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3章 再往邙山

第623章 再往邙山

開平四年(公元612年)十一月下旬,正值隆冬季節。

白雪皚皚的洛陽,今天顯得格外熱鬧。

倒不是什麼節日,而是大燕天子崔澈將會在今天回到他忠誠的洛陽。

崔棄疾此前留在朝中監國,但也一直關注着前線的消息,在得知父親南征荊襄,最終卻收取蜀地,他自然是滿心歡喜,卻又不無遺憾。

遺憾自己不能如同少年時一般,跟隨父親四處征戰。

身後的百官交頭接耳,議論着何時才能望見天子車駕。

時間來到正午,在衆人的注視下,遠方,一條黑線映入眼簾,正是此前跟隨崔澈南征的單馬騎卒。

騎卒開道,地動山搖,車駕緩緩駛來。

崔棄疾趕忙整理了自己的儀容,當馬車停穩,崔棄疾快步走到馬車前,叩拜道:

“孩兒拜見父皇,恭賀父皇南征大捷。”

車簾被撩開,有人走了出來,但崔棄疾低着頭,只能看見一雙小腳。

“阿爺快快起來,皇祖父不在這裡。”

崔棄疾擡頭,正好瞅見崔祐之想笑又不敢笑的怪異表情。

狠狠瞪了長子一眼,崔棄疾起身將他從馬車上抱了下來,問道:

“父皇去了何處?”

崔祐之回答道:

“皇祖父帶了親衛往邙山去了。”

崔棄疾知道父親這是要去看望自己的母親,他又問道:

“你怎麼沒跟着去。”

崔祐之笑了笑,卻不說話,這更讓崔棄疾好奇,在他的逼問下,崔祐之終於如實招來:

“皇祖父說孩兒天天都要拜父王,不如今天讓父王還孩兒一次。”

崔棄疾鬱悶不已,但這偏偏就是自己父親能幹出來的事。

孔夫子說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崔澈如今才四十出頭,春秋正盛,但也許是坐上了皇位,內心越發孤獨,偶爾也會作弄家人,以此爲樂。

崔棄疾倒並沒有因此心生怨恨。

被父親作弄,總好過被他猜忌,自己的處境,相較於許多雄主的太子,不知好了多少。

眼見崔棄疾還要在城門處等候崔澈,崔祐之提醒道:

“父王,皇祖父讓你不用再等了,等他拜祭過皇祖母,自然會在宮城召見你。”

崔棄疾聞言頷首:

“也好,你先隨我入宮拜謁皇后。”

崔棄疾與他的姨母楊阿五關係向來都很好,這也與楊阿五未能誕下子嗣,只有女兒有關。

如今楊麗華不在了,崔棄疾侍奉楊阿五,一如侍奉母親。

而崔祐之自小長在宮中,由楊麗華撫養,楊麗華死後,便是楊阿五以及崔澈的寵妃薛氏管教他。

因此,崔祐之也一直以來稱呼楊阿五爲皇祖母。

聽說要入宮去拜謁皇祖母,崔祐之很是高興,離開洛陽大半年,他也思念着宮裡的人和物。

邙山深處,正是崔澈爲自己修築的陵寢,如今天寒地凍,早已停工。

許多君主一即位,就不嫌晦氣的爲自己張羅陵寢,也是因爲這樣做,工期長,無需過分壓榨民夫。 平日裡侍奉在楊麗華陵殿的宮婢、宦官都已經被趕了出去。

雖說崔澈認爲不會有人能夠預料到自己先往邙山,而不是入城接受百官祝賀,但有備無患,小心一些,總不會是過錯。

崔澈四處打量着陵殿,顯然被打發來的奴婢們也是用了心的,清掃得一塵不染。

來到畫像前,注視着那張熟悉又陌生的面孔,崔澈輕聲道:

“我回來了。”

畫像上的楊麗華,是她年輕時讓畫工繪下的相貌。

她說,不願讓崔澈憑弔她時,對着一個老婦緬懷過往。

於是崔澈將這張畫像供在了陵殿。

“你知道嗎,這一次南征,我打着奪取荊襄的旗號,卻連蜀中也一併拿下了。”

崔澈向着畫像上的楊麗華炫耀着,毫不掩飾他的得意。

而楊麗華神情恬靜,嘴角微微上揚,帶着笑,彷彿是在傾聽崔澈的傾訴。

“這段時間,棄疾被我留在洛陽,他清明時有沒有來探望過你?

