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七章 問策

四月十七日,李馨彤爲方明遠誕下一子,七斤三兩,方家爲之歡騰!李澗熙一家也是笑不絕口,這個孩子的出生,對於進一步地穩定兩個家族之間的關係,可以說將會起到無可替代的作用!而到了這個時候,方明遠才能夠靜下心來,處理這幾天積壓下來的工作。

“四月二十七日的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典禮的邀請,你到底是去還是不去?”鄭嘉儀問道,“這可就沒幾天了,你也得給對方一個準信吧?”

方明遠靠在沙發上,仰望着天花板,這幾天心絃一直緊繃着,雖然說沒幹多少工作,但是精神上的疲倦卻不是那麼容易就能夠緩過來的。香港錦湖電影集團公司雖然總部在香港,但是香港電影金像獎方明遠卻沒正式參加過,原因其實很簡單,別看香港錦湖電影集團公司拍了那麼多的作品,但是能夠參選香港電影金像獎的卻是寥寥。

香港電影金像獎從成立之初,可以說就是爲香港電影業服務的,要參選香港電影金像獎,是有着不少條件的,香港錦湖電影集團公司是在香港註冊,這一點倒是滿足條件,但是它的那些大製作電影,啓用的導演中就沒有持有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證的香港居民,而且香港電影金像獎還要求影片最少有六個工作項目的工作人員爲香港居民,這兩點可以說就將香港錦湖電影集團公司早期的作品全部都剔除了出去。

而到了後來,香港錦湖電影集團公司的工作人員經過幾年的積累,終成氣候,不再是由外國人挑大樑,但是這個時候,香港錦湖電影集團公司已經無須用香港電影金像獎來爲自己添光增彩了奧斯卡獎都獲得不少了,香港電影金像獎,雖然說被譽爲了是香港及華夏電影界最重要的獎項之一,但是終究顯得有些小家子氣。而且香港錦湖電影集團公司參選的話,對於香港的其他電影公司,會輕易地形成碾壓的勢頭,這無疑是不公平的,也是不利於香港電影業的發展。所以這些年來,一般都是於秋暇代表香港錦湖電影集團公司出席,以表示對這一獎項的支持。

但是這一次,主要是因爲《英雄》三部曲的成功,令包括香港電影業在內的華、日、韓三國電影業都看到了東方題材在全球電影市場上也是大有可爲,而《堂山大地震》的首映式更是令他們看到了方明遠在全球娛樂業中的強大號召力,而香港電影金像獎這些年來在華語電影獎項中的影響力也在不斷地弱化,才令他們下決心邀請方明遠前來參加。

“香港電影金像獎協會這一次還是很有誠意的,特意將時間推遲了兩週。”鄭嘉儀輕聲地道,“你既然已經在《堂山大地震》的首映式上都露臉了,是不是也照顧一下香港電影金像獎?畢竟香港錦湖電影集團公司還是在香港的。”

方明遠突然伸手拉了鄭嘉儀一把,毫無防備的鄭嘉儀驚叫了一聲,就趴在了他的身上,方明遠伸手摟住了她的腰肢,在她的耳邊輕聲地道:“你是不是希望我能夠去?他們有沒有誠意,我纔不關心呢,要是有誠意我就要出席的話,那我就是一天有八十四小時也不夠用。我只問你,想不想我去?你說去,我就去!”

鄭嘉儀伏在他的懷裡,晶瑩如玉的耳朵已經變得通紅,嬌嗔道:“大清早的,你又想動壞主意了?”

“怎麼能說是壞主意呢?我們可是夫妻呢。”方明遠輕笑道,“這不是人倫大禮嗎?”

