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走漏消息

第448章 走漏消息

見裴秀誤以爲是自己強迫婦人,崔澈急了,反駁道:

“莫要憑空污人清白,我又何曾強人所難,這臉上的傷真是讓狸貓給撓的。”

裴秀樂不可支,打趣道:

“堂堂燕王殿下,居然讓只狸貓給撓成這樣,不知大王要如何處置那隻貓兒。”

崔澈不再理他,由於臉上有傷,又不敢去後院探望姑母,只得一個勁的飲茶。

崔昭容眼睛看不見,但總會用手摩挲崔澈的五官,這一上手,臉上的抓痕不就暴露了麼。

當天夜裡,楊阿五來到裴秀府上接崔澈回家。

崔澈臉上的抓痕如今也淡了許多,顛簸的車廂內,楊阿五埋怨道:

“這世上的女子這麼多,此前你將薛氏領進門,我與阿姊又何曾反對過,怎地偏偏就不顧綱常禮儀,與、與她攪合在了一起。”

崔澈不答,他將楊阿五摟在懷中,問道:

“你阿姊還沒消氣?”

楊阿五白他一眼,卻沒有掙脫:

“就是阿姊讓我來接的你,虧伱還是當朝相國,不過被撓了幾下,居然躲到了別人家裡,也不怕外人說你懼內。”

崔澈不以爲意道:

