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4章 東宮失竊

第584章 東宮失竊

隋朝內部,能夠知曉崔棄疾在洛陽東宮對其父崔澈,口出怨言的人不多,但宇文述、宇文化及父子,恰恰就是其中之二。

宇文述與楊廣的關係無需贅述,譬如房玄齡之於崔澈。

而宇文化及所獲得的寵幸,亦不讓其父。

早在楊廣潛居東宮之時,宇文化及就是東宮禁衛將領,時常出入東宮內臥,與楊廣關係親密。

宇文述對於機密事宜,自然是守口如瓶,但宇文士及入朝期間,卻通過旁敲側擊從宇文化及口中得知了許多燕朝的情報,其中就包括崔棄疾在東宮口出怨言。

崔澈是在夏秋之交,通過宇文士及傳回的書信,驗證了東宮內應的存在。

他並沒有急於打草驚蛇,免得暴露了宇文士及的存在。

開平三年(公元611年)七月十二日,東宮發生大案,太子崔棄疾在太子妃的寢宮歇息時,遺失一枚御賜的玉佩。

御賜玉佩失竊,說小不小,說大不大,全看崔澈對此事的態度。

然而大燕天子在崔棄疾上報此事後,對於東宮存在盜賊,顯得怒不可遏,責令領軍將軍麥孟才領軍進駐東宮,徹查此事。

南陽公主有心阻止,但麥孟纔有皇命在身,也只能放任禁軍將東宮翻了個底朝天。

崔棄疾在前殿與麥孟才飲茶,他們二人不僅是君臣的關係,更是私親,麥孟纔是崔澈長女崔文惠的丈夫。

既然是自家人,南陽公主也被崔棄疾喚來見客。

南陽公主抿了口茶,說道:

“玉佩失竊,固然事大,但驚擾太子內眷的罪名也不小,麥將軍還是要約束些手下的將士。”

崔棄疾雖然不如其父崔澈好色,但也有不少側妃住在東宮內院。

搜查東宮的禁軍自然生不出色膽,可冒冒失失闖進去,難免引起喧譁。

南陽公主也是在好意提醒,她到現在,都以爲麥孟才真的是在查失竊案。

實際上,玉佩一直藏在崔棄疾的身上,但沒有人敢去搜他的身,也沒有人懷疑,他會冒着崔澈震怒的風險,說這個謊。

麥孟纔打着哈哈,連忙向崔棄疾夫婦保證道:

“在來之前,微臣已經叮囑過麾下將士,絕不會有人膽敢對東宮女眷無禮。”

南陽公主微微頷首,不再打擾崔棄疾與麥孟才敘舊。

二人閒談間,有禁軍將領匆匆前來:

“啓稟太子殿下、麥領軍,東宮裡裡外外都找遍了,全然不見失竊的玉佩。”

崔棄疾沉吟道:

“莫非是有奴婢藏到了隱秘之處。”

麥孟才立即起身道:

“還請太子允許微臣將寢宮中的奴婢盡數收押審問。”

南陽公主皺起了眉頭,反對道:

“麥將軍此舉未免小題大做,當日寢宮,可有不少侍奉妾身近二十年,我對她們知根知底,絕不會有雞鳴狗盜之輩。”

麥孟才聞言看向崔棄疾,崔棄疾勸說道:

“御賜之物失竊,父皇倒不是在意一塊玉佩,而是擔心東宮存在奸人,今日能偷盜玉佩,明日未嘗就不能刺王殺駕。

“孤是瞭解父皇的,這件事情,他必要徹查清楚。

“如果麥領軍就此回去覆命,定會遭受父皇的斥責。

“倒不如讓麥領軍將人帶走,想來麥領軍也不會爲難她們,待抓住了真兇,自會放還東宮。”

說着,崔棄疾又問麥孟才道:

“麥領軍,孤說得可對?”

麥孟才笑道:

“正如太子殿下所言。”

南陽公主見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也只能放手,讓麥孟纔將人帶走。

崔澈對此極爲重視,他過去是反對嚴刑逼供的。

但如今自己寄予厚望的太子身邊出現了內應,就如同一顆定時炸彈,不將對方揪出來,一旦對方趁崔祐之往東宮探望父母之時,謀刺崔棄疾父子,豈不是要動搖大燕的根基。

爲此,崔澈特意派出宮中僕婦,對這些被囚禁的東宮宦官、宮婢施以酷刑,終於有一名跟隨南陽公主從晉王府陪嫁過來的東宮女官招架不住,一五一十將事情全給交待了,正是她走漏了消息。

