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 陰差陽錯

第338章 陰差陽錯

《孫子兵法·謀攻篇》: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崔澈對於自己麾下的實力,能夠做到心中有數。

自從降服契丹以來,崔澈也一直在着手準備這場與高句麗的戰事,這幾年,他沒少往高句麗派遣細作,可也只能探查些高句麗五部之中西部、北部的情報,始終過不去鴨綠江。

對於剩餘的東部、南部、以及拱衛平壤的內部,那就是兩眼一抹黑了,只能通過後世史書的零星記載以及研究人員的考證,窺見一二。

這樣的瞭解自然是不夠的,所幸,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沒想到能在候城捉來一名出自平壤大族的婦人。

這名婦人並沒有什麼家國情懷,爲了能夠脫身,重獲自由,她將自己所知道的,包含平壤在內,與高句麗其餘三部有關的情報盡數告知。

桂婁部,也就是如今五部之一的內部,能夠奪取高句麗的控制權,並且持續至今,也意味着它的實力遠超其餘四部。

通過這名婦人的介紹,崔澈瞭解到,在平壤周邊,有一支具裝騎兵拱衛,而身披甲冑,肩挑重劍的重步兵,也是構成高句麗京畿地區軍事力量的主體。

崔澈並不懷疑高句麗是否有足夠的鐵,能夠武裝起一支大規模的重騎兵與重裝步兵。

後世的鞍山礦區,如今就在高句麗境內,有怎麼會缺少鐵礦石的產出。

崔澈得知此事,立即放棄了圍城之餘,派遣騎卒輕裝上陣,深入鴨綠江以東,大肆劫掠的想法。

他也並沒有食言,向那名婦人許諾,戰後一定會將她放歸,只是這段時間還是得要她來侍奉自己的四名側室。

婦人說到的具裝騎兵,也就是高句麗重騎兵,也給崔澈提了一個醒,他不清楚對方的軍事調動,重騎兵究竟有沒有被派來西線。

但爲了以防萬一,還是命人在四座大營的外圍佈置大量障礙物,用以防備可能出現的重騎兵襲營。

過去,崔澈並沒有這種習慣。

倒不是他輕敵,真正輕敵的表現應該類似於史萬歲。

史萬歲行軍作戰,常常不治營伍,就連宿營時,也不會安排部隊輪值警備。

也就是敵人害怕他,不敢輕易襲擾,否則肯定是要吃大虧。

崔澈更多的是相信麾下將士的戰鬥力。

以往的戰事中,崔澈巴不得敵軍襲營,就像仙娥河一戰,達頭可汗與都蘭可汗在隋軍大營面前接連兩次碰壁,大挫突厥將士銳氣,爲之後的勝利奠定基礎。

他又怎會去費時費力的挖掘壕溝,讓敵軍望營興嘆。

今日一反常態,倒不是恐懼高句麗的重騎兵,而是擔心跟隨他出徵的這些突厥、契丹、奚族僕從軍經不住具裝甲騎的衝擊。

雖然聯軍各部壁壘分明,混亂不會波及隋軍,但真要是友軍敗了,也會影響到隋軍將士的士氣。

而是對麾下將士滿懷信心,崔澈甚至巴不得敵軍來襲擊他的營寨。

就像仙娥河一戰,達頭可汗與都蘭可汗在隋軍大營面前接連兩次碰壁,使得軍中士氣低沉。

實際上,高句麗的確擁有一支具裝騎兵,可並未參戰。

就像崔澈捨不得讓自己的燕地騎卒下馬攻城,那一支具裝甲騎也是高元的寶貝疙瘩,不到亡國滅種的關鍵時刻,輕易不會投入到西部戰場,直面隋軍。

另一個原因,也是高元實在沒有勇氣與崔澈在城外擺明車馬,堂堂正正一決勝負。

重騎兵在守城戰中,實在派不上多大的用場。

如今跟隨在乙支文德身邊的四萬騎卒,也盡是輕騎兵。

只不過歪打正着,也確實挫敗了乙支文德的計劃。

乙支文德現在就藏身在遼東城以東的羣山之間,那裡,也被後世稱爲遼東山地。

匆匆返回的樑萬春來不及擦拭甲冑上的血污,喘着粗氣勸說道:

“將軍!敵軍正在營外作業,佈置了許多障礙,夜襲之策,只怕難以成行。”