“你還有那個精力?我可不想讓姐妹們回頭埋怨我不體諒你。”鄭嘉儀摟住了他的脖頸,輕笑道,“別胡鬧了,趕緊處理完這些事情,你回去陪馨彤他們母子去,也好好地睡一覺,眼睛裡都是血絲呢。”李馨彤這一次雖然還說是順利,但是也差一點就需要剖腹產了。

“好吧,我去參加,霑叔也曾經說過,要我多多扶持香港電影的。”方明遠放開了鄭嘉儀腰間的手道,他確實是很累了,但是卻又睡不着。

鄭嘉儀在他的脣上輕吻了一口,站起身來道:“那我就通知香港電影金像獎協會了,他們肯定是很高興!”《堂山大地震》首映式在全球掀起了一輪收視**,直接間接地爲《堂山大地震》的票房成績燒了一把火,怎麼能不讓香港電影人爲之羨慕不已。香港迴歸之後,雖然說香港電影確實是走向了衰退,但是這並不意味着香港電影就再無好電影,只是由於內地市場的嚴格審覈制度,以及東南亞、韓國、日本市場的失去,加上本土市場的狹小,香港大多數電影公司又沒有及時地轉型,仍然抱着舊有的電影模式,它的影響力卻再也難比當年。做爲在香港出生、成長的一代,鄭嘉儀自然是希望香港電影能夠重現昔日裡的輝煌。

忙碌了一個上午,方明遠這纔算是將積壓下來的重要事務都處理了個七七八八,離開自己的書房,前往李馨彤的住處。此時李馨彤的房間裡,李澗熙一家人都在這裡,新生兒就躺在李馨彤的身邊睡得正香。方明遠進來後,李澗熙等人又說了幾句話,就都告辭離開了,將空間留給了兩人,只是出門前,李澗熙向方明遠打了個眼色。

方明遠和李馨彤說了會話,又抱了會兒小傢伙,李馨彤就催他去休息,他眼睛中的血絲和臉上的疲倦令她看着都覺得心痛。

剛出了房門正遇上崔宜秀,“恭喜妹夫,又喜得麟兒!”崔宜秀輕笑道,“馨彤這裡有我照顧,你放心地去休息吧。”

“那就謝謝嫂子了。”方明遠笑道,“岳父他們打算什麼時候回韓國?”

“這你就得問爸爸他們了,我會在這裡呆到孩子滿月的。”崔宜秀指了指身後道,“他們現在在那邊。”

方明遠順着走廊來到了小院的會客廳裡,李澗熙和李英昊正坐在這裡,看方明遠進來,李英昊站起身來笑道:“你和爸爸先談,我出去打個電話。”

方明遠坐到了李澗熙的對面,李澗熙的眉宇微皺道:“你也要注意休息,別累着自己,日後的路還長着呢。”

“是,和您談過後,我就回去休息了。”方明遠打了個哈欠道。

“馨彤母子平安,我們這心裡也就踏實了。韓國那邊還有一堆的事情,出來這些天,我們也應當回去了。”李澗熙道,“如果說沒什麼事的話,我打算下午就乘飛機回國。在走之前,我想問問,你有什麼話要和李酩鉑說的嗎?”李酩鉑這幾天沒再打電話來,但是韓國國內的社會形勢卻是一點都不容樂觀。越來越多的媒體加入到了對李酩鉑批評行列中來。

“李酩鉑看來是沒有將我的提醒當一回事,鬧成現在的這個樣子,也是他自做自受。”方明遠按着自己的太陽穴,帶着幾分不滿地道。

“嗯,你說得沒有錯,但是我們也不能任由事態這樣繼續下去,不管怎麼說,李酩鉑也是在我們的支持下上臺的,要是他從此威信不在,不管是對我們,還是對三星集團公司來說,都不是一件好事情。”李澗熙一臉鄭重地道,“尤其是在現在,韓國社會絕不能亂!”次貸風暴已經開始影響實體經濟的現在,如果說韓國政壇再發生激烈的動盪,韓國經濟的未來簡直就是暗無天日了!三星集團公司自然也不可能倖免。

