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四章 建廠 參股

第二百九十四章 建廠 參股

如果說石油是一個國家工業化的血液,那麼鋼鐵無疑就是一個國家工業化的脊樑!但是石油石化及鋼鐵冶煉產業是標準的“高能耗、高污染”產業。實際上,華夏工業化快速推進的過程,也就是華夏鋼鐵產業不斷擴張的過程。

近代的華夏鋼鐵產量在世界鋼鐵產量中所佔的份額小的可憐,直到共和國建立,在蘇聯的援建下,才正式建立起來屬於自己的現代鋼鐵產業。但是在改革開放之前,華夏的鋼鐵產量發展速度並不快,在一九八零年,華夏的粗鋼產量還不到四千萬噸,不到日本和美國的三分之一。

而改革開放之後,華夏鋼鐵產量一直伴隨着華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呈現出了跨越式的增長,短短的十年時間,華夏的粗鋼產量就有了明顯的增長。而前世裡,到了兩千年之後,華夏的粗鋼產量更是突破了五億噸大關,遠遠地超過了世界上所有的國家。但是這種跨越式的增長,所帶來的弊病也是越來越明顯。

首先,國內的鐵礦石供給不足,需要大量進口鐵礦石,巴西、澳大利亞等鐵礦石出口國藉機大賺特賺,連帶着海運公司也是一再提價,華夏每年僅在這一項上,所花費的外匯就得數以百億美元計;其次,由於華夏鋼鐵企業所生的粗鋼雖多,但是高端的鋼材產量卻是長得可憐,例如說生產汽車所需要的鋼材,每年都需要大量從國外進口。甚至於出現了從華夏購買粗鋼,進一步煉製後再返銷華夏的情況。對於這樣的結果,國人中有識之士自然是深爲痛心。

自重生以來,方明遠就一直在琢磨着如何在鋼鐵業裡插上一腿,即便改變了不了大環境,只要能有所改變,也不枉上天給自己這樣一次機會。所以他從阿爾貝德鋼鐵公司那裡換來了技術,又支持父親承包秦西壓延設備廠的車間。但是,九零年的華夏,鋼鐵業還是屬於國有企業所壟斷的行業,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私人所有的鋼鐵企業可以說還都屬於小玩鬧,根本就沒有成爲氣候。所以方明遠也只有等,等國家開放鋼鐵業。

雖然國內不允許私人資本進入鋼鐵業,但是國外卻沒有這樣的限制。所以方明遠就想了一個曲線建廠的辦法,以麻生香月的名義在日本購買了一家小型的鍊鋼廠,再借蘇聯解體前後的這段俄羅斯陷入混亂的時間,在俄羅斯購買礦產開發權,先將這些礦產運至日本,維持鍊鋼廠的正常運轉,同時在國內招聘人員,到鍊鋼廠裡去學習技術和管理。等到一切都走上了正規之後,一旦國內放開私人資本進入鋼鐵業,再將鍊鋼廠遷回國內,

這一次,他就要搶在蘇聯盧布第一次大貶值前,將麻生香月抵押貸款出來的鉅額盧布在蘇聯國內揮霍一空,而買礦藏的開採權,無疑是花得最快的。如果說可能的話,他還想將西伯利亞的油田也一併買下來呢。至於那些鉅額的盧布貸款,過不了幾年,經俄羅斯幾次新舊盧布兌換,還款時就會變成微不足道的小錢了。這叫拿你的錢,買你的礦!

羅津擺了擺手,將霍多科夫斯基趕到了一邊去,這纔對方明遠鄭重其事地道:“方老弟,你是不是打算在蘇聯買礦?這事你可得三思而後行,蘇聯現在國內政府的腐敗無能比起咱們來有過之而無不及,咱們不比美英這種國家,蘇聯人別看現在這樣巴結咱們,心裡沒準怎麼蔑視咱們呢。這些老毛子,黑起咱們的錢,也是心狠手辣。到時候,這筆錢,你可別打了水漂。”他久在東北三省,對於蘇聯如今國內的狀況,自然是瞭解地很清楚。

