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三章 有結果了

要是省裡主動提出來要興建從奉元到蜀省蓉城的高速公路,不管蜀省境內的高速公路怎麼興建,至少秦西省境內從奉元到倉府市的這一段高速公路,籌資的壓力就在省裡了,而倉府市方面,只需要興建一小段高速公路將自己與奉蓉高速公路連接起來,就可以完成與省城奉元的高速連結。成爲秦西省裡再一個有高速公路與省城奉元相連的城市!如果說,蜀省方面也積極配合的話,那麼倉府市還能夠成爲秦西省境內第一個與蜀省有着高速連結的城市!

“你覺得他們會信?”蘇愛軍道。連結兩個省省會城市的高速公路,要路過多個地市,其中的各種麻煩之處難以盡數,而且自古蜀道難難於上青天,要修建高速公路,投入之巨大,比起平原地帶修建高速公路還要多上幾分。這種高速公路,一般都是由國家交通運輸部門組織建設。

“他們當然會懷疑我們是不是真的要建設奉蓉高速公路,就讓他們懷疑去好了。”方明遠聳聳肩膀道,“他們會想我們放出這樣的風聲,背後是不是有什麼目的,似真似假,似假還真,才讓他們傷腦筋。然後秦西機場集團公司會和空軍方面商榷,將倉府市的軍用機場接收下來……”位於倉府市的那個軍用機場,興建於建國初期,到了現在已經完全不適合軍中主力戰機的使用,早在七八年前,那裡就已經沒有了軍機,如今也只是用做一個備降機場,一年裡都不見得有幾架軍機降落,對於軍方來說,這個機場早就已經失去了其應有的作用,而且還不得不在這裡消耗人力物力。

秦西機場集團公司對於倉府市的這個軍用機場,也是早就打上了主意,將這裡收歸旗下,只要稍加整修改建。日後就可以做爲面向蜀省、隴西省、秦鳳省的一個重要支線機場。況且倉府市自身的旅遊資源也是相當豐富的,可以大力發展旅遊業,還可以做爲一個重要貨運機場,減輕未來奉元國際機場的貨運壓力。

“同時放出的兩個風聲。一個眼看着要成真,他們就會懷疑另一個的可能性到底是有幾分!”蘇愛軍拍掌道,“而爲什麼會出現兩種結果呢?”

“因爲有的人管不到軍用機場,所以軍用機場被秦西機場集團公司談了下來,因爲有的人可以在建設高速公路上不配合。所以高速公路建設遲遲沒有進展!”方明遠笑道,“何況我們這也不是胡說八道,奉蓉高速公路,我聽說部裡確實有建設的意向。”

“嗯,意向是早就有,現在的問題是沒有錢!”蘇愛軍雙手一攤笑道,“現在國內哪裡都缺錢,就是國庫裡都沒有餘糧啊!”中】央各個部委裡的項目計劃多了去了,其中絕大多數最終都會因爲籌集不到足夠的建設資金而最終只是紙上談兵。

“嘿嘿……”方明遠只是笑了幾聲,卻沒有說什麼。

“最近你的大動作很多啊。資金上有沒有問題?”蘇愛軍問道,一連串的合作項目,以及方家旗下這些企業一連串要上馬的項目和收購計劃,對於資金的需要也是十分驚人的。雖然說有銀行在背後的支持,但是那也是需要有足夠的自有資金才能夠保證資金鍊不會斷裂。

“沒有問題,有迪拜和科威特主權財富基金的投資,資金還是比較寬裕的。”方明遠搖頭道。蘇愛軍這才放下心來,迪拜主權財富基金和科威特主權財富基金他都聽說過,那可都是大金主,不差錢的。而方明遠與迪拜王儲和科威特王子良好的關係。他也是知道的。方明遠能夠得到迪拜主權財富基金和科威特主權財富基金的投資,也就沒什麼好奇怪了放着這麼一個能掙錢的傢伙不用,豈不是浪費!

