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章 發放撫卹

第483章 發放撫卹

貞元二年(公元607年),九月二十四日,正值秋冬交替的季節,氣候涼爽。

而東隋的權臣,也即將回到他忠誠的晉陽。

侍中裴秀來到大明宮,向天子進言道:

“陛下,燕王遠征大漠,勞苦功高,此番得勝回朝,還請陛下出城相迎。”

按理說這也是約定成俗的事情,但楊顥卻不願任人擺佈,他意興闌珊道:

“有百官迎候即可,朕抱恙在身,不便出行。”

裴秀見他面色紅潤,哪有半分病態,當然不信這番推辭,他沉聲道:

“陛下如此怠慢,難道就不怕燕王怪罪?”

這番話卻激怒了楊顥,他憤慨道:

“燕王!燕王!你家燕王曾與高祖(楊堅)言:‘雷霆雨露,皆是君恩。’

“如今朕只是不能出迎,便是罪責不成!”

見小皇帝毫無徵兆的突然發怒,裴秀錯愕不已,只得叩首請罪。

楊顥餘怒未消:

“你回去告訴崔澈,自古以來,只有天子問罪大臣的道理,他若真要治朕的罪,請先奪了皇位再說,到那時,是生是死,朕都任憑他處置!”

說罷,楊顥袖袍一甩,徑直回了寢宮。

心有餘悸的裴秀隨即離開大明宮,前往尚書省。

他倒不是害怕楊顥怪罪,一個沒有實權的傀儡罷了。

來到房玄齡的廂房,裴秀屏退左右,與他說過了今日之事,嘆息道:

“天子對燕王怨念深重,必生謀害之心,宇文護前車之鑑歷歷在目,不可重蹈覆轍。”

房玄齡清楚裴秀的言下之意,但他也不主動點破,而是問道:

“裴侍中意欲何爲?”

裴秀正色道:

“我欲聯合文武百官,請天子效仿古之聖賢,禪位於燕王。”

房玄齡搖頭笑道:

“裴侍中大可放手作爲,左右不過是勞煩燕王上一道辭呈罷了。”

崔澈的野心,作爲自小長大的表兄裴秀再瞭解不過,否則也不會急着來找房玄齡商量逼宮之事。

但房玄齡卻篤定崔澈不願受禪,這讓裴秀大感疑惑:

“如今關東士民歸心,百姓只知燕王,而不知有天子,封疆大臣,又都是燕王羽翼,時機已然成熟。

“遷延不決,遲則生變,還請房僕射與我一同遊說大王。”

房玄齡無奈,只得爲裴秀解釋道:

“明年春耕之後,大王將有事於關隴,若是如今行禪讓之禮,便要在事後重賞百官與將士,則國庫拮据,難以供應明年的大戰。

“還請裴侍中切莫操之過急。”

裴秀恍然大悟,也不再催着房玄齡與他一起逼宮了。

翌日,崔澈抵達晉陽,雖說小皇帝楊顥不願迎接,但也不妨礙裴秀、房玄齡爲他準備了一場盛大的凱旋慶典。

當天,裴秀找到機會,還是將昨日楊顥的態度告訴了崔澈,也是要給崔澈提個醒,免得他放鬆警惕,真讓小皇帝覓得可趁之機,能夠效仿周武帝宇文邕誅殺權臣。

崔澈對此倒是不怎麼驚訝,對於小皇帝來說,自己是逼父淫母的仇人,可謂不共戴天,若是笑臉相迎,那才叫反常。

他也知道讓楊顥繼續當這個天子,是在養虎爲患。

但楊諒就留下這麼一個兒子,楊堅其餘孫輩要麼被楊廣賜死,要麼被他帶去了江南,崔澈實在找不到別的人選。

見裴秀憂心忡忡的模樣,崔澈安撫道:

“表兄儘管放心,待明年出兵能夠統一北方,還要請你與我一同籌劃開國之事。”

有了崔澈的表態,裴秀也稍稍安心。

自家表弟總不至於步了高歡的後塵,心心念念要統一北方,再行開國之事,卻終其一生,不能望見長安。

崔澈回朝第一件事,便是爲將士們論功行賞。

由於崔澈寬赦了此戰的俘虜,又將劫掠來的牲畜盡數租賃給了他們,因此,哪怕此番出塞收穫頗豐,也都只是長遠利益,不能直接進入國庫。

而崔澈北伐,深入臨近漠北之地,消耗了大量的物資、牲畜。

戰後又得爲將士們頒下賞賜,以及修築朔州王宮,好不容易有點盈餘的晉陽國庫,又被他折騰一空。

好在到了十一月份,秋稅就將陸續入庫,足以供應來年大戰。

一衆出塞的將士無論功勞高低,都各自獲得了相應的賞賜,唯有蘇定方與尉遲敬德功過相抵,兩手空空。

崔澈將二人喚到燕王府,交給了他們一個任務,便是發放陣亡將士的撫卹。

尤其是二人輕敵大意,而身陷埋伏,因此陣亡的一千五百名帳前效節軍騎卒,崔澈更是叮囑讓蘇定方、尉遲敬德務必親手將撫卹送給他們的家人。

二人心裡萬般不情願,但也無法拒絕。

接下來的一段日子裡,他們每天都在接受心理層面的煎熬。

年邁的父母白髮人送黑髮人,險些哭瞎了眼睛,年幼的孩童向他們詢問自己的父親何時能夠回來。

蘇定方、尉遲敬德不能答,常常掩面而走。

將一千五百戶的撫卹盡數發放後,崔澈問二人道:

“經此一事,可明白了什麼道理?”

