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六章 不是神

令方明遠感到滿意的是,在這一場股災中,家樂福集團的股價距離最高點時只下跌了百分之九點多,而且這還是在家樂福集團管理層並沒有出手回購股票的情況下,家樂福集團一直以來堅持按時按盈利比例分紅的作法,使得它即便是在大股災中,也保持住了股價的相對穩定,成爲這一場股災中少數的幾支股價相對穩定的股票!在如同大草原一般的證券交易所的大屏幕上,它常常是綠地中的一點紅!

他希望經過這一場股災之後,監管部門能夠痛定思痛,拿出認真和負責的態度來,重整河山,令股市能夠真正地發揮出其應有的作用來,而不是成爲國企和某些公司的圈錢場。當然了,方明遠也明白,估計日後,還是失望的可能性更大!

他隨意地翻看着網頁,突然有一個標題吸引了他的注意……

潼宜市潼川區,如果說拿gdp來排名的話,它無疑要排在倒數第一的位置上,雖然說從面積來說,它又是潼宜最大的一個區。但是與成爲潼宜的一部分之前相比起來,短短的幾年時間裡,它的gdp雖然只增長了一倍多,但是它的人均收入卻增長了近三倍。與原先堪稱難史難弟的聖地市相比起來,它已經超過了聖地市核心區的人均收入水平。

如今的潼川區,經過多年的引導和培育,旅遊業和農牧業、林業、奶業、養殖業、花卉種植已經成爲了其的核心產業,原本就不多的重工業,要麼關停並轉,要麼被私營化進行改造,達不到環保標準不需許開工。這些年來,潼川區差不多有三分之一的人口都常居潼宜核心區,還留在潼川的人已經主要是以農業人口爲主。不過,留下的這些潼川人也沒有什麼不滿的,因爲他們的收入與前幾年相比起來,增長了近三倍,而且所享受的福利待遇,更不是以前的潼川所能夠相比的。

不說別的,光是在教育和醫療這兩個領域,他們所享受的待遇,全省裡,恐怕也只有奉元市的市民能夠和他們相比,他們還能夠有什麼不知足的。而且,潼川併入潼家成爲一個區之後,官員們變得和氣了,辦事也不用被踢皮球一般從這個部門到那個部門,發放的各種補貼也不拖欠了,山也綠了,水也清了,他們銷售自家的農產品也有了一個大市場!

當然了,也並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是令他們滿意的,比如說潼川有大片的山地要退耕還林,山羊等牲畜不能夠散放了,使用農藥也有嚴格的標準了,餵豬餵雞養魚養羊也不能隨便喂藥了,要是抽查不達標,就不能夠將產品銷售到潼宜核心區去,如果說多次檢驗都不達標的話,那些來收購的商家就會拒絕收購他們的農產品,甚至於會引來牢獄之災。這些規定剛實施時候,有些人不信那個“邪”,認爲不大了花些錢上下打點一下就可以矇混過關,結果是潼川區負責這一塊的部門,有十分之一的工作人員或被處分或被降職,情節嚴重的開除公職追究法律責任,那些不信邪的農民,則面臨着高額罰款和行業禁入,這一下子,那些想走邪門歪道的人們一下子就老實了。

鄉鎮裡的小工廠小作坊也被要求必須要達到環保標準才能夠開工,至於製假作坊,那更是沒有半點存身之地,潼宜對於假冒僞劣產品的打擊力度之大之狠,可以說是前所未有。而且,在潼宜境內售賣假冒僞劣商品,也是相關部門打擊的重點,所以,在潼宜不能說是肯定買不到假冒僞劣產品,但是機率極低。

潼宜所實行的九年義務制教育,也在潼川得到了徹底的執行,不管是民營學校還是公立學校。依照規定,潼宜境內的公辦小學和初中均免收學雜費,民辦學校收費也按照標準有所減少就讀的學生按照公辦同類學校收費標準免除學雜費,高出免除標準部分由學生家庭負擔。適齡兒童,如果說家裡確實有困難無法繼續學業的,還可以向市裡申請,給予各項補助。故意妨礙適齡兒童上學的家庭,其家長都會被進行追責。而且潼宜市政府還專門撥款,將潼川區轄區下的大大小小的學校都修繕一新,並且市政府還要求區政府,每年的財政預算中,學生教育,市民醫療,以及養老方面的資金必須要得到優先保障!

在潼川教育系統工作的人們也因此而感到揚眉吐氣,他們的薪酬不但有明顯的提高,而且再也沒有拖欠的狀況發生,而且也有越來越多的大學畢業生願意成爲教師。但是近一個星期裡,有一件事卻是令廣大基層教師們感到心中鬱氣難平。

就在兩個多星期前,區重點中學潼川一中裡發生了一起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衝突,由於鬧得比較大,甚至於驚動了區教育局。一名初三畢業班的學生在上課的時候,在一位年近五十的老教師背後貼了一張紙,紙上畫了一個栩栩如生的王八,並寫上了“我是王八我怕誰”!