“那你也要小心一些,不要讓他人摘了桃子。”蘇愛軍叮囑道。“大意失荊州的事情,史上可是屢見不鮮。”

“我明白,蘇叔放心好了。”方明遠點頭道。由馬克吐姆王子和阿卜杜拉王子交給他的個人財富和一部分迪拜主權財富基金和科威特主權財富基金雖然在他資金中佔據了不少份額,但是總體來說,還是他的自有資金所佔的份額佔據了絕對統治權。更何況,那兩位要的是財富。只要股權能夠源源不斷地回饋財富,至於公司是誰來領導,怎麼領導,他們是一概不管的當然了,這其中也是有很大一部分是出於對方明遠的信任。

手中可用的錢當然是越多越好,但是方明遠當初接受兩位王子的個人財富和來自迪拜主權財富基金和科威特主權財富基金的投資,一方面是爲了充足的資金,也是爲了掩飾自己的真實資金數額和維繫雙方間的良好關係。在很多時候,不僅僅是在華夏,在世界很多國家裡,中東王室的好朋友,這個身份還是很好使的。

聽方明遠這樣說,蘇愛軍也就放下了心方明遠的年紀雖然不大,但是行事大多時候卻是遠比同齡人穩重。放下了這一層心事的蘇愛軍將目光重新又轉到了潼宜的街面上,他雖然已經不再是潼宜的一把手段,但是仍然一直在關注着潼宜的發展,這些年來,可以說每一年潼宜都會有一個新變化,城區在不斷地擴大,一棟棟的高樓和新的商業區如同雨後春筍一樣冒了出來,城市的發展速度快得驚人。

但是到了這個時期,其實潼宜市財政的壓力反而比特區成立之初的幾年要好得多,一來是潼宜的工商業基礎已經基本形成,德光電子集團、秦川三星汽車集團、心翼集團、gamestation公司、家樂福超市、各大銀行、星巴克、sogo0株式會社集團……一連串有着方家資本的工商企業公司的帶動下,加上潼宜良好的政府引資環境和未來的美好前景,大批的工商企業都紛紛地進駐潼宜,如今不但潼宜的工業區里人頭涌動,國內外知名的品牌在潼宜的商業區裡也是隨處可見。

二來則是潼宜的人口這些年來簡直是在翻着翻地成長,以常住人口數量來計算,如今已經成爲了秦西省裡僅次於奉元的第二大人口城市,這人多了,自然各個方面的稅收就多了,市財政的收入也是翻着跟頭地成長。而方明遠又不提取應得的部分。等於是國稅地稅全部都給潼宜市財政留下來了,這樣一來財政上的壓力自然也就小了。

三來,是因爲到了現在,潼宜市的建設已經不用方家和市財政去投資推動了。只要做好城市的發展規劃,自然有人湊上來買地進行開發,這樣一來,市財政壓力就減小了很多。雖然說潼宜市在民生方面的開銷仍然比例要大於其他城市,但是它是一個新興的城市。可以說在之前壓根就沒有什麼工業基礎,一清二白的結果就是如今也沒有什麼歷史包袱,所以七算八算下來,潼宜市財政目前在秦西省里居然還可以排到第二,第一是晉寧,煤炭的不斷漲價熱銷,已經使得晉寧市的財政出現了大量的盈餘,至於奉元,雖然收得多但是架不住亂七八糟的開銷大,所以從它開始。秦西省的其他城市的市財政就沒有不赤字的。當然了,這也沒有什麼大不了的,因爲省財政也是連年赤字!

