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 託付家事

第329章 託付家事

崔澈是在洛陽近郊遇上的楊麗華、楊阿五。

楊家姐妹此前也知道獨孤伽羅身體不佳,但真正臥病不起,還是今年入冬後的一場風寒,如今從崔澈嘴裡得知母親重病,姐妹二人更是焦急。

楊麗華說道:

“夫君,反正你年後就得出塞,妾身不如就留在大興照顧母后。”

楊阿五附和道:

“妾身也不回幽州了,等母后的病情有了好轉,我與阿姊再回來侍奉夫君。”

崔澈頷首道:

“也好,我這次出塞,也確實需要一年半載,你們姐妹是應該留在大興陪伴皇后。”

此前慫恿裴樂、李敏外調,就是擔心他們留在大興,將來會因爲自己而受牽連。

如今楊麗華、楊阿五主動要留在大興,於情於理,崔澈都不能拒絕。

這畢竟是一個講究孝道的時代。

真要不顧獨孤伽羅的病情,楊家姐妹急急着離開大興,反而會引得朝廷警覺。

當然,更重要的是這二人萬一要離開,相對來說也比較簡單,只要楊堅還在世,往他面前哭訴一番相思之苦,難道還會攔着,非得讓女兒夫妻分離不成,沒這樣當爹的。

懷抱着嫡女崔文君,崔澈將第三子崔彥卿喚了過來,叮囑道:

“爲父和你大哥在外奔波,伱也不再是小孩。

“你二哥如今留在薊縣,在大興,你就是家裡唯一的男人,要侍奉好你的母親與小姨,更得照顧小妹,你能否辦到?”

崔彥卿與崔文君實際上是同父異母的親兄妹。

但楊阿五是崔澈兼祧叔父崔鏡玄那一房迎娶的妻子,因此崔文君在法理上,是崔鏡玄的孫女。

兩人在名分上,自然是堂兄妹,楊阿五也並非崔彥卿的嫡母,故而崔澈纔會說是小姨,當然,崔彥卿也能稱呼楊阿五爲堂嬸。

感覺到父親不再將自己視作孺子,崔彥卿挺起了胸膛,鄭重道:

“阿爺十一歲就在爲前程拼搏,孩兒如今也到了這個年紀,又怎麼會再讓阿爺操心!

“阿爺儘管放心,孩兒自會處理好家事,不使阿爺與兄長有後顧之憂!”

崔澈心中甚慰,他分出一隻手,撫着崔彥卿的頭頂,誇讚道:

“好孩子。”

