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九章 不得不改

“方少真是大手筆!”半個小時後,離開平川古城的史進一邊開車,一邊不禁在心中大爲感慨。

以方明遠在華夏電視臺裡的影響力,加上水污染問題原本就越來越受社會的關注,在七點新聞裡重點對環保總局播報一下,最後再點一句潼川,還真不是什麼難事。而且,這還只是一個開始,在接下來,相當長的時間裡,國內的電視臺、電臺、報紙、雜誌,會全方位地對華夏國內水域污染狀況進行一次相對詳細的調查,對水污雜所造成的經濟和人身方面的危害,進行廣泛地宣傳,讓國人徹底地認識到,水污染,並不是他們所想的那麼簡單,是切切實實可以對他們的生產生活造成嚴重影響的大事。

這樣大範圍地宣傳水污染治理問題,可是着實需要不少的費用,雖然說,這裡面這些媒體們會自己承擔一部分,但是資金缺口依然是十分地可觀。但是,史進方纔已經從方明遠的口中得知,方家將會拿出一筆鉅款來推動這件事情。

方明遠給了史進幾條建議,讓《小崔說事》欄目組對幾大污染嚴重的流域進行重點採訪調查,爲此,方明遠還開出了一張一千萬元的支票給欄目組做爲贊助經費。而這張支票,此時就在他的包裡。

至於他的潼川之行,方明遠只是簡單地問了幾句,就放過了。倒是史進自己主動地提了出來,要不要讓《小崔說事》欄目組入駐潼川,對潼川的水污染情況做進一步的詳細調查。方明遠卻笑稱那樣豈不是殺雞用牛刀了。

兩人又對華盛頓大學派來的考察組的採訪事宜商榷了一會,史進就告辭出來,趕往奉元和欄目組其他人匯合。

明士軒、武燚爲首的潼川官員們,又怎麼知道,史進前往潼川,不過是應方明遠的要求前來虛晃一槍,在聽取了呂西平的彙報之後,兩人這眉頭簡直都扭成了一個結。

很顯然,史進並不想與他們潼川地方政府有所接觸的,否則的話,也不會中途換車避開了。至於在潼川地方法院採訪的那些潼宜電視臺和奉元電視臺,以及省內的那些媒體們,他們現在也不敢去招惹攔阻了。這要是哪一天,《小崔說事》一旦播出了,這豈不是罪上加罪了。如今這《小崔說事》已經成爲了這些官員們懸在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從上到下,凡是能夠和這水污染扯得上邊的,這心裡都是如同十五個水桶打水——七上八下的。

明士軒和武燚更是着急上火,不僅僅是因爲《小崔說事》這顆不定時炸彈什麼時候就會爆炸,也是因爲,省裡的領導們隔三差五地敲打——秦西省這一次少有的受到了上面的公開的批評,使得省裡領導們感到一個個臉上無光,引發此事的主要負責人的日子自然也就不好過了。省領導們要求他們要知恥而後勇,積極籌措資金,將潼川的水污染問題解決掉,給武亭河的下游地區,一條清亮的母親河!潼川不能光享受着武亭河所帶來的便利,卻將污染問題留給其他地區。

可是這話說着容易,治理武亭河的費用,從何而出?省裡的撥款,他們是壓根不指望了,每年就那麼些政策資金,僧多粥少,省裡這麼多的縣市,怎麼也排不到潼川的頭上。況且,就算是省裡把這一年的治污項目資金全部交給了潼川,那還有着不小的資金缺口呢。況且,這污水處理廠並不是建設完了就完了的,每年還要拿出鉅額的資金來確保它的正常運轉!這建設費用從何而來?日後的運營費用又從何而來?