結果這位老教師就掛着這張紙上了十分鐘的課,直到下課才被同事發現,然後很快就調查出來了始作俑者,這位老教師將該學生帶到了辦公室,要求她賠禮道歉並寫檢討書。而該女生不但拒絕賠禮道歉,還當場將畫有王八的紙撕碎。接下來的事情就成了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了。老教師說是該學生先動手的,還用書砸他,他被迫還手,女學生說老教師抽了她一耳光,然後還掐她的脖子。事後經檢查,老教師的臉上和身上都有指甲的劃痕,女學生的臉上和脖子上也確實是有被打過的痕跡。

事發之後,學生的家長立即找上了學校,要求學校嚴肅處理體罰學生的老教師,此事一直鬧到了區教育局,就在三天前,經區教育局局務會議決定,開除老教師的公職。這件事情宣佈之後,老教師認爲處罰過重申請複覈。這件事後來被媒體知曉,給予報道,在社會上引發了極大的爭議。

潼川一中校長吉銳陽因此都感到腦袋大了三圈,現在幾乎每天都有記者打電話來要求採訪此事,還有不少人打電話來表示對區教育局的這一處理決定表示不滿。聽說,就連區教育局那裡都不得安生,市教育局也專門打電話來訊問此事。

說實話,他也不想這樣處罰老教師,已經近五十歲的人了,在教育第一線兢兢業業工作了二十多年,是學校的資深老教師,教育水平也不錯,爲人一向也不錯,否則的話也不會讓他帶畢業班。開除公職,先不說老教師日後的檔案上會留下污點,再找工作也很難,光是如何調整畢業班的代課老師,就是一件麻煩事。而且這一處理決定,也引起了校內很多老師的不滿,認爲先不說開除公職這一處罰是不是過重,光處罰老教師,而不處罰鬧事的學生,這就是明顯的不公!一個巴掌拍不響,學生不鬧事侮辱老師,老師吃飽了撐得去打學生啊?已經有私下裡的傳言,有些教師要聯合起來到區教育局去請願,爲老教師鳴不平!

他完全能夠理解這些老師們心頭的鬱悶,雖然說很多文藝作品中,都將師生之間的感情描述地充滿了濃濃的師生感情,既然是人,有人際交往,就不可能討好所有人,有矛盾、有磕磕絆絆方纔是正常的人際交往。老師也是人,有人脾氣好,有人脾氣暴躁,有人喜歡乖巧的學生,有人喜歡充滿活力的學生,有人關注尖子生,有人卻以將那些刺頭教育成材爲榮,這都是再正常不過的了,畢竟老師也是吃五穀雜糧的普通人,也有七情六慾。

但是他也沒有辦法,在九十年代以前,七十年代末期後的那十幾年裡,老師的地位和權威還能夠得到一定的保證,雖然說班級裡肯定還會有刺頭和不聽話的學生,但是整體上來說,師生衝突雖然有,但是無論是家長還是學校,一般情況下都會站在教師的一邊,那些問題學生,一般也沒有膽量和老師正面衝突。

但是到了現在,老師面對學生,已經不擁有權威和主動權,因爲《未成年人保護法》、《教育法》、《教師法》、《中小學教師違反職業道德行爲處理辦法》等等一系列的法規出臺,對於學生的保護提高到了新的高度,卻隱隱有把教師事先設定爲師德的違反者。大有無論什麼情形,先把教師放在道德的烤架上炙烤一番再說的架式。再加上如今的孩子都是家裡的小皇帝和心肝寶貝,而且近些年裡老師羣體裡也出了一批害羣之馬,造成社會上、網絡上對師生衝突事件,很容易形成對當事老師和學校、教育管理部門的“聲討”浪潮!

雖然說,處理這裡教師隊伍裡的害羣之馬是應當的,但是過於高調的聲討也帶來了很多的副作用,比如說爲了維護社會穩定,教育管理部門和校方在處理師生衝突的時候,不得不考慮和迎合所謂的“民意”,卻往往忽略了事件本身的是非曲直,往往會以犧牲當事教師的權益來換取從嚴治教的好名聲。

這使得很多教師在管理和教育那些問題學生時,畏手畏腳!體罰不可以,重話不能說,處分不能輕易給,義務教育又不能開除,工讀學校也沒法子送,要是再碰上個護短不講理的家長,真是拿那些問題學生沒什麼好辦法。對此,原本教師們中就有很多人感到很不滿,現在的孩子獨生子女不少,往往由於家庭的溺愛,過於以自我爲中心,心智又常常早熟,很多原本在七八十年代,這個年紀的學生根本不會發生的事情,如今都不是什麼新鮮事情了。

倒是學校裡學生欺壓學生已經不成新鮮事了,學生和老師發生衝突,倒是頻頻發生。潼川一中屬於區重點中學,在整個區的中小學中,還算是好的,那些普通學校中,學生辱罵教師,甚至於和老師動手的,大有人在。甚至於出現了學生打傷老師,扭斷老師手指的惡劣事件。而這些事件中,吃虧的往往都是教師和校方。不過,以往類似事件中,校方和老師也就是受行政處分,像老教師這樣受到開除處分的,還是第一個。吉銳陽自己也覺得處罰過重,但是這是區教育局局務會議的決定,他也無法抗衡。據說那個女孩子的家庭有些背景,認識區裡的領導,上面施加了壓力。

