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二章 新的明珠

李現龍是來也匆匆去也匆匆,與方明遠見面會談了三個多小時後,第二天一早就返回了新加坡。方明遠特意親自將其送到了香港國際機場,算是給足了李現龍面子如今以方明遠的身份地位,能夠讓他早起親自送到機場的人,已經不多了。李現龍一行人進入登機口之後,方明遠即離開了機場返回郭家大宅。

在郭家大宅的門口,正要外出的於秋暇停下車來,上了方明遠的車道:“明遠,你今天上午有安排嗎?沒事的話,和我一起去總部,路上我有些事情想和你談談。”

方明遠想了想,示意司機調頭道:“秋暇姐打算去香港錦湖電影集團公司總部還是郭氏航運集團公司總部?”

“郭氏航運集團公司總部。”於秋暇白了他一眼道,“香港錦湖電影集團公司如今紅得都要發紫,哪有什麼煩心事得常去坐鎮?”《海雲臺》如今已經在韓國電影院線下架,取得了一千六百餘萬觀影人次的可喜票房成績。而且其在海外各國的電影院線也在陸續地上映,從目前來看,票房成績已經超過了三千萬美元,而且還在快速地增長。從各國反映回來的消息來看,各國觀衆對於這一部電影的評價還是相當不錯的,基本上以好評居多,雖然說不能夠與包括香港錦湖電影集團公司在內的這些電影業巨頭推出的大製作電影相媲美,考慮到它的製作成本,也可以說是一部獲得了極大成功的作品。即便是不考慮香港錦湖電影集團公司在sm娛樂集團公司中的股份所取得的分紅,香港錦湖電影集團公司也可以通過推銷《海雲臺》在海外各國的上映獲得可觀的收益。

而且八月十八日,香港錦湖電影集團公司重金打造,由方明遠和卡梅隆再度聯手的重磅作品《阿凡達》就要開始全球公映,對於這一部作品,雖然還沒有上映,就已經在全球電影業內引起了高度的關注。而香港錦湖電影集團公司之前所放出的幾部預告片,也在全球引發了極大的轟動,互聯網上各國的視頻網站上,均佔據了當期點擊量的頭名。全球各大娛樂媒體也對《阿凡達》的即將上映給予了衆多的篇幅進行報道,香港錦湖電影集團公司宣傳費可是着實省了不少。

“你和詹姆斯的名字就是最好的招牌!”於秋暇慨嘆道,那一連串金光燦燦的作品名單,以及總票房價值,令業內人士爲之驚歎不已。

“相信《阿凡達》上映後,我們兩個的票房號召力還能再上層樓!”方明遠笑了笑道。

“看來你對《阿凡達》的票房很有信心。”於秋暇靠在後座上笑道。

“難道說,秋暇姐你看完了《阿凡達》之後,對它的票房成績沒有信心?”方明遠反問道。

“一家電影公司一年能夠有這樣一部電影,就可以保證有可觀的盈利了。”於秋暇輕嘆道,“屆時,不知道又有多少電影公司羨慕地恨不能背後捅你幾刀呢。”

方明遠一笑道:“香港同行們不敢捅,好萊塢的那些電影公司倒是想捅,但是至少近幾年裡,他們是不會做這種傻事的。”

“《無限恐怖》系列電影,將他們都綁在了你的戰車上,他們爲了自己的利益,不但不能夠給你下絆子,要是其他電影公司想找麻煩,他們也會和你站在同一個戰壕裡。”於秋暇點了點頭道,現在看來,方明遠的這一手玩得確實是漂亮,將好萊塢的頂尖公司拉攏進來一大批,而餘下的那些電影公司,即便是想做手腳搗亂,也要想想面對一批好萊塢頂尖電影公司問責時的後果!

“錢花出去,總得有點回報才行,否則的話,日後又怎麼好意思再搭我的便車,美國人對於這個再明白不過。”方明遠道。《無限恐怖》系列電影,哪怕只是達到香港錦湖電影集團公司作品的平均盈利水平,這些電影公司都可以從中分得可觀的利潤。而且,如果說這個系列的電影確實能夠得到觀衆們的認可,那麼日後,他們手中的電影庫裡的那些經典老電影就又多了一條盈利之道,這對於這些有着悠久歷史的電影公司來說,無疑是令他們的財產再次增值!

雖然說《無限恐怖》系列電影的核心思想可以說是一點就破,但是想要將這一類的電影得到廣大影迷們的認可,卻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且,這些公司也不得不承認,香港錦湖電影集團公司電影庫裡的那些經典電影,無疑是最適合這一類電影的改編題材。他們想要讓這一系列的電影一炮而紅,也離不開香港錦湖電影集團公司!

