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唐公李淵

第167章 唐公李淵

得了天子賜婚,又被授予柱國一職,獲得左千牛備身的差遣,李敏稱得上是滿載而歸。

而這些殊榮,都是崔澈少年時所希冀的,只是沒有做成楊麗華的女婿,反倒成了她的夫君。

崔澈自稱是尚了公主,因而顯貴,但實際上並沒有人將他看作倖臣,無論是早年間治理幷州,還是操持鹽務,或是北擊突厥,崔澈都讓那些嫉妒之人挑不出刺,他是憑着功勳折服了衆人。

出宮的路上,崔澈依舊在對李敏諄諄教誨,李敏多才多藝,也懂一些人情世故,否則也不會說出不敢與岳父同列的話,但閱歷相較於崔澈卻差了許多。

崔澈口若懸河,李敏側耳傾聽,時而回以一句‘孩兒明白’,‘謝岳丈教誨。’

直到行至宮門前,楊麗華突然朝前方喊了一句‘叔德’,這纔打斷了崔澈的說教。

崔澈擡頭望去,一名二十出頭的年輕人正含笑奔來,他身穿甲冑,跑起來只聽得甲葉嘩嘩作響。

‘他便是李淵?’

崔澈暗自打量道。

李淵先是朝楊麗華見禮:

“臣李淵,拜見樂平公主。”

又望向崔澈,笑道:

“這位便是駙馬吧,駙馬鼎鼎大名,如雷貫耳,只恨李某戍守宮闈,不能隨駙馬馳騁塞外。”

“唐公言重了,崔某亦對唐公仰慕已久。”

雖說是情敵見面,崔澈也保持了風度,畢竟是自己單方面惦記着人家妻子。

楊麗華與李淵是表姐弟,感情不說有多深,卻也是自家親戚。

至於李敏,他與李淵雖說同是隴西李氏,但兩人幾乎不可能是同宗同源。

李敏祖上自稱李陵之後,但其十世祖俟地歸爲北魏橫野將軍,據傳是鮮卑人,只是因李陵入匈奴後並無牒譜可尋,便冒稱李陵後人。

而李淵,其祖父李虎自稱是西涼開國君主李暠之後,但也存在河北趙郡破落戶,以及高車乞伏李部兩種說法。

南北朝就是一個講究血統的時期,所謂宰相必起於州部,猛將必發於卒伍,那都是許多年前的老黃曆了。

若無顯赫家世,但凡有所成就,總要給自己冒認一個祖宗。

是吧,北齊宗室徐隆之。

崔澈與李淵在宮門前寒暄片刻,二人年紀相仿,李淵也只是年長了崔澈四歲,倒也能談得來。

李淵的健談也給崔澈留下了深刻印象,臨別時,李淵邀請崔澈、楊麗華今夜過府宴飲,崔澈滿口答應下來。

當崔澈等人與李淵告別,走出宮門後,遠處一名少女也終於收回了目光。

“公主,你爲何不上前與樂平公主打個招呼。”

親近的婢女疑惑道。

楊阿五搖搖頭,並未回答,只是神色稍顯落寞的去往偏殿拜會父母。

她是從另一道門入的宮,恰巧望見了與李淵寒暄的崔澈。

崔澈一行人離開宮城後,一路上楊麗華的臉色都不怎麼好,半道將李敏送回廣宗公府,回到家中,還不等崔澈歇口氣,楊麗華便冷着臉道:

“現在開心了。”

崔澈疑惑地看她一眼,並未作聲。

楊麗華又道:

“是不是迫不及待要去見那竇家女了。”

崔澈惱了:

“別人說你沒有嫉妒之心,真該讓他們看看你現在無理取鬧的模樣,先是拿蘭陵公主(楊阿五)說事,現在又提起李夫人,我又何時沾染過她。”

“莫要以爲我不知道,伱少年時就想過應選竇家婿,只是進不得門。”

楊麗華氣得胸脯一鼓一鼓。

崔澈無奈道:

“都是多少年前的事了,那竇家女都成了李夫人,我又怎會心存念想。”

“哼!你分明就是愛好別人的妻子,否則又怎會把靈位擺在牀前!”

