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君臣訣別

第366章 君臣訣別

抗旨不遵與謀反,唯一的區別就是能否在事後得到皇帝的原諒。

例如漢章帝下詔放棄西域,班超抗旨不歸。

當然了,班朝與崔澈所爲在統治階級眼裡,出發點的不同,也使得兩者的性質天差地別。

但落在無知百姓眼中,二人的難處又都是相通的。

畢竟他們不知道崔澈與阿會魯蘇的真實關係,於是落在世人的眼中,如今的燕地,也確實是大敵當前的危急時刻。

崔澈知道,自己這套操作,瞞不過聰明人。

他也沒想過能夠騙過聰明人,他的目標是矇蔽那些無知大衆。

在封建社會,愚昧無知者,總是佔據了人口的大多數。

早在與魏徵定下拖字訣後,崔澈就已經下定決心,絕對不能公然扯旗造反,使自己揹負道義上的罵名。

爲此他暗中煽動軍士請願,製造自己是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才留在燕地的假象。

崔澈可以是礙於將士們的請求,但劉方卻沒有這樣的條件,畢竟定、冀、瀛三州並非邊地,沒有外敵威脅,因此就只能是讓劉方堅持楊達前往與他交接政務。

楊達畏懼不敢入境,責任自然不在劉方的身上。

只是崔澈爲了所謂道義,也放棄了許多。

諸如黃河以南的舊部秦瓊、周侃、張恆、王慶等人,他們並沒有按照朝廷的安排,前往關西、江南甚至蜀地爲官。

而是紛紛按照崔澈的吩咐,棄職辭官,帶着家眷紛紛逃亡燕地。

其中也包括了在河北南部各州縣爲官的裴秀、房彥謙、黃百吉等人。

燕州城內,難得衆人齊聚,侍立在崔澈身後的程咬金還在朝秦瓊眨着眼。

秦瓊回以微笑,看得出來,哪怕離開了此前紮根的齊魯之地,也並沒有影響秦瓊的好心情。

他知道,如今只不過是暫時離開。

秦瓊與周侃、張恆、王慶等人苦心經營二十年,在齊魯各州各縣,在當地府兵與鹽兵之間,營構了錯綜複雜的人脈網。

看似崔澈放棄了黃河南岸,實則只要將來他全取河北,齊魯之地,自可傳檄而下。

因此,對於崔澈讓他們北上的命令,衆人也沒有抗拒。

齊魯之地本就是掌中之物,面對朝廷的逼迫,暫時放棄,也無需爲此豎起反旗。

堂內之人都在興致勃勃的談論起最近在燕地流傳的讖言。

中華大地不養閒神,享受了香火祭祀,臨到用時,自然就得出力。

不僅是乙支文德此前所捏造的‘燕地有王氣,崔氏爲天子’已經在崔澈的授意下,小範圍流傳開來。

這些時日以來,更有許多靈異現象,似乎是神明作祟,但卻都在預言着同一個事件:隋室將亡。

程咬金就曾射下一隻鳥兒,只見其翅膀上赫然寫着:‘仁壽四年,子弒父,山陵崩。’

至於什麼魚腹藏書,篝火狐鳴的戲碼,更是在幽、定等州屢屢上演。

也不是崔澈一個穿越者,非要搞封建迷信,奈何人們就吃這一套。

與此同時,楊堅並不滿足將齊魯之地,與河北南部部分州縣重新收歸中央的控制。

他下詔,向天下人公示崔澈的罪狀,將他的行爲定性爲叛逆。

同時也在準備組織大軍對燕地進行圍剿。

其中,就包括命漢王楊諒徵召河東大軍,屆時出太行山,進攻定州等地。

以及遣人去往磧口,傳令啓民可汗南下,威脅恆、燕等地。

漢王楊諒不敢違背其父的命令,但也不願真的發兵與崔澈交戰,他知道,一旦崔澈敗亡,自己也將在楊堅去世後,獨木難支。

楊諒聽從參軍王𫠆的建議,應下詔書之後,不緊不慢的在晉陽聚兵,卻以糧草尚未備齊爲由,屢次更改出兵時間。

而啓民可汗更是爲難,如今庫莫奚動員了近十萬大軍,崔澈也在燕州聚集了超過十一萬步騎,雙方假裝對峙,自己這時候南下,湊上去,不是送羊入虎口麼。

更別提北方還有一個都藍可汗虎視眈眈。

啓民可汗只得派遣使臣入朝,希望楊堅能夠體諒他的難處。

而崔澈在得知楊堅將自己定性爲叛逆以後,連呼冤枉,竟在一日之內,連上十三道奏表自辯清白。

仁壽四年(公元604年)六月十七日,崔澈十三道自辯奏表送抵岐州仁壽宮,但此時的楊堅已經臥病不起。

原本除去楊諒、啓民可汗以外,楊堅還安排了另外一支兵馬,擔任平叛的主力,由越國公楊素節制關西各軍,但隨着楊堅病重,以及楊諒、啓民可汗無法按時出兵,不得不取消了出兵計劃。

