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七章 難得的機會

第三百零七章 難得的機會

如果說前蘇聯解體,對於前蘇聯國民來說,最大的損失是什麼,那麼除了數十年積蓄下來的社會財富被外國人和本國精英瓜分一空之外,就是科研人員的大量流失。在方明遠前世裡,據媒體報導,蘇聯解體之後,由於政府大大減少了對科研機構的預算,大量科研機構處於半工作狀態,相當一部分科研機構被迫關閉和轉行。科研經費的嚴重不足導致科研機構無資金購買新的技術設備,實驗設備陳舊,實驗資料短缺。加上獨聯體內各國的物價飛漲,科研人員的工資上漲速度遠不及物價飛漲的速度,造成這些科研人員甚至於不得不幹一些兼職來補貼家用。而且社會上其他行業的工資也大多高於科研行業,在這樣的工作條件下,那些有作爲的科研人員根本無法完成自己的科學項目。

而與此同時,西方各國爲了吸引人才,以種種方式向前蘇聯的科研人員提供非常優厚的科研與生活條件,公開爭奪前蘇聯在覈武器、計算機、生物技術領域的高技術人才。結果就是造成大量前蘇聯的科研人員外流。

據說,在蘇聯解體後的頭幾年,美國利用其優良的科研條件和高工資引進了蘇聯三萬餘名科技人員。 而一九九二年,也就是蘇聯解體的第二年,美國和歐共體爲了挖走包括核武器、生物、化學、導彈在內的大規模殺傷武器技術人員,大約花費了上億美元。據後來俄羅斯有關部門估計,屬於俄羅斯的前蘇聯航天專家有近三分之一已流向美國和歐共體。

當然了,據未經權威部門承認的小道消息,華夏在這一場人才的掠奪盛宴中,也撈到了不少武器軍工方面的專家,其中包括核物理專家、戰鬥機引擎的空氣動力學家等,從而使華夏的軍工實力在進入二千年後突飛猛進,迅速發展出超視距導彈、先進戰機引擎等高技術武器裝備。對於這一點,方明遠倒是覺得應當不是空穴來風。畢竟華俄兩國是鄰國,近水樓臺先得月,吸引到一批外流的專家學者,也是正常的結果。如果說在這一場持續了十餘年的人才流失大潮中一無所獲的話,那纔是愚蠢到家了。

方明遠這一次前來蘇聯,其實也是想着能不能未雨綢繆地前實地勘察一次,爲日後蘇聯解體後拉攏蘇聯的這些科研人員們做準備。當然了,方明遠的目標自然是不會在武器軍工這些方面,他的目標是放在了機械製造、計算機和生物技術、材料科學領域等方面。蘇聯畢竟是超級大國,有着十分雄厚的科研底蘊,之所以給人們一種科技發展速度不如美國的錯覺,在很大程度上,與華夏有着同樣的毛病——那就是出在了科研技術轉化爲生產力這一環節上。大量的科研成果被束之高閣,成爲了一堆堆無用的廢紙。

方明遠明白,如果說想要讓一家公司具備長遠的競爭力,那麼在科研技術的發展上必須不疑餘力,人們常說,某一科研領域一二個關鍵人才的流失,足可導致該學科研究方向的減緩或停止。那麼反過來說,得到幾位真正的關鍵性專家,則可以令科研的投入事半功倍!

雅庫茨克市雖小,但是這裡卻有着歷史、語言、文學、物理技術等近10個科研院所。俄羅斯科學院西伯利亞分院雅庫特支院及下設十餘個研究所也設在該市,雅庫茨克大學在遠東地區的高等院校裡也佔有十分顯著的地位。尤其是在一些涉及到了低溫領域的研究,這裡的科研水準也是相當高的。

天空陰沉沉地佈滿了烏雲,不時有零星的雪屑從天空中飄落,散落在大地上。雖然說時至中午,但是氣溫已經降到了零度左右,好在並沒有什麼寒風,大家穿得暖和一些,倒也沒有什麼不便。對於方明遠他們的到來,雅庫特共和國領導們並沒有搞什麼歡迎儀式,當然了,這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因爲主管這一塊的米哈羅伊爾,已經陪同了他們一路,並且將繼續陪同下去。

方明遠看了看天空,雪雖然不大,氣溫也不算是很低,但是這裡可是在北極圈的附近,也許過不了多久,就是一場紛飛的大雪。自己來蘇聯的時間終究還是有點晚了。不過,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沒有從石油期貨上撈取的這一筆財富,自己縱然是知道蘇聯政局接下來的變化,又能如何?

