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竇府家宴

第25章 竇府家宴

今兒是小郎君回城的日子,妙容特意穿了一件漂亮衣裳,離放課時間還早得很,就催促着張武出城接人。

與小郎君分別已有十餘日,若非崔澈不許,她恨不得天天出城探望。

好不容易等回了張武,卻得知小郎君與同窗有約,雖然失落,卻也知道崔澈此番往長安求學的目的,便乖巧地坐在府門處,托腮等候。

夜色漸深,冬夜裡的寒風冷冽,不知不覺間,托腮的少女也開始抱臂取暖。

等了許久,妙容終於在街道盡頭望見了崔澈,正想迎上去,又看清了他身後那名風姿綽約的女子。

“這位穆家姐姐暫且住在我們府上,妙容,你稍後爲她安排好住處。”

崔澈的聲音在耳旁響起,終於讓妙容回過神來。

wωω✿ тTk an✿ CΟ

她輕聲應了一句,目光還是落在這位穆姓女子飽滿的胸脯上,自卑感油然而生。

但終究是府裡的大丫鬟,警惕這女子,也不能小肚雞腸,給小郎君丟了面。

妙容還是爲穆邪利在府裡挑選了一處安靜的屋子,甚至連生活用品都一一爲她準備齊全,完全將穆邪利當作賓客對待。

安置了穆邪利,妙容回到主院,又服侍崔澈洗漱,正習慣性爲他整理牀鋪,來到牀前,又停下了動作,幽幽問道:

“小郎君今夜要宿在何處?”

崔澈會錯了意:

“在書院裡我與阿秀、玄感、文蔚(竇威)四人同舍,三人鼾聲如雷,又此起彼伏,如今好不容易回了府,可得清淨兩天。”

“奴婢不是問秀公子,是問.是問剛進府的穆姑娘。”

妙容吞吞吐吐道。

“她可不是未嫁的姑娘。”

崔澈聞言,終於知道小丫頭生了誤會,當即笑着解釋,與她說了穆邪利的身份。

妙容聽得繡口微張,她不理解小郎君爲何要把仇人之妻救出火坑,但也習慣了崔澈說什麼,那就是什麼,反正小郎君比自己聰明,肯定考慮得更周到,既然說是報效天子之恩,自有他的道理。

“好了,替我將牀鋪整理好罷,莫要胡思亂想。”

“小郎君,要不要,要不要奴婢先爲你暖一暖被褥.”

“不是讓你莫要胡思.也好嗯.這都是誰教伱的?”

“廚娘們說照顧小郎君的生活起居,就是得這樣。”

“嗯,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以後可以多來往,有機會與她們學着烹調,也是一門手藝。”

崔澈嗅着被褥的清香,昏昏欲睡的時候,透過窗紙,穆邪利望着明月,卻久久難眠。

或許是陌生的環境讓她難以入睡,也可能是想到了兒子高恆。

更可能是感慨自身境遇變化,權貴將她看作瘟神,不敢沾染,家財又盡數充沒,自小便入宮的穆邪利身無一技之長,本以爲只能隨婆婆作娼妓,卻被一個少年買回了府。

偏偏亡夫與少年有滅門之仇。

穆邪利起初進門後,便落了鎖,就是擔心崔澈食言,派人折辱、凌虐自己,但崔澈若真是人面獸心,又哪是一道門鎖能夠阻擋。

夜色中的崔府分外寧靜,只有屋外的寒風呼嘯,穆邪利終於安心下來,帶着對未來的憧憬,沉沉睡去。

與此同時,隔了好幾條街的鄧國公府可要熱鬧許多。

鄧國公竇熾育有七子,除第七子竇威尚未成年,其餘六人皆以成家,可謂兒孫滿堂。

俗話說天下爺孃疼小兒,這話一點也沒錯,渭水書院每月三天的假期,小兒子好不容易回府一趟,竇熾特意擺設家宴,連侄兒竇毅與竇毅三子,也被喚來同樂。

竇毅與竇威是堂兄弟,但歲數相差懸殊,一人五十九歲,垂垂老矣,一人才十二歲,僅是少年。

席間竇威與家人們說起了書院裡的趣事,自然少不了崔澈徐門立雪一事。

自古以來,尊師重教從來都是值得被崇揚之事,六歲少年就有這般求學之心,自然引得衆人讚歎。

哪知竇威說順了嘴,又把先前在妓坊之事給抖了出來。

其父竇熾淡淡道:

“宴後自領家法。”

竇威一張臉立即拉了下來。

這時其長兄竇茂卻輕蔑道:

“我聞七弟所言,覺着那崔澈名利心甚重,此人不可深交。”

