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章 兩座水庫(下)

其實,當初方明遠提出來,要求潼川市政府以柳曲灣水庫和龍堂水庫的三十年管理權來換取一座現代化的污水處理廠和三十年的運營費用時,無論是趙緒安還是蘇愛軍,都覺得自己虧了。

那兩座中型水庫,在他們看來,根本就不可能創造出這樣高的價值。即便是它們可以爲潼宜的經濟發展持續提供寶貴的水資源。但是,他孃的要買的多少水能值兩億多元,而且這還不是經過淨化的自來水,只不過是地表水。

兩億多元,花在這上面,那還不如投在潼宜,不管是基礎建設還是工業項目,都正經可以做些事情。

但是方明遠最終還是說服了兩人,首握了這兩座水庫,不僅僅是爲潼宜未來的城市發展提供了潛在的充足水源,更是因爲,這兩座水庫及其周邊的地區,可以開拓成爲人工溼地。

溼地,它沒有世界之肺——森林和世界之心——海洋那樣廣爲人知,但是它同樣也有着一個響噹噹的外號——世界之腎!腎對於人類有多麼重要,那麼溼地對於世界就有多麼的重要。它不僅爲人類提供大量食物、原料和水資源,而且在涵養水源、蓄洪防旱、降解污染調節氣候、補充地下水、控制土壤侵蝕、維持生態平衡、保持生物多樣性和珍稀物種資源等諸多的方面都起到不可忽略的重要作用。

在方明遠的計劃中,未來的潼宜將是一座城市人口可能會達到百萬人以上的巨大城市,而在這麼大規模的城市區域需要就近能有這麼一個巨大的“綠腎”來調節區域氣候,改善當地的環境質量。而且,隨着未來的潼宜市的基建工程及景區建設完成,這裡也可以爲市裡發展旅遊等第三產業提供巨大的潛力。

錢,是可以再掙的,但是今後,還會不會有機會。再將這兩座中型水庫收到自己的手下?方明遠不敢保證。當然了,如果說潼宜能夠吞併了潼川,那麼它境內所有的這些水庫,自然也就全部歸潼宜所有了。可是當年中\央沒有給予這個機會,那麼日後,隨着華夏的gdp逐年上升,方明遠不認爲,上面還會給予自己擴大特區地盤的機會。而且。隨着國內經濟的發展,這水,也將會是越來越值錢的!

說到底,潼宜終究還是屬於一座缺水性城市。以它目前的水資源,即便是日後在潼宜不再建立任何費水型工業,也不足以支撐一座超過一百五十萬人口的大型城市,除非說,它能夠像香港一樣得到來自自身轄區以外的強力支援,否則的話,光是水資源的利用,在日後就是一個大問題。否則的話,方明遠從何必從一開始潼宜新城的建設過程中。就要求處處都要考慮到節水省水。

而且,在方明遠的計劃中,還將圍繞着這兩座水庫,對水庫的周圍地區投入鉅額的資金進行溼地改造和荒山野嶺的綠化工程,使這兩座水庫及其周邊地區成爲黃土高原上兩顆綠色明珠。屆時,它們不但將會改善潼川、潼宜的氣候環境,同時也會幅射到平川等周邊地區。

蘇愛軍和趙緒安他們自然是不會明白。在經歷過了前世裡的華夏人對於乾淨的水源、沒有霧霾的乾淨空氣的渴求後的方明遠,對於環境的重視心理。

雖然說在方明遠的強烈要求下,同意了這一方案,但是要說心裡沒認爲潼川佔便宜了,那是不可能的。所以,當他看到明士軒他們居然還不痛痛快快地答應下來,在那裡磨磨唧唧地找理由,這火氣就不由自主地往上撞。

“沒有沒有!”明士軒和武燚幾乎是異口同聲地叫道。

宋明輝不動聲色地掃了潼川衆官員們一眼。心中卻是暗歎了一聲。他也聽說了,當初方家實際上是申請將整個潼川市的轄區都劃爲新特區的,但是經上面再三考慮,還徵求了省裡的意見,最後才決定,將經濟水平在省裡也要排在比較靠後的潼宜設爲特區。從此潼宜從潼川轄下的一個縣。一舉成爲了西北第一特區。而短短的一年多時間,不但有大量的外資被引入了潼宜,就連潼宜本地的水泥產業和白酒產業,也獲得了爆發性的增長。

