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八章 如刺在背

崔美妍不甘心,鄭氏兄弟同樣不甘心,不僅僅現代集團公司在不斷地被方家旗下的企業蠶食,如今就連他們自己所掌控的企業,也要面臨着來自方家旗下企業的強力競爭。

現代汽車集團公司,在二零零九年的上半里,雖然受到了經濟危機的衝擊,但是仍然是在奮勇前行,汽車的產銷量雖然說受到了一些影響,但是由於現代汽車集團公司的積極應對,加上韓元匯率暴跌,有利於汽車出口,整體的利潤率反而有小幅提升,這也令鄭蒙忠感到欣慰。但是,一時的平穩並不代表着現代汽車集團公司就可以高枕無憂了。

全球性經濟危機直到現在仍然看不到拐點的出現,全球各國的經濟已經出現了明顯的下滑,二零零九年全球經濟能夠保持增長,就足以令人謝天謝地了。如果說,經濟危機再持續個兩三年,到了那個時候,就是現代集團再怎麼加強管理,控制成本支出,恐怕也要面臨着市場大幅度萎縮的困境了。

而更令鄭蒙忠感到不安的是,三星汽車集團公司在國內市場的咄咄逼人,合資公司秦川三星汽車集團公司不但在華夏國內穩壓了現代集團公司一頭,如今更是已經將市場開拓到了韓國本土!

韓國本土汽車市場的進入是比較困難的,一方面是韓國本身的汽車工業就算是比較發達,不但各種車型齊全,而且有着很高的市場佔有率。另一方面,則是因爲韓國政府爲了保護本國的汽車產業,有意限制海外汽車廠商進入韓國國內銷售,不但進入時要經過多道政府部門的審批,而且一旦出現問題,就立刻禁止銷售!

而且,韓國民衆對於海外國家汽車品牌的關注多限於世界名企,對於華夏的汽車品牌,關注度是很低的。所以華夏汽車出口韓國在二零零九年之前,可以說基本上可以無視。但是在二零零九的上半年,秦川三星汽車集團公司成功地向韓國出口了超過八百輛汽車,這引起了現代汽車集團公司相當大的警惕!

八百輛汽車,這個數字對於每年生產數百萬輛汽車,光是本土就有一百五十餘萬輛的年產量,每年可以出口超過八十萬輛汽車的現代汽車集團公司來說,簡直就是微不足道,完全不值得一提!

但是這其中的意味,卻是令鄭蒙忠感到有些不得不給予重視。與其他的華夏汽車企業相比起來,秦川三星汽車集團公司如今已經是華夏國內產量最高的企業,而且更麻煩的是,它的產品國產化相當高,而且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而且,秦川三星汽車集團公司還有着韓資背景,三星汽車集團公司就是它的兩個股東之一,將它視爲三星汽車集團公司在華夏的子公司也是說得過去的。這使得秦川三星汽車集團公司的產品進入韓國市場,比起其他華夏汽車品牌,要容易地多!

雖然說,華夏的汽車產業經過這些年的發展,已經成爲了全球汽車產業中不可忽略的一部分,但是華夏汽車產業大而不強的局面也是現實。汽車出口更是如此,據現代集團公司的情報收集部門統計,華夏汽車出口在二零零八年裡華夏累計出口汽車(包括成套散件)達到了六十九萬輛,價值一百零幾億美元!而在去年,僅僅是韓國現代汽車集團公司出口的汽車就超過了九十萬輛!

其次,華夏國內的汽車企業和品牌衆多,但是卻沒有一個出口的強者,秦川三星汽車集團公司之前專注於國內市場,後來才逐步開拓國際市場,雖然說在華夏國內,它的年出口轎車可以達到五六萬輛,可以排在華夏國內汽車企業出口的前列,但是這個數字,與全球的其他汽車企業相比起來,卻算不得什麼。

而且,華夏的汽車出口,主要以中低端車型爲主,產品的檔次較低,出口市場也是以經濟不發達的發展中國家爲主,向包括韓國、日本在內的發達國家出口,幾近於無。

但是這一次秦川三星汽車集團公司出口到韓國的這八百輛車,現代汽車集團公司暗地裡也買了一輛,經公司的工程師分析,其製造水平和配置已經達到了現代汽車集團公司中檔產品的水準,但是即便加上關稅和經銷商利潤,價格仍然要比同檔的現代汽車便宜近百分之八,而且由於有三星汽車集團公司負責維修保養,在韓國市場上,還是有着一定的競爭力的。這不禁令鄭蒙忠心裡警鐘大作!而且,這兩年來,執掌現代重工集團公司鄭蒙信也不止一次地和他說到,如今不僅僅是三星重工在與現代重工搶造船合同,香江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也成爲了現代重工集團公司在造船領域裡的重要對手。

一方面搶着現代集團公司的股份,一方面還在現代汽車集團公司和現代重工集團公司的產業領域裡搶食,即便是不算上三星集團公司,方家旗下的企業,如今也已經成爲了鄭氏家族的強敵!

鄭蒙忠和鄭蒙信都認爲,必須要有所作爲,如果說任方家在這兩個產業領域裡再這樣發展下去,不要說海外市場了,就是韓國的本土市場,恐怕都有不保的危險!