楊堅自己就是在宇文贇暴斃之後,通過掌控關西各府衛之兵,從而上位。

又怎麼敢在自己重病之時,將關中的軍隊交到楊素的手上。

這與楊素有沒有篡逆之心無關,只不過是一個過來人的本能反應。

況且經歷了崔澈的背叛,楊堅在這個時候,也不敢相信外人。

當天,楊堅自覺時日無多,他躺在病榻上與文武百官訣別。

握着大臣們的手,楊堅強打精神,一一叮囑他們要好生輔佐太子。

羣臣們無不眼含熱淚應下此事,而一旁的太子楊廣已經哭成了淚人。

然而楊堅所不知道的事,他寄予厚望的太子,卻在當天夜裡給他一個驚喜。

自從楊堅臥病在牀以來,楊廣就住進了仁壽宮大寶殿,眼看父親已經與羣臣訣別,楊廣清楚,皇位,已經觸手可及,就只差臨門一腳。

可越到這時候,楊廣心中卻越發不能安寧,他總擔心會生出變故,於是派人給楊素送去一封密信,詢問他,自己應該在喪父之前,做些什麼準備。

楊素與黃門侍郎元巖,兵部尚書柳述等人如今也在宮內侍疾。

也許是楊堅對楊廣也留有一手,他並沒有將楊勇的親信趕盡殺絕,比如曾被他相中,準備招爲駙馬的柳述,就被留在了朝堂,作爲對太子楊廣勢力的制衡。

信已經送了出去,但楊廣內心的煩躁卻讓他不願繼續留在大寶殿,便也有了出去透透氣的想法。

(本章完)

第311章 香火兄弟第469章 長遠之計第424章 虛虛實實第90章 反擊突厥第441章 重設商稅第319章 祭拜聖山第316章 初生牛犢第232章 分兵討賊第65章 屠戮宇文第425章 屯駐邙山第347章 變故突發第440章 宮闈穢事第62章 裴秀來京第402章 奪取城池第478章 功過相抵(4000)第188章 兵部尚書第30章 貴人相邀第510章 軍民譁變第179章 雙姝同名第254章 生計困難第390章 昭烈之事第67章 重回晉陽第476章 一計不成第34章 剖明心跡第206章 塞外消息第255章 減免賦稅第468章 盤剝索賄第102章 精騎迎主第420章 目標河南第493章 無忌嫁母第519章 南渡渭水第530章 難捨慈母第468章 盤剝索賄第18章 崔家兒拳第11章 近春雅會第37章 共誅國賊第90章 反擊突厥第74章 懲治罪惡第368章 仁壽宮變第612章 收縮兵力第505章 渡河西進第41章 吃瓜羣衆第28章 雄主崩殂第223章 聚兵無錫第68章 太原王氏第268章 蘇威來訪第480章 避暑王宮(3000)第613章 宴無好宴第551章 撤圍而去第1章 邊疆牧童第28章 雄主崩殂第94章 突厥分裂第84章 涼亭桂樹第242章 冬至朝見第44章 提攜後進第377章 忠義難全第300章 四貴不存第23章 北齊舊人第12章 少年詠鵝第298章 震懾北疆第11章 近春雅會第226章 變故突發第316章 初生牛犢第427章 搜尋蹤跡第362章 各方反應第487章 彥卿爲使(3000)第506章 兵臨城下第487章 彥卿爲使(3000)第28章 雄主崩殂第495章 燕王納妾第522章 和親之議第294章 內外之爭第169章 行軍長史第333章 離間君臣第115章 重返青州第484章 軍隊整編第385章 渡河北上第399章 孰輕孰重第239章 再遇蘭陵第305章 江東二陳第293章 時機已現第28章 雄主崩殂第116章 野心勃勃第474章 途經代州第393章 暗結將領第442章 晉陽宮殿第481章 歃血爲盟(4000)第456章 晉陽寺院第78章 同姓聯結第442章 晉陽宮殿第442章 晉陽宮殿第575章 重回幽州第317章 不問前罪第60章 孝子賢孫第537章 再見故人第562章 各方來客第331章 崔楊聚兵第546章 謀定水淹第559章 自比貞婦第251章 重義輕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