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八章 三十億元的投資

第六百五十八章 三十億元的投資

鄧仲來得很快,不過凡是知情的人,都可以理解他那迫切的心情。

鄧仲已經在遼省省委副***兼副省長的位置上呆了十年了,如果說在近期內不能再有所進步,那就面臨着退居二線的可能。對於這些官員們來說,自然是希望自己的政治生命綿遠流長,最好到見馬克思的時候,自己還能身居高位,手掌大權!所以,當他聽說了此事之後,鄧仲立即毫不遲疑地前來武葉縣。

當然了,這也是因爲他有着先天的優勢,一來,他是省委副***兼副省長,可以說在省委和省政府兩邊都完全說得上話;二來,他算是省委***的嫡系,而省委***又是最早得知消息的遼省高層;三來,也是最重要的,他算得上是京城梅家的人,而梅家又與方家交好,他所知道的,關於方明遠的事情,自然就要比省裡的很多人更爲詳細。所以,當京城梅家來電話,告知他此事後,鄧仲覺得自己再進一步的機會來了!

可以說這一路上,鄧仲都在反反覆覆地考慮着從武葉和京城裡傳來的消息,思考着如何在與方明遠的初見面中,爲自己博取最大的利益。

“三十億元的投資!”這個從武葉縣傳回的消息,如同一枚核彈頭般,將遼省的高層們轟了個七零八落。

三十億元的投資,在後世裡,也許算不得什麼大數目,中央稍稍張張手,那就是數以萬億計的鉅額資金,但是在九十年代初期的東北,這樣的投資,那可是如同久旱逢甘雨一般。

隨着華夏改革開放的進程,華夏經濟在市場經濟的軌道上飛速前行的時候,東北卻驟然顯現出老邁而羸弱的步伐,並且越來越遠地落在後面。 相對於南方的浮華盛景,東北顯出的是暗淡和冷清;相對於華東的民富財旺,東北顯出的是窘迫和困頓;相對於華北的急速發展,東北顯出的是蹣跚和尷尬;即便是與茫茫荒漠的大西北相比,這塊曾經造就沸騰生活的土地也顯得有些無奈和失落。

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軌過程中,做爲重工業基地的東北三省,也是大中型國有企業最爲集中的東北三省,面臨着工業經濟效益下滑,生產步履維艱的窘境。這裡也多了許多苦澀的全國之最。

這裡有全國第一家破產企業!

這裡有全國下崗職工最多的城市!

這裡有生活困難居民最集中的城市!

這裡也是官員腐敗最爲嚴重的地方!

而且不僅僅是工業,東北的農業也面臨着同樣的尷尬,傳統優勢農產品大量積壓、農民增收緩慢、農業經濟效益提高不大等光銳的問題紛紛浮出了水面,引發了一系列的動盪不安。

這一切,與大步前進的南方和滬市相比起來,形成了極其鮮明的對比。

所以三省的官員們急啊,不僅僅是因爲當官不爲民做主,不如回家賣紅薯,更是因爲沒有了政績,他們又拿什麼來向中央要求自己的飛黃騰達呢?

但是再急也沒有什麼用,沒有國家傾斜政策,沒有衆多項目的扶持,沒有鉅額的資金的投入,也不能像東南沿海地區那樣大量地吸引外資,東北三省想要發展,這其中的難度之大,可想而知。

爲了能夠招商引資,爲了從中央要到資金、項目,三省的相關官員可謂是跑短了腿,磨破了嘴皮子!

所以當錢越和齊嶽明從武葉縣傳回了家樂福超市的大股東,秦西省有名的民營企業家方家,有意在遼省投資三十億元的消息,立時震動了遼省的高層!這可是遼省招商引資官員們去年忙忙碌碌一年也未達到的巨大金額啊!