鄭家曾經是韓國經濟的第一家族,雖然說如今分裂成爲了三家,但是現代汽車集團公司仍然穩坐第二大企業寶座,現代重工集團公司也仍然能夠排在韓國企業的前十名裡,鄭家的榮光雖然說有所褪色,但是那也只是在面對三星李氏的時候,在面對國內的其他家族時,只要鄭氏兄弟齊心協力,還是居於優勢地位的。

但是,如果說鄭家在這兩個產業領域裡的地位出現嚴重下滑……鄭氏兄弟也不知道未來鄭家會落到什麼境地。這幾十年來,鄭家得罪的人可是數都難數過來的!

鄭蒙忠坐在自己的辦公室裡,看着窗外的夕陽,感覺不僅僅是年事已高的自己就如同那要落山的夕陽一樣,就連鄭氏家族也彷彿要一併陷入那黑暗中去。

辦公室的門被人推了開來,鄭蒙忠不悅地轉過頭去,他要看看,是誰這樣的大膽,自己已經吩咐過,除非韓國總統暴斃,否則不要打擾自己。入眼的卻是鄭蒙信那張比他年輕了不少的臉!

“蒙信?你怎麼來了?”鄭蒙忠見是弟弟親自過來,雖然說兩人間的關係也談不上是多麼好,但是在很多事情上,兩人的立場卻是一致的。

“我聽到了一個消息,想要來和你商量商量。”鄭蒙信站在了鄭蒙忠的身側道。

“什麼消息?”鄭蒙忠心裡一沉,能夠讓鄭蒙信親自前來,肯定不是一般事。

“郭氏航運集團公司旗下的香江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有意上馬建造豪華郵輪。”鄭蒙信頓了一下,又接着道,“郭氏航運集團公司和雲頂集團公司,最近似乎在商談着什麼,管理層見面了數次。我猜,可能郭氏航運集團公司有可能會涉足豪華郵輪的運營。”

鄭蒙忠臉色陰沉了下來,他雖然多年來都沒怎麼涉足造船業,但是大多常識性的知識他還是知道的。豪華郵輪被譽爲造船業“皇冠上的明珠”,是少數韓國造船業還沒有能夠掌握製造的高難度船舶。雖然說每年建造下水的豪華郵輪數量並不算多,但是其價值卻是極其可觀的。當然了,他最看重的並不是香江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會從中賺取多少利潤,而是這背後所代表的,香江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造船技術水平的提升。華夏有句老話,沒有金鋼鑽,別攬瓷器活,香江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既然敢涉足豪華郵輪建造,肯定是有幾分底氣的。

而香江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越有底氣,局面對於現代重工集團公司來說就越不利,而且香江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和三星重工公司可以說是穿一條褲子的,要是香江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能夠順利地造出豪華郵輪,那麼三星重工公司也將從中獲得不少的好處。這對於現代重工集團公司來說就更是一個糟糕的結果了。

若不是現代重工集團公司韓國海軍艦艇的設計和建造中扮演了關鍵角色,給現代重工集團帶來了穩定的訂單和可觀的收入,純製造民用船舶,現代重工集團公司和三星重工公司誰強誰弱,還真不好說。而且,三星李氏家族也控制着相當可觀的軍工產業,涉及到了火炮、坦克、導彈、軍工電子產品等多個領域,在韓國軍方中的影響力並不次於鄭家。

“這倒是符合方明遠那傢伙的一向風格,從造船到運營,他們都要插手!”鄭蒙忠冷哼了一聲。

鄭蒙信心中苦澀,鄭蒙忠這倒是沒有說錯,方家企業佈局,確實是具有這種特點,那就是上下游通吃,最大程度地保證整個產業鏈上的利潤都落到自己的手中。當然了,這是一種比較有風險、投資更是巨大的產業佈局方式,但是一旦成功,面對競爭和風險時,也有着強大的抗壓能力!

現代重工集團公司要面對包括香江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和三星重工公司在內的多家同行的多重壓力,而且,由於韓國這些年來經濟發展屢受經濟危機的重創,對新式軍艦的建造,財政上難以給予足夠的支持,使得現代重工集團公司的未來前景實在是令他感到有些難以樂觀。

“我記得stx集團公司收購了歐洲的阿克爾造船集團公司,而阿克爾造船集團公司也擁有豪華郵輪的建造能力,能不能從這裡打開突破口?”鄭蒙忠沉吟了片刻道。

“stx集團公司是收購了阿克爾造船集團公司,但是想要將豪華郵輪的建造技術吃透,並挪移到國內,沒有個三五年時間,恐怕是看不到什麼希望。而且,stx集團公司,也不會輕易答應我們的請求。”鄭蒙信輕嘆了一口氣道。stx集團公司雖然不如現代重工集團公司,但是在韓國也是一家排得上號的企業,他們花巨資收購阿克爾造船集團公司,就是想在豪華郵輪這一塊當韓國甚至於東亞地區那個第一個吃螃蟹的,藉此令stx集團公司的實力更上一層樓,又怎麼肯將技術與現代重工集團公司分享現代重工集團公司的造船實力可是在stx集團公司之上的。