方明遠一笑,羅津的這番話當然是好意,但是方明遠又怎麼可能想不到,這一筆錢日後當然會是以日資或者說美資的名義進入俄羅斯,只要實際的股權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掛誰的名頭不都是那麼一回事。而且蘇聯的內部越腐敗無能,這從中漁利的機會自然也就更多。“羅大哥,你說的這些風險,我心裡都有數。”

聽方明遠這樣一說,羅津自然也就不好再勸下去了。

“老哥,現在你總可以說說,在這裡,做什麼買賣最來錢吧。”武威有些急不可耐地道。

“在這裡,只要你有關係,有渠道,做什麼都來錢!就是賣毛巾,也可以讓你賺得盆滿鉢滿!”羅津點指着山下的城市道,“這幾年,我在這裡也算是有了一些人脈,知道了一些蘇聯國內的狀況。我才知道,這些老毛子的生活苦啊!他們商店裡的商品,貧乏到了什麼程度,你知道嗎?”

“什麼程度?總不能比咱們改革開放前還要糟糕吧。”武威有些不信地道。蘇聯畢竟是世界上唯一的一個能夠與美國抗衡的超級大國,擁有着核武器、人造衛星、宇宙飛船、航母這些超級殺器,就算輕工業產品再怎麼不濟,也不可能連改革開放前的華夏都不如吧。

“嘿嘿,還就讓你說對了!”羅津嘿嘿一笑道,“蘇聯人的生活水平走兩極分化,像冰箱、電視、汽車這些東西,他們的擁有率甚至於不低於美國,對於城市居民來說,幾乎並不算什麼奢侈品,但是在輕工業產品上和食品上,他們的質和量都還有着很大的不足。我去過蘇聯的幾個城市,在那裡,你不用發愁會餓肚子,但是商店裡永遠就是那麼幾種商品,除了麪包、土豆泥、香腸那麼幾種食品可以充分供給之外,你要是想吃點別的什麼東西,那可就不容易了。”

武威咧了咧嘴,上頓土豆泥麪包,下頓土豆泥麪包,那豈不是成了以前華夏的北方冬季了,天天和土豆白菜胡蘿蔔較勁了。

“雖然賺錢的機會很多,但是想要做成買賣卻不容易。這主要是因爲咱們和蘇聯人,手中都沒有足夠的美元,而對於對方的貨幣,大家又都不認可,所以就只能進行易貨交易。有時候,中間要倒幾回手,才能夠做成一筆買賣。我的想法是,可以在這裡建立一家木材廠,從國內運來的輕工業產品,在這裡交易後,直接就購買原木運回來,然後再切割成木材,由水路運回國內。這兩年,我覺得國內的傢俱市場有日趨繁榮的跡象,老毛子他們的原木質量又好,價錢也低,應當不愁銷路。”羅津看了一眼方明遠,看他沒有露出什麼異樣的神色,這才接着道,“武老弟要是有意,咱們就可以進行分工合作,這裡我熟悉,我來負責木材廠的設立,以及東北三省境內的貨源和銷售,武老弟可以負責在東北三省以外的貨源和木材銷售。”

武威也看了看方明遠,在他看來,這尋找貨源和木材銷售的下家工作,交給方明遠來做纔是最適當的。家樂福超市的採購人員遍佈全國,而且輕工業產品,原本就是超市銷售的主要商品,還用得着自己再費勁去找?而且越是大批量的採購,這進價自然也就越低不是?

“方少……”武威遲疑了一下道,“羅老哥的這個想法你看怎麼樣?”

方明遠又豈能看不出武威的這點小心思,要說吧,這樣小打小鬧的投資對於他來說,已經沒有什麼吸引力了,但是羅津的這個想法卻是具有很大的操作性。隨着日後國內房地產業的興起,傢俱市場自然也隨之火爆起來,對於原木的需求一直都很旺盛,可以預見得到,只要羅津的經營過程中不出現什麼大的紕漏,日後二十年內的贏利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羅津也緊張地看着方明遠,他也明白武威的用意所在,如果說將方明遠也扯進來,對於這個計劃中貨源的組織和最後的銷售,無疑可以節省大量的成本,可以獲取更大的利益。但是方明遠要是真的參股進來,以他的雄厚資本,自己最終又能夠在廠子裡有多少話語權?武威可以不在意,只要有分紅就行,自己可不想當一個有名無權的股東。羅津是左右爲難。