潼川不是個富裕的地區,財政收入原本就捉襟見肘,想要從中拿出這樣大的一筆錢,談何容易!而且,經過了這件事之後,加上地方法院受理了來自潼宜、平川、廣陽、離山幾地民衆的起訴後,境內的這些企業們,一個個如今也是頭大如鬥。沒有了地方政府的庇護,也沒有了媒體的保護,他們就覺得自己彷彿被剝得赤身裸\體被放到了放大鏡下觀察一般。

如今別說光明正大地排放污水了,就是偷偷地排放污水,廠領導們都要三思而後行。魯景陽和張仕民被政府撤職後,加上東風氧化鋁廠廠長高虎頭,據說受到了省廳裡的點名通報批評,就是再呆的人也明白,如今潼川已經徹底地變天了,再像以往那樣,肆無忌憚地排放污水,那無異於自尋死路!當事情關係到了各自的官帽子的時候,這些廠領導們,立時就從善如流了,充分地認識到了排放未處理的工業廢水對於環境污染的重要性了。

這廠領導的“觀念”扭轉過來之後,這些廠子們,再也不敢關閉各自的污水處理設施,而那些沒有污水處理設施的小廠們,則面臨着諸多相關部門走馬燈一般地前來轟炸,要求上馬污水處理設施,否則廠子就只有關停並轉的命運。

在奉元機場的貴賓室裡,方明遠和陳南山相對而坐。貴賓室裡,除了方明遠的隨行人員,還有平川電子科技學院前來迎接的人們之外,就只有史進帶領着的《小崔說事》欄目組的人員們了。他們要從現在開始,全程跟隨拍攝。當然了,所有涉及到了方明遠的鏡頭,那都是必須要刪除的。

“潼川那邊,我打算晾他們一段時間,然後再看看怎麼來解決武亭河污染的問題。”方明遠隨意地道。陳南山也聽說了潼川那邊的事情,兩人隨意地談到了。

“嗯,我覺得潼川,要是沒有外來資本的介入,僅僅憑藉着自己的財力,即便是建起了污水處理廠,也根本是個擺設,起不到真正的作用。我想,這也不是你的初衷吧?”陳南山微笑道,“方少,你要是真的想要武亭河恢復清澈,還是要主動介入的。”陳南山也是在體制裡浮沉一輩子的人了,雖然他自己仍然保持着自己的棱角,但是這並不意味着他不懂這其中的奧妙。

方明遠沒有讓《小崔說事》欄目組對潼川進一步地曝光,這就是留着餘地呢。既讓潼川時刻有着緊迫感,又不能讓他們破罐子破摔,真要是把明士軒和武燚一腳踢開,給潼川重換主事的官員,以方家目前的影響力,也不是做不到,但是那樣一來,一是會給很多官員留下,方家飛揚跋扈的感覺。國內終究不比國外,官員們雖然自稱是公僕,但是骨子裡,卻是有着一股延續了幾千年的傲氣。方家雖然勢大,但是終究還只是商業家族,距離政治家族,那還有着十萬八千里呢。

二來,新上任的主官,除非是被方家推上去的,否則的話,在這件事情上,也不見得會多聽話,所以,還不如讓提心吊膽的明士軒和武燚繼續呆在那兩個位置,已經受過重重敲打的他們,在武亭河水污染這一問題上,即便不大力支持,也絕對不會多做掣肘,否則的話,那就是自己主動往方家手裡遞刀子呢。

“陳老師說的是,等布萊恩特他們走了,騰下時間了,就會着手解決這事。”方明遠笑道。

“唉,祖先們給我們留下的大好河山,不過短短的十幾年、二十年,就淪落到了這個地步……”陳南山搖頭嘆息道,“工業固然是很重要,但是爲了解決就業,而盲目地上馬工業,卻不考慮好工業對環境的污染處理問題,這是對子孫後代們的不負責!”

方明遠贊同地點了點頭,政府不斷地上馬新項目,不斷地擴大海外貿易,其實很大的原因都是爲了解決每年新增的勞動人口就業問題。但是,國內對於第三產業的限制,又使得環境污染不大,最能容納勞動人口的第三產業發展滯後,在國民經濟中所佔到的份額距離發達國家的標準甚遠。這就造成了一個惡性循環,爲了解決就業,我們要開更多的工廠,造出更多的污染;而開更多的工廠,就要開拓足夠多的海外市場;而過度重視海外市場,一方面造成了世界市場上,華夏買什麼什麼就大幅漲價,華夏賣什麼什麼就大幅度降價的尷尬,另一方面也被世界各國投訴商品傾銷。

如果說,國內的第三產業能夠容納足夠多的就業人口,沒有了就業壓力,再改變內需和外貿在國民經濟中的比例,達到一個合理的比例,很多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不過,這些事情,說起來容易,真正要做起來的話,不知道會有多少險阻!