“不過,你小子掙錢快,花錢也快!”於秋暇輕嘆了一口氣道,“這錢在手裡還沒捂熱乎呢,就又被你花出去了。韓金海進公司的股份,雖然不多,收購過來也是不少錢呢。”郭氏航運集團公司和韓金海運公司股東的談判正在進行中,身爲郭氏航運集團公司的董事長,於秋暇自然是掌握着第一手的消息。

“錢放在手裡是最沒用的,再說,秋暇姐現在還缺錢?”方明遠笑道,“韓金海運公司的股份,可是想多買都買不到的。要不是這一次經濟危機的爆發,就算是那兩個股東有意轉讓,也輪不到我們郭氏航運集團公司來接手。”

於秋暇點了點頭,方明遠這是大實話,雖然說韓國這幾年來與華夏的關係不錯,兩國間的貿易往來頻繁,貿易額屢創新高,但是韓國企業到華夏投資和華夏企業到韓國投資,這難度可不是在一個水平線上的。而且韓金海運公司在韓國經濟中的地位比較特殊,在郭氏航運集團公司已經收購現代商船公司部分股份後,能夠再收購部分韓金海運公司的股份,那真是託經濟危機的福。

“你啊,總能夠化不利爲有利,經濟危機時期人人自危,倒是成了你四面出擊,大肆收購企業的機會了。”於秋暇道,“收購韓金海運公司股份的事情,我會幫你盯着的。現在還有一件事情,我想聽聽你的意見。”

“您說。”方明遠隨意地道。

“香港機場管理局,最近有風聲,爲了滿足未來航空交通運輸的需求,鞏固香港做爲國際和地區航空樞紐的地位,保證香港做爲貿易中心和金融中心的全球競爭力,機管局似乎有意考慮要對香港新機場進行擴建,擴建成爲三跑道系統。”於秋暇道。

“三跑道系統?”方明遠詫異地道,“新機場啓用也就十年時間,現有的雙跑道系統就要飽和了?”香港新國際機場是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末期纔開始啓用,一直躋身全球最繁忙機場之列。當時興建的時候,香港方面應當考慮到,爲未來航空運輸業的發展預留空間。

“現在當然是沒有達到飽和的地步,但是機場建設投資巨大,建設時間又長,等到雙跑道系統運力飽和再上馬,就來不及了。”於秋暇道,當年爲了建設現在香港新國際機場,提前十年,當時的港英政府就已經提出來了。經過了長達數年的反覆談判,華夏與英國方面才達成一致意見,開始動工。而從動工到香港新國際機場啓用,足足花了近五年時間。而如果說香港新國際機場進行再擴建,建設第三條跑道,其工程量雖然達不到當初的香港新國際機場,但是少也不會少到哪裡去。

方明遠心裡盤算,香港機場管理局現在就放出風聲來,看來對於香港新國際機場的擴建,他們認爲是十分必要的,而且是相當迫切的。香港新國際市場如果說擴建成爲三跑道系統,客運量怎麼也會有兩三千萬的增長餘地,貨運量增長個三百萬噸到四百萬噸都是有可能的。這對於九龍航空公司來說,當然是一件好事,這意味着它可以向香港新國際機場申請更多的航班。

但是方明遠卻覺得,香港新國際機場真的會那麼快就飽和嗎?旁邊的鵬城和羊城均有大型機場,無疑將會分流走一部分前來香港的客流,不過也有去這兩個城市的旅客先落地香港再前往兩地的可能。這倒是算不上誰佔便宜誰吃虧。

“我估計,這其中也有內地機場建設水平迅速趕上香港,機場管理局擔心大量旅客分流的緣故。”於秋暇道。進入兩千年之後,內地的機場建設大潮興起,不說滬市、江寧這些較遠的機場,僅僅在香港的周邊,鵬城和羊城不是在積極擴建機場,就是興建新機場,給予香港新國際機場很大的壓力。

“機場管理局要建就讓他建去,反正香港財政還有大量的節餘。”方明遠聳聳肩道,“對秦西機場集團公司也沒有什麼直接的影響。對九龍航空公司,應當還算是好事。”