而且,這些遼省的官員們,更意識到了一點,方家所能夠帶來的並不僅僅是所說的那三十億元的投資,還可能會帶來香港和日本。甚至於美國的投資。秦西省的超常發展,在省級幹部中已經不是什麼秘密。

說到底,誰也不能否認,正是因爲方家與香港郭家的親密關係,帶動了郭家對秦西省的投資,而郭家的投資對於香港的商界起到了帶頭的作用,越來越多的香港資本也因此而關注到了這個原本處於內陸地區,與沿海地區相比有着不小差距的省份。而方家更是爲秦西省帶來了日本世嘉株式會社的正式投資,雖然說,投資的規模並不算很大,但是它所代表的意義卻是任何人都不能忽視的。向日本出口電子產品,這可是華夏電子產業的莫大榮耀——雖然說,知情人都知道,這其中的水份,但是這並不妨礙秦西省的官員們將它視爲自己的巨大政績。

如果說,方家再能夠爲遼省帶來香港資本和日本資本,甚至於美國資本的關注,對於遼省的經濟發展和官員們的政績來說,這其中的意義,可是非同小可!所以,跟隨着鄧仲一齊前來的,還有相關部門的領導們,遼省的高層們已經完全達成了一致,一定要向方家表示出,遼省省委省政府對於這一提議的重視和歡迎來!只要不是太過份的要求,省委省政府已經授權鄧仲當機立斷的權力!

方明遠與鄧仲的會面,可以說是在平和歡快地氣氛下進行的。

首先,方明遠,再一次向鄧仲表示,方家的確是有意在遼省進行投資建設項目,並且保證如果說一切順利的話,五年之內,總投資額將會不低於三十億元人民幣。但是對於投資的具體項目,卻仍然是語焉不詳。不過鄧仲倒是也可以理解,兩人這一次會談,不過是爲日後的工作定下一個大的框架和發展方向,具體的工作,日後自然會有相關人員進行完善。

“鄧***,對於遼省的很多政策,說實話,我並不是十分地瞭解。我想問問,如果說我方家打算在遼省境內投資採礦業,在政策上可有什麼限制?當然了,不會是金礦、石油這類的礦產資源。嗯,就是關於煤礦和鐵礦。”方明遠微笑道。

“方家打算進入採礦業?”鄧仲有些吃驚,他沒有想到方明遠居然會提出了這樣的要求。要知道,方家如今在連鎖超市業、電影業、電子遊戲業都有着不俗的成績,但是從來都沒有聽說過,方家有着採礦業方面的投資啊。

“準確地來說,並不是要進入採礦業,而是因爲我們打算進入鋼鐵產業,爲了更好地控制生產成本,連帶地進入採礦業,所以我們的目標,目前只限定於煤礦和鐵礦。”方明遠的話令鄧仲又是吃了一驚。不過,九四年的時候,中央已經有放開民營鋼鐵產業的趨勢,所以鄧仲對於方家有意進入鋼鐵產業的這一打算,並不感到十分地震驚。反而隱隱感到心喜,如果說方明遠所說的不假的話,那麼這三十億元人民幣的投資,就是實打實的想要投入到遼省了。

鄧仲沉吟了片刻道:“方先生,礦產資源是國家的重要財富,是工業發展的不可或缺的基礎原料,國家對於這一塊一直都是十分重視的。省裡對於這一塊的外來投資,當然是歡迎的。不過了,如今省裡的煤礦、鐵礦都面臨着生產設備老化等等的問題……哈哈!”鄧仲顯然是以爲,方明遠有意收購現有的國有煤礦和鐵礦,所以還是提醒了他一句。

方明遠當然知道,如今的東北三省,無論是煤礦還是鐵礦,都面臨着生產設備老化,礦工生產的安全重視不夠,易採的資源已經接近枯竭,生產成本不斷提高,礦上歷史遺留問題衆多等等等等的問題。要知道,在後世裡,華夏的煤礦生產安全之差,那可是全世界都有名的。每年死於煤礦事故的人數就超過數千人,使得華夏的煤礦開採成爲世界上最危險的職業之一。 而且,煤礦、鐵礦這種地方,裡面各方的利益交織複雜,真要是收購上來,僅僅更換生產設備,捋清了內部複雜的關係,就是一項令人頭痛的大工程。所以鄧仲這也是好意地提醒。

“鄧***,我並沒有打算收購遼省現有的煤礦和鐵礦,而是打算在遼省的境內進行勘探,尋找新的礦藏。”方明遠笑笑道,“如果說可以的話,我希望能夠得到省裡相關勘探部門的幫助。”

鄧仲這心裡不由得又犯了嘀咕,方明遠的回答又是出乎了他的意料之外。方家居然並不打算收購現有的煤礦、鐵礦,反而打算開發新礦,這倒是避免了收購現有的煤礦、鐵礦所帶來的麻煩,但是卻又多了不少不確定性。要知道勘探新的礦藏,那可不是小孩子過家家,不但投入巨大,而且什麼時候能有產出,可是誰也說不準的。如果說勘探了一年兩年後,仍然是一無所獲,那這筆投資,會不會就此打了水漂?