他忙於國事,很少顧及三個兒子,但好在包括崔彥宗在內,這三兄弟都被楊麗華管教得很好。

崔棄疾就不必多說,當初在衆將被傲慢衝昏頭腦,急着速戰的時候,能夠主張與契丹、高句麗僵持,就已經讓崔澈信任了他的能力,否則也不會讓他參與到自己的謀劃之中。

而次子崔彥宗、崔彥卿,崔澈尚不清楚他們的才能,但這麼多年來,也沒有過仗勢欺人的劣跡,崔澈還有什麼好奢求的。

他將時年兩歲的崔文君交給了崔彥卿,自己與楊家姐妹擁抱作別。

在崔文君不捨地啼哭聲中,崔澈騎上馬,消失在了茫茫風雪之中。

楊家姐妹抵達大興,慰問母親的時候,已經是臘月二十四,崔澈也抵達了安平。

相較於上一次崔澈就任第三房宗主時的風光,如今的博陵崔氏,可謂是籠罩在愁雲慘霧之中。

好好的第二房、第三房兩條腿走路,如今因爲楊昭休妻,崔弘度、崔弘升等人被罷官,硬生生被人砍去了一條腿。

最重要的是秦王妃毒害楊俊,也讓博陵崔氏的風評大受影響,使人覺得崔家女子都是毒婦似的。

而楊昭之妻無罪被休,更是加深了這一看法。

前些年博陵崔氏風光無限,頗有幾分五姓七族我獨尊的意味,個別嫡系子弟,也是鼻子翹上了天,如今出了這樣的醜聞,其餘門閥,少不了有人落井下石,出言譏諷。

可又能怎麼反駁,畢竟秦王妃企圖毒殺親夫,那也是證據確鑿的事情。

好在還有崔澈依然堅挺,當然,也就只有崔澈了。

第二房的崔仲方雖然拜爲代州總管,但如今已經六十三歲了,爵位也只是安固縣公,甚至比不得十一歲的崔彥卿,別看他小小年紀,倚仗父親的功勞,如今都成了安平郡公。

更是別提與身兼燕、營二州總管,貴爲燕國公的崔澈比較,而崔澈如今也才三十二歲,正值壯年。

這一次的七房族老相聚,宗族的領袖再也沒有了爭議,各房皆以第三房宗主崔澈馬首是瞻,紛紛派遣嫡系子弟跟隨,希望能在年後征討高句麗的戰事之中,立下功勳。

崔澈來者不拒,盡數收下。

但等回了薊縣,還是得仔細甄別,考校才能,不能看在同族的份上,就盡數委以重用。

次日,五千博陵騎卒已經等候在了安平莊園之外,衆人簇擁着崔澈,向北奔馳。

與此同時,楊麗華爲獨孤伽羅侍奉了湯藥,並沒有直接回燕國府,而是在皇城正門外與楊阿五分別,帶着婢女去了皇家尼寺。

禪房內,只有楊麗華與陳月儀、元樂尚三人,楊麗華猶豫許久,終於開口道:

“來大興的時候,我曾途經安平。

“我起初一直想不明白,崔郎爲何要將外室容身的別院建在庵後,這不是擺明了就想讓我發現麼。

“心中好奇,我就派人檢查了那座如今空置的別院,果然發現了一條地道,能夠直通尚月庵的後院。”

崔澈大費苦心,修了這麼一條地道,究竟是在打什麼主意,三女也都清楚。

陳月儀與元樂尚面紅耳赤,也不知道想到了些什麼。

楊麗華吞吞吐吐地問道:

“崔郎他,他有沒有在夜裡騷擾過你們?”

陳月儀與元樂尚趕忙撇清關係,擔心楊麗華不信,陳月儀還解釋道:

“燕公是當世少有的人傑,華光不敢欺瞞公主,我雖然是出家人,但也心生愛慕,可這些年來,始終發乎情,止乎禮,與燕公,並無腌臢關係。”

楊麗華看向元樂尚,見她一個勁地點頭,心底多少信了幾分。

她與陳月儀、元樂尚也有了二十多年的交情,對她們,多多少少還是瞭解的。

得知崔澈只是動了賊心,沒有付諸行動,楊麗華如釋重負。

(本章完)

第450章 苦衷難言第140章 選送貢士第466章 鋪張浪費第409章 賣主求榮第604章 夜襲水寨第114章 新徵幕僚第11章 近春雅會第612章 收縮兵力第360章 來使催促第221章 夜渡長江第557章 羣臣逼宮第10章 少年出遊第491章 正旦元會第425章 屯駐邙山第493章 無忌嫁母第317章 不問前罪今晚沒有第311章 香火兄弟第42章 行差踏錯第455章 卦象玄機第518章 壯志滿懷第516章 李淵嫁女第337章 平壤婦人(水)第591章 探察消息第194章 親友重逢第201章 初訪李府第54章 再見德彝第473章 三部騎兵第460章 護寺僧兵第593章 襄陽危急第516章 李淵嫁女第512章 勸降忠臣第338章 陰差陽錯第586章 以詩明志第89章 有子名樂第84章 涼亭桂樹第118章 選拔鹽兵第320章 贖買婦孺第613章 宴無好宴第551章 撤圍而去第257章 鉅鹿魏徵第261章 秀外慧中第223章 聚兵無錫第465章 越府報喪第19章 感傷離別(4000)第373章 何處爲先第199章 武官升遷第351章 漢王來使第376章 三路出擊第596章 封鎖江面第619章 下詔止戰第70章 擊鼓鳴冤第67章 重回晉陽第423章 連成一片第98章 新婦奉茶第275章 荊州總管第427章 搜尋蹤跡第254章 生計困難第461章 淨身修行第419章 世子相求第222章 投江而死第41章 吃瓜羣衆第504章 李家母女抱歉,今天要再請一次假第530章 難捨慈母第350章 全據遼東第395章 偵查敵情第265章 別院夜話第490章 崔家兄弟第537章 再見故人第518章 壯志滿懷第364章 兩封文書第304章 重組騎兵第149章 歃血爲盟第54章 再見德彝第121章 刺史韋藝第241章 滕王之死第6章 夜不能寐第248章 妄人妄語第213章 安排諸事第460章 護寺僧兵今晚沒有,大家不要等第569章 薛氏父子第38章 大戰將起請假第198章 計劃出巡(第六更)第552章 水淹陽平第622章 班師回朝第245章 奪情與否第430章 金墉之戰(一)第465章 越府報喪第580章 不顧西域第482章 寬赦爲民第220章 渡江安排第433章 幼子爲質第460章 護寺僧兵第266章 東巡泰山第12章 少年詠鵝第524章 羣衆力量第312章 三部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