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6章 李淵嫁女

第516章 李淵嫁女

李淵與崔澈聯姻一事,做得極爲隱秘,整件事情起初只有他、劉文靜、裴寂、李世民四人知曉。

就連竇氏、李秀寧都是事後才聽說,自然沒有外泄的可能。

故而身處大興的高熲、宇文述並未能夠提前聽到風聲。

貞元三年(公元608年)五月十二日,將李秀寧送往高陵之後,李淵假傳關西大都督齊王楊暕的命令,將扶風郡府兵將領盡數喚至雍縣。

而消息也不可避免的被泄露,高熲得知此事,後背直冒冷汗。

李淵竟敢假傳王令,意欲何爲,不言而喻。

高熲火速找到宇文述,要將此事告知對方,但宇文述也有消息要通報給高熲。

宇文述的表情很凝重,他當先道:

“根據武功縣密探回報,崔澈麾下大將秦瓊率軍西進,正向雍縣方向進發。”

高熲面色陰沉似水,說道:

“雍縣傳來消息,扶風郡守李淵假傳王令,在雍縣召集府兵將領。

“恰逢秦瓊西進,時間如此巧合,他必然早有預謀,是要背叛朝廷。”

宇文述只感覺眼前一黑,若不是身後的親隨扶着,險些栽倒在地上。

他與高熲冒天下之大不韙,放棄渭北,就是希望能夠拖垮崔澈的後勤,哪知道李淵正在此時爲崔澈送上一記助攻。

宇文述顯然是慌了神,他喃喃自語道:

“若是讓崔澈獲取仁壽宮的物資,你我又有何計可以退敵。”

高熲無言以對,哪怕他們已經知道了李淵要反,卻也鞭長莫及。

大興位於渭南,而扶風郡,則地處渭北,就在崔澈的眼皮子底下。

高熲、宇文述之所以放棄渭北,就是要避免與崔澈在野外決戰,如今更不可能派遣軍隊渡過渭河,前往扶風繳了李淵的械。

畢竟秦瓊已經提前一步出發,論距離,對方甚至離得更近。

就在高熲、宇文述一籌莫展之際,身處旋渦中心的李淵也在確認秦瓊已經出兵,臨近雍縣之後,立即行動起來。

當天,他就在府中設下鴻門宴。

衆人舉杯交盞,氣氛正歡,李淵突然摔杯爲號,府上家丁、親衛盡皆涌入,明刃相向。

突如其來的變故也讓在場衆人徹底醒了酒,衆人驚恐道:

“唐公、唐公意欲何爲!”

“此中是否存有誤會!”

一時間會場嘈雜,求饒、憤慨、咒罵之聲不絕於耳。

李淵越過護衛,與衆人高聲道:

“先帝暴崩,多有蹊蹺,楊廣矯詔殺兄,殘害子侄,天理難容。

“燕王崔澈,先帝之婿也,如今舉兵復仇,誅兇殄逆。

“四年間,先後收取河北、河東、中原、淮北等地。

“李景、來護兒、於仲文、楊義臣等人盡皆授首。

“楊素、宇文述等人望風而逃。

“此天命在身,義在東軍!

“楊廣棄國而逃,偏安江南,高熲等人更是用心險惡,掠奪渭北百姓。

“李某雖與楊廣有親戚之情,卻不忍見他荼毒蒼生,救民之計,唯有順應天命,輔佐燕王,匡扶天下。

“諸位願與我同心者,請在右,執迷不悟之人,自可居左。”

話音剛落,烏泱泱一羣人,都給跑到了右側:

“這正是我們心中所想,唐公何不早言。”

“唐公與我等直言便是,何必設此伏兵。”

“敢問唐公,燕王大軍何時能至?”

李淵見到這一幕,不由啞然失笑:

