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十二章 三星的股權結構(求月票)

而且,越是瞭解方明遠,李澗熙就越是奇怪,出身平川海莊的方家當初到底是怎麼培養出來這樣的一個“怪胎”的?

在他看來,方明遠這些年的表現,就是韓國的這些豪門家族也不可能培養出來,就是他李澗熙自己,也沒有這個本事。自己的這四個孩子,要說在韓國的同齡人裡,都可以稱爲一時的俊傑,但是與方明遠相比起來,這水平相差的可就不是一星半點了。而李澗熙自己都培養不出來這樣的天才,他也不認爲韓國的其他家庭裡能夠有這樣的“怪胎”出現。

“馨彤,你有沒有興趣去做他的新助理?”李澗熙沉吟了片刻,沉聲道。

“啊?”李馨彤吃了一驚,詫異地看着父親,她沒有聽錯吧,李澗熙是問自己願不願意去做方明遠的助理?

“你沒有聽錯!”李澗熙手指頭輕輕地在桌上敲了敲道,知女莫過父,他一看李馨彤的表情,就知道自己的這番話有些出乎女兒的意料之外了。

三星集團的小公主去做助理,這並沒有什麼好奇怪的,當年她的哥哥、姐姐們其實都走過同樣的路,去做三星集團旗下各公司管理層的助理,這樣可以以最快的速度學會如何來管理一家企業。如今,李馨彤也是秦川三星汽車有限責任公司韓方總經理的助理。但是這種助理,說是助理,實際上來說,是三星集團的那些老臣子們輔佐李氏家族下一代成長。而李馨彤要去做方明遠的助理,那可就是正經地去打工了。這性質意義就完全不同了。

李澗熙這也是無奈之舉,雖然說。當年方明遠入股三星集團的時候,承諾十年之後,李氏家族可以部分甚至於全部贖回方明遠手中的股份。但是過了這幾年,雖然說李氏家族的財富在快速地積累,但是三星集團的發展也越發地迅速。

這其中自然是有方明遠的因素在其中,有方明遠從中牽線搭橋,三星集團產品進入華夏、日本、美國和歐洲市場比起東南亞金融危機之前來,可是順利了很多。雖然韓國政府這幾年來致力於去財閥化。有意識地控制政府對於這些財閥集團的資金和政策支持,但是三星集團的發展卻得到了海灣第二銀行的強力支持,從資金面上,就比韓國的其他集團公司要寬裕很多。而且在方家的幫助下,三星集團在華夏建立合資企業的進程也算是相當地順利。

不過,與方明遠在發展方向上的指導相比起來,這些就都不算什麼了。方明遠彷彿天生就對世界電子產品的發展潮流有着極其敏銳的洞徹力。他爲三星集團所選定的幾個電子產品的發展方向,無論當時看起來有多麼的不靠譜,但是最終的結果都表明,他的選擇是對的。這使得三星集團在開發新產品上,少走了很多的彎路,也節省了大筆的研發資金。更重要的是,這使得三星集團始終是緊跟着世界電子產品發展的潮流!

這纔是一種可怕的能力,要知道這個世界上,不知道有多少知名的企業,就是因爲判斷錯了經濟、產品的發展方向。在“錯誤”的技術上投入太多的人力物力,卻沒有得到應有的回報。輕則元氣大傷,重則最終面臨破產清算。

而三星集團這幾年裡,卻完全避開了這種風險,這使得三星集團的管理層,對於方明遠大股東地位的認可度,與日俱增。如果說,當年方家強勢入主三星集團,他們是迫於資金壓力而不得不認可方家大股東的地位,那麼如今,就是這些人從心理上認同了方家的地位——有這樣的一位眼光獨到的總BOSS,他們可是省了很多心,而且三星集團的飛速發展,也給予他們帶來了豐厚的收益。

如今,就連他的得力臂助,一手提攜到了三星電子總裁、三星集團副會長的崟仲龍,一談到方明遠的時候,也是充滿了尊敬。李澗熙甚至於有時都會懷疑,如果說有一天,方明遠打算親自走到前臺,自己來擔任三星集團的會長時,這些人會不會毫不遲疑地表示歡迎?

