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崔郎可友

第48章 崔郎可友

黃昏時候,楊麗華懷抱着女兒宇文娥英,傾聽朱滿月提起今日宮裡發生的新鮮事。

“你說那崔澈,也才十一歲,犯下叛逆重罪,卻憑着一篇平陳策獲赦,也不知道他究竟寫了些什麼。”

天元皇帝駕崩以後,昔日五後只剩了朱滿月與楊麗華二人,元樂尚、陳月儀、尉遲熾繁則被削髮爲尼,在皇家寺廟修行。

朱滿月原本是被分配到東宮,做爲時任太子宇文贇職掌衣服管理之事的女官,但意外被年幼她十二歲的宇文贇臨幸,幸運誕下當朝的小皇帝,纔有今日的尊貴。

宇文贇死後,朱滿月被尊爲帝太后,外表風光,卻實在過得如履薄冰。

爲了小皇帝,也是爲了自己,朱滿月平素時常來往楊麗華的寢宮,與權臣之女拉近感情。

也有打發時間的原因,守寡之人在宮裡的生活着實枯燥。

這不是楊麗華第一次聽見崔澈的名字,當初二弟被其所毆,事情鬧得很大,當然也傳進了她的耳裡。

“軍國大事不是我們婦人能夠過問的,但丞相既然爲他向陛下求情,自是見地不凡。”

楊麗華撫摸着女兒的秀髮,輕聲說道。

三方總管之亂陸續平定以後,楊麗華便不怎麼在乎外界消息了,在她看來,有父親這樣的忠貞之臣輔佐幼主,哪需要她來操這份心。

懷中年僅五歲的宇文娥英回過頭來,不解道:

“母親,二舅爲其所傷,外祖父爲何還要替他求情?”

朱滿月聞言,恭維笑道:

“要不怎麼說丞相胸襟寬廣,愛惜人才。”

宇文娥英卻不樂意,舉着小拳頭道:

“若是讓我見了他,定要爲二舅出氣。”

楊麗華卻搖頭微笑道:

“淨說些胡話。”

宮城裡的人在談論崔澈獻策一事,牢房裡的獄卒也在議論楊廣親自來獄中接人。

他們的談話落在崔達拏耳中,得知堂弟以一篇平陳策得以免罪,原本心如死灰的他趕緊起身隔着柵欄呼喚道:

“小兄弟,麻煩也給我一份筆墨。”

顯然是存了效仿崔澈的心思。

“崔公,不是我等不給,只是干係重大,沒有上面的吩咐,誰也不敢爲你提供這份方便。”

也許是崔澈被免罪的原由,獄卒們對待崔達拏的態度客氣了許多。

崔澈的筆墨紙硯是主審的刑部下大夫派人送去的,說是讓他寫下自陳書,直言己罪。

不曾想自陳書沒寫,卻寫了一篇平陳策,藉此脫身。

任憑崔達拏如何苦求,獄卒們害怕上司責罰,擔上干係,紛紛推辭。

畢竟崔澈是崔澈,崔達拏是崔達拏,澈哥兒脫了罪,但崔達拏還是謀逆重犯。

聽了獄卒解釋,崔達拏滿也並未疑惑爲何崔澈能夠得到特殊對待。

衆所周知,韋孝寬憐惜崔澈才華,說不定就是他提了一嘴,才讓崔澈有機會下筆自稱罪過,爭取寬大處理。

“也罷,阿澈僥倖得活,盼他能惦念我這數月的照顧,替我看護好女兒。”

崔達拏沒再吵鬧着要紙筆,幽幽嘆息道。

至於兒子,崔達拏清楚得很,等自己下了黃泉,他們不久也會跟上。

丞相府,劉昉、鄭譯、高熲等人都回了自己的廂房處置公務,屋內只留了楊堅、楊廣父子與崔澈。

“你甘冒奇險,立下大功,事蹟卻不能爲外人所知,可曾感覺受了委屈?”

沒有了外人在場,楊堅直言問道。

“澈如今受丞相徵辟,添爲幕僚,爲丞相效力,能夠一展所學,這本就是我所希冀,又怎會自覺委屈。”

崔澈的回答讓楊堅長嘆一聲,卻聽楊堅犯難道:

“我讓伱獻上策文,本是助你脫身的藉口,記事參軍也是你在鄴城的功勞所得,可你卻給了老夫出了道難題,這獻策之功,不能不賞,但我又該以何爲由?”