“懼內又如何,高祖皇帝(楊堅)不也這樣,你隨意找人問問,看誰敢嘲笑我與高祖皇帝。” ωωω▪ тт kan▪ Сo

其實崔澈倒不是真的怕楊麗華,只是這件事本就是自己理虧在先。

而早些年,也一直是楊麗華在拿嫁妝與她的食邑補貼家用。

崔澈那點俸祿、食邑差不多都用來養那支博領騎卒了。

這麼多年下來,崔澈一直覺得自己虧欠了她。

當時楊麗華正在氣頭上,崔澈也只能逃之夭夭。

回到王府,楊麗華依舊沒給崔澈好臉色,但也沒有再去撓他。

接下來幾天,崔澈規規矩矩,每天從晉陽宮處理完政事,便會趕回燕王府,絕不在宮中留宿。

崔澈原本是想再過一些時日,等風頭過了,再去找豆盧太后。

只是關西突然傳來消息,楊勇諸子盡數被楊廣所殺。

楊麗華、楊阿五聽聞叔父殺侄的慘劇,二人痛哭流涕,在咒罵楊廣之餘,居然也默許了崔澈與豆盧太后的私情。

而豆盧太后更是驚恐不安,楊勇只是廢太子,楊廣尚且容不下那些侄兒。

她滿心慶幸,好在有崔澈保住她們母子,也讓她更堅定了在崔澈面前邀寵的心思,面對崔澈的諸多無理要求,豆盧太后無不滿足。

只不過現階段崔澈的心思明顯不在太后身上,連同楊勇諸子被殺的消息一同傳來的,還有楊素數日不見蹤影,據說是在感染風寒,在家養病。

這一次,楊廣計劃出其不意,故而十分重視保密。

只是楊素作爲尚書令,爲文官之首,若是久久不露面必然要惹人懷疑。

若是昭告羣臣,楊素受任山陽道行軍總管,前往荊州秘密備戰,又會引起崔澈的警覺。

便只能想了這個辦法,謊稱楊素患病,閉門謝客。

這一說辭,還真把崔澈矇混過去了。

算一算時日,如今是西隋大業二年,也就是公元606年,也正是楊素的大限之期。

崔澈既爲少了一個勁敵而歡喜,又爲即將失去一位老友而傷感。

他與楊素年紀相差懸殊,但相識二十餘年,常有惺惺相惜之感,稱得上是忘年交。

好在崔澈並沒有判斷失誤,楊素才經過漢中,便染上了疾病,不得不派人回大興報訊,自己則在漢中養病。

楊廣只得同樣謊稱宇文述患病,讓他秘密前往荊州,但這一次,崔澈卻沒有再上當。

而破綻在於楊玄感突然離開了大興。

按理說,楊素久不露面,必然病得極重。

身爲嫡長子,楊玄感不留在大興侍疾,卻匆匆趕往漢中,這裡邊的蹊蹺,又怎麼瞞得過崔澈的眼睛。

意識到楊廣可能在秘密準備軍事行動以後,崔澈也想到對方定然是要孤注一擲,這一戰若是不能奪取洛陽,只怕就要做遷都的打算了。

崔澈立即徵召晉陽周邊十三萬戰兵,這些戰兵都被崔澈安置在幷州及其相鄰州縣。

雖然當初遷徙這些人的家眷時,耗費不菲,但也保證了他們能夠快速響應崔澈的召喚。

僅僅五天時間,十三萬步騎盡數集結。

正月二十六日,崔澈在晉陽城外檢閱三軍,那山呼海嘯般的燕王萬歲,聲震寰宇。

次日,崔澈留下三萬步騎守衛晉陽,聽命於裴秀。

自己則率領劉方、程咬金、蘇定方、尉遲敬德等將領率剩餘十萬步騎南下。

二月十一日屯駐絳州州治玉璧城,向西,可以支援秦瓊所在的蒲州,往南,可渡過黃河,馳援李靖所在的洛陽。

至於糧草,則由黎陽倉調撥。

此一時,彼一時,當初崔澈廢棄黎陽倉,是因爲他中原尚未納入自己的治下。

總不能將糧倉放在敵人的眼皮子底下,這纔在鄴城新建糧倉。

而在崔澈奪取關東之後,由於黃河中下游盡爲東隋所有,便也能夠充分利用黃河漕運,而緊鄰黃河的黎陽倉,無疑是比鄴城新倉更適合的儲糧之地。

跟隨崔澈抵達絳州的,還有去年被他娶進家門的薛氏。

薛氏是在前些日子與崔澈同房的,只不過崔澈還是小心翼翼,避免她過早懷上身孕,到時因年紀太小,有難產的危險。

崔澈這般大張旗鼓的南下,其實也是希望能將楊廣嚇退。

只是楊廣顯然是下定決心,一定要奪回洛陽,他見已經泄露了消息,索性下詔,要御駕親征。

崔澈預料到了楊廣要出兵,可着實沒想到他是想御駕親征,聽說這一消息,崔澈好不容易纔憋住了笑。

假如是楊素掛帥,崔澈還會爲此感到棘手。

但楊廣此人,素來眼高手低,對於他的軍事水平,崔澈心裡是有數的。

毫無疑問,這是一個令人感到開心的對手。

崔澈領七萬步騎立即南下,經由河橋渡過黃河,進駐洛陽,以防李靖兵力不足,被東隋突破了防線。

而劉方則領三萬步騎繼續留在玉璧城,防止楊廣虛晃一槍,進攻蒲阪。

(本章完)

第562章 各方來客第277章 恩同父子第534章 議和班師第9章 巡視田宅第548章 小試牛刀第367章 僞造書信第355章 朝廷忌憚第239章 再遇蘭陵第488章 展現財富第324章 書信往來第362章 各方反應第359章 相約同行第573章 目標敦煌第188章 兵部尚書第247章 塞北來人第113章 人中的盧第66章 深夜來客第214章 天子之怒第133章 光州刺史第4章 初入崔府第343章 喪師自刎第40章 孝寬之疾第353章 契丹軍隊第549章 混爲一‘潭’第170章 都藍來訪第555章 益州長史第572章 少年慕艾第443章 三省六部第100章 98章被屏蔽第5章 封家六子第29章 孝子阿贇第154章 大興獻俘第447章 東窗事發第547章 開解心結第540章 九錫之禮第44章 提攜後進第207章 意在江南第565章 地方分權第317章 不問前罪第292章 破敵之計第498章 好心錯事第623章 再往邙山第550章 亂軍之際第211章 江南叛亂第196章 夜入王府第289章 讀史明智第300章 四貴不存第71章 一喜一憂第244章 祖母病故第315章 搶奪隋羊第546章 謀定水淹第61章 恢復舊姓第593章 襄陽危急第389章 全據河北第64章 再別長安第479章 義成公主(3000)第453章 長孫夫人第489章 契丹之行第158章 威望之隆第160章 班師歸國第464章 起意南巡第23章 北齊舊人第420章 目標河南第333章 離間君臣第77章 南陳奪嫡第622章 班師回朝第91章 作戰計劃第220章 渡江安排第147章 冊立新汗第260章 母女私語下午出院,明天恢復更新第597章 壯士斷腕第5章 封家六子請假第613章 宴無好宴第518章 壯志滿懷第68章 太原王氏第11章 近春雅會第348章 奪取遼東第314章 與敵僵持第421章 先鋒襲城第465章 越府報喪第472章 出兵準備第85章 相士納賄第148章 奚人受辱第275章 荊州總管第387章 議論紛紛第483章 發放撫卹第256章 東陽豪傑第224章 兵分三路第105章 取而代之第480章 避暑王宮(3000)第398章 激敵出戰第109章 狗急跳牆第326章 回朝述職第272章 一場好戲第354章 重逢劉方第506章 兵臨城下第418章 擄人東出第527章 重逢李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