“方君,麻生女士,不必擔心回程的問題,我們這裡雖小,但是也有航空機場,屆時幾位可以直飛莫斯科或中途的任何一座城市。”米哈羅伊爾看到方明遠他們看着天空露出了擔憂的神色,安慰衆人道。

“大家一路上風塵勞苦,我看先安排幾位住下,下午就好好休息,明天我再來陪兩位參觀雅庫茨克市,怎麼樣?”米哈羅伊爾也出門好幾天了,有些想念家人了,於是試探性地問道。雖然說蘇聯這邊接待客人並沒有像華夏那樣面面俱到、全程陪同的習慣,但是米哈羅伊爾卻不敢小視了這兩位。能夠一口氣在阿穆爾州投資三十億盧布的大財主,要是因爲自己招待不週,而最終沒能在雅庫特共和國有任何表示的話,這日後難免不會成爲其他人指責自己工作不力的藉口。

“米哈羅伊爾部長,因爲我們的堅持,而不得不讓您坐車陪同我們顛簸了一路,耽擱了你的工作,已經是很過意不去,下午部長就不必陪同了,我們在城市裡隨便走走好了。明天,我們希望能夠提前到阿爾羅薩公司參觀,不知道米哈羅伊爾部長能否安排一下。”

“阿爾羅薩公司?”米哈羅伊爾遲疑了一下,隨即點頭應了下來。

米哈羅伊爾爲一行人安排的賓館位於市中心,果然如他所說的那樣,這裡的房屋,無論是門還是窗都是厚厚的,以阻擋冷空氣地侵入,進入賓館之後,室溫還是相當地暖和,穿單衣就可以。吃過了飯,衆人就返回了個自的房間。

方明遠先洗了個澡,坐在窗前,看着外面有些越來越大的雪花,飄飄蕩蕩地灑落在大地上,地面已經變得雪白。雅庫特共和國已經進入了漫長的冬季,這樣的天氣要一直持續到明年的五六月份。這樣的苦寒之地,對於華夏人來說,自然是如同地獄一般的所在,但是誰又知道,在這永凍土層的下面,卻又埋藏着無數工業時代所需要的礦藏。

方明遠記得很清楚,雅庫特共和國地下不僅僅有着豐富的金剛石礦藏,還有着大量的鐵礦。在前世裡,下個世紀的頭十年裡,華夏企業就因爲不堪忍受幾大壟斷鐵礦石生產企業的盤剝,而北上參與到了開發雅庫特境內鐵礦的行動中。塔約日諾耶、捷索夫斯克、塔雷納斯吉、郭爾吉特斯基礦四大鐵礦,總儲量高達七十餘億噸,而且具備了露天開採的條件,每年可以向國內輸送至少近兩千萬噸的鐵礦石。只是不知道,如今的這四座鐵礦,俄羅斯是否已經發現。

但是這四座鐵礦,由於地處西伯利亞,交通不便,開採成本較高,以現在世界鐵礦石的價格來說,即便是開發出來,也根本沒有利潤可賺。所以方明遠也只能暫且將它們放在心裡。

方明遠還記得,雅庫特共和國境內還有一座現在應當未被蘇聯人發展的金剛石礦山,那可是阿爾羅薩公司在二零零七年之後,纔開始開採的,雖然他並沒有親自去過,但是大概位置卻是還能記住。方明遠盤算着,要如何從俄羅斯人手中將那一片土地的礦產開採權買下來。無論是工業用的金剛石,還是可以打磨成鑽石的寶石級金剛石,在未來只會越來越稀少,價格自然也會一路走高,能夠掌握住一座金剛石礦山,對於方明遠日後發展的好處之大,可想而知。

不過,在阿爾羅薩公司壟斷了俄羅斯鑽石出產的局面下,這件事需要打通的環節實在是太多了,難度很大。

麻生香月和林蓮相繼進到了屋內,只是看他神情貫注,兩人都沒有敢開口打斷他的思緒。

“香月,米哈羅伊爾對於你收購原鑽的要求持什麼態度?”方明遠突然扭頭問道,可是着實嚇了兩女一跳。

麻生香月一邊輕拍着自己高聳的胸部,一邊答道:“從米哈羅伊爾的言語表情來看,我覺得他似乎挺高興,很樂意我們收購。我曾經試探着說要向阿爾羅薩公司參股,這卻被他拒絕了。話說得雖然婉轉,但是意思卻有點不容商量。”

這倒是在方明遠的意料之內的,阿爾羅薩公司壟斷了蘇聯以及後來俄羅斯近百分之九十七、八的金剛石生產,這樣的壟斷企業,無論是蘇聯還是俄羅斯,自然是不會允許外國資本輕易沾手的。方明遠不由得又想起了華夏的石油企業,同樣是處於壟斷地位,卻在國外低價上市,將豐厚的利潤拱手奉獻給了外國投資人。

