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90章 香江按揭證券有限公司

對高弦所掌握的,以香江外匯基金管理局總裁職位爲代表的,香江金融領導力的覬覦和顧忌,等等陰暗心理,可不是什麼無緣無故的恨,這裡面有着深刻的因果關係。

拿香江銀行業危機來講,一九六零年代和一九八零年代的兩次香江銀行業危機的處理後果,就能反映出其中的玄妙。

一九六零年代那一次香江銀行業危機爆發後,港府從英國請來了一位叫湯姆金森的鬼佬專家,到香江搞調研,最終形成了《湯姆金森報告》,港府再以此爲基礎,推出新版的《香江銀行業條例》。

可惜,《湯姆金森報告》的效果無法恭維,其總結的香江銀行業弊端,都是廢話,香江圈子裡的人,自己都能總結得明明白白,而提出的那些監管措施,也屬於消極策略,正好符合了當時港府的,比“積極不干預”還不作爲的“放任自流”施政理念。

香江這種環境裡,銀行在股市和房地產裡的投資,佔本身資本的比例過大,以及貿易投機、套匯套利,簡直就是一種本性使然,必然依靠精準的監管措施,才能防止銀行陷入危機當中。

一九六零年代香江銀行業危機最後被港府通過停發新的香江銀行業牌照,才終於落幕,多多少少地反映出了《湯姆金森報告》的低能。

到了一九七零年代,各種財務公司、投資銀行,如同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不受香江銀行業的利率協定約束,開始搶有牌照的銀行們的存款,甚至成了香江的影子銀行。

對於這種新時期的新狀況,《湯姆金森報告》更加落伍了。

毫不意外地,香江銀行業進入一九八零年代後,又爆發了大範圍的危機。

但這次結局不同了,高氏銀行集團成了積極拯救危機銀行的一大主力,同時高弦提出了包括資本充足率在內的,可操作性非常強的銀行業監管方案,進而果然讓香江銀行業度過危機。

要知道,這可是靠香江本地的力量,尤其是香江華人資本的力量,成功解決了香江銀行業危機,並涉及到了危機根源。

按照港府的習慣,出紕漏的時候,就向英國問計,用納稅人的錢,去請倫敦的專家。

可香江靠自己的力量和智慧,解決了香江銀行業危機,並形成了新的銀行業監管方案,,那還要不要再從倫敦請專家呢?結果顯而易見的,納稅人的錢不是那麼浪費的!

誰能解決麻煩,誰就會得到話語權,這是很樸素的道理。

如果說一九八零年代初香江銀行業危機被香江自行解決,讓鬼佬們沒反應過來的話,那接下來的港元危機當中,高弦提出解決方案,並付諸實施,很有成效,就讓鬼佬們終於醒悟,長久以來養成的無形領導力,大量流失了,香江華人精英們有了自己的主心骨,當遇到麻煩的時候,可能不會再習慣性地向宗主求助了。

在這種情況下,讓高爵士從香江外匯基金管理局總裁的寶座上,灰溜溜地滾下去,便成了最有效、最直接的,奪回無形領導力的行動方案。

只是,大家都屬於聰明人,在香江外匯基金管理局新成立的第一年,即一九八四年,橫挑鼻子豎挑眼地找毛病,純屬自我暴露,甚至引來旁觀者反感;到了一九八五年,香江外匯基金管理局算是步入正軌了吧,穩定港元的使命已經完成,理應做出進一步的工作成績,可以吹毛求疵了。

處在漩渦中心的高弦,當然早就覺察到了這種波詭雲譎,不過他心裡有底,能做到安之若素。

正所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高弦肯定要有更高的個人追求,進而這些矛盾無可避免,淡然處之就是了。

高弦在香江外匯基金管理局總裁位置上,做出的每一項重大決定,都有着暗暗符合大勢的精妙之處,讓那些想狠狠咬上他一口的傢伙,最多齜齜牙,還不敢下嘴。

眼前就有一個這樣的例子,高弦提出的不動產抵押貸款證券化,在推進過程當中,並非沒有阻力,但很快就被更多的利益相關方,一擁而上地踩到了泥土裡。

李國保在彙報進展當中,便當作笑話,提到了一個現象。

港府立法局的幾個鬼佬議員,看到草案後,馬上質疑香江外匯基金管理局提出主張的動機,只是爲了通過債券,增加資產規模,通過債券利息,得到一個穩定收入。

結果,香江各家銀行壓根不理會這個狗屁的動機不純,把按揭貸款包裝成債券,賣給香江外匯基金,在有利於滿足資本充足率這個硬性監管指標的同時,能夠得到可觀的流動資金,簡直太體貼了。

再說了,香江都進入過渡期了,大量的抵押貸款趴在銀行報表上,也讓人覺得浪費資源。

那幾個鬼佬議員沒蹦躂幾下,就沒力氣了。

高弦也聽得直笑,這幫傢伙,以爲我立下了軍令狀,就把蒼蠅腿,都當成肉了。

香江銀行業不動產抵押貸款裡,最穩定的住宅按揭的規模,大約是三百億港元,等立法局那邊通過法例了,第一年先搞個十幾億的嘗試,還真看不進我的眼裡。

李國保請示道:“目前銀行界很關心一個問題,證券化的不動產抵押貸款,是否包括跨越一九九七年的部分?”