作爲一名騎將,他自然要跟隨乙支文德出城。

此前,樑萬春主動請纓,領着斥候冒險接近聯軍營寨,發現聯軍正在大修防禦工事。

在被對方哨騎發現後,經歷了一番激戰,樑萬春終於把這個消息帶回給了乙支文德。

乙支文德大感驚異。

自從西遼河大敗之後,這幾年,乙支文德加深了對崔澈的瞭解。

也正是出於對崔澈的瞭解,乙支文德打算利用他不重視營外防禦工事的缺點,發動夜襲。

但不是襲擊隋軍營寨,而是相對較弱的契丹人。

若是能夠初戰告捷,士氣此消彼長,守城的把握也能更大一分。

乙支文德並不清楚爲何崔澈會有這樣的變化,甚至懷疑是自己內部出現了奸細,泄露了情報,但這支騎兵本就不是他的嫡系部隊,乙支文德當然不敢在這個時候發起內部自查。

不過乙支文德卻心生一條計策,可以利用這個奸細,來放出一些虛假消息,來誘導崔澈。

乙支文德這波與空氣鬥智鬥勇,頗有當年都蘭可汗的風範。

翌日,清晨,崔澈留下部分兵力,調撥給麥鐵杖統御,隨他守衛營寨。

自己則率領二十餘萬大軍前往遼東城下列陣。

遼東城頭,高建武望見城外聯軍旌旗蔽空,初上戰場的他難免恐慌。

高元自己不願意以身犯險,當年遼東城在高潁的圍攻下,搖搖欲墜的體驗,高元並不想再感受第二次。

若是沒有一個身份貴重之人坐鎮,北部大人高普洛與西部大人灌奴佳成勢必要爭奪主導權,高元這纔派了其弟高建武來到遼東。

城外,十餘名騎卒打馬出列,用新學的高句麗語,恐嚇守軍,聲稱若是不主動獻城,城破之後,就是此前候城的下場。

高建武雖然懼怕聯軍的兵威,但麾下將士卻不慫,迎接聯軍騎卒的,便是一陣箭雨,也駭得城下叫囂的聯軍騎卒落荒而逃。

崔澈當然知道,這種舉動只會激得遼東守軍拼死抵禦,但不事先聲明,又怎麼能夠在事後放縱麾下,使得庫莫奚、契丹與高句麗結下深仇。

樑萬春其實是明代小說虛構的人物。

今天沒有了,我不是出去旅遊,是朋友這邊出了點事,急急忙忙和另外幾個朋友跑了過來。

我明天就會回去,明天晚上會多寫一點,我現在在這邊確實沒時間碼字。

(本章完)

第127章 入幕之賓第319章 祭拜聖山請假第137章 出鎮幽州第24章 爲報君恩第479章 義成公主(3000)第319章 祭拜聖山第330章 騎卒張楨第153章 揮師西進第95章 天子賜婚第347章 變故突發好消息與壞消息第527章 重逢李淵第402章 奪取城池第272章 一場好戲第229章 殺人脫身第30章 貴人相邀第520章 恩師留書第170章 都藍來訪新章在審覈第269章 後發先至第71章 一喜一憂第125章 禮輕意重第273章 民部尚書第502章 進抵蒲州第435章 消磨耐心第108章 蘇威問案第235章 誘敵之計第420章 目標河南老書完結了第423章 連成一片第355章 朝廷忌憚第597章 壯士斷腕第67章 重回晉陽第35章 避難關東第532章 重遇舊人第158章 威望之隆第524章 羣衆力量第416章 關隴危機第457章 徹查案件第357章 咬金投軍第167章 唐公李淵第167章 唐公李淵第148章 奚人受辱第205章 儲位之議第407章 夜間營嘯第4章 初入崔府第535章 重回關中第200章 楊崔之會第151章 援軍將至第126章 文士來投第563章 大燕開國第289章 讀史明智第267章 兼祧之論第275章 荊州總管第17章 初至聞喜第148章 奚人受辱第200章 楊崔之會第398章 激敵出戰第473章 三部騎兵第350章 全據遼東第414章 聯姻薛氏第309章 父子娶妻第108章 蘇威問案第552章 水淹陽平第532章 重遇舊人第47章 獻策平陳第275章 荊州總管第19章 感傷離別(4000)第109章 狗急跳牆第259章 打聽消息第530章 難捨慈母第326章 回朝述職第149章 歃血爲盟今晚沒有第193章 再往長安第240章 各有去處第566章 來來往往第472章 出兵準備第221章 夜渡長江第378章 攻佔魏州第301章 杖斃名將第490章 崔家兄弟可能要多請兩天假請假第534章 議和班師第540章 九錫之禮第446章 東隋馬政第615章 消息泄露第51章 崔府夜話好消息與壞消息第424章 虛虛實實第236章 平定叛亂第301章 杖斃名將第357章 咬金投軍第476章 一計不成第486章 程郎求親第527章 重逢李淵第235章 誘敵之計第550章 亂軍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