方明遠微微笑笑道:“羅老哥的這個想法很不錯,我想盈利是絕沒有問題的。如果說兩位歡迎的話,我可不可以也在其中參上幾股?”這個羅津方明遠挺感興趣,如今他手頭人才匱乏,即便是有這樣的想法,也無人前去實施。如果說能夠將羅津他們扶持起來,將這一行當做大做強,日後少砍國內的森林,也是功德一件啊。

“那當然歡迎!”羅津硬着頭皮道,要說不歡迎,那可就得罪人了。武威雖然沒有告訴過他,方明遠在政界的關係,但是堂堂的一個武衙內,這幾天來在方明遠面前的模樣,羅津可都是看在眼裡,記在心上的。他的背景比起武威來,也不過是伯仲之間,自然不敢得罪方明遠。

“但是我還有幾個條件!如果說兩位老哥都能應下來,我就答應投資!”

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 壓力第五百零七章 就摸了一下啊第九十六章 又一個牛人第六百五十三章 阿富汗會成爲美國的泥潭嗎第一百零三章 古宇誠的大禮第二百三十三章 浴室中的交流第八百零九章 樸家貴女第五百三十六章 執迷不悟第四百六十四章 兩大計劃第二百五十一章 新模式第三百章 服軟的領導第一百一十四章 要想騙人,首先要騙已第一千九十三章 兩大家族第四百零一章 王八的醫術纔是最強的第一百六十五章 燕雀焉知鴻鵠之志第二百七十九章 太上道了第四百二十九章 信用不足第一百七十一章 難產的改革方案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準備上市第五百五十章 誘之以利第三百七十五章 殺招第五十章 一個電話第二十五章 要不要上市第二百一十五章 反客爲主第三百八十九章 麻煩您換個包廂好嗎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 美人有約第六百三十九章 大大的人情第七十八章 我想聽聽你的意見第五百四十四章 暫且收手第一百五十章 負不起責任第二百六十二章 求教第三百四十三章 噩夢的一天(下)第三十一章 合作第八十七章 不知所措第九百四十四章 大不敬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扯虎皮做大旗第三百七十六章 兩省合作第六百九十六章 不滿第一千六十六章 衝突(求月票)第一百六十三章 佈局澳洲(下)第九百三十二章 問罪第四十七章 一語驚人第十一章 進退兩難第七百章 究竟是什麼大人物?第九百零三章 昔日的輝煌(求月票)第二十九章 三分鐘的維修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麻煩來了第四十二章 新官上任第二百一十九章 雙簧第四百七十一章 再相見第二百四十一章 大手筆第六百五十五章 死循環第二十章 事情鬧大了第九十六章 成交第五百六十七章 沒有錢第二十四章 西北第一個第九百五十五章 隨時啓動第二十二章 爲難的金聖業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虧損是個問題(求月票)第七百七十三章 多麼的幸福第五百三十九章 突然到訪的李澗熙第六十三章 人選第五百二十三章 打個電話第六百五十九章 一連串的震驚(求月票)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改變第七百零四章 萬金買馬骨第二十章 又遇魯山第一百八十八章 變化第九百三十章 就是不歡迎你們來第三百一十五章 大項目第四百六十九章 壽禮第一百零九章 獻禮還是抽臉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相撞第三十五章 一點機會都沒有第二百五十七章 憤怒與可能有的壓制第七百二十一章 家電下鄉政策第三百七十三章 折節下交第一百一十七章 欠個人情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比照白俄羅斯第九百一十四章 應對(求月票)第二百八十八章 壓力第六百五十九章 勢在必得第五百七十八章 新的“任務”第四百三十五章 沒有人敢作證第二百七十八章 邀請第五百六十三章 負責(上)第一百零六章 各懷心思的諸人第四百六十四章 兩大計劃第八十六章 求指點與危機感第三十五章 打造省級衛生標準的餐飲標兵第十九章 僞慈善基金會第二百九十一章 新聞報導第一百八十七章 意外的拒絕第六百一十三章第一單第八十八章 流星還是歪脖樹?第七百五十一章 好消息第五百七十三章 互不順眼第三百二十七章 特戰先驅第四百七十四章 最合適的第六百八十九章 不虛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