“馨彤已生產的消息瞞不了多久,只要我們父子一回國,李酩鉑就可以猜到,屆時他就是不找你也肯定會找我詢問。我倒是覺得,你不妨拉他一把。”李澗熙笑道,“想來,經過了這件事情,對於你的話,他再不敢有半點輕視。”

“呼……”方明遠長出了一口氣,半晌才道,“李酩鉑事情幹得太沒有水平,事前的鋪墊不夠,對國內的反對意見也沒有充足的認識,貿然答允了美國人,自己把把柄交給了在野黨,這能怨得了誰?要我說,這件事情既然出了,想要當它完全沒有發生過是不可能的了,只能說是儘可能地將損失降到最低。”

“嗯,那麼依你看,李酩鉑怎麼樣才能夠將損失降到最低?”李澗熙問道。

“事已至此,那麼與其最終被迫將臉面丟得一乾二淨、威信大失,還不如從一開始就別要臉了。先向韓國人道歉,穩住社會局面,然後與美國方面商榷修改還未執行的協定,至少要退回到進口的美國牛肉月齡不得超過三十個月這條線上,然後要美國人再做些保證牛肉質量的承諾,同時,在國內發動媒體來解除國民對食用美國牛肉的擔憂心理。”方明遠道,“不過這都不是最重要的……”

“這些還不是最重要的?”李澗熙詫異地問道,李酩鉑這才上任幾天啊,要是這一連串的動作下來,李酩鉑可以說是國內國外的臉面可是都丟乾淨了,也算是在韓國曆任總統中創下了一個紀錄!韓國曆任總統,在剛上任的至少頭幾個月裡,媒體和在野黨一般是不會太挑刺的,一來是因爲那個時候一般都是新總統支持率最高的時候,而且也是國人比較寬容的時候,畢竟人家剛上任,熟悉工作也得給點時間不是?韓國總統不允許連任,上去的都是新手,這一次你苛刻了,那麼下一次,對方也可以對你方新上任的總統苛刻不是?

“對,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李酩鉑要想辦法安撫住韓國國內那些包括養牛戶在內的農戶,他們纔是這一次牛肉風波的最大抗議羣體。如果說能夠將他們安撫住,那麼即便是媒體和在野黨將李酩鉑罵得狗血淋頭,只要社會穩定,李酩鉑的地位就穩如泰山。”方明遠正色道。

“我明白了。”李澗熙點了點頭道,“這一點你看得很透徹,不安撫了他們,抗議就不會平息。但是這件事辦起來卻是不易啊。”

“我知道,韓國佔總人口百分之四的農民,做到了我國佔總人口百分之五十都不止的農民所做不到的偉業!”方明遠嘆息道。韓國在二戰結束後相當長時間都是一個落後的農業國家,後來迅速地成爲了工業國,農民在總人口中的比例也是快速地下滑,到了現在,只佔總人口的百分之四左右。韓國地少人多,農業發展自然是不可能像美國、加拿大那樣發展大規模的農業,只能夠是小農農業,這決定了韓國農業在全球貿易中半點競爭力都沒有。而爲了保護本國的農業,也爲了保證這些農民的生活,政府採取了高農業補貼、高農產品價格和高關稅壁壘的“三高”政策!

而且,雖然說韓國的農民數量只佔到了總人口的百分之四,但是在韓國的各項選舉中,卻沒有一個黨派敢小看這百分之四的票倉,所以歷任韓國政府都在不斷地強化對農民們的保護,這一做法雖然使得韓國的農民在收入上保持住了不斷地增長,沒有被其他行業拉開,但是也使得韓國市場上,農產品的價格遠高於東亞其他國家。一位韓國學者就曾經說過這樣的話“韓國的大米是政治米,而不是經濟米”!