整體來說,潼宜目前已經進入了良性循環模式,市財政只需要負責公共設施規劃和建設就可以,迅速聚攏來的人口,則自然而然地使得城區不斷地擴大,而已經形成了規模的公租房制度,也保證了那些原本並不富裕的或者說從外地遷到這裡來的人羣在潼宜也不會沒有立足之處,而潼宜的經濟發展前景和良好的社會秩序又令很多人有意在潼宜長久居住生活下去。所以潼宜的商品房賣得也很好。

其實國人是這個世界上最好的國民,只要政府公正公平一些、官員們清廉一些,稅收輕一些,國人的收入高一些。少一些令人匪夷所思的荒唐事,國人就相當滿意了。

“你和我二哥那個長江全面禁漁試點的申請估計春節後就會批覆下來了。”蘇愛軍在街邊向陽的所在找了一個長椅坐了下來道。

方明遠笑了笑,這個結果並不出乎他的意料之外,以往專家學者們呼籲再三卻不見結果,那是因爲專家學者們呼籲歸呼籲,執行起來還是得部裡得國家拿錢。而這一筆錢又豈是那麼好拿的?何況這事做起來還是那麼的麻煩和棘手。如今,有人願意掏錢解決這個問題了,部裡當然也就積極了,首先是個不錯的政績,也可以在民間落個好名聲,而且這樣大的一筆資金持續投入,就算是方家看得嚴實,也總有合理合法照顧關係人的路子,只不過賺不到暴利了。

“雖然說我個人是很支持你這樣的行爲的,但是我也不得不說,你這掙錢快,花錢也同樣快啊!”蘇愛軍深有感慨地道。一旦開始全面禁漁的試點,這錢就會如同流水一般花出去,即便只是在一個省裡,一年花個幾十億華元也沒有什麼好奇怪的。

“誰讓有些人不做爲呢,我又不能對長江漁業資源近乎滅絕視而不見!”方明遠聳肩道,“我可不是爲了給蘇二叔掙政績的。”

“呵呵!”蘇愛軍笑了笑,雖然說蘇愛民本身也不是爲了什麼政績,纔有意推動長江全面禁漁並且找到了方明遠,方明遠也不是完全看在蘇愛民的面子上,爲了抱蘇家大腿才答應了下來蘇家最粗的那條腿早在多年前他就已經抱上了。但是兩人的這一番動作,在實際上,卻是將蘇家的形象在國內又向上推了一步,自然有人會看不順眼。

“既然決定要做,就一定要做好了,否則的話,錢花了是小事,事情沒有成功,所帶來的各種負作用纔是最麻煩的。”蘇愛軍正色道,“你要儘快地選擇一批精兵強將才行!”蘇愛軍在基層呆過,可以說是從基層一步步走到今天的位置,自然對華夏國內的現狀很瞭解,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好經都能夠被那羣傢伙念成歪經的。如果說沒有一批能幹能打能衝的精英人員,想要在淮陽省將試點推行下去,可不是一件容易事。

“嗯,人選我正在挑選,呵呵,我打算用一部分外國人來負責這個項目!”方明遠“不懷好意”地笑道,“尤其是歐美國家的人。”

蘇愛軍皺眉道:“外國人?他們以什麼理由加入?”這種事情一旦有外國人介入,政府就會變得比較敏感,而且容易出一些麻煩。

“首先,淮陽省的試點是爲了日後長江流域全面禁漁做準備,至少是要禁漁十年,這投入自然是大了去了。不可能只由我方家一已承擔吧?”方明遠問道。蘇愛軍點了點頭,是不可能由方家一家來承擔,這不是錢多錢少的問題,而是這樣做會令方家置身於危險之中。引來其他人的嫉恨和打擊。

“而國內的這類慈善或者說保護組織目前還都不成氣候,資金也是比較薄弱。但是在國際上,漁業資源保護問題早就已經成立了很多國際性組織和上規模的基金會,我認識的不少人都是這些組織和基金會的創始人,我相信,保護長江漁業資源這種事情,他們肯定是願意加入進來的,屆時我們是要人才有人才,要資金有資金,這種得罪人的事情,他們做是再合適不過的了。”

蘇愛軍立時就明白了方明遠的意圖,雖然這樣說確實是令人很無奈,但是在華夏現實就是這樣,外國人在華夏享受超國民待遇,就是外國人在華夏丟輛破自行車,哪怕這車的價值不過是他在本國工作個三五個小時的薪水就能夠買下來的,當地政府也要發動力量全力給找回來,這個時候就完全不考慮投入與得到值與不值了。而要是國人丟了自行車,好吧,警察們還是會登記一下的,至於破案找回?