至於米哈羅伊爾爲什麼支持方明遠他們購買原鑽,方明遠心裡倒是有數。因爲如今的世界鑽石市場,可以說已經被全球最大的鑽石壟斷組織——戴比爾斯聯合礦業公司所壟斷。長達一百多年的運作,這個控制鑽石的跨國集團壟斷了全球鑽石產量的百分之七十,最高時竟然達到了百分之八十。它下屬的銷售機構是世界鑽石毛坯的主要供應者。

而阿爾羅薩公司由於國內市場消費能力不足,同時也沒有足夠的打磨能力,加上沒有歐美市場的銷售渠道,所以每年有超過四分之三的產量,不得不低價銷售給戴比爾斯聯合礦業公司。所以,麻生香月有意購買這些原鑽,也就是鑽石毛坯,對於阿爾羅薩公司來說,自然是求之不得。

“明遠,你購買這麼多的原鑽,日後要如何出手啊?”麻生香月略帶着幾分擔憂道。世界鑽石市場已經接近被戴比爾斯聯合礦業公司所壟斷,方明遠即便是買下了這些原鑽,如果說不能將其打磨成人們所慣見的閃爍生輝的鑽石,其價值就要打很大的一個折扣。也就是說鑽石的打磨會直接影響鑽石的價值,最理想的效果當然是盡最大努力保持鑽石的最大重量、儘量減少瑕疵,並充分展示鑽石的美,以使鑽石光彩照人。這可是一個高難度的技術活。

世界鑽石打磨中心大多在歐美國家,這些地方都是由戴比爾斯聯合礦業公司那裡收購原鑽進行打磨加工,想要讓他們爲這些來路不明的原鑽進行打磨,恐怕不是一件易事。雖然說,將這些原鑽保留在手中,從這幾年的鑽石市場價格來看,倒也不用擔心貶值,但是終究不是長久之計。

方明遠自然明白麻生香月的擔憂——過去,也曾經有過一些中小公司企圖自己出售自己開採的原鑽,但是都遭到戴比爾斯聯合礦業公司的瘋狂的報復,戴比爾斯聯合礦業公司只要要求它的銷售機構在短時間裡釋放出大量的鑽石儲備,世界鑽石市場上的價格就會大跌,這些中小型的公司根本無力承受這樣的價格戰。幾次之後,世界上就再沒有公司敢於挑戰戴比爾斯聯合礦業公司在鑽石業的權威了。

但是人們也不得不承認,鑽石業之所以在世界上能夠有如今的地位,戴比爾斯聯合礦業公司功不可沒。

要知道在世界各國的漫長的文明史上,鑽石由於過於稀有和難以打磨的原因,很少能夠被人發現,所以並沒有佔據什麼顯赫的地位。在華夏,古人一直是以玉爲尊,詩經時代即有君子與玉比德的傳統,而到了漢代,玉已是帝王和貴族們所專享的物品了,帝王死後可以着金縷玉衣入殮,但是平民百姓們卻極少能夠擁有玉。而到了近現代,貓眼、翡翠類的寶石又得到了人們的追捧。

古代的西歐文明卻是認爲琥珀是寶石之王,到了與漢朝差不多同期的羅馬,琥珀也成爲帝王專供,據研究歷史的專家學者們說,在古羅馬時代,一塊極品琥珀可以換數十個健壯的奴隸。

而兩河流域文明卻是一直以貓眼石、祖母綠爲寶石,其例證就是在阿拉伯人的世界名著《一千零一夜》裡,人們根本就找不到任何關於鑽石的描述。至於古代的美洲和非洲文明中,從目前殘存的資料上看,他們對於鑽石也並不瞭解,雖然在這些地方現代發現了不少鑽石礦。

簡而言之,令鑽石業人沮喪而且不爭的事實是,鑽石,這種現代寶石精品,它是沒有什麼歷史內涵的。

正是戴比爾斯聯合礦業公司以它卓越的組織力和龐大的財力,聯合各國所有的獨立鑽石礦山,形成一個在採購與銷售方面有着極其強大的控制力的大機構,在世界鑽石的供求量上予以調節。它在經濟蕭條時期會緊縮世界市場上,鑽石的供應量,以維持鑽石的價格不致大幅下跌;同時在經濟景氣時則放寬世界市場上鑽石的供應量,以滿足市場的需求,並抑制鑽石價格的過分上揚。從而使多年以來,鑽石的價格大概維持着穩定增長的勢頭,從而使鑽石成爲了值得人們爲之信任的投資品。與玉石、紅寶石、貓眼、翡翠這些有着悠久歷史的寶石一齊成爲了世人所追逐的寶貝。

但是壟斷最終終究會走向反面,戴比爾斯聯合礦業公司令人感到厭惡的強硬的作風,加上世界各國在二戰後發現了不少鑽石礦藏,也令越來越多的公司有底氣挑戰戴比爾斯聯合礦業公司的權威地位。