“也許再過個幾年,他們就不得不考慮了。”鄭蒙忠淡淡地道。

“嗯?”鄭蒙信的眼中閃過了一絲詫愕,若有所思。

“蒙信,我得到的消息,stx集團公司在收購阿克爾造船集團公司過程中,可是向銀行貸了不少款。如果說現在是前幾年航運業大發展時期,這些貸款,我相信stx集團公司會很快的消化掉。但是現在航運業陷入運力過剩的困境,造船業也受到了明顯的影響。stx集團公司在這個時期冒險收購阿克爾造船集團公司,嘿嘿……按華夏的老話來說,他們很可能會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鄭蒙信撫摸着自己的下頜,兄長的話他已經明白了,不是因爲歐洲經濟遭受經濟危機的嚴重影響,stx集團公司是不可能將阿克爾造船集團公司收購到手的,但是也是因爲經濟危機,stx集團公司將自己放在了一個危險的境地裡,一旦它的資金鍊破裂,那麼收購阿克爾造船集團公司就將是它崩潰的最重要原因之一!而到了那個時候,就是大家分肥肉的時候了!

“你過來就是要告訴我這件事情?”鄭蒙忠回身在自己的辦公桌後坐了下來道。

“哦,當然不是!”鄭蒙信在窗前來回地走了幾步,似乎是有些什麼事難下決斷,鄭蒙忠也不催促,雙手託着下頜,若有所思地看着房門。

半晌,鄭蒙信突然立定了腳步,然後三兩步來到鄭蒙忠的面前,雙手猛地拍在辦公桌上,雙眼直視着鄭蒙忠的雙眼,沉聲道:“我們重建現代集團公司吧!”

第六百四十二章 歸屬第六百二十章 又見柳德米拉第十一章 與宮本折一的第一次會面第四百四十章 警察來了第六百三十二章 好命的蘇愛軍第四百章 必須收下第十二章 花落誰家第八章 登門求“路”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焦頭爛額第九百九十二章 心動第七十二章 一盆涼水第三百九十四章 給個機會第七百一十八章 夾帶私活第一百三十四章 爲了方家的未來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 連環規劃第四百二十八章 化緣第九百一十三章 您笑什麼(求月票)第五十三章 目標和差距第二百八十一章 養虎,難啊第二百三十九章 壓力第九百三十五章 新的項目(求月票)第二百四十六章 送禮第五百七十四章 遠來的吉總第四百四十七章 《泰坦尼克號》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 新的合作第五百零九章 何樂而不爲第六百八十一章 會面第九百七十八章 邀請(急求月票)第一百六十九章 審訊方明遠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大選第三十一章 合作第七十七章 上任三把火第五十章 潛在的目標第五百四十三章 領導下井帶班制度第一百零一章 高“規格”的分店開業第七百八十五章 統統全部禁了(求月票)第三十九章 新的投資方向第六百零二章 來客第七百六十一章 她和你說什麼了?(求月票)第三十三章 笑而不語第三百一十七章 全部拿下第一百五十九章 爆炸性新聞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放心了第七十三章 不用外匯第三百七十五章 調解還是火上澆油第四百零一章 一件往事第二十五章 佔了大便宜了第四百四十七章 爲時尚早第九百四十二章 好快的動作第四百二十八章 不用急着回答第二百一十六章 卿本佳人,奈何做賊!第六十二章 國會質詢第三百零六章 寒都第二百七十三章 莫名其妙的採訪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 新的契機第三百七十二章 人生何處不相逢第三百二十四章 我有個請求第三百六十六章 一文不值(三更萬字)第五百二十章 電影新計劃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第七個第六百五十四章 你們級別不夠第九十四章 目標,第一大鋼鐵企業第一百二十六章 緊急下架第二百九十六章 風聲第三百三十四章 將至的危機第四百零八章 庭審開始第六百一十七章 毀約第九百五十一章 相信方少的推薦第一百五十六章 華夏人與猶太人的友誼源遠流長第四百五十六章 憤怒的韓國領事第九十九章 喜訊第三百一十一章 十億盧布的大單第四百五十七章 第二把火第四百三十一章 堵車第三百章 教父?第五百二十六章 開枝散葉的方家第一百五十三章 不希望傳揚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殺猴給雞看第四百四十六章 高速路項目第七百七十七章 眼中的異類第四百三十六章 噩耗第六百二十一章 還有能飛行的圖144嗎?第五百四十七章 尾隨的織田吾三第六百二十一章 搶先第七百零七章 複議第五百七十七章 早做準備第四百七十七章 水比油貴第八十七章 明遠,你有興趣嗎?第一百四十章 我要殺雞給猴看第六百三十一章 “後手”第六百四十五章 真有那找死的?第五百七十一章 等待第四百一十一章 抓人、求援第四百五十二章 給我一個房間,好不好?第九百零九章 附庸家族第二百九十章 蘇聯倒爺第六百九十七章 歷史原因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我們要怎麼做第一百一十一章 打破預售制度第七百一十八章 CMM公司的方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