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5章 消息泄露

第615章 消息泄露

當崔澈與魚俱羅、宇文士及在瀘川會合,準備進攻資陽郡的時候,九江太守張須陀派出的細作也返回了湓城縣(今江西九江),爲張須陀帶回了那個讓他爲之震驚的消息:

宇文士及襲殺巴東太守臧剩,率領守軍向燕軍獻城。

其中就包括了被張須陀所牽掛的三萬襄陽水軍將士。

巴東郡的陷落並不出乎張須陀的預料,畢竟連江陵都沒有守住,巴東淪陷也在情理之中。

可是宇文士及叛國投敵一事過於離奇,甚至讓張須陀懷疑起了消息的真假。

在世人眼中,宇文士及一家備受楊廣的寵信,而他自己同時也是楊暕的心腹。

楊暕雖說尚未被立爲太子,但他作爲楊廣碩果僅存的嫡子,是明面上最有可能的繼承人。

宇文士及有着如此遠大的前途,又怎會選擇倒向崔澈。

然而張須陀派出去的細作不僅是一人,細作們衆口一詞,張須陀也只能接受現實,不僅是白帝城易主,宇文士及更是追隨崔澈西征,深入蜀中。

如今崔澈封鎖白帝城的消息,無非就是爲了讓宇文士及能夠爲他騙開沿途的城池,使得燕軍能夠長驅直入。

以宇文士及的身份,張須陀不覺得沿途的太守、縣令們能夠事先警覺。

事情緊急,張須陀立即派人乘船,往建康送信。

與此同時,鎮守成都的齊王楊暕也知曉了宇文士及叛國一事。

燕軍已經攻佔瀘川,距離成都所在的蜀郡,僅有資陽郡作爲屏障。

他又驚又怒,哪怕是抄了宇文士及的家,也不足以抵消楊暕的憤怒,平息他的恐懼。

楊廣曾派遣兩位重臣張衡、宇文弼入川,代替宇文述輔佐楊暕。

張衡領殞命江陵城,宇文弼更是在入蜀不久後,老病而死,如今接替司馬一職的,則是大將薛世雄。

薛世雄出自河東薛氏,因治軍嚴謹,受到楊廣的賞識,從而被委以重任。

楊暕緊急喚來薛世雄,將此事告知,薛世雄表面寵辱不驚,但心中已經升起驚濤駭浪。

此前,長史張衡帶走了五萬蜀地將士東出,致使蜀中防衛空虛。

本以爲有巴東、巴郡的地利,憑險據守,誰曾想宇文士及卻爲燕軍騙開了道路。

薛世雄看着已經驚慌失措的楊暕,深吸一口氣,安慰道:

“大王莫要驚慌,燕軍遠來疲敝,我等以逸待勞,據守堅城,並非不能一戰。

“況且成都積累頗豐,而燕軍深入蜀中,補給困難,久戰必然退兵。

“大王所要做的,應該是徵調各地府兵,讓他們馳援成都,等待燕軍糧盡而退。

“或是朝廷襲取江陵,迫使崔澈退兵回援。”

有薛世雄的安撫,楊暕終於放下了內心的恐懼,他緊緊握住薛世雄的手,感慨道:

“孤如今只能仰仗薛司馬了,薛司馬若能忠心事主,孤此生絕不相負。”

顯然,因爲宇文士及的背叛,楊暕一時之間,也不敢完全相信身邊的人。

薛世雄雖然受到的恩寵不如宇文士及一家,但顯然他和宇文士及不是一路人,只見薛世雄正色道:

“下官必爲大王守住成都,迫使燕賊罷兵。”

處置完軍務,薛世雄在夜間回到家中,忍不住嘆息道:

“若是我的兒子們都在身邊,我又怎會苦於無人可用。”