蘇定方感觸最深,他率先開口道:

“過去末將只知道慈不掌兵,對將士生死不以爲意。

“如今歷經此事,也知道他們都有父母妻兒在殷切盼望。

“當她們向末將索要兒子、丈夫、父親之時,末將愧不能對。

“還請大王放心,自今日始,末將必定牢記教訓,心存謹慎,不再有輕敵之舉。”

尉遲敬德只覺得蘇定方說到了自己的心坎上,他拱手附議道:

“末將也一樣。”

崔澈聞言頷首道:

“能有這般體會,孤很欣慰。

“你們驍勇善戰,必將是青史留名的大將,孤對你們寄予厚望。

“此番讓你二人爲陣亡將士的家眷奉送撫卹,並非是要你們今後投鼠忌器,畏手畏腳。

“而是希望你們事前不要輕易爲他人的誘餌衝昏頭腦。

“這些時日,孤也派人暗中觀察了,你二人如實發放撫卹,未有貪墨之舉,事情辦得好,自然要賞,稍後便向王府的賬房各領三千匹布絹帶回去。”

蘇定方、尉遲敬德也清楚,這便是崔澈找的一個由頭,私底下賞賜他們在大漠一戰的功勞。

二人在謝恩後,蘇定方突然道:

“請求大王准許末將把這些絹布,轉贈給陣亡將士的家眷。”

尉遲敬德措手不及,但他望見崔澈目光中流露出的欣賞之意,也趕忙附和道:

“末將亦有此心,還請大王恩准,”

崔澈笑道:

“既然已經賞賜給了你們,如何處置,自然由你二人自行決定。”

蘇定方與尉遲敬德帶人將六千匹布運出王府,二人一合計,也不分究竟是誰的部衆,陣亡的一千五百將士,每戶再發下四匹絹布。

一直在整理思路,腦袋要宕機了,今天只有一個小章,明天會多寫

(本章完)

第368章 仁壽宮變第188章 兵部尚書第217章 矛盾爆發第90章 反擊突厥第166章 千牛備身(第一更)第577章 收取敦煌第214章 天子之怒第15章 闔家再聚第241章 滕王之死第487章 彥卿爲使(3000)第509章 攻心爲上起晚了,下一章在十二點第212章 行軍長史第89章 有子名樂第602章 九江太守可能要多請兩天假第104章 處刑立威第541章 兵出散關第192章 舅甥共話第387章 議論紛紛第194章 親友重逢第568章 天子心意第392章 休整與否第218章 兄弟重逢第249章 孝悌崔郎第601章 揚水運河第244章 祖母病故第216章 夜探敵營第289章 讀史明智第184章 不知前路第141章 劉焯師徒第407章 夜間營嘯第376章 三路出擊第104章 處刑立威第404章 消耗矢石第56章 太后楊氏第28章 雄主崩殂第220章 渡江安排第68章 太原王氏第1章 邊疆牧童第29章 孝子阿贇第111章 離開前夕第535章 重回關中第385章 渡河北上第522章 和親之議第474章 途經代州第525章 分兵之議第233章 奪取處州第583章 宮中餞行第571章 孤城難守第465章 越府報喪第480章 避暑王宮(3000)第365章 夫妻同心第283章 便宜行事第242章 冬至朝見第370章 崔澈起兵下一章在凌晨兩點前第251章 重義輕財第578章 倉促回京第492章 入府慰問第247章 塞北來人第452章 長孫無忌第238章 回朝受賞第510章 軍民譁變第78章 同姓聯結第301章 杖斃名將第206章 塞外消息第190章 越府尋人第179章 雙姝同名第334章 調兵遣將第88章 私兵國有第116章 野心勃勃第50章 摯友登門第128章 南北之事第356章 以安其心請假第10章 少年出遊第98章 新婦奉茶第186章 吏部牛弘第161章 刎頸之交第363章 李密東奔第11章 近春雅會今晚沒有,大家不要等第60章 孝子賢孫第107章 相互攻訐第574章 天子出巡第269章 後發先至第153章 揮師西進第582章 父子爭執第218章 兄弟重逢第321章 契丹親衛第243章 入宮哭訴第335章 奪取小城第351章 漢王來使第31章 憾失姻緣第236章 平定叛亂第289章 讀史明智第473章 三部騎兵第621章 歪曲事實第104章 處刑立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