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過剩的危機

方明遠給於秋暇又換了一杯熱茶道:“等日本這件事過去,估計在四月份後怎麼也差不多了,我會讓晴兒來擔任我的助理的!”既然已經都到這個地步,他也就不矯情了。 .

“唉……”方明遠長長地嘆了一口氣,剛端起了茶杯抿了一口的於秋暇立時挑眉看向了他,目光也立時變得銳利起來。

“想想日後要管秋暇姐你叫媽,我怎麼就覺得那麼彆扭和不自在呢。”方明遠嘆息道。於秋暇立時一口茶水全都噴了出來,接着就是一連串的咳嗽,方明遠連忙站起身來,幫她撫拍後背。

好半晌,於秋暇才緩過氣來,嘶啞着聲音道:“臭小子,你是故意的吧?”

方明遠忍着笑反問道:“秋暇姐,如果說我改了口,您就不覺得彆扭?”他倒不是故意挑於秋暇喝茶這個時機,而是真的有感而發。叫了這麼多年的秋暇姐了,讓他一時改口還真是不適應。

於秋暇嗔怒地白了他一眼道:“有什麼彆扭的?我只會感到放心和自豪!”女兒終身有了結果,日後郭家香火也有人傳繼,她也算是給郭家和丈夫一個交待。至於沒有正式的名分,雖然有些遺憾,但是女兒堅持如此,她和公公也不認爲還有人比方明遠更優秀和出色,也令兩人更爲放心的人選,她還能說什麼?方明遠改口,雖然短時期內肯定是不適應,但是從長遠來說,這又算得了什麼?

“你在日本的安全能不能保證?一切都要以你自己的安全爲優先!”於秋暇還是忍不住再叮囑方明遠道。

方明遠遲疑了一下,示意於秋暇湊過頭來,在她的耳邊壓低了聲音道:“其實大概的時間和地點,我現在已經知道了,我不往那裡湊,其實就沒有什麼風險。”

於秋暇不禁瞠目結舌,睜大了眼睛看着方明遠,不過她很快就恢復了正常。也是,華夏國內的那一次,也表明了方明遠判斷的大概的時間和地點,準確無誤。雖然大家都習慣成自然說“小日本”,日本的國土面積也確實只有三十七萬平方公里,但是那得看是和誰來比。與俄羅斯、華夏、加拿大、美國這些國家相比起來,確實是不大,但是實質上德國加上瑞士兩國的土地面積也不過是和它相當。而且日本還分爲了四個島,方明遠要是知道大概的時間和地點,風險自然不大。

於秋暇忍不住伸手在方明遠的腦袋上敲了一下,恨恨地道:“那你不早說,害得大家都爲你擔心。”

“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知道的人越少,才能夠利益最大化。而且我就是早早地說出來,也起不到太多的作用。”方明遠揉揉自己的頭道,於秋暇嗔怒之下,下手有點狠。

於秋暇思忖了片刻,緩緩頷首,確實是這樣,這種事情早說也沒有什麼用處,只會引發社會動盪,沒看日本政府如今也只能是暗地裡進行救災準備,明面上也就是各種應災演習的頻率高了不少。而且這樣一來,也便於方明遠從日本獲取更多的利益,方明遠對日本的態度,別人不知道,她還能不知道嗎?

“好吧,你早就是能拿主意的人了,我也就不多說什麼了,相信你自己也明白。”於秋暇將鬢髮捋到耳後輕笑道。知道方明遠一切皆在把握,她這心裡立時就踏實了很多。兩人接下來的話題就轉向了郭氏航運集團公司和香港錦湖電影集團公司的事務上。方明遠這些時日不能遠離日本,有些事情通過電話或者說網絡來交流終究是有些不大妥當,於秋暇也需要親耳聽聽方明遠的想法。

郭氏航運集團公司如今正處於業務收縮階段,一方面接收新船,一方面加快了對舊船舶的淘汰進程。當然了,也不是全然的收縮,與此同時,郭氏航運集團公司也在收購着那些在經濟危機中無法堅持下去的同行,繼續擴大自己的市場份額。

“無論是現代商船還是韓金海運公司,我們如今所控制的股權,都已經到了天花板,想要再繼續增加我們的股權,韓國政府恐怕第一個就要插手過問了。”方明遠道。韓國是一個臨海國家,國家經濟又高度依賴進出口貿易,航運業可以說是核心產業,方家如今可以說已經實質上控制了現代商船公司,又參股韓金海運公司,韓國人是不可能容忍國家的第一大航運企業被外國人所控制的。

於秋暇點了點頭,臉上有些惋惜,郭氏航運集團公司如今在內地的發展也陷入了瓶頸,國內的航運企業蓬勃發展,有來自上層的扶持和政策鼓勵,幾大國資航運企業近些年來的發展速度都相當地驚人,即便是在經濟危機中,它們也可以獲得來政府的特別扶持資金,不斷地擴張船隊,與老牌航運企業爭奪市場份額。

