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9章 攻心爲上

第509章 攻心爲上

桑顯和所言,屈突通又如何不懂。

可他實在想不到辦法扭轉局勢,無奈問道:

“桑將軍可有計策以破敵?”

桑顯和無言以對,又聽屈突通嘆道:

“我們能做的,也只有拖延一些時日,堅持得越久,大興的準備也能更充分。”

桑顯和見狀,明白屈突通打定主意要與城池共存亡,只得閉口不言。

但守軍士氣低落也是不爭的事實,在隋軍投石機攻擊的間隙,屈突通慰勞勉勵將士,衆人被他感動,無不淚流滿面。

崔澈見守軍面對這種極端惡劣的情況,依然不肯開城投降,心中也不由得有幾分懊惱。

但又不得不讚嘆道:

“屈突通此人善於撫兵,倒是一個將才。”

帳中諸將對此並沒有異議,他們也認同崔澈對屈突通的讚許,真要換一個人來守城,被騎臉輸出數日,卻不能還手,哪還能再度激勵將士們的士氣。

徐世𪟝聞言笑道:

“既然此人善於撫兵,何不讓他衆叛親離。”

此話一出,在場衆人都將目光看向了徐世𪟝,經歷過以土山佔據制高點,轟砸城池一事,徐世𪟝初露鋒芒,這位年輕參軍也憑藉自己的聰慧,贏得了衆人的認可。

崔澈更是雙目放光,驚喜道:

“徐參軍可是有了計策!”

徐世𪟝頷首道:

“回稟大王,下吏確有所得。”

崔澈大喜,催促道:

“徐參軍儘管直言。”

徐世𪟝獻策道:

“大王可作《告馮翊父老書》,命人謄抄。

“告知城中軍民,若留存《告馮翊父老書》,城破之後,可出具此書,免受殃及,大王將會保護他們的財產。

“而俘虜出具此書,亦將得到善待,戰後可聽任回鄉。

“若是城破之時,不能出具此書,那便是決心與大王爲敵,不僅財產將會被充公,一家老小,更是要罰爲奴隸。

“敢問諸位,城內軍民是否會因大王的恐嚇,而私藏此書?”

程咬金忍不住說道:

“必然是人人爭搶。”

其餘衆人也紛紛點頭附議。

徐世𪟝笑着繼續道:

“如果諸位是屈突通,你們是收繳馮翊軍民的這道護身符,還是任其自然,不作阻止?”

衆人聞言愕然,只有換位思考,才能體會到屈突通在做這道選擇題時,所面臨的艱難處境。

他們清楚的知道,一旦屈突通放縱軍民私藏《告馮翊父老書》,守軍都已經有了退路,哪還能指望將士們拼死奮戰。

只怕剛一照面,守軍就會放下武器,摸出懷裡的《告馮翊父老書》向東隋將士投降。

可屈突通若是強行收繳,豈不是要與全城軍民爲敵,必然激發所有人的怒火。

畢竟無論攻守雙方,大家都心知肚明,馮翊外有強敵,又無援軍,面臨如今的窘境,失陷也是遲早的事。

如今崔澈聲明,只有出具《告馮翊父老書》才能得到保護,全城軍民,誰又能夠置身事外。

秦瓊在心中嘖嘖稱奇:這徐世𪟝才十五歲,小小年紀,怎能想出這般陰損的主意。

崔澈則是撫掌大笑:

“徐參軍此計深合孤的心意,有馮翊爲例,以示關西軍民,將來圍攻其餘城池,亦可照貓畫虎,此番西征,定能輕鬆許多。”

說着,親自爲徐世𪟝斟酒一杯,說道:

“此計甚妙,當飲一樽。”