“告訴你一個好消息,棄疾監國期間做得不錯,並沒有出什麼亂子,將來我也能放心將國家託付給他。

“還有,彥卿如今也成熟了,我特意將三萬精騎派去了徐州,其中不乏我的眼線,但彥卿並沒有私自接觸他們,如今他與劉方正領着騎卒回朝,等他到了洛陽,我再帶上一家人來看望你。

“和你說件事情,我新近佔領了蜀中,必須有人鎮守。

“關中離不開彥宗,棄疾作爲太子,自然是不能入蜀的,祐之又年紀太小,我想如果是你,也捨不得將他送去成都吧。

“我只能改封彥卿爲蜀王,讓他坐鎮蜀地。

“當然,楊秀的教訓我也清楚,這只是權宜之計,等我將來平定了天下,再將他調離蜀地。”

崔澈站在楊麗華的畫像前自言自語,不厭其煩地與她說着南征時的經歷,子孫們的近況。

眼見夕陽西沉,時候不早了,崔澈這才轉身離開。

崔澈是經由北面的宮門徑直回到的宮城,隨即派人往東宮通知崔棄疾。

崔棄疾還沒到,反倒是楊阿五聞訊趕了過來。

“陛下既然要去祭拜大姐,爲何不與妾身提前說一聲,害得妾身苦等。”

楊阿五爲崔澈拍去身上的灰塵,埋怨道。

崔澈摟着楊阿五的腰身,或許是生育過的原因,也可能是步入中年,楊阿五的腰身沒有年輕時的纖細。

二人耳鬢廝磨一番,直到楊阿五驚覺稍後崔棄疾、崔祐之會前來向崔澈問安,趕忙將他推開:

“若是讓棄疾、佑之父子瞧見,陛下還讓不讓妾身活了。”

崔澈不以爲意道:

“我家兒孫又不是楊昭。”

楊阿五自然也知道楊昭三歲那年,看見楊堅因爲腰疼,將手搭在獨孤伽羅肩膀上,便轉身迴避的事。

一時間她又回憶起了自己的父母,雖然母親對大哥楊勇是刻薄了些,但對於楊阿五來說,卻是寵愛有加。

五個女兒之中,只有她與大姐楊麗華,最受父母的寵愛。

“陛下,何時能讓妾身去一趟關中,妾身想在父母陵寢拜祭。”

楊阿五幽幽問道。

(本章完)

第398章 激敵出戰第237章 崔澈歸朝第108章 蘇威問案第52章 相府同僚第152章 弱落之戰第150章 突厥東征第451章 出兵隨州第389章 全據河北第474章 途經代州第139章 范陽盧氏第207章 意在江南第223章 聚兵無錫第430章 金墉之戰(一)第485章 廢除酷法(3000)第585章 中秋攬月第355章 朝廷忌憚第141章 劉焯師徒第419章 世子相求第40章 孝寬之疾第32章 天子禪位第325章 欲求連任第529章 夜宿清水第221章 夜渡長江第563章 大燕開國第11章 近春雅會第600章 江陵城防今晚沒有,大家不要等第550章 亂軍之際第176章 花落誰家第167章 唐公李淵第311章 香火兄弟第20章 抵達長安第3章 鄴城來人第101章 青州總管第449章 太后有孕第149章 歃血爲盟第454章 開誠佈公第310章 各方來使第590章 襲取武當第571章 孤城難守第454章 開誠佈公第561章 受禪讓詔第469章 長遠之計第42章 行差踏錯第25章 竇府家宴第516章 李淵嫁女第497章 孝心可嘉今天沒有,大家不要等。第502章 進抵蒲州第499章 大戰將啓第526章 救援隴右新章在審覈第455章 卦象玄機第518章 壯志滿懷第397章 陣前斬將第23章 北齊舊人第180章 房家驕子第155章 可汗殞命第325章 欲求連任第224章 兵分三路第522章 和親之議第179章 雙姝同名第308章 造訪東宮第337章 平壤婦人(水)第20章 抵達長安第544章 大將獻城第553章 李府奔喪第450章 苦衷難言第191章 徐門三傑第488章 展現財富第326章 回朝述職第93章 三線告捷第545章 恢復爵位第274章 越府相親第238章 回朝受賞第431章 金墉之戰(二)第395章 偵查敵情第528章 兵出隴關第488章 展現財富第76章 突厥消息第432章 洛陽易幟下一章在凌晨兩點前第191章 徐門三傑第570章 崔澈教孫第124章 食鹽入關第325章 欲求連任請假第353章 契丹軍隊第429章 弒主之人第320章 贖買婦孺第265章 別院夜話第117章 爲民解惑第218章 兄弟重逢第556章 洛陽宮室第63章 楊堅建隋第216章 夜探敵營第289章 讀史明智第579章 天竺夫人第364章 兩封文書第221章 夜渡長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