雖然說,到目前爲止,方明遠在重大事務上,從來沒有跳過自己,直接向下面的這些企業下過命令,各種合作也都是與自己有商有量,但是李澗熙這心裡卻總是不那麼踏實。三星集團自他父親創立,到現在李氏家族在其中只擁有了百分之三十的股份,失去了對集團公司的控制權,這就已經令李澗熙夜不能寐,要是再連日常的運營管理權也失去,徹底地淪爲拿紅利的股東,那麼他簡直都無顏去見九泉之下的父親了。

只是……哪怕這百分之三十的股權,李氏家族到目前爲止,也只是真正擁有了其中的百分之二十一,還有百分之九,是抵押在銀行中的。

三星集團當初是上市公司,雖然是由李澗熙的父親所創立,但是李氏家族在其中所擁有的股份並沒有達到絕對控股。李澗熙當初之所以能夠掌控三星集團,是因爲通過金字塔與交叉持股,集團各子公司間緊密相連。交叉持股及複雜的金字塔結構使李氏家族成員在擁有有限股份的情況下,最大程度上控制整個集團。東南亞金融危機前,三星集團是有着大量的其他股東的。

但是一場突如其來的金融危機,使得三星集團瀕臨破產清算,而當時韓國國內,已經有多家財閥企業已經或者說將要被進行清算,這使得那些股東們一個個損失極其慘重。在金融危機來臨時,現金爲王,尤其是美元,那更是衆多投資人所追逐的對象。

而方明遠正是抓住了這個機會,以鉅額的美元投資投入三星集團,同時收購其他人手中的股權。當時,由於對金融危機什麼時候能夠結束,或者說會不會繼續擴大化,以及韓國經濟未來的不明確,也是因爲韓元兌美元的匯率極速下滑,這一連串的打擊,使得公司的其他股東們,有一種如臨深淵的危機感,加上方家出的價錢在當時相當地公道,而且更重要的是,香港莊海投資公司當時與那些先達成股權出售協議的股東是有協議的,只有達成收購協議的三星集團總股份超過百分之六十以上,這些收購股權的協議纔會正式生效,所以這些股東們之間也在向那些不願意出手的股東施加壓力,最終,三星集團的股東們紛紛將股權換成了美元。

雖然說,這些美元並不是當時就全盤支付給他們,但是有海灣第二銀行和加拿大MO財務金融集團的擔保,也令這些股東們大感放心。

香港莊海投資有限公司就這樣吞下了三星集團百分之七十的股份,而餘下的百分之三十則留給了李氏家族。這個數字甚至於比他們之前擁有的三星集團的股份還要多。但是,李氏家族卻失去了對集團公司的控股權。

而這百分之三十的股份,其中有差不多百分之五的股份,是李氏家族也需要付出金錢來購買的,加上李澗熙與方家在潼宜合資建立秦川三星汽車有限責任公司,以及他在韓國國內收購雙龍汽車公司,所需要的資金自然是要貸款,所以也有百分之九的股份,被抵押在了海灣第二銀行。

當三星集團只有兩個股東,而沒有公衆股股東的時候,它的那些子公司們都從韓國股市上退了下來,成爲了一傢俬有公司。

這些年來,那些當初退出三星集團的股東們,雖然說拿回了他們的資金,但是也爲此後悔莫及,三星集團的高速發展,韓國經濟的復甦,使得三星集團成爲了韓國的第一大財閥,而且是一家未上市的財閥。

很多人都希望三星集團能夠上市,哪怕是它的子公司上市也可以,但是這件事,到了李澗熙和方明遠這裡,就嘎然而止。在這件事情上,兩人的觀點倒是相當地一致,公司上市圖得是什麼?無非是爲了獲得更爲充足的發展資金,爲了完善公司的結構,爲了獲得股權的增值,有效分散了集中投資所產生的巨大風險,有效提升企業的品牌價值和市場影響力……而這些對於目前的三星集團來說,都不是什麼問題。

