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1 j-454內容是新式機甲設計不喜勿訂

811 J 454(內容是新式機甲設計,不喜勿訂)

軌道衛星軍工廠的投產則是葉飛關注的另一個重點,幾條主要的生產線安裝到位之後,已經完成了試生產,導彈生產線、機甲步槍生產線和炮彈生產線同時開工,進入滿功率運轉狀態。

考慮到藍光星將來肯定是反攻的前哨站,反攻需要的物資勢必不能從基地星運過來,新的軌道軍工廠正在加緊建設,葉飛的目標是建設四到六個大型軌道軍工廠,生產從炮彈到機甲的一系列武器裝備,導彈和炮彈這樣的消耗品必須進行大批量的儲備,以便應付反攻後的大量消耗。

儲備的數量到底有多少就連葉飛也不清楚,反正軍工廠第一天投產,就生產炮彈上萬枚。

上萬枚炮彈看似不少,可是給機甲用的炮彈只相當於子彈,一萬枚子彈多嗎?

飛行機甲的生產線也進入了最後的總裝階段,等投產之後,所有機甲部隊將統一換裝飛行機甲,現有的機甲將全部退役,交給訓練中心用於訓練新的突擊隊員。

其中包括戰神號的飛行機甲團。

這是因爲YM174一戰暴露出了飛行機甲的一些不足之處,基地星根據突擊隊員的意見對飛行機甲進行了大量的改進,四米五的高度增加到接近七米,高度提升之後,機甲內部的空間增加了許多,可以安裝功率更高的發動機,攜帶更多的武器裝備,使用更厚的裝甲,駕駛艙的結構也更加地合理。

新型機甲不再採用完整的人形結構,完全直立雖然是七米高,但落地後的正常姿態就像一個半蹲的人,高度實際上只有四米而已。

換句話說,就是將直立的上身改成了彎腰的上身——把一個人的上身放平,再把腿放到到身下,大概就是新式飛行機甲的模樣了。

爲了配合新的結構,設計師們還優化了腿部和臂部的結構。落地時只需要伸展四肢就可以完成變形,大大減化了變形結構,變形過程也因此而節省了不少時間。

別看形態有了本質的變化,但是新式機甲同樣十分地靈活,只不過駕駛的時候總給人一種變腰的錯覺,需要一段時間才能適應。

出於安全考慮,反重力引擎不再安置於腿部。而是全部安置在體內,這樣做的好處是降低了四肢的複雜程度,而且在四腳受損的情況下,機甲仍然可以正常起飛逃離戰場。

同樣是因爲這個設計,新式飛行機甲的四肢與身體的比例有點誇張,兩條機械大腿的比例還算正常。但小腿與身體比起來纖細得不成比例,機甲落地時的姿態看起來有七分近似於一隻把脖子和腦袋藏在翅膀下的鴕鳥。

設計師的考慮很簡單,反正有反重力引擎頂着,把碩大的機甲減到一個成年人那樣重也不是問題,哪怕兩條腿只有筷子那麼粗也沒有任何影響。

武器方面沒什麼特別的變化,新式滑膛機甲步槍、機甲手槍外加拐彎槍托三件套,機甲手槍其實就是一支使用手槍結構的短管滑膛炮。爲了降低後座距離,機甲手槍的結構與傳統的坦克炮有着類似的結構。

不過機甲不是突擊隊員,身上不能帶那麼多零七八碎的裝備,必須儘可能地將裝備內置,所以新型飛行機甲在武器的攜帶方面進行了大量的改進。

首先,拐彎槍托不是獨立裝備的武器,而是固定在機甲右小臂的外側,需要的時候小臂外甲打開。拐彎配件從內部彈出來,右大腿內部的手槍槍架自動彈出,將手槍卡在拐彎配件前端就可以了。

備用的手槍彈匣也在右腿內部,就連看起來不怎麼靠譜的小腿裡,也塞了幾個彈匣,機械臂垂下的時候,機械手的位置正好在小腿那裡。

無數試用過的戰士不約而同地吐槽。這東西用起來怎麼看怎麼像手斷掉之後接了個連着手槍的機械臂。

大概只有右胳膊丟了二十幾年的黑熊不必適應這個東西。

步槍不能像戰士們希望的那樣固定在背後,飛行時步槍放置在機甲腹下,槍管恰好位於機甲正中的軸線下方。與無託式步槍近似的機甲步槍在固定之後,槍托和彈匣正好擋住後面兩個內置彈艙。這兩個彈艙裡裝的是步槍的彈藥,因爲在飛行狀態下無法取用,所以左腿裡面裝也裝了一些備用的步槍彈匣。

