語(六)十八、君有意乎(一)二十二、上兵伐謀(二)五十四、步步爲營(二)八十六、尷尬之人(三)二十五 導火之索(二)四十、言笑晏晏(二)一百零二、升龍大典(三)四十二、同文館事(八)二、指點江山(一)二十九、兵臨廬州(六)十八、再破大營(四)三十七、通州和談(一)七、出將入相(八)二十七、大捷之後(三)十八、君有意乎(一)二十、不請自來(八)四十一、芳華正茂(中)二十四、一波已平(五)八十六、尷尬之人(四)十九、一馬當先(一)七十二、水陸並進(二)三十二、內外皆困(八)三十六、帝國榮耀(一)八十一、千鈞一髮(四)二十三、三家分晉(六)三十二、共同撤軍(三)三十二、身世浮沉(二)十九、有客來兮(一)二十、兩廂比較(四)二十五、天京天京(上)三十三、天津條約(一)二十八、鏖戰江西(六)七十五、波譎雲詭(三)四十四、前度劉郎(四)三十四、科場弊案(十八)七、以退爲進(完)三十七、另有所圖(四)四十二、同文館事(完)十二、巍巍宮闕(四)二十五、天京天京(完)九、驚雷清風(二)二十二、同治七年(完)三、趁火打劫(三)三、趁火打劫(八)十二、小山重疊(一)五十五、山西戰事(五)二十八、春水微皺(六)十七、燈前笑語(八)八、撤簾風波(七)感謝學霸qadhz0413!七十七、彼此呼應(三)三十、扶搖直上(一)二十六、驚鴻一瞥(三)二十八、日月分明(九)三十八、峰迴路轉(一)二十八、新幣銀行(四)加更來了四十、禍起蕭牆(二)二十六、驚鴻一瞥(三)九十八、割地賠款(一)九、阻礙重重(三)十五、九龍治水(三)三、東北總督(六)九十一、圍困法軍(一)給“向幸福前進!”的加更!三十、萬事俱備(四)六、江淮戰事(一)九十三、力壓法人(二)二十二、圍魏救趙(四)八、三月十五(二)三十三、天津條約(完)三十、扶搖直上(一)三十二、內外皆困(一)三十五、一瀉千里(七)三十、金陵血色(中)三十七、通州和談(二)三十八、南軍勤王(二)二十二、金陵王氣(一)三十二、內外皆困(九)十四、武昌大戰(八)三十、同治立後(十)四十三、檢閱三軍(七)十九、瞞天過海(五)十八、五馬進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