明面上,崔澈的獻策之功,讓他得以免罪脫身,又受任丞相府記事參軍。

但彼此都明白,崔澈本就有功無罪,而記事參軍一職正是其作爲內應的獎勵,因此,崔澈還少了一份獻策之功的封賞。

崔澈躬身道:

“澈不求封賞,但請丞相免堂兄崔達拏死罪。”

楊堅不解道:

“你與崔達拏只是遠親,何苦在意他的生死,需知道,就算老夫一時找不到理由封賞,也會記在心中,將來儀同、開府、柱國等職亦非奢望,不過是晚些年月罷了。”

崔澈卻不爲所動:

“澈如今添爲相府幕僚,自有機會爲丞相再建新功,以取高位。

“然而數月前,澈狼狽出奔,海捕文書傳於四海,普天之下幾無容身之地。

“澈過往與達拏並無交情,他卻不顧安危,救澈於窮途末路之際,以手足相待。

“人不可忘恩,更不能負義,若澈坐視達拏受戮而不救,豈非禽獸乎!

“澈懇請丞相,饒達拏死罪,高官厚祿,澈將來再以功名取之,如今但求心安。”

崔澈言語間,竟是潸然淚下,楊堅聞言,亦是大受觸動,心道:

‘恨不能有此佳兒。’

內心更是後悔將愛女下嫁王奉孝。

“當真不後悔將獻策之功換了崔達拏的性命?”

楊堅再一次確認崔澈心意。

“但求丞相成全。”

崔澈堅定道。

“崔達拏死罪可免,活罪難恕,否則不能警醒世人,便將其一家盡數配往北疆。”

楊堅的話讓崔澈大喜過望,他也知道崔達拏不可能免罪,楊堅可不會煞費苦心爲崔達拏做脫罪安排。

能落得個發配邊疆,以及比歷史上滿門被殺的結局好太多。

“澈代達拏叩謝丞相大恩!”

“癡兒,時候不早了,快回去好好歇息,明日再來相府應卯,阿英,代爲父送一送崔參軍。”

楊廣與崔澈相伴出府,臨別之際,楊廣問道:

“你當真不後悔舍了獻策之功去救崔達拏?”

崔澈認真答道:

“今日捨棄了高官厚祿,即使後悔,亦可再掙一份功名,但崔達拏有恩於我,若不救他,這份恩情再難償還。”

“崔郎高義,可願與我爲友?”

楊廣展顏笑道。

求收藏、推薦。

(本章完)

第379章 呼喚家人第554章 人事調令第306章 雙喜臨門第429章 弒主之人第191章 徐門三傑第173章 大戰開啓第162章 論功封賞第395章 偵查敵情第143章 漁陽設伏第554章 人事調令請假第533章 分清主次第613章 宴無好宴第153章 揮師西進第143章 漁陽設伏第14章 妙容訪親第523章 其人性情第208章 表親來投第324章 書信往來第401章 襲取險隘第279章 突厥來使第192章 舅甥共話第475章 重返漠南第68章 太原王氏第494章 含飴弄孫第271章 視察宮殿第150章 突厥東征第565章 地方分權第81章 皇家尼寺第289章 讀史明智第442章 晉陽宮殿第169章 行軍長史第543章 鳳縣生變第106章 少年秦瓊第588章 兵發南陽第209章 市店之爭第268章 蘇威來訪第519章 南渡渭水第584章 東宮失竊第315章 搶奪隋羊第290章 揣測心思(第五更)第604章 夜襲水寨第589章 掎角之勢第500章 徐姓少年第23章 北齊舊人第219章 楊廣隨軍第526章 救援隴右第522章 和親之議第87章 姻緣已定第323章 仁壽元年第108章 蘇威問案第248章 妄人妄語第582章 父子爭執第487章 彥卿爲使(3000)第102章 精騎迎主第15章 闔家再聚第263章 建造行宮第48章 崔郎可友第507章 受驚失眠第111章 離開前夕第10章 少年出遊第524章 羣衆力量第588章 兵發南陽第559章 自比貞婦第503章 李家二郎第233章 奪取處州第526章 救援隴右第73章 如魚得水第614章 襲佔二郡第207章 意在江南第363章 李密東奔第472章 出兵準備第520章 恩師留書第612章 收縮兵力第317章 不問前罪第228章 進兵吳縣更新要晚一點第108章 蘇威問案第281章 重回幽州(第六更)第165章 崔澈相婿第617章 消息真假第102章 精騎迎主第171章 早做準備下午出院,明天恢復更新第348章 奪取遼東第603章 疑兵之計第560章 燕王三辭第64章 再別長安網吧裡寫狀態有點差,今天先兩更吧第448章 走漏消息第317章 不問前罪第567章 二郎從軍第295章 家事國事第186章 吏部牛弘第409章 賣主求榮第31章 憾失姻緣第620章 爭相獻媚第365章 夫妻同心第406章 將士譁變第623章 再往邙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