竇熾看了一眼自己的嫡長子,心底暗暗嘆息,這麼愚鈍,往後怎麼託付家業,這維持家勢的擔子,還是隻能落在次子頭上。

長子竇茂以父蔭出仕,無甚功績,而次子竇恭,卻得天子看重,參與平齊之戰,頗有功勳,遷大宮伯、上柱國、酇國公、雍州刺史。

也許是有這麼一個出色的弟弟帶來的壓迫感,也養成了竇茂陰陽怪氣的性格。

過府赴宴的竇毅瞟見了叔父眼中的失望之色,故而與堂弟解釋道:

“世人奔波,皆爲名利,更有甚者不惜冒犯衆怒。而崔家子年僅六歲,行事周密得體,既如願得名,又使人無可指摘,聰慧如此,若有朝一日懂得收斂鋒芒,當成天下偉器。”

竇威沒想到堂兄對待同窗居然有這麼高的評價,再看父親,也是滿臉認同的模樣,頓時將長兄不可深交的斷語拋在了腦後。

關於崔澈的討論便止於此,他如今可沒有資格成爲竇府家宴的談論焦點,衆人的話題更多圍繞在如今北周與南陳爭奪淮北的戰事。

舉杯交箸間,歡聲笑語,卻也沒有不散的筵席,夜色已然深沉,竇毅起身向叔父辭行,由竇茂代父將他與三名堂侄送出府門。

兩家府邸相隔不遠,竇毅等人帶着一身酒氣返家,一名盼望父兄的可愛少女止住了奔跑的步伐,她皺起了瓊鼻,嫌棄道:

“阿爺怎地又喝得醉醺醺的。”

竇毅老來得女,對這女兒自小便是百般疼愛。

撫着女兒的小腦袋,感慨道:

“若得男兒身,何遜崔家子。”

“崔家子?”

少女疑惑一聲,卻也沒有細問,她知道父親一直遺憾自己錯生女兒身,滿腹才智,只能用來相夫教子。

滅齊以前,北周天子宇文邕與突厥公主阿史那氏感情不和,少女便勸諫道:

“如今四方尚未平靜,突厥依然強大,願舅舅壓抑感情,撫慰阿史那皇后,以蒼生爲念。只需要有突厥作爲助力,那麼江南陳朝、關東高齊,都不能給您造成憂患。”

事情發生在去年,少女時年七歲。

也許只有這等聰慧女子,才能教養出李建成、李世民這對兄弟。

求收藏、推薦票,謝謝大家!

(本章完)

第531章 夜間生變第297章 姐妹和睦第470章 世子立威第590章 襲取武當第294章 內外之爭第125章 禮輕意重第577章 收取敦煌第371章 士族來投第384章 分取各地第245章 奪情與否第569章 薛氏父子第151章 援軍將至第372章 舉兵南下第37章 共誅國賊第242章 冬至朝見還要晚一點第485章 廢除酷法(3000)第89章 有子名樂第58章 失意之人第560章 燕王三辭第166章 千牛備身(第一更)第122章 均分其利第350章 全據遼東第333章 離間君臣第341章 有無防備第528章 兵出隴關第58章 失意之人第487章 彥卿爲使(3000)第384章 分取各地第124章 食鹽入關第167章 唐公李淵第62章 裴秀來京第138章 回鄉省親第323章 仁壽元年第261章 秀外慧中第379章 呼喚家人第52章 相府同僚第273章 民部尚書第350章 全據遼東第77章 南陳奪嫡第297章 姐妹和睦第125章 禮輕意重第210章 請教工藝第229章 殺人脫身第46章 鋃鐺入獄好消息與壞消息第169章 行軍長史第477章 再生一計(4000)第460章 護寺僧兵第47章 獻策平陳第183章 覬覦遼西(第四更)第533章 分清主次第565章 地方分權第239章 再遇蘭陵第402章 奪取城池第595章 退守江陵第32章 天子禪位第288章 仙娥河畔第320章 贖買婦孺第53章 記事參軍第322章 開皇之末第84章 涼亭桂樹第539章 李淵爲將第262章 母子離別請假一天第513章 李淵定計(3000)第354章 重逢劉方第83章 太子設宴第580章 不顧西域第433章 幼子爲質第70章 擊鼓鳴冤第547章 開解心結第404章 消耗矢石第287章 二度出塞第480章 避暑王宮(3000)第561章 受禪讓詔第287章 二度出塞第598章 南郡太守第296章 棄疾從軍第215章 重瞳快腿第27章 胭脂鋪子第109章 狗急跳牆更新要晚一點第468章 盤剝索賄第409章 賣主求榮第278章 入宮辭行第131章 設立義倉第422章 大軍南渡第15章 闔家再聚第125章 禮輕意重第124章 食鹽入關第234章 稍作休整第123章 巡視灘田第384章 分取各地第564章 各有封賞第77章 南陳奪嫡第71章 一喜一憂第201章 初訪李府第529章 夜宿清水第2章 時來運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