說着,楊麗華氣不過,將宇文贇的靈位塞回了箱底。

崔澈自知理虧,也不願與她爭吵,只得服軟,將楊麗華抱在懷中,哄道:

“我與你夫妻多年,難道你還不明白我的心意?除了太后,下官心裡哪還容得下別人。”

楊麗華聽着甜言蜜語,也消了氣,她俏臉通紅,輕聲道:

“哪個婦人沒有嫉妒之心,妾身當皇后時,不爭不妒,是因爲那人不值得妾身放下身段與人爭寵。但你是不同的,要不是擔心外人說我是個妒婦,妾身又怎會願意與人分享夫君。”

崔澈聽在耳裡,甜在心裡,將楊麗華抱得更緊,與她耳鬢廝磨一番後,湊在楊麗華耳邊低語幾句。

楊麗華起初不願,但還是拗不過他,只得又將宇文贇的靈位擺了出來

事後,二人大汗淋漓,楊麗華服侍崔澈洗過澡,夫妻倆換了一身衣服才往唐國公府赴宴。

李淵下值回到府中,便吩咐家中管事準備宴席。

竇家女疑惑道:

“這是哪位貴客將要登門?”

李淵解釋道:

“今日在宮門遇見了樂平公主與崔駙馬,邀了他們夫婦過府。”

竇家女恍然,她爲李淵換上常服,提醒道:

“妾身聽聞那位崔駙馬推辭了上柱國與國公之位,此人知進退,夫君倒是可以與他相交,樂平公主受寵於二位聖人,更是不能怠慢。”

二十二歲的竇家女早已不是當年那位得知宇文氏被楊堅屠戮,憎惡自己是個女子,不能解舅家之難的少女。

與李淵做了多年夫妻,雖然未有子嗣,但夫婦二人恩愛,竇家女如今也是一門心思爲了丈夫考慮,哪還會想着要爲舅父一家報仇。

李淵笑道:

“我這不是將人請來了麼,又哪需要夫人提醒。”

與崔澈耿耿於懷不同,李淵夫婦還真不知道崔澈爲了崔建成、崔世民,這麼些年一直惦念着竇家女。

竇家女與崔澈甚至都不曾見過面。

相比較崔澈,李淵反倒擔心楊廣念念不忘,畢竟阿廣當年也是一衆敗犬之一。

至於崔澈,當時連進門的資格都沒有。

爲李淵更換了常服,竇家女道:

“妾身去後廚看看,莫要出了差錯。”

崔澈與楊麗華來到唐國公府外的時候,太陽已經下了山,門口亮起了燈籠,崔澈駐足在門外,凝望着匾額上那個斗大的唐字。

第二更帶到,晚上還有

(本章完)

第89章 有子名樂第48章 崔郎可友第120章 將士歸心第3章 鄴城來人第306章 雙喜臨門第126章 文士來投第365章 夫妻同心第124章 食鹽入關第49章 婚姻之言第531章 夜間生變第556章 洛陽宮室第85章 相士納賄下一章在凌晨兩點前第565章 地方分權第361章 奚族生亂第466章 鋪張浪費第85章 相士納賄第179章 雙姝同名第506章 兵臨城下第383章 入主相州第144章 出塞劫掠第79章 戰事再起第587章 下詔南征老書完結了第416章 關隴危機第474章 途經代州第314章 與敵僵持第395章 偵查敵情第394章 陣前敘話第610章 約定舉義第397章 陣前斬將第218章 兄弟重逢第424章 虛虛實實第205章 儲位之議第68章 太原王氏第294章 內外之爭第354章 重逢劉方第583章 宮中餞行第72章 誇大成果第70章 擊鼓鳴冤第88章 私兵國有第327章 故地重遊第316章 初生牛犢第172章 南下襄陽第286章 分兵而行第132章 131大索貌閱第590章 襲取武當第445章 試探心意第513章 李淵定計(3000)第258章 崔澈助學第339章 入城爲使第282章 李景稱病第436章 危牆之下第483章 發放撫卹第222章 投江而死第227章 自相殘殺第313章 西遼河畔第404章 消耗矢石第199章 武官升遷第520章 恩師留書抱歉,今天要再請一次假第29章 孝子阿贇第396章 諸將爭先第192章 舅甥共話第206章 塞外消息第266章 東巡泰山第62章 裴秀來京第115章 重返青州可能要多請兩天假第181章 禍亂江南第604章 夜襲水寨第89章 有子名樂第617章 消息真假第121章 刺史韋藝第509章 攻心爲上第449章 太后有孕第106章 少年秦瓊第40章 孝寬之疾第546章 謀定水淹第183章 覬覦遼西(第四更)第269章 後發先至第555章 益州長史第115章 重返青州抱歉,今天要再請一次假第261章 秀外慧中第198章 計劃出巡(第六更)第433章 幼子爲質第283章 便宜行事第364章 兩封文書第86章 佳人邀見第580章 不顧西域第471章 援弱抗強第135章 卸任歸朝第501章 徐郎何來第367章 僞造書信第220章 渡江安排第77章 南陳奪嫡第300章 四貴不存第268章 蘇威來訪第350章 全據遼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