尤其是潼宜的白酒產業,不但在國內的市場上取得令人欣喜的業績,居然還打入了日本、俄羅斯、美國的酒類市場,成爲了秦西省少有的能夠出口海外的酒類產品。

而到了現在,就是省裡的不少領導也在私下裡表示出懊悔來,早知道方家居然會對潼宜如此地下重注的話,還不如將潼川一併劃入呢,這樣的話,潼川這個資源衰竭型城市,也許會重新煥發第二春!不說潼川的經濟要是得到迅速發展,會爲秦西省的gdp增長添加幾個百分點,只要想想日後不用再面對潼川沒有休止的資源支援申請,那就是一種幸福。

其實,這一次省裡的不少領導都感到有些奇怪,潼川武亭河污染問題,不僅僅在省裡鬧得沸沸揚揚的,還驚動了華夏臺。這要是依照慣例,身爲一、二把手的明士軒和武燚,以及相關部門的幹部,都可能面臨着問責。但是到目前爲止,潼川官場上那些相關部門的幹部,都已經或多或少地被處理了,但是明士軒和武燚,除了通報批評和記過之外,並沒有什麼強力的處分,省裡也沒有要調兩人離開的意思。

而原本最有資格對兩人繼續任職提出異議的蘇愛軍,居然一直以來也是默不作聲,而他默不作聲,其他人自然也就樂得悶聲“發財”。

但是現在看來,蘇愛軍一直沒有對兩人繼續擔任原職位發出異議,並不代表着對兩人工作的滿意,這一次下來視察潼川,就是他主動提出來的,也許,這一次就是他前來抓兩人尾巴的?

宋明輝這裡思緒萬千,旁人自然是難以知曉。

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 準備第九百五十四章 天上掉餡餅(求月票)第二百零一章 收你做徒弟第九百一十八章 銀樣蠟槍頭第一百七十章 深加工道路第一百二十八章 沃而瑪集團的來意(下)第四百六十三章 擠水份第三十七章 買得開心,用得放心第三章 前生往世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危機和矛盾第八百五十七章 不甘心第九百章 競爭(求月票)第六百零四章 建議第六百五十章 丹羽市的財政赤字第一百五十八章 短期計劃第五百五十一章 建立儲備庫第四百三十章 未雨綢繆第八百八十六章 紛亂的局面第一百三十一章 尋找未來盟友第五百一十五章 杜德利威要來華夏了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插手第四百七十二章 神賜的雙眼第三百五十六章 悶棍第二百零三章 一種感覺 (求月票)第四百七十章 準備、賽馬第四十四章 一騎獨塵第五百三十三章 海空聯運第八百七十九章 等待第三百三十四章 “恐怖時代”的來臨第五百九十章 一口價第六百三十一章 一向正確(新年快樂)第一百五十三章 未來的席位第九十章 麻生香月第四百九十二章 五百萬美元捐款第一百零九章 獻禮還是抽臉第九百八十八章 重要事情第三百九十六章 一錘定音第二百九十一章 新聞報導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 苛刻的採購價第六百五十一章 欠債還錢第八百九十五章 打算怎麼做?第一百四十五章第六百七十四章 宇田光璃的影迷第四百四十七章 實在是太差了第一百四十五章 競爭無所不在第五十一章 代價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技術升級的重要性第二百九十章 不差錢第二百九十三章 重點工作第八十二章 輿論的力量第二百零二章 破個紀錄第二百八十八章 相煎何太急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有所得第七十五章 心累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大勢第一百一十三章 carefour的弱點第二百二十一章 又是他?第四百六十三章 美妙的誤會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沒有下一次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處理結果第二百九十四章 不要開槍第八百五十二章 控股股東(急求月票)第八百七十一章 不妙的風聲第一百七十八章 一種折磨第五百六十四章 風險太大第四百九十二章 趕鴨子上架第六百六十三章 外包業務第三百零一章 貴客第四百五十一章 圖的什麼?第八十二章 屈服第八百七十二章 抽一棒子第六百零一章 值不值第二百六十一章 爭執第五百一十六章 亮相第九百三十四章 忐忑不安第二百零一章 六車道還是八車道好?(求月票)第五百八十三章 與衆不同第三百零九章 去向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野心很大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天然氣禮包第三百六十七章 爲難第六百零八章 時間緊迫第一百三十八章 擊掌爲定第六百四十六章 把貴公司暫時賣給我吧第一百七十四章 張母駕到第四百三十一章 對手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 吹風第五百九十章 新宅第第四百一十七章 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第四百七十章 準備、賽馬第一百四十五章第四卷 第一章 說客第六百五十二章 不成功的索賠第二百六十八章 大股東第一百六十章 憤怒的儲戶第一百七十章 枉費心機第三百九十三章 即將到來的佐田株式會社社長第二百五十二章 拿什麼換第二百七十八章 邀請第一章 改變和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