雖然說,如今的華夏經濟仍然處於高速發展階段,航運業的市場蛋糕可以說每年都在不斷地擴大,但是於秋暇卻必須要考慮到,未來華夏經濟的增長速度如果說放緩了下來時,郭氏航運集團公司將不得不面對國內那些國資航運企業的“強大”競爭時可能要面對的困境。東亞是郭氏航運集團公司的業務核心地區,可惜日本和韓國卻都是航運大國,其的本國市場大部分都被本國的航運企業所佔據。

郭氏航運集團公司雖然向東南亞諸國發展,但是這些國家的經濟水平和本國市場都相當有限,就一個印度尼西亞還能夠擡得上臺面,但是方明遠對那個國家的厭惡,卻是人盡皆知的。而且東南亞還有新加坡這個航運“大”國。郭氏航運集團公司未來的發展方向,令於秋暇有些迷茫,找不到確定的方向。

“秋暇姐,郭氏航運集團公司發展到了今天,其實已經也應當停下來歇歇,看看沿路的風景,至於下一步要如何走,不妨過幾年再看看。”方明遠道。郭氏航運集團公司這些年來發展地太快了,已經成爲了全球頂尖的航運企業之一,雖然說有郭老爺子留下的老人輔佐,有方明遠和於秋暇兩人的掌控,但是隨着它在全球市場中所佔的份額越來越大,船隊規模越來越驚人,在經濟危機爆發的現在,如何令它保持收益率不下滑,也是一項很艱難的工作。

而且,走到了今天,由於華夏並沒有推出四萬億的強刺激經濟計劃,經濟危機並沒有像方明遠前世那樣,迅速地扭轉,未來的走勢,已經陷入了迷霧,在很多事情上,他前世裡還有的那一點記憶,已經不能夠提供足夠的參考,所以方明遠也就慎重了很多。

於秋暇側頭想了片刻,點了點頭道:“老爺子也是這個意見,那我們就先放放。那麼造船廠這一塊呢?目前國內有不少造船企業想與我們合作,特別是東海省省政府,已經多次向我們提出。”

方明遠沉吟了片刻道:“看來東海省省政府也已經意識到了,造船業如今已經是危機四伏,隨時可能爆發出產能過剩危機來。”

二零一零年初,曾經有一個消息令國人爲之振奮不已,二零零九年,在顯示造船業競爭力的三大指標接受訂單量、未交付訂貨量、建造量方面,韓國把所有的世界第一桂冠都讓給了華夏,華夏已經成爲了世界第一造船大國!

但是在業內的精英人士看來,這個好消息掩蓋不了一個現實,那就是如今的華夏造船業已經是走到了產能嚴重過剩的懸崖邊了。據業內數據統計,從二零零六到二零一零年的四年時間裡,三十萬噸產能的船企從八個增加到三十五個,十萬噸船塢船臺從十九個增加到六十九個。產業集中度大幅下降,在二零零六年之前國內的前十大船廠的產量佔全國產量比重爲百分之七十左右,而到了二零一零年的第三季度則下降到了不到百分之四十!而日本前十大船廠產量佔比是近百分之六十,韓國則高達百分之九十五!

產業集中度的大幅度下降,反映了在這幾年裡,成立了太多太多的造船企業,全國的造船企業總數超過了三千家,在那些造船業大省裡,甚至於出現了一個城市裡就有超過二百家造船企業,其中一多半都是在二零零四年後成立的。而日本和韓國兩國的造船企業加起來,也達不到這個數字!

而如此多的造船企業,其中又大多數是中小規模的企業,不掌握高技術船舶的製造技術和資質,結果就是同質化競爭!爲了生存,這些企業只能拼命的壓低製造成本,從而降低售價來換取訂單,在造船業中就再一次地出現了華夏賣什麼什麼大降價的現象。但是即便是如此,在經濟危機襲來,全球海運業進入低谷後,造船業自然也會面對強力的衝擊!比如三點五萬噸的散貨船,在二零零八年之前報價通常在兩億七八千萬華元,金融危機爆發後掉到兩億華元上下,二零一零年更是跌到了一億三四千萬華元。

價格的大幅度下滑,使得造船企業的利潤出現了巨幅的縮水,很多企業出現了虧損,但是即便是這樣,仍然出現了大量的船東棄船的現象,而且新訂單數量也開始出現下滑的趨勢。

ωωω ¸ттkan ¸c o

於秋暇頷首道:“東海省政府希望我們能夠收購榮盛重工集團公司,如果說不願意全盤收購,參股成爲重要的股東也可以。”

看着窗外仍然飄飛的雪花,上官懿深深地嘆了一口氣,將手中的菸頭在窗臺上的菸灰缸裡狠狠地碾滅,回到了辦公桌前,看着桌上的文件,眉頭扭成了一團。榮盛重工集團公司,是東海省知名的明星造船企業,曾經被東海省政府列爲“重點建設工程項目”及“東海省百家重點扶持的民營企業之一”,可以說是華夏國內造船業中的頂尖民營企業,也是東海省造船業的一張亮眼的名片。