發展資金,三星集團公司有海灣第二銀行、加拿大MO財務金融集團和韓國本土銀行的支持,企業蒸蒸日上的時期,借款還是很容易的。

爲了完善公司的結構,有效提升企業的品牌價值和市場影響力什麼的,這對於曾經是上市公司,如今已經是韓國第一大企業的三星集團來說,已經沒有多大的意義。

至於分散集中投資所產生的巨大風險,在李澗熙和方明遠看來,在短期內,這一風險還在可控的範圍內。

說白了,就是無論是李澗熙,還是方明遠,都不願意在這個時期,多了一些掣肘的力量。

第八百四十一章 說實話(求月票)第五百一十九章 打死你我也不說第三十九章 交鋒第九百零五章 一場車禍(求月票)五百八十三章 捧場第一百五十章 負不起責任第三百八十五章 專升本?第三百九十六章 一錘定音第三百一十一章 十億盧布的大單第三百五十二章 意外什麼時候都有的第四百五十四章 我不想聽謊言第四百五十七章 第二把火第一百五十六章 奢侈有時候也是身份的象徵第四十一章 喧鬧的十月第九百一十一章 寅吃卯糧(求月票)第三百三十一章 以退爲進第二百八十四章 百萬英磅第五百六十四章 不祥的變數第二百八十八章 相煎何太急第三百零一章 虎父犬子第七百二十二章 大驚喜第二百一十九章 千葉正治的底氣第八百九十五章 打算怎麼做?第九百四十六章 入境隨俗第三百五十八章 愣頭青?第一千三十六章 一根稻草第三百二十三章 兩個選擇第九百二十六章 戰略合作者的人選(求月票)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就是個笑話第五百二十五章 不解第三百九十一章 年前第六十八章 一舉數得第三百八十二章 針鋒相對第一百零五章 主動併入第九百五十三章 尋求支持(求月票)第六百五十三章 上門搶人(中秋快樂)第五百零五章 大家拼“爹”玩(中)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 吹風第二百八十一章 難以置信的高價第九百六十七章 我的決定(求月票)第二十五章 一樣要相親第四百一十九章 小馬莊人的報復第六百四十八章 激動第三百九十八章 信用卡和借記卡第四十五章 新的線索第一百八十八章 晚宴前第七百八十章 人情第六百零八章 難得的機會第四百二十二章 亂起第九百二十一章 同一個目標(求月票)第二百一十六章 卿本佳人,奈何做賊!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脣槍舌劍第四百六十一章 財富與尊嚴哪一個更重要?第三百七十六章 兩省合作第二百一十七章 面子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 如釋重負第三百五十章 拖第九百四十三章 解救第三百六十三章 好好談一談第九十七章 簽了還是簽了?第九十四章 巧合還是有意第九十五章 情敵?第一百三十一章 獲得牌照第八百四十三章 罪魁禍首(求月票)第八十四章 鐵路上的偶遇第七十一章 要顧全大局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插手第八百五十八章 如刺在背第三百零八章 善意五百八十三章 捧場第一百三十五章 我好看嗎第二百四十二-四十三章 抱緊華視第八十二章 “英俊二人組”第八十一章 不被接受的道歉第六章 新菜的試嘗第三百六十章 吳甯華怎麼來了第一百六十章 無奈第六百七十七章 態度第二十章 又遇魯山第三十章 寧家有女初長成第八百九十章 賠罪(求月票)第五百六十四章 負責(下)第五百五十七章 退出第九十三章 不是慈善機構第八百三十九章 產能過剩並不可怕第一百二十五章 另起爐竈?第四百二十四章 混亂在擴大第一百九十五章 方家的掌舵人第一百五十八章 心慌慌的荀銀海第一百零一章 貴賓第三百五十四章 私下裡的見面第三百五十六章 大水衝了龍王廟第八百三十七章 少的只是時間而已第五百二十八章 搭順風車第三十七章 買得開心,用得放心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獲成功的拍賣會第四百零八章 庭審開始第四十章 給個角色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互不順眼第九百五十章 陣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