“跨越一九九七年的不動產抵押貸款,有那麼特殊嗎?當然也可以證券化了!你大可以把這個態度傳遞出去,吊足銀行和市場的胃口。”高弦悠悠地回答,“不過,不動產抵押貸款證券化初始階段,不宜步子太大,先挑資質優良的十年期以內的不動產抵押貸款,打包成債券,開始運作,等一切成熟了,上了正軌,再擴大規模和範圍。”

李國保點了點頭,然後轉到另一個話題,“對於成立一家由外匯基金全資擁有的公共有限公司,以發展香江的第二按揭市場,包括正府和銀行在內的各方,已經沒有異議。高爵士,你給這家公司定個名字吧。”

“名字簡答明瞭便好。”高弦稍微想了想,“就叫香江按揭證券有限公司吧。”

第0888章 讓雷曼兄弟去趕槓桿的潮流第0210章 現在是置地飲牛奶廣告時間第0247章 這是好心還是壞心第0013章 敢打個賭麼第0242章 牛奶公司之後的獵物第0140章 第一屆高益投資大會第0658章 義氣歸義氣,心計歸心計第0882章 金融衍生品怎麼落戶香江要聽高爵士的第0762章 世嘉表面示好,華納心裡發毛第0945章 這次拆分無惡名第0127章 繼續大談哲學第0797章 從零到一時期,特例可謂常態第0189章 媒體戰越演越烈第0451章 求求你們了,官司不打了第0848章 四大財團何去何從,爲誰驅使第0279章 引內地石油產品入港第0498章 在IBM面前擺實力第0619章 衰退是你鄰居失業。蕭條是你失業第0591章 查出財務醜聞,驚動廉政公署第0066章 我是不是太過分了第0880章 大忽悠之日元離岸金融中心第0277章 私活當然不能忘第0079章 記得讓他賠我的車第0068章 一波明星入坑第0360章 衆望所歸,入主有利銀行第0976章 淡淡地欣賞匯豐不良貸款增加第0530章 移民潮帶來的商機第0345章 授予總統自由勳章的可能第1079章 鬼佬高官瑟瑟發抖第0040章 去香江會當臥底(求收藏和推薦票)第0084章 比環球更大的是什麼第0759章 管你是不是騙局,有商機就行!第0216章 褒獎一個太平紳士第0235章 建立自己的教育體系第1061章 是不是手伸得太長的爭吵第0269章 寶島現狀第0834章 電池業務,要定了!第0556章 家庭電視遊戲機崛起第0111章 保守穩健的匯豐第0576章 難得,我小瞧你了第0452章 這就像口紅效應麼第0388章 來到巴拿馬第0649章 法國互聯網,早第0579章 有錢年是節,有債年是關第0519章 匯豐找高弦租房子第0939章 一棍子下去,打到兩隻狼第0328章 準備第一次亂世冒險第0699章 跑?你跑得了嗎!第0214章 六一八雨災慈善捐款王第0220章 股市過熱消防隊來降溫第0257章 有趣的內耗第0859章 讓前怡和大班做怡和掘墓人第0818章 這纔是能打動高弦的各取所需第0451章 求求你們了,官司不打了第0744章 原來他藏在櫃子裡關於0089章《掌管百萬基金卻蝸居唐樓》第0947章 成立香江半導體公司第0899章 劉大熊的復仇計劃第0437章 紐約大停電休斯媒體揚名第0168章 高談闊論下任港督人選第0192章 你叫救護車幹什麼第0483章 怪話背後的奴性第0782章 繼續看它倒行逆施地表演,挺好!第0160章 一個流失的商標第1070章 成立香江保險業監理處第0534章 高爵士和他的高級顧問們第0751章 請問,還買嗎?價格好商量哦!第0038章 香江會的釜底抽薪第0447章 將個人電腦業務打包估值第0864章 大廈冠名背後的考量第1074章 技術原因,盈富基金暫停上市第0014章 沒辦法,記憶力好(求收藏推薦)第0906章 本輪上升行情的第一次“抽水”第0090章 兩個鬱悶的人第0972章 加把力,對着幹第0939章 一棍子下去,打到兩隻狼第0311章 大人物扎堆的婚禮第0163章 專利這種東西想要就有第0653章 可笑的限制競爭協議第0012章 有能力也有麻煩第0486章 大江東去,怡和痛失置地九龍倉!第0486章 大江東去,怡和痛失置地九龍倉!第0686章 香江置地的豪橫第0656章 高爵士的支持有多重要第0047章 牌照落地,資本門前第0900章 肆無忌憚,也是這個時代的優勢第0502章 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問第0653章 可笑的限制競爭協議第0043章 一己之力破封鎖第0513章 香江電燈和中華電力聯網第1002章 多謝新姐撈我出來第0948章 仙童半導體公司的“人緣”廣告第0241章 該投資石油了第0254章 又慷慨了一把第0880章 大忽悠之日元離岸金融中心第0415章 這算保媒拉縴不?第1022章 高益也犯人傻錢多的病嗎?第1056章 能否守住兩千點?危機還在後面!第0228章 香江最年輕企業集團誕生第0792章 鬼佬的各懷鬼胎,高弦的可乘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