造船業是東海省的支柱產業,做爲全國第一造船大省,東海省的造船業佔到了全國市場份額的三分之一左右,在二零零八年之前,蓬勃發展的造船業,不但創造了大量的工作崗位,也爲東海省經濟的發展貢獻了不容忽視的力量。但是誰也沒有想到,經濟危機爆發後,全球航運業急轉直下,連帶着造船業也一併被拖下了水。

佔到了全國市場份額三分之一的東海省造船業,有百分之七十以上的船舶是爲海外船企建造,自然也因此而受到了強力的衝擊。去年的東海省造船業,出現了整體虧損,除了少數造船企業,比如說國企央企等大型造船企業,它們因爲能夠接到來自海軍的軍艦訂單,倒是還算是不錯;再比如說幾家已經在國際上具有相當高的信譽的民營造船企業,雖然全球航運市場不景氣,但舊船更新換代也會產生訂單需求,活得雖然困難重重,但是還沒有太大的危機。但是這改變不了大部分造船企業如今的困境。

雖然說如今面臨破產清算的造船企業還算是少數,但是如果說這一局面不能夠在短期內得到扭轉,可以想象在未來的幾年裡,業內惡性競爭進一步激烈,大量技術含金量普遍不高的中小企業將面臨被破產清算的危機,就連一些大型造船企業也難以倖免。而造船企業一旦破產,受影響最大的是銀行和地方政府地方政府爲了鼓勵造船企業發展,推動當地的gdp增長和吸納就業人口,往往都會給予其優厚的貸款條件,並在土地政策方面給予優惠條件。而造船企業普遍性地都是當地銀行的貸款大戶,這也使得危機有可能延伸至銀行業這種情況在國外已經出現!

榮盛重工集團公司就是東海省造船業裡最令他頭痛的一個!

第九百八十九章 請求第八百六十四章 有急事的於蕊第二百七十六章 都是錢鬧的第三百二十七章 向注水肉宣戰第四百六十七章 借款第七百六十四章 大禮(月票,月票)第七百三十章 危機中的日本第四百四十八章 鈴木裕的要求第六十七章 難以置信第二章 關注的日本人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不容商榷的決定第二百三十七章 出海有風險第二百零七章 要還是不要?第二百一十八章 交通肇事還是危害公共安全第五百一十章 怎麼就那麼難第六十章 欲借東風第二百五十二章 大製作第五百七十七章 一石驚起千層浪(上)第八百三十四章 競爭者的條件第二百七十四章 一份大禮第五百七十七章 態度第五百六十二章 美蘇聯手第三百二十三章 找個代理人第四百六十九章 宣傳的機會第八百四十三章 接踵而至第七十四章 豐厚的收益(第一更)第五百七十五章 兩手準備第五十一章 指條明路第五百二十三章 不期而遇第二百八十一章 《哈利;波特與魔法石》第六百七十九章 好處第四百七十八章 賭贏了第一千七十四章 給你一個機會(求月票)第一百七十六章 不試試怎麼知道第五百九十章 不可思議第四百四十章 重逢的戰友第四百一十八章 海灘第一千七十五章 要付出代價(求月票)第九百三十九章 西哈努克港?第五百八十三章 一個爛攤子第七十七章 新的機會第二百零八章 跨區※※第八百一十六章 機會總是在不經意間到來第六百三十一章 屈服?第二十二章 三井的說客第五十五章 推薦第四百四十二章 學費多少?第二百三十四章 出海第三百二十八章 愚人節的驚喜第四百九十八章 容不得心慈手軟第三十八章 雙喜臨門第五百八十六章 冤大頭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 一個任務第二百八十一章 難以置信的高價第七章 災後和捐贈第四百五十二章 給我一個房間,好不好?第八十六章 還需要問嗎第一百四十四章 採訪第四十二章 一場即將到來的災難,也是一場資本的盛宴第九十四章 搶桃子的第一百零二章 誰能想到第四百三十四章 跟上來吧第四十五章 永不墜毀的飛機第七百零六章 不是神第一百四十四章 賠罪第五百一十六章 竹槓是要敲的第六百零八章 時間緊迫第二百八十四章 百萬英磅第七百六十八章 街頭衝突第七百三十六章 來客第五百零九章 何樂而不爲第五百五十四章 藥物第六百六十六章 新的獵物第六百一十六章 不聽勸的結果第三百零九章 退路第三百三十四章 “恐怖時代”的來臨第九十七章 簽了還是簽了?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 難得的假期第一百一十七章 危機,亦是機會第九十九章 肩有重任的樸東勳第七百章 警民比例第五百六十九章 噩耗第二百九十六章 說客第三百四十九章 我長得很像軟柿子嗎第五百八十二章 顧全大局第二百一十一章 你在看什麼呢第一百八十九章 窘境第一千二十章 我請客,你掏錢第五百九十三章 我怎麼能替他做決定第一千八十六章 “友邦”驚詫(求月票)第五百九十一章 互相利用第五百五十章 卡梅隆上鉤了第七百零七章 晴空湍流第三百三十七章 目標——國會第六百二十九章 打得就是你第六百一十七章 陽謀第二十五章 一樣要相親第八十七章 明遠,你有興趣嗎?第二十四章 我願意第九百七十三章 一個保證(急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