好傢伙,原來你們早就盼着這一天了。

真正楊廣的親信大部分都被他帶去了江南,除去宇文述、高熲這些被委以重任的留守大臣,其餘都是被楊廣遺棄在北方之人。

俗話說,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讎。

都到這時候了,自然得爲自己考慮,誰又會一心給楊廣殉國。

原以爲是一場鴻門宴,結果酒宴重開,直至天明,秦瓊領着東隋軍隊出現在雍縣城外。

李淵帶着雍縣縣令劉文靜等城內一衆文武官員出城請降。

算算時日,如今燕王正在高陵城中迎娶側妃,這位唐國公便是燕王的嶽翁,秦瓊自然不敢有一絲一毫的怠慢。

秦瓊並沒有入城,他此來,只不過是防止李淵這兒出現意外。

確認雍縣易幟,李淵依舊掌控了整座城池以後,秦瓊立即告辭,領兵前往仁壽宮,在仁壽宮監裴寂的幫助下,輕易控制住了這處具有特殊意義的避暑行宮。

經過盤點,不計算宮女、宦官在內,仁壽宮內共有布絹兩萬匹,各類穀物二十萬斛,以及兵械甲冑若干。

看似物資不在少數,但與仁壽宮鼎盛時期的倉儲相去甚遠。

崔澈西征以前,楊廣就一直在向南遷徙民衆與財富。

雖說蜀道難行,可兩年時間,還是遷走了關西半數的人口,只留下了五十萬戶。

特別是楊堅執政二十年,通過剝削積攢的巨大財富,大部分都被楊廣帶去了南方。

好在二十萬斛穀物,足以解崔澈的燃眉之急。

秦瓊在控制仁壽宮後,便立即開展搬運工作,他此行帶來的不僅是戰兵,還有大量的民夫。

正當秦瓊要將仁壽宮搬空的時候,遠在高陵縣城,一場婚禮也已經到了尾聲。

賓客散去,帶走了喧囂,只留下前院滿地狼藉。

已經不知道是第幾次做新郎的崔澈來到了廂房。

大紅喜字貼滿了門窗、傢俱,甚至是被褥。

崔澈輕手輕腳走到榻前,掀開少女的紅蓋頭,分明望見了一張他曾經魂牽夢縈的臉龐,只是相比那張面孔的主人,又年輕了許多。

‘像,真的太像了。’

崔澈心道。

他望着這張陌生又熟悉的美麗容顏,怔怔出神。

直到李秀寧輕咳一聲,崔澈這纔回過神來。

他心中略有幾分歉意,也知道自己在新婚之夜,卻想到對方的母親,着實有點不像話。

崔澈握住了李秀寧的手,說道:

“今夜賓客來得多了些,實在應接不暇,讓你久等了。”

崔澈突如其來的親近,讓李秀寧有些猝不及防。

她的眼神帶着些許慌亂,本能地將頭低下,躲避崔澈熾熱的目光。

(本章完)

第74章 懲治罪惡第34章 剖明心跡第188章 兵部尚書第399章 孰輕孰重第559章 自比貞婦第146章 迴歸薊縣第213章 安排諸事第46章 鋃鐺入獄第418章 擄人東出第424章 虛虛實實第486章 程郎求親第52章 相府同僚第299章 遼東之敗第309章 父子娶妻第328章 巧遇小陳第554章 人事調令第26章 希望落空第544章 大將獻城第298章 震懾北疆第382章 鄴城之戰第117章 爲民解惑第97章 結髮夫妻第158章 威望之隆第324章 書信往來第469章 長遠之計第257章 鉅鹿魏徵第398章 激敵出戰第262章 母子離別第9章 巡視田宅新章在審覈第371章 士族來投第14章 妙容訪親好消息與壞消息第509章 攻心爲上第48章 崔郎可友第39章 姑母有命第570章 崔澈教孫第245章 奪情與否第561章 受禪讓詔第218章 兄弟重逢第97章 結髮夫妻抱歉,今天要再請一次假新章在審覈第393章 暗結將領第158章 威望之隆第62章 裴秀來京第58章 失意之人第213章 安排諸事第20章 抵達長安第162章 論功封賞第61章 恢復舊姓第130章 總管外巡第382章 鄴城之戰第51章 崔府夜話第106章 少年秦瓊第505章 渡河西進第306章 雙喜臨門第558章 禪讓詔書第483章 發放撫卹第410章 忠臣死節第586章 以詩明志第310章 各方來使第573章 目標敦煌第234章 稍作休整第482章 寬赦爲民第461章 淨身修行第210章 請教工藝第522章 和親之議第388章 棄軍而走第241章 滕王之死第263章 建造行宮第604章 夜襲水寨新章在審覈第497章 孝心可嘉第64章 再別長安第152章 弱落之戰第156章 重整旗鼓第566章 來來往往第538章 恢復漕運網吧裡寫狀態有點差,今天先兩更吧第323章 仁壽元年第26章 希望落空第246章 重回河北第30章 貴人相邀第279章 突厥來使新章在審覈第214章 天子之怒第39章 姑母有命第306章 雙喜臨門第20章 抵達長安第434章 東線戰起第482章 寬赦爲民第356章 以安其心第520章 恩師留書第102章 精騎迎主第262章 母子離別第550章 亂軍之際第280章 心悅誠服第204章 舊人之心第503章 李家二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