麻生香月終究是不知道,隨着未來時間的推移,逐漸開始有鑽石開採商與戴比爾斯聯合礦業公司抗衡,阿爾羅薩公司就是其中的一個,戴比爾斯聯合礦業公司對於世界鑽石市場的掌控力在逐年地削弱,越來越多的原鑽避開了戴比爾斯聯合礦業公司的壟斷,從其他渠道進入世界市場,方明遠根本不擔心未來的銷售問題。

況且,做爲日後的鑽石消費大國,華夏的奢侈品消費熱潮還遠沒有啓動,方明遠可是知道在未來的華夏,那些新婚夫妻們對於鑽戒的重視和狂熱,有了華夏那龐大的適婚人口和巨大的市場做後盾,他現在就是買了再多的原鑽,到了那個時候,對於華夏市場來說,也不過是九牛一毛而已!

而方明遠恰恰是生在了這個時代,如果說能夠順利地從阿爾羅薩公司手中買到這一批原鑽,哪怕是放在手中存儲個十年八年的,也絕不用擔心未來沒有銷路。況且,這是用盧布購買的,日後俄羅斯幾次貶值貨幣後,這一筆支出幾乎就可以視如沒有,這樣難得的機會,他又怎麼捨得放過!

第八十三章 改變第一百六十三章 消息第四百零一章 王八的醫術纔是最強的第二百零四章 前往吉達第六十七章 甜棗第八百九十二章 意外的女伴第六百四十一章 步子太大,會扯到蛋第五十九章 一鍋亂粥第三百六十八章 不愚人的愚人節第三百四十九章 談個交易第四百四十九章 說和第四百零九章 人口販子第二百七十章 提醒第一百七十九章 插手第四十三章 莫明其妙的方明遠第六百一十章 初次見面第五百五十二章 申請並校第三百八十三章 提個醒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新遊樂園(求月票)第四十八章 散散心、把把關第四百四十七章 實在是太差了第一百八十四章 以礦址換技術第七百五十一章 代理人(急求月票)第一百五十九章 天降橫福第七十九章 同學的生日聚會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 難得的假期第四百四十六章 重點扶持第九百三十四章 苦惱第六百三十七章 六二八!第五十四章 勸戒還是威脅第三百七十一章 難以決斷第四百八十三章 噩耗第五百三十九章 大人物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摻沙子的機會第四百四十三章 願者上鉤第五百三十七章 宇田光璃的小心思第九章 給個面子第六百四十四章 不跌?不行!(求月票)第六百一十章 首次亮相第三章 多事之秋第一百零二章 誰能想到第五百八十章 賠罪第三百二十四章 協助收購第八章 女同學第八百三十八章 穿制服的騙子第九百五十四章期 機會、同意第八十八章 李東星要高升了?第六十六章 不謀而合第五十章 震盪第六十一章 就讓我再忽悠一把第二百四十八章 有人盯上了第五百五十六章 捉賊第五百一十二章 會面的煤老闆們第七百五十三章 毛遂自薦(急求月票)第四百三十三章 哥家鄉第二十五章 佔了大便宜了第九百零九章 附庸家族第七百三十九章 當場擊斃(求月票)第八十六章 還需要問嗎第九百五十章 拒絕(求月票)第三百八十一章 參觀崖州海軍基地第三百八十二章 沒有信義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黑暗前的夕照第三十八章 李澗熙的再提議第七百五十四章 一切都爲了利益(繼續求月票)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城市病第八百五十六章 壓力與兩全之法第九百四十二章 好快的動作第三百二十八章 訛詐第二百二十九章 第一步第八百四十四章 樸家的小心思第九十四章 探望林蓉第三十八章 疑心第八百六十四章 日本航空公司您有興趣嗎第九十三章 招搖的麻生香月第一千六十五章 閉門羹(求月票)第四百八十章 創個紀錄第三百一十九章 走着瞧第六百四十四章 原來是地頭蛇第三百五十七章 禍不單行第六百六十七章 大有前途第一百二十六章 施壓第三百三十三章 發售前夕第七百二十七章 不得不爲之第二百六十九章 轉機?第七百九十五章 是不是這個道理第四百八十一章 首映式還是大佬開會?第四百零六章 意外趕來的麻生香月第三百五十九章《東京灣協議》第六章 封殺令第九百一十六章 前車之鑑(求月票)第六百五十四章 你們級別不夠第九十四章 搶桃子的第三百三十四章 你有興趣嗎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想得太簡單第二百八十一章 養虎,難啊第六百四十五章 真有那找死的?第一百七十五章 又見故人第八十九章 宗家的改變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 再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