方明遠看出來鄧仲的遲疑,微笑道:“鄧***,看來我並沒有說清楚,引起了您的誤解。新的鍊鋼廠,只要得到省裡的批准,就要選址準備施工,在新的礦藏未發現前,如果鍊鋼廠建設完成,也可以先從目前的煤礦、鐵礦收購原料。”

鄧仲這心裡的石頭立即就放了下來,不管怎麼這勘探的結果怎麼樣,一個現代化的鍊鋼廠能夠出現在遼省的大地上,對於遼省的經濟拉動作用,也是相當可觀的。至少,相應的政績就到手了。

方明遠伸手從桌上扯過來一張遼省的地圖,擺到了鄧仲的面前道:“我們連廠址都已經選好了,就在這裡!”

鄧仲順着方明遠手指的方向看去,不由得就是一怔。(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投推薦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第六百九十章 對你有信心第六百章 不搶風頭第四百九十五章 親自來獵個頭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未來的計劃第三百零九章 擔憂第九百三十六章 秦川三星汽車的未來(求月票)第九十九章 喜訊第九百零九章 日本中槍(求月票)第五百七十五章 不得不來第三十五章 一點機會都沒有第三百二十四章 觸目驚心第一百三十六章 誰佔便宜還不一定呢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扯虎皮做大旗第七百章 究竟是什麼大人物?第五百九十章 新宅第第三百五十五章 有人打砸銀行?第一百六十一章 初見面第五百七十五章 不得不來第九百五十二章 穩定的關係第三百六十八章 暗訪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家宴第一百三十四章 意外的車禍第四百七十七章 壞消息第六百二十章 會面第十二章 皆大歡喜第八百章 一筆交易第八百六十八章 結束和開始第六百五十五章 又有新坑了?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當咱們都是傻子呢第三百五十九章 還一片藍天綠水第四百六十五章 迴歸前的香港五百八十三章 捧場第五百八十八章 李馨彤第三十四章 你肯定會當店長的第四百九十四章 現實很骨感第二百三十三章 意外的爆炸第九百零四章 意外之喜(求月票)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施壓第四十六章 詭異第四百二十三章 幫了大忙第三百六十三章 能否再聯手?第一百四十七章 趕至平水第二章第二海灣銀行第二百三十二章 令人噁心地什麼都不想做第一千一十二章 神來之筆(求保底月票)第一百一十一章 大金主第一百零五章 指證第七百一十章 給我一個孩子吧第一百二十九章 幾家愁第七十章 逼債第六百一十章 首次亮相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接班人第二百一十八章 交通肇事還是危害公共安全第六百二十二章 避難所第一百九十六章 郭老訓子第七百七十一章 不給面子(求月票)第九百九十六章 小小的前進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麻煩第六百零一章 姐妹說客第六百二十三章 我是黑客第四百六十三章 努力背黑鍋第一百四十六章 第一家民營資本股份制銀行第二百二十七章 震驚第三十章 寧家有女初長成第八百九十三章 就叫《大叔》吧第二十四章 郭老爺子來京第七百二十一章 家電下鄉政策第七百四十一章 陪同前往(求月票)第六百三十九章 這可如何是好?第四百六十五章 兩個提議第二百三十六章 香港與越南相比起來,孰重?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決定第五百七十二章 車水馬龍第三百八十章 我要四十萬第七百章 究竟是什麼大人物?第二百八十三章 別無選擇第九百八十七章 扭轉第六十八章 域名拍賣會第六百一十二章 震驚第一百七十八章 有“競爭者”了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殺猴給雞看第六百零七章 省廳來人第四百八十一章 與我合作一把第三百九十七章 前往多特蒙德第六百零二章 來客第二百六十六章 苦日子第一章 改變和輝煌第二百零二章 破個紀錄第六百六十六章強烈看好的惠特尼第三百五十一章 輸人不輸陣第八十八章 流星還是歪脖樹?第四百一十一章 抓人、求援第四百六十九章 宣傳的機會第八章 幌子還是催化劑第七百七十八章 決無可能第一百七十一章 禍不單行第一百五十六章 他鄉遇故知第一百四十三章 交心第七百一十四章 你考慮一下第七十六章 盡全力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