“那你覺得我們有沒有必要投資這一項目?”於秋暇道。

“啊?”方明遠怔了一下,反問道,“機場管理局允許我們投資?”機場管理局的背後是不差錢的香港政府。

“有這個風聲,會吸引社會資本加入。”於秋暇點了點頭道。

方明遠沉吟了片刻,緩緩地搖了搖頭道:“秋暇姐,我個人的意見是不參與進去。香港新國際機場的項目建設費用太高,資本回報率太低,如果說僅僅是爲了擴大九龍航空公司在機場的話語權,犯不上。”香港新國際機場當年總耗資近一千六百億港元,經過了十年多的時間,等到這個項目上馬的時候,無論是人工、還是材料、還是施工機械肯定都有不小程度的上漲,搞不好多加這一條跑道以及附屬設施,所花費的資金也要一千多億港元,相當於上百億美元!而香港新國際機場去年的利潤還不到五十億港元,想要將當年的投資全盤收回,還不知道需要多長的時間。

香港政府對於本地建築企業的過度保護,已經使得香港的大型基礎工程成爲了吞金的無底洞,項目造價就是與歐美髮達國家相比起來,也是高的驚人。與其參與香港的大型基礎工程,不如留着這筆資金投向內或者說東南亞地區。於秋暇點了點頭,對於投資香港新國際機場的擴建工程,她是有些動心,但是也有重重的顧慮,既然方明遠也看不上,那麼這件事情也就放棄了吧。方明遠在商業上的眼光,可以說已經完全折服了她。

於秋暇肅容道:“再說件事,香江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前幾日裡提交了一份報告,他們想涉足豪華郵輪建造行業。而就在四天前,鵬城市政府方面私下裡詢問我們郭氏航運集團公司有沒有興趣在鵬城投資興建豪華郵輪母港並進行運營。這件事情,公司裡的意見不大統一。有人認爲,涉足豪華郵輪建造和運營,可以進一步地擴展公司的業務,而且隨着全球旅遊業、特別是內地旅遊業的大發展,郵輪旅遊,也將得到越來越多人的認可。在目前豪華郵輪建造業務基本上都被歐洲船廠所壟斷,日韓造船廠都在積極地爭取的現在,如果說我們能夠打破歐洲船廠的壟斷,未來的利益將會是十分地可觀。這件事情我想聽聽你的意見。”

方明遠怔了一下,摸了摸鼻子苦笑道:“我這個總裁還真是不稱職,這件事情,居然一點都不知道。”

於秋暇撇了他一眼,嗔怪道:“你整天滿世界地跑,又有哪麼多的企業要關注着,媳婦孩子就一大堆,誰也沒指望着你能夠操心這些雞毛蒜皮的事情。要不是今天剛好遇到你,你又沒事,肯定會等公司裡形成一個比較明確的態度後,纔會正式徵求你的意見。”她早就習慣了,自己這個董事長更像是主管公司正常運營的副總裁,方明遠倒是更像董事長和總裁一肩挑。除了公司運營發展的重大事項由他來決定之外,其他事務都幾乎都是甩手掌櫃。

“這件事,您讓我想想。”方明遠揉揉眉心道。對於豪華郵輪產業,他不是沒有想過,但是在他看來並不屬於很迫切的,所以也就沒有很上心。但是今天於秋暇既然提起了此事,而且郭氏航運集團公司內部也有贊成的聲音,那麼他就必須要好好衡量一下利弊得失了。就算是自己拒絕,也必須要給其他人一個理由才行。

畢竟如今的郭氏航運集團公司財務狀況良好,手中掌握有大量的現金,即便是現在全球航運業進入低谷,郭氏航運集團公司的狀況也還遠不到有危機的境地。況且,危機也是有準備的企業的難得擴張機會,而郭氏航運集團公司在航運業的發展,如今也算是進入了一個瓶頸期,觸摸到了天花板。想要在航運業裡進一步的發展,就將會和全球其他大型航運企業發生正面的“碰撞”!

如果說沒有好的機會,這樣的“碰撞”,即便是勝利了,也往往是慘勝,顯然這是很多人不願意看到的結果。那麼,擴展公司的業務領域,發展相關產業,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不管是建設郵輪母港運營,還是涉足豪華郵輪的建造,可以說都是郭氏航運集團公司業務的擴張。

在造船業裡,豪華郵輪與液化天然氣運輸船、超大型集裝箱船、超級油輪一樣都被稱爲是“皇冠上的明珠”,是名副其實的高附加值船舶。在香江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已經能夠建造液化天然氣運輸船、超大型集裝箱船、超級油輪後,將目光轉向豪華郵輪的建造,倒也算是沒什麼好奇怪的。