薛世雄育有五子,即薛萬述、薛萬淑、薛萬均、薛萬徹、薛萬備。

其中,薛萬述、薛萬淑、薛萬均三人均已成年,驍勇善戰。 而薛萬徹、薛萬備雖然年少,但同樣膽識出衆,並非庸碌之人。

按理說,尚未年滿十五的薛萬徹、薛萬備是可以追隨薛世雄來到蜀地的。

但河東薛氏早已經倒向了崔澈,薛世雄作爲薛氏子弟,出任益州司馬,又怎能允許他帶着子嗣上任。

這也是薛世雄不可能效仿宇文士及的原因。

薛世雄已經五十八歲了,他的五個兒子都很出色,將來必能光耀門楣。

同時,薛世雄也是驕傲的,又怎會爲了苟全自己的性命,而陷薛萬述等人於死地。

正當薛世雄在成都積極備戰的時候,崔澈也率領着會合後的燕軍,向資陽郡進發。

資陽郡下轄磐石、普慈、安嶽、隆康等縣,治所位於磐石縣(今四川資中)。

燕軍一路勢如破竹,直抵磐石城下。

崔澈親筆一封,派遣降卒送往城內,向資陽太守許以高官厚祿,勸其投降。

衆人紛紛疑惑不解。

此前攻陷襄陽,獨留張須陀統領襄陽水軍,張須陀並非楊廣的潛邸之臣,在此前甚至稱不上親信,但崔澈卻以張須陀忠貞爲由,不曾寫信勸降。

當然,事實也證明崔澈當初的做法並沒有錯,張須陀竟然寧願鑿毀艦船,步行南下,也沒想過要歸順燕朝。

而此時鎮守磐石縣的是資陽太守裴虔通,卻是楊廣的心腹。

早在楊廣還是晉王的時候,裴虔通就已經是他的親隨,常年跟隨左右。

щщщ✿Tтká n✿c○

楊廣稱帝以後,以裴虔通爲監門直閣,作爲禁軍將領。

如今作爲心腹,調來資陽郡,其中也不乏監視薛世雄之意。

當然了,就連宇文士及都能夠暗地裡通敵,裴虔通背主也並非不可能的事情,諸將紛紛在陣前等待裴虔通的反應。

看他究竟是斬殺送信的降卒,表明決心,還是開城投降。

只有崔澈一人成竹在胸。

不久,磐石縣城緩緩被打開,一人赤膊着上身走了出來,宇文士及看清楚了來人,立即爲崔澈指認道:

“陛下,此人就是裴虔通!”

以崔澈與楊廣當初的關係,他自然是認得楊廣曾經的親隨裴虔通。

當然,他對此人印象更深之處在於裴虔通是原時空中,江都兵敗的發起者之一,他跟隨宇文化及等人謀逆弒君。

也正是因爲這段記憶,才使崔澈決定勸降裴虔通。

正如薛世雄所言,孤軍深入,崔澈同樣承擔着巨大的後勤壓力,他必須儘快兵臨成都城下,不給薛世雄等人太多的時間召集各方援軍。

裴虔通快步來到燕軍陣前,向崔澈躬身道:

“罪臣拜見陛下。”

(本章完)

第364章 兩封文書起晚了,下一章在十二點第109章 狗急跳牆網吧裡寫狀態有點差,今天先兩更吧第222章 投江而死第30章 貴人相邀第167章 唐公李淵第177章 貴妃入彀第513章 李淵定計(3000)第566章 來來往往第585章 中秋攬月第357章 咬金投軍第242章 冬至朝見第392章 休整與否第285章 營州之圍第340章 改變想法第339章 入城爲使第79章 戰事再起第534章 議和班師第407章 夜間營嘯第367章 僞造書信第113章 人中的盧第377章 忠義難全第6章 夜不能寐第432章 洛陽易幟請假第480章 避暑王宮(3000)第16章 德彝同行第185章 兒女親家第351章 漢王來使第96章 名將殞命第358章 意氣之爭第209章 市店之爭第552章 水淹陽平第172章 南下襄陽第171章 早做準備第117章 爲民解惑第332章 心懷憂慮第565章 地方分權第149章 歃血爲盟第558章 禪讓詔書第379章 呼喚家人第436章 危牆之下第150章 突厥東征第590章 襲取武當第504章 李家母女大家不要等第252章 君臣離心第265章 別院夜話第563章 大燕開國第41章 吃瓜羣衆第572章 少年慕艾第445章 試探心意第57章 楊廣相求第556章 洛陽宮室第419章 世子相求第22章 求學之心第232章 分兵討賊第205章 儲位之議第253章 徐門新人第297章 姐妹和睦第164章 重回書院第403章 屯兵嶺下第128章 南北之事第191章 徐門三傑第127章 入幕之賓第357章 咬金投軍第283章 便宜行事第132章 131大索貌閱第356章 以安其心第197章 藥師同乘第214章 天子之怒第95章 天子賜婚第485章 廢除酷法(3000)第131章 設立義倉第73章 如魚得水第557章 羣臣逼宮第502章 進抵蒲州第432章 洛陽易幟第188章 兵部尚書第200章 楊崔之會第245章 奪情與否第375章 全取毛州第589章 掎角之勢第412章 遷都與否第429章 弒主之人第332章 心懷憂慮第17章 初至聞喜第546章 謀定水淹第511章 忠臣義士第331章 崔楊聚兵第7章 離鄴歸鄉(4000)第206章 塞外消息第196章 夜入王府第411章 加官進爵第292章 破敵之計第2章 時來運轉第450章 苦衷難言第524章 羣衆力量第350章 全據遼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