這一次韓國的牛肉風波,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爲韓國養牛人擔心大量的低價美國牛肉進入韓國市場,衝擊他們的既得利益。而其他的農民則是擔心美國牛肉的進口,會令韓美自由貿易協定生效,那樣的話,兩國之間互相減免關稅,會改變政府對他們的保護政策,損害到他們的利益!

李澗熙道:“所以我們韓國的官員,都很羨慕你們的官員,雖然說你們的官員表面上似乎沒有我們的官員收入高,但是,呵呵……”(~^~)

第二百零五章 國有資產管理局的獅子大開口第五百七十章 兩座水庫(下)第五百二十章 睜眼說瞎話第五百五十一章 建立儲備庫第四百七十四章 有沒有興趣籤個約?第五百四十一章 宇田光璃的追求者第三百八十八章 有人悲來有人喜第一百五十七章 辛德勒不止一個第六百零四章 你不能總是站在陰影中第四十三章 參股(下)第一百四十七章 難得的機會第七十七章 兒子,我想承包車間第三百五十一章 輸人不輸陣第八百一十章 老辣的山內泊(求月票)第三十五章 喝酒第一百三十三章 僵局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難得的機會第二百零二章 改變些什麼 (求月票)第二十章 全蟹宴第六百一十三章第一單第一百三十七章 喜事臨門第二百五十三章 錯過真佛第六百零五章 向東還是向南第一百九十四章 落空(求月票)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 怎麼辦第二百七十六章 要個孩子吧第四百一十五章 能不能變通一下第六百三十章 必須道歉第四十八章 散散心、把把關第一百一十八章 他鄉遇國人第十一章 誘人的林蓮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暗流第七百九十章 打假行動(求月票)第五百一十九章 打死你我也不說第五十六章 登門第二百六十五章 定心丸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 如釋重負第十章 反響第二百三十六章 香港與越南相比起來,孰重?第一百二十三章 果然不是盞省油的燈第三百六十八章 情人橋第一百二十八章 引爆蘇丹紅第四十八章 艱難的抉擇(下)第三十五章 一點機會都沒有第三百三十二章 暗藏的野心第九章 鄉委書記代表了誰第四百三十六章 都是有背景的第八百七十三章 釜底抽薪第七十九章 考場門前的故人第九百一十五章 是危機也是機會(求月票)第四百一十二章 一併抓走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仁慈的收購第三百八十章 響鼓就要重錘第七百零六章 羅琳要結婚了第三百二十章 民事賠償訴訟書第三百二十二章 第三波第四百九十五章 人生何處不相逢?第四百一十三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九十六章 又一個牛人第六章 八三年嚴打第六百八十九章 未來的投資第五百七十四章 遠來的吉總第六百五十九章 一鍋端怎麼樣?第三百五十四章 不給面子第四百四十四章 真的會批准的第一千九十二章 雙方的條件第九十一章 那就改變好了第一百二十九章 不當冤大頭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制度第六百四十四章 不跌?不行!(求月票)第八十六章 斯皮爾伯格的爆料第九十三章 招搖的麻生香月第四百九十七章 在保證金上做文章第九章 反擊第二百六十七章 再給我幾分鐘第四百四十六章 重點扶持七百零一章 戶口問題第一百一十五章 炒作第一百五十六章 華夏人與猶太人的友誼源遠流長第三百五十章 堂兄弟第二百二十六章 一箭雙鵰第一千一十二章 神來之筆(求保底月票)第五十章 震盪第三百五十四章 顛倒黑白第三百六十七章 爲難第六百三十三章 華海油來人了第八百三十七章 鬥毆第七百五十九章 大手筆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新主機第九百二十二章 動搖了的心思第一百七十一章 難產的改革方案第二百一十九章 雙簧第四百八十二章 應當獨立了第六十二章 就讓我再忽悠一把(下)第五百一十三章 難得的機會第八百二十二章 心急的米洛特(求月票)第一百六十二章 爲什麼第七百四十六章 引爆(求月票)第五章 說服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壟斷的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