“污染容易,但是要治理污染可就沒有那麼容易了,不但要花錢,還要賠上國民的身體健康,值得嗎?”陳南山長嘆道。對於如今的污染難題,老人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方明遠雖然是心有同感,但還是盡力地安慰着老人。

兩人談話間,從美國飛來的客機已經在機場降落,遠遠地可以看到一行人正在向出口走來。

第五百九十一章 新來的副縣長第四百八十章 清清白白的關係第一百零九章 天下誰人不識臨時工第六百九十八章 方家怎麼哪裡都插上一腿啊第三百二十三章 逼宮!逼宮?第一百四十四章 噩耗第九百四十六章 入境隨俗第九百三十八章 違心的視察第三百章 服軟的領導第五百八十一章 以退爲進第七百一十六章 聊聊天?第四百五十二章 你們幹得好事第二百九十八章 狗急欲跳牆第一百三十九章 明顯的偏袒(三更)第五百八十章 想“借東風”第二十九章 天才!第五百二十三章 你打劫啊第五百九十一章 新來的副縣長第一百九十六章 風雨欲來(求月票)第八百三十三章 說服第一百零九章 女大不中留第一百零五章 我陰死你第七百一十七章 形勢逼人第二百六十七章 談判第七百五十四章 誤會第八百六十六章 嵇宇軒的憤怒(求月票)第六百六十五章 躺着都中槍第七十二章 畫蛇添足第五百九十六章 怎麼哪裡都有他第一百五十一章 拂袖而去第五十一章 拒收謝禮第五百二十八章 以夷制夷第六百八十八章 是不是可以簽約了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城市病第三百六十八章 暗訪第五百三十三章 賞罰分明第四百三十章 未雨綢繆第三百四十章 無奈的任天堂第三百二十九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九十四章 搶桃子的第六百七十八章 目標南苑(求月票)第九十三章 不是慈善機構第三百八十九章 捐贈第四百三十三章 方家來電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壓力(求月票)第六百六十章 合作第三百六十五章 連夜逃吧第一百七十四章 張母駕到第十四章 說服蘇浣東第二百二十六章 劉峙想做什麼?第三百一十九章 大好形勢第四百三十六章 都是有背景的第七十七章 上任三把火第三百五十一章 再借新債第八百二十章 誠意第一百八十六章 千金買馬骨第五百三十八章 喜臨門第七百五十章 與誰合作第六百二十七章 正式宣佈第五百九十八章 “解疑答惑”第六百一十九章 有利的條件第一百零五章 我陰死你第五百六十七章 沒有錢第三百五十四章 不給面子第四百零七章 強貼上來的護花使者第七百五十三章 毛遂自薦(急求月票)第六百二十五章 看看他們怎麼說第六百二十四章 送你去日本第七百九十四章 有意鬧大第九十章 誠意不足第三百三十六章 半天第一百九十二章 我會很遺憾的(求月票)第五百六十四章 風險太大第四百八十六章 心思真是齷齪第四百八十七章 一個奇蹟第五百六十八章 牽線搭橋第一百六十二章 爲什麼第五百一十章 怎麼就那麼難第一百四十七章 難得的機會第六百九十九章 請求第六百二十二章 關公門前舞大刀第八百零四章 揣摩(求月票)第七百二十八章 要有牌照第八十七章 脫險第四百三十九章 免職、再議第四百六十五章 沉穩的蔡氏兄弟第六十章 爭還是不爭第六十一章 不如一鳥在手第九百三十六章 秦川三星汽車的未來(求月票)第七百七十六章 你懂得第六百九十四章 心聲第九百五十章 拒絕(求月票)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 “說客”第二百零二章 最後一天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捐贈第三百零九章 去向第十二章 難兄難弟第一百零五章 指證第六百一十七章 新的特區?第三百三十九章 後續與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