所以這幾天,他沒少給學校裡的這些教師,尤其是年青教師“上課”,要求他們無論發生了什麼樣的課堂事件,一定要忍,不要和學生起衝突,在任何時候都不得動怒,不要亂了方寸,否則的話,不但可能會招來學生更嚴重的侮辱,甚至於還可能引得學生動手,到了那個時候,捱打是肯定要吃虧,還手就會受到相關規定處罰。出問題都要向校裡報告,由學校來進行處理。

而在當時,就有青年教師站起來質問是不是要將教師的尊嚴都放到學生的腳下,任他們踐踏,還要唾面自乾,學生扇了你的左臉,你還要將右臉湊過去讓他再扇一巴掌纔對?到底在學校是教師管理教育學生,還是學生對教師進行管理和再教育!初三的學生裡,大多都是十五六歲的人了,連刑事責任都要部分承擔了,不是剛上學的小學生,什麼事情都不懂,這樣放縱他們,會給學校裡那些尊規守紀、尊師重道的好學生起到什麼樣的榜樣作用?

他知道對方說的有道理,現在這樣做是不對的,但是胳膊擰不過大腿,就算他能夠頂住區局的壓力,但是他還能夠頂住輿論和那一條條法律的壓力嗎?他也不是神,只不過是一個普通人,一箇中學的校長罷了!(~^~)

第四百四十六章 高速路項目第九百零九章 附庸家族第二十四章 郭老爺子來京第七百四十七章 合作的條件第四百八十九章 爭執的郭家第七百四十六章 引爆(求月票)第一千八十章 連環合作(求月票)第七百一十二章 條件與好消息第六百七十二章 各退一步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新的胡蘿蔔第一百四十二章 遠東第一船廠第五百六十八章 賠禮道歉第一百八十三章 相信我的直覺第七十二章 應允第三十二章 橫插一腳第三百四十八章 拉攏第一百九十六章 陣營之爭第六百六十章 天價第四百五十一章 圖的什麼?第二百四十五章 問計(三更求月票)第一百七十三章 不差錢第四百六十五章 兩個提議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 心虛的新加坡人第七百九十八章 變化第二百二十四章女人的野心第三百一十八章 給武興國做媒的蘇聯美女第二十八章 機房故障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大選第五百八十四章 狗屁的規定 傲慢的員工(上)第一百五十九章 爆炸性新聞第二百二十九章 第一步第二百一十九章 雙簧第三百三十二章 解決的方案第二百零八章 我要貸款盧布第九百五十五章 隨時啓動第九百九十九章 受害者 受益者第四十九章 橫井軍平很頭痛第八十六章 還需要問嗎第四百五十九章 曝光和新聞發佈會第二百一十八章 交通肇事還是危害公共安全第二百二十九章 蘇愛民眼中最大的困難第六百五十八章 三十億元的投資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 不容挑釁第四百六十九章 壽禮第一千二百五十章 要守口如瓶第一百七十四章 方老爺子的亂命第八百九十四章 新的鮎魚(求月票)第一千五十二章 悔之晚矣(求月票)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殺猴給雞看第一百一十一章 我們行嗎?第八百一十三章 牢騷第十七章 自我感覺良好第一百一十八章 他鄉遇國人第五百四十二章 震驚的“分享”第四百二十章 高價買個明白第五百五十三章 湊巧第四百四十三章 把握何來?第一百五十章 “量身打造”的作品第二百零八章 我是來捐錢的(上)第五百九十五章 不必擔心第二百四十四章 能不能支持國貨第四百六十八章 潛伏第四百一十九章 賣油不行,我們借油成不成?第二百零三章 投資王室第五百九十六章 過街老鼠第二百五十五章 驚人的大禮第五十四章 居然說謊第五百五十一章 傳奇的人物第三百一十一章 煩惱、騙子第四百八十三章 香港迴歸的前夕第一千二十章 我請客,你掏錢第十二章 皆大歡喜第九章 蘇爺爺,我需要您的支持第二十一章 意外的違約第四百零九章 逆轉第二百六十二章第七十四章 陳南山的提議第二百四十二-四十三章 抱緊華視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決定第四百零九章 有人墜樓了第六十六章 焦頭爛額的村山富市第八十五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五百七十章 兩座水庫(下)第四百三十五章 號召力第二十七章 震驚、傳個話第五十二章 那是個燙手的山芋第三百七十七章 臥榻之旁,豈容他人安睡!第五十一章 拒收謝禮第五百五十一章 兩次合作第七百四十章 邀請第一百二十七章 沃而瑪集團的來意第四百四十一章 殺雞給猴看第六百一十八章 交叉持股第八十九章 契機與改變第一百四十七章 無事生非第一百零一章 高“規格”的分店開業(下)第七百二十一章 坐在火山口上的部長第八百四十六章 巨大的分歧第五百三十八章 將成爲過去第二百八十三章 有結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