得知南陽公主並未參與其中,崔澈總算鬆了口氣。

崔澈並沒有策反那名女官的想法,他可不會將這人繼續留在東宮,埋下隱患。

萬一這人暴起發難,悔之晚矣。

崔澈對外宣稱,東宮失竊案未能找到元兇,但他不能容忍有歹人藏身在東宮,索性將當日出現在太子妃寢宮的宦官、宮婢盡數發往邙山,在楊麗華的元宮侍奉。

反正工部此前依照崔澈的旨意,在陵寢的元宮旁修建了許多屋舍,完全能夠容納下這麼多人。

南陽公主對此自然心懷不滿,這其中許多都是她的心腹女官、宮婢。

但崔澈的旨意不容置喙,南陽公主也只能接受。

再怎麼貼心,終究只是奴婢罷了。

至於走漏消息的女官,則被秘密處死。

她的生死,並沒有人關注,對於隋朝在洛陽的情報網,同樣如此。

身處東宮,能夠接近崔棄疾,女官自然能夠得到重視。

如今她在外人眼中,是被髮往了邙山,哪還能收穫有價值的情報。

難道真的指望她在崔澈往邙山弔唁時行刺。

且不說以她的身份如何近身大燕天子。

崔澈、崔棄疾父子都是行伍出身,莫非還真能被一個女子給刺殺了。

沒有價值,即遭拋棄,甚至與她接頭之人,在聽說東宮失竊案,女官被收押的消息,都連夜逃出了洛陽。

崔澈辛苦安排了這一出,隋朝在洛陽的細作並沒有懷疑崔澈是在抓內鬼。

只是東宮的內鬼好抓,藏身在朝堂上的內應,卻難以分辨。

崔澈並沒有完全對南陽公主放心,他又暗中示意崔棄疾在夫妻獨處時,向南陽公主泄露一些假消息,看是否會被楊廣所知曉。

直到在此後收到宇文士及的來信,南陽公主徹底洗清了嫌疑,崔澈纔算是對這兒媳放下了心。

只是崔澈這位始作俑者未曾預料到的是,東宮失竊案,也就此成爲後世議論的大燕懸案之一。

當然,這都是後話。

還有,在十二點前

(本章完)

第511章 忠臣義士第214章 天子之怒網吧裡寫狀態有點差,今天先兩更吧第545章 恢復爵位第212章 行軍長史第480章 避暑王宮(3000)第172章 南下襄陽第163章 兒女之事第59章 爲友尚義第121章 刺史韋藝第532章 重遇舊人第219章 楊廣隨軍第451章 出兵隨州第328章 巧遇小陳第453章 長孫夫人第143章 漁陽設伏第307章 接任宗主第522章 和親之議第441章 重設商稅第12章 少年詠鵝第396章 諸將爭先第572章 少年慕艾第422章 大軍南渡第188章 兵部尚書第98章 新婦奉茶第543章 鳳縣生變第163章 兒女之事第260章 母女私語第195章 元宵夜會第140章 選送貢士第228章 進兵吳縣第244章 祖母病故第527章 重逢李淵網吧裡寫狀態有點差,今天先兩更吧第292章 破敵之計第259章 打聽消息第540章 九錫之禮第127章 入幕之賓第512章 勸降忠臣第111章 離開前夕第360章 來使催促第306章 雙喜臨門第321章 契丹親衛第432章 洛陽易幟第461章 淨身修行第285章 營州之圍第79章 戰事再起第226章 變故突發第218章 兄弟重逢第82章 勿慮婚姻第504章 李家母女第418章 擄人東出第137章 出鎮幽州第252章 君臣離心第116章 野心勃勃第169章 行軍長史第443章 三省六部第70章 擊鼓鳴冤第88章 私兵國有第581章 開平三年第426章 老將夜登番外發不出來第212章 行軍長史第170章 都藍來訪第263章 建造行宮第197章 藥師同乘第151章 援軍將至第274章 越府相親第209章 市店之爭第560章 燕王三辭第311章 香火兄弟第508章 巨石轟擊第494章 含飴弄孫第295章 家事國事第125章 禮輕意重第101章 青州總管第275章 荊州總管第289章 讀史明智第359章 相約同行第594章 半道伏擊第159章 突厥可敦第438章 回師晉陽第491章 正旦元會第186章 吏部牛弘第288章 仙娥河畔第116章 野心勃勃第301章 杖斃名將第616章 兵臨成都第340章 改變想法第46章 鋃鐺入獄第48章 崔郎可友第66章 深夜來客第277章 恩同父子第294章 內外之爭第177章 貴妃入彀第98章 新婦奉茶第535章 重回關中第76章 突厥消息第37章 共誅國賊第36章 天元駕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