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九、處處籌謀(三)

養心殿內,君臣議事,派兵是必然的,這一點,羣臣和光緒皇帝都沒有任何意見,問題是怎麼派兵,誰來派,派兵的主體有三個,一個是李鴻章的北洋,一個是榮祿的東北三省,還有一個是豐臺大營的新軍十二鎮,新軍十二鎮,從來都不會是所有的鎮都在京中,時常輪換駐紮重要戰略地點,一般來說,只會大約有五鎮到六鎮的新軍駐紮京中,軍機大臣裡面,額勒和布算是知兵的大臣了,他的意見是不需要這個時候就派遣新軍成建制的軍隊前往朝鮮,“朝鮮雖然是近在京畿,但到底是藩屬國,咱們這樣大張旗鼓的去幫着平叛,只怕朝鮮國王,特別是那個朝鮮王妃,還以爲我們想要摟草打兔子,順勢而爲,把他的朝鮮國統也給平了,這到底是不好的,多少要注意藩屬國的影響,奴才以爲,還是讓北洋或者是東北派一支軍隊去就是了。”

“這裡是好辦,怎麼派,你們定奪就是了,”光緒皇帝點頭說道,“朕只要別讓李拓吃了虧就是了,到底是新賜婚,若是給他們鬧得不成樣子,朕的臉上也沒有光彩。”

禮親王等人議了議,孫毓文說道:“朝鮮素來都是北洋在管着的,若是這時候讓榮祿在東北派兵,只怕是不瞭解朝鮮的情況,故,臣以爲,還是請李鴻章派兵就是了,他管着北洋水師,運兵,從海上運,也簡單。”

皇帝看了看大傢伙,大家都是這個意思,額勒和布也說道,“新軍若是要動,也是要等着日本人動手了咱們再動,殺雞焉用牛刀,這些朝鮮上的叛亂,無需新軍出馬。”

“那日本人那邊?”皇帝追問道,“如何是好?”

“日本人已經知會我國,言明爲保護僑民,故此要派遣兩百警察前往漢城,這倒也罷了,只是小事。”

皇帝微微皺眉,顯然他對着孫毓文的這番話不以爲然,“小事而已嗎?”

“是小事兒,”孫毓文堅定的說道,“再怎麼樣,也大不過國內的事兒,大不過老佛爺六旬萬壽大典的事兒!”

皇帝默然,孫毓文繼續說道,“老佛爺的聖壽馬上就到了,這是最不能耽誤的大事兒,日本人只要不動手,不說要侵佔朝鮮,咱們都是要以忍爲上,不能因爲朝鮮這裡的小事兒耽誤了慶典,這是眼下最要緊的事兒。”

禮親王點頭如搗蒜,“是了是了,這萬壽慶典可是千萬不能耽誤的。”

皇帝點點頭,“親爸爸的聖壽,自然是不能耽誤的,這事兒,禮王要多照看着,那麼,”皇帝似乎也就把朝鮮的事兒放下,“李鴻章在直隸養了不少人,是時候讓他們來出出力了,軍機處下命讓李鴻章派一些人馬去。”

“請皇上的旨,”禮親王問道,“派多少人?”

“兩三千人就是,”皇帝不耐煩的說道,“這等小事兒,你們自己做主就是了,讓李鴻章自己定,載漪也在朝鮮,他那裡還有兩三千人,加上袁世凱的一千人,就算是這滔天的叛亂,也可以平了!自然不用咱們再操心!”

“!”

皇帝黑着臉離開了養心殿,原本想着去皇后宮裡,在路上的時候,突然改了主意,朝着右轉,到了毓慶宮,他原本是想找王愷運,誰知王愷運今天不當值,就去西郊訪友去了,倒是翁同在,翁同起身迎接,皇帝想了想,於是屏退衆人,坐了下來,對着翁同說道,“翁師傅,親爸爸的萬壽慶典,辦的如何了?”

“戶部已經開始把圓明園到京中的道路兩邊營建景點綵樓花壇等,並修建拓寬水泥路,其餘的各國祝賀的來使也已經準備啓程來北京,”翁同現如今已經當上了戶部尚書,“此外清漪園也已經將蘇州街修建完畢,幾處喇嘛宮等也已經修繕一新,預備着迎接活佛入京爲太后祈福。其餘的施粥、放生都已經預備妥當,舊年按照崇慶皇太后六旬大壽的規矩來操持,錯不了。”

“還要再加幾分纔是,”光緒皇帝搖搖頭說道,“親爸爸勞苦功高,遠超崇慶皇太后,怎麼樣都不過分,朕說過要以天下養孝敬親爸爸,這是絕不能錯的。”

“是,臣明白了,”翁同應道,他看到了皇帝臉上似乎有些憂色,“皇上可是爲了朝鮮的事兒擔心?”