還有人指望嗎?(未完待續。)

第四十章 生命中的貴人第六百零五章 向東還是向南第八十九章 沒有退路第二十七章 包間之爭第二百九十三章 不給面子第九百四十一章 從中說和第三百八十八章 質問第六百八十一章 要不要我幫你第三百七十九章 胡蘿蔔和大棒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放心了第三百零九章 退路第三百四十九章 我長得很像軟柿子嗎第七十七章 柳暗花明第八十二章 屈服第六百三十九章 大大的人情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低調與鉅額賠償第二百九十九章 頭痛的縣領導第一章 奉元科技園第三百三十七章 開始反擊第四百六十七章 借款第八百五十六章 壓力與兩全之法第一百七十六章 再至海參崴第五十一章 難以置信第一百零二章 華夏電視臺副臺長求見(下)第二百七十三章 莫名其妙的採訪第十七章 哥不是蒙娜麗莎,不會對每個人都微笑第九百零三章 昔日的輝煌(求月票)第六百一十三章第一單第三百零九章 去向第二百一十三章 衣不如新 人不如故第三百四十五章 建立公信力第七百二十章 胎死腹中第一千九十七章 前蘇聯最大的特種鋼廠(求月票)第二百二十一章 又是他?第一千四十章 說客第六百六十三章 外包業務第八百七十五章 爛透了第四百四十六章 高速路項目第五百一十五章 首映式前第九十七章 蘇愛軍的憂慮第四百五十八章 出乎意料的強硬第四百三十一章 堵車第七百四十章 邀請第三百五十章 拖第一百零八章 巨大的隱患第四百七十六章 另一個輝煌第六百三十五章 接踵而來第八章 幌子還是催化劑第八章 捆綁利益第二百一十五章 無條件免費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新遊樂園(求月票)第四百九十八章 什麼都不許問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附驥尾則涉千里第七百零四章 感謝您第一百五十五章 小道消息第六百四十四章 種糧大縣,也是窮縣第五百四十章 解國海的未來第一百零九章 妞,你好強悍第五百零七章 香餑餑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 忐忑第一百三十一章 獲得牌照第五百六十五章 忽悠奧里拉第四百四十二章 爲難的市委書記第三章 多事之秋第一千一十四章 技術爲先(求保底月票)第八十章 不穩的世嘉?第五百六十六章 實在是無能爲力第三十一章 合作第一千零四章 抱大腿的第三百七十六章 兩省合作第五百五十八章 我們要控股第十八章 草船借箭第一百五十八章 心慌慌的荀銀海第一百七十一章 禍不單行第一百一十一章 誰也不傻第四百五十一章 不差錢第九百三十六章 “塵埃落定”第五百二十二章 溫柔鄉第三百四十章 無奈的任天堂第三百七十五章 滿懷期待的李順誅第七百二十四章 根本性的扭轉第三百三十三章 我有一個夢想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後手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 進退兩難的時機七百零一章 戶口問題第三百三十四章 “恐怖時代”的來臨第一百九十四章 拘留、署名第六百零一章 重要人物第二百九十八章 狗急欲跳牆第一百六十二章 佈局澳洲六百四十三章 請你喝“酒”第五百七十八章 折服第五百八十六章 補救第一百六十八章 方明遠的選擇第六十一章 歷史的偏差(下)第一百七十六章 吃不到口中第一百八十五章 阿q心理第一百五十九章 示警和項目第八百四十四章 一場海難(求月票)第八百五十五章 好福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