而郵輪母港的建設以及之後的運營,從北美歐洲的郵輪旅遊產業來看,也是一個在東亞有着光明前景的產業。能夠給當地和運營公司帶來豐厚的收益。香港自己就有郵輪碼頭,也有郵輪旅遊,其爲香港經濟所做出的貢獻,並不是什麼秘密。

內地的旅遊業蓬勃發展,隨着人們的收入提高,郵輪旅遊也肯定會得到越來越多的人的認可。而內地龐大的人口基數,則決定了這個行業未來的光明前景。而且它對於當地的經濟發展也是確實可以起到重要的作用。鵬城做爲香港的近鄰,注意到了這一產業,也是很正常的。

兩者巧合地在同一時間裡向郭氏航運集團公司最高管理層提出了相關的提議,造成了一加一大於二的形勢,郭氏航運集團公司管理層動心,也就成爲了情理之中的事情了。而且,恐怕在很多人看來,郭氏航運集團公司和親密盟友們擁有強力的造船能力,船舶運營能力、航空運輸能力、國內頂尖旅行社,這完全可以形成一條產業鏈!也使得郭氏航運集團公司進入這一領域時,從一開始就居於相當有利的地位!

“公司裡的反對聲音是什麼?”方明遠問道。

第六百一十九章 冤家對頭第五百三十五章 三天!第一百三十三章 交好第六百八十八章 定下格局第七百一十八章 CMM公司的方董事第一百六十四章 投誠第五百四十二章 需要支持第五百六十二章 大項目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僭越的嫌疑第二百三十二章 一個壞消息第二百一十八章 交通肇事還是危害公共安全第三百九十一章 年前第四百九十一章 又是安然第一百一十四章 一點點的改變,也許就是瘋狂第一百八十三章 混亂第八百一十一章 收購重組第四百八十八章 費爾班克斯急了第三百九十八章 貴賓第七百九十三章 來做我的助理吧第五十八章 偷工減料第一章 奉元科技園第六十九章 滿目蒼夷第三百零四章 屠刀先舉一會兒第三百六十五章 連夜逃吧第八百四十九章 終見曙光第九百零七章 家族監護人第六百三十四章 見個朋友第二百七十章 不急不行第三百七十一章 想吃獨食的宗家第八百四十九章 幫助(求月票)第九百零五章 “亡你之心”第四百七十二章 日本首映式第四百六十七章 借款第二百八十九章 幫手、逛街第五百一十四章 下馬威第八章 攔路喊冤第二百五十章 金玉其外第三百七十二章 胸有成竹的交換第二百五十章 強硬的態度第一百二十四章 校址定下來了?第二百六十八章 大股東第六百六十三章 表哥表弟第一百三十四章 意外的車禍第三百九十章 輪誰的大米?第三百二十二章 第三波第五十一章 代價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 想不想進省廳工作第八十五章 鐵路上的偶遇(下)第六百五十八章 重量級成果第一百零一章 追求者?第二百四十一章 你是我的貴人(求月票)第七百二十九章 不能極力打壓的競爭對手第五百三十九章 會見伯格斯特汽車公司代表第一百一十一章 玩玩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重要事情第三十七章 吃驚的蘇浣東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數學是體育老師教的第一百五十二章 依你的想法去做吧第三百八十三章 記着承諾的詹德第八百七十五章 三分天下?(求月票)第六十九章 小叔,你移民吧第四十八章 風潮漸起第九百一十八章 敬謝不敏第一百三十章 首遇衙內第四百一十四章 風聲第六百四十五章 真有那找死的?第四百零六章 你們是要買婚房嗎第六百四十四章 不跌?不行!(求月票)第五百二十五章 我都要了第七十章 適可而止第三百九十五章 一個消息第六百二十七章 確實是個問題五百零二章 心有忐忑第八百四十四章 樸家的小心思第二百三十九章 不敢再麻煩了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 苛刻的採購價第七章 跳樑小醜第十三章 東歐劇變的後果是什麼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壟斷的打破第一百二十六章 緊急下架第六百五十六章 疑惑第五百七十四章 遠來的吉總第二百三十六章 擴張的野心第三百九十八章 貴賓第四章 松本正道開出的“優惠”條件第一百二十七章 焦急地等待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 想不想進省廳工作第七百九十三章 白事會所第四十一章 對策第八百九十二章 利誘(求月票)第五百三十六章 執迷不悟第五十三章 留個人情第二百八十七章 紅顏禍水第六百二十四章 破釜沉舟第六百六十二章 做一個合格的攪局者第二百四十章 邁出的第一步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一個建議第二百二十八章 四個條件第五百二十九章 拉攏第二百零七章 意料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