據說曾經有設計人員希望將步槍設計成類似於機炮的固定式,這樣一來就不必攜帶比較佔空間的彈匣,但是遭到了全體突擊隊員的一致反對。

誰見過步兵把槍固定在身上的?再者說如此一來機甲就變成了側重於戰機而不是陸戰,與設計的初衷大相徑庭。

除了三大件之外的另一項主要武器自然是導彈,專供機甲使用的導彈體積並不是很大,機甲腹下兩個前彈艙裡各有一根旋轉掛架,正好攜帶導彈十二枚。

如果願意少帶些步槍炮彈,四個彈艙也可以全部裝載導彈,一共裝二十四枚。不過應該沒有突擊隊員會這樣做。

因爲採用反重力引擎,新式飛行機甲的機翼形狀細長,看起來有點像給機甲穿了件披風,短小的機翼只能加掛八枚導彈而已,着陸狀態下機翼摺疊到背上,這八枚導彈就變成了揹負的狀態。

另外,左小臂內還有一架攜帶四枚導彈的遙控無人機,

除了主要的四大件之外,研究部門還開發了一批機甲用次聲波手榴彈,這東西有西瓜那麼大,炸開之後分成十六個次聲波發生器,不管貼到什麼地方,都會立即發出強烈的次聲波,震死鎧甲內的亞特蘭蒂斯人沒有半點問題。

更妙的是因爲震動頻率的問題,這種次聲波發生器對飛行機甲根本就不起作用!

如果不是微波無法穿透鎧甲的防禦,機甲微波手榴彈其實比次聲波手榴彈更有用處。

只不過手榴彈必須佔用彈艙內的空間,就連葉飛都覺得自己要是上戰場的話肯定不會先擇這種佔地方的玩意,其他的突擊隊員使用的可能性也很小。

但是步槍手槍和導彈全都是直射火力,之所以設計這玩意,就是因爲戰士們需要一種非直射的間接武器。

841 敵巢三296 爭分奪秒877 敵後第一戰二330 巢穴二1448 插翅難逃五1234 積極準備246 生物科技五365 第三骨冢一936 顛覆二409 安排407 禍水東引二1355 悲歌二655 撕破臉1502 x1基地1094 補艙1045 追蹤774 機甲突擊四600 背水一戰二1395 王對王三544 底蘊1005 利刃加身115 清剿十一383 人質二516 星雲三78 疫苗二141 敵人的腳步733 混亂二868 鹹魚翻身二1413 困局73 外骨人二81 新任務三536 僞裝233 暗流二296 爭分奪秒996 意外頻頻二149 埋伏1314 功虧一簣208 談判七1133 人奴星1495 舷號022二964 兄弟歸來1205 參宿四1437 血戰星雲九1363 巨型母艦169 倒黴的友軍995 意外頻頻585 主權在我966 我是克隆人320 宿敵三911 中途星之爭1166 模組化戰艦565 望眼欲穿112 清剿八17 適應訓練1285 摧枯拉朽1298 新亞大旗583 撞擊1497 舷號022四623 敵人的敵人211 物是人非二728 短兵相接四962 分裂的邊緣383 人質二1498 口信1357 頑固的葉飛112 清剿八318 宿敵521 超重元素1439 壁壘森森727 短兵相接三182 脫離621 危局317 雙星五247 生物科技六1465 生死時速二787 目標40 追蹤1527 行蹤二172 暴露1278 分裂組合二134 戰略優勢622 碟口脫險535 怨家聚頭1371 遲來的援軍167 友軍516 星雲三98 救火隊一540 驚遇1461 萬全準備515 星雲二1125 舔傷二1169 克隆狂潮三533 不明飛行物305 遠航二1147 石中艦四152 失落57 回馬槍二1567 遠征計劃二1275 各就各位83 一級戰備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