“是,”皇帝點點頭,他並不否認,“朝鮮叛亂不要緊,可日本人就不能等閒視之了,總理衙門要辦交涉,也不知道效果如何。”

“皇上請放寬心,咱們軍威鼎盛,日本人無論如何也不敢捋虎鬚作死,”翁同撫須笑道,“新軍練了這麼久,已經是海內無敵,皇上何須擔心什麼。”

“現如今最要緊的還是要辦好皇太后的六旬聖壽慶典,”翁同繼續說道,“皇太后雖然已經撤簾歸政,但朝中的影響力還是極大,無論是軍機、六部、還是軍中,都是如此,皇上若是不能辦好這慶典,想必,就有許多人會說閒話了。外頭的意思,雖然不太可能就是皇太后的意思,但,皇上總是要顧及的。”

“是這個理兒,沒錯,”皇帝搖搖頭,“只是外頭的人說什麼後黨帝黨,朕聽着可真是不舒服。”

其實本來就沒有什麼後黨帝黨,皇帝和皇太后也絕不會有這樣的意思,想要建什麼黨派起來,爲何如今有後黨帝黨之別,也不過是別有用心之人見縫插針,故意搞出來的花樣。

原因還是出自皇帝和慈禧太后兩人的關係上,慈禧太后垂簾聽政,在皇帝沒有成年的時候,以母親的身份,代行皇帝之權,這完全沒有任何問題,問題是在於這撤簾歸政之後。兩個人如何協調權力的分配。

若是直接了當的撤簾歸政,這也就罷了,可關鍵在於兩個人,皇帝和太后,包括外頭的醇親王,都太客氣了,客氣的不成樣子,纔有了今天皇帝這樣的鬱悶。

四十七、永通橋戰(一)二、日出之國(四)三十七、千古艱難(三)三十、萬事俱備(一)二十八、日月分明(二)十九、有客來兮(二)六、惠慶公主(三)八十九、大幕拉開(二)七十三、鎮南關外(三)三十四、青山隱隱(七)四十三、刀如霹靂(四)七、以退爲進(上)二十八、新幣銀行(三)二十六、一元復始(八)三十、項莊舞劍(三)五十六、風聲鶴唳(一)十八、五馬進京(三)五、補入軍機(一)七十六、新人舊人(一)二十五 導火之索(一)二十一、襄王有夢(六)二十九、聖壽慶典(一)三十三、天津條約(五)四十一、思凡夜奔(四)五、白蓮教主(五)二十六、一元復始(六)二十七、有意無意(三)二十、兩廂比較(一)八十五、王城喋血(四)二十七、英烈長存(上)三十七、通州和談(二)二十一、何患無辭(一)三十六、獨佔剛果(二)三十五、長阪坡上(四)四十一、立後封妃(三)三十二、楊柳依依(上)四十、言笑晏晏(五)二十三、浙江新疆(三)三、東北總督(五)十六、爆竹聲中(四)三十七、英雄末路(七)三十、項莊舞劍(七)三十一、意在沛公(四)十五、香腮豔雪(二)五十五、山西戰事(四)十一、南海風雲(六)四、宮內宮外(三)二十三、舉國之力(二)九、星星之火(下)三十八、欲取姑予(一)八十六、尷尬之人(三)三、趁火打劫(七)四十五、節節敗退(二)十六、其樂融融(四)二十一、各方角力(二)十二、北國七月(五)二十六、一元復始(七)二十六、北海之水(五)三十、項莊舞劍(二)十八、五馬進京(七)九十五、英國出手(一)十二、巍巍宮闕(三)四十一、寒光鐵衣(四)三十八、峰迴路轉(五)九十六、接受停戰(二)十三、初涉政務(二)十八、朝秦暮楚(二)四、閔妃來朝(三)一百零三、慶壽賀捷(三)二十四、玉座珠簾(上)九十七、英魂不遠(一)四十三、檢閱三軍(十)五十四、步步爲營(四)四十六、壯志凌雲(六)三十二、圖窮匕見(四)三十四、血濺漢城(一)二十、神女無意(四)三十一、倚天照海(中)十、皇后人選(五)給第一粉絲!三十五、勤政親賢(四)四、宮內宮外(一)一、白馬過隙(二)三十二、楊柳依依(六)十七、燈前笑語(八)三十四、又見泉臺(一)二十、福禍相倚(二)一、金鼓畫角(二)九、阻礙重重(二)八、五、訪華儀注(三)二十二、金陵王氣(二)十五、新桃舊符(七)六十八、他鄉故知(二)三十七、天下無主(二)二十六、羣英薈萃(四)三十五、兒女心事(五)十、海不揚波(三)二十、福禍相倚(一)二十三、步步生蓮(五)八、賓至如歸(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