徐世𪟝在衆人的注視下,接過酒杯,滿飲此樽,只覺得這杯酒的甘美,遠勝過往所飲。

當然,這只不過是心理作用罷了。

崔澈當即下令,將此事交由徐世𪟝親自主持,那篇《告馮翊父老書》也改爲《告關西父老書》,由徐世𪟝代筆,務必多抄多印,不使城中百姓爲了爭搶此書,造成太多的傷亡。

徐世𪟝當場寫下一篇近百字的《告關西父老書》。

由於並不是用來給文人墨客品鑑,而是要讓普通百姓也能夠看懂。

因此,徐世𪟝刻意行文淺白,沒有講什麼大道理,只是說明利害,故而字數並不多。

經由崔澈過目,且同意後,徐世𪟝請辭而出,他立即找來軍隊中以及管轄民夫的所有書吏,足有上千人。

書吏們埋首案牘,徹夜不休,終於在天亮時趕出了數十萬份《告關西父老書》。

完成了任務的書吏們腦袋昏沉,腰痠手麻,好在崔澈也體諒這些書吏,這要一座座城池投送《告關西父老書》,還不知道需要多少份。

真要讓書吏們手寫,只怕要累死他們。

於是崔澈命人找來匠人,製作雕版,屆時也能夠直接印刷,也不必書吏們這般辛苦。

當天,東隋軍便發動了心理攻勢,躲在掩體的馮翊守軍並沒有迎來石塊的轟擊,而是成捆的紙張被砸向馮翊城。

有的在空中散開,漫天的紙張飛舞,馮翊在初夏季節,好似迎來了一場冬雪。

桑顯和拾起其中一張,看罷,臉色大變。

下意識的瞟向遠處,見有不少士兵、百姓偷偷將此書藏入懷中,桑顯和不敢耽擱,他再次找到屈突通。

“屈突公,此事不可放任,如今敵我強弱懸殊,若將士再無必死之心,這仗還怎麼打!”

屈突通此時也已經知道那篇《告關西父老書》的內容。

他臉色陰沉,明白崔澈這是將自己置於兩難的境地。

城牆上,屈突通轉身看向城內,無數百姓在哄搶地上的《告關西父老書》,就連麾下將士,也有人爲此大打出手。

縱使爭得頭破血流,只爲搶下一道護身符。

望見這一幕,屈突通的內心被狠狠刺痛,他知道,任憑自己如何激勵士氣,也終究再難挽回。

紙張飄零,遍地雪花。

許久,屈突通頹然道:

“罷了,某一心求死,又何必拖累城中軍民隨我殉國。”

但桑顯和不願去死,他勸說道:

“馮翊已經不能再守,不如趁夜突圍。”

屈突通搖頭道:

“崔逆四面合圍,其麾下騎卒日夜巡弋不止,插翅難飛,又如何逃得出去。”

桑顯和無奈長嘆,可他不願就此放棄。

既然城不能守,又逃不出去,那就只剩一條路走了。

(本章完)

第603章 疑兵之計第2章 時來運轉今晚沒有第68章 太原王氏第588章 兵發南陽第404章 消耗矢石第22章 求學之心第623章 再往邙山第326章 回朝述職第553章 李府奔喪第532章 重遇舊人第502章 進抵蒲州第152章 弱落之戰第539章 李淵爲將第183章 覬覦遼西(第四更)請假第337章 平壤婦人(水)第57章 楊廣相求第623章 再往邙山第614章 襲佔二郡第193章 再往長安第181章 禍亂江南第343章 喪師自刎第460章 護寺僧兵第345章 以誠相待第173章 大戰開啓第480章 避暑王宮(3000)第405章 高壁鏖戰第91章 作戰計劃第234章 稍作休整第4章 初入崔府第345章 以誠相待第130章 總管外巡第262章 母子離別第562章 各方來客第246章 重回河北第461章 淨身修行第303章 廢立儲君第590章 襲取武當第190章 越府尋人第123章 巡視灘田第135章 卸任歸朝第460章 護寺僧兵第488章 展現財富第77章 南陳奪嫡第248章 妄人妄語第539章 李淵爲將第81章 皇家尼寺第148章 奚人受辱第400章 兩軍僵持第137章 出鎮幽州第518章 壯志滿懷第150章 突厥東征第328章 巧遇小陳第613章 宴無好宴第544章 大將獻城第502章 進抵蒲州第122章 均分其利第560章 燕王三辭第145章 舊地重遊第34章 剖明心跡第98章 新婦奉茶第147章 冊立新汗第307章 接任宗主第36章 天元駕崩第25章 竇府家宴第111章 離開前夕第523章 其人性情第343章 喪師自刎第58章 失意之人第269章 後發先至第19章 感傷離別(4000)第358章 意氣之爭第221章 夜渡長江第339章 入城爲使第68章 太原王氏第154章 大興獻俘第201章 初訪李府第278章 入宮辭行第322章 開皇之末第582章 父子爭執第550章 亂軍之際第509章 攻心爲上第229章 殺人脫身第24章 爲報君恩第264章 尚月尼庵第225章 圍困無錫第512章 勸降忠臣第188章 兵部尚書第2章 時來運轉第401章 襲取險隘第1章 邊疆牧童第125章 禮輕意重第588章 兵發南陽第414章 聯姻薛氏抱歉,今天要再請一次假第29章 孝子阿贇第187章 初見藥師第545章 恢復爵位第319章 祭拜聖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