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四章 水的問題

夜色已經深沉,時針已經指向了凌晨,但是蘇愛軍的書房裡,依然亮着燈。蘇愛軍的寫字檯上,菸灰缸裡已經是滿滿的,屋子裡煙霧繚繞。

蘇愛軍放下了手中的筆,捏了捏眉心,站起身來,舒展了一下身體,打開了窗戶,立時一股清新而帶着涼意的小風涌了進來。

蘇愛軍看着遠方星星點點的燈火,腦子裡卻又轉到了下午的常委會上。

在下午,趙緒安提出了對潼宜市未來用水如何得到保障的憂慮。潼宜市地處黃土高原,每年的降水量雖然不低,但是大多都很難保留下來。在潼宜境內共有五條河流,最長的是武亭河,從潼川進入潼宜,再流出潼宜進入平川,最終在奉元境內與渭水匯爲一體,是潼宜主要的地表徑流。

在八十年代初期,武亭河的上游,修建了一座水庫,從此,原本河道寬闊的武亭河,除了在雨季之外,就變成了涓涓細流。而且隨着潼川的經濟發展,一些高污染的工業企業在沿河兩岸建立起來,獲得了可觀的經濟收益的同時,大量的工業廢水也就這樣被放入了武亭河的河道中。這造成了位於武亭河中下游地區的潼宜、平川等地區,在非雨季時期,武亭河的地表水已經完全可以忽略不計了。

潼宜目前的工農業用水,主要是使用的地下水,但是就在不久前,方明遠將一份委託省水利部門,對潼宜地區地下水和地表徑流的調查結果讓人放到了蘇愛軍和趙緒安的桌頭。

以潼宜目前的水資源,支持目前的已有的和已經建設中的工業規模和人口,是沒有問題。但是如果說工業規模再翻一番,人口增長到了八十萬的時候,潼宜的水資源就將面臨着入不敷出的窘境。

在報告中,專家們提出來,一方面潼宜市要加強境內的水土流失治理,儘可能地將天上的降雨保存在境內。另一方面就是要從現在開始,對未來水資源的使用,做出一番規劃來。要在找水的同時,加大節水力度和水的再利用。

對於這一點,兩人在入主潼宜市的時候。其實方明遠也和他們談過,只是沒有這份報告這樣的詳細。方家將在潼宜興建新型高產的自來水廠,以滿足城區居民們的需要。同時,方家也會在潼宜建設大型的污水處理廠,將工業廢水和居民的生活廢水處理後,重新再利用。以保證潼宜用水的需求。

但是,俗話說得好,這計劃總是趕不上變化!

潼宜的發展速度和外來人口的涌入數量,超出了他們事先的最好估計。如今潼宜境內的常住人口已經超過了四十萬人,其中外來人口占到了八九萬人。而且到了今年年底的時候,這一數字很可能要突破十二萬人。如此大量的人口迅速地涌入城區,對於潼宜目前的水廠供水能力也是個不小的壓力。

而隨着新城一期面臨着竣工。如何更好的管理水資源,這一問題,也提上了政府的工作日程。

自來水廠生產自來水無疑是需要資金的,而污水處理廠處理污水。同樣也是需要資金的。而潼宜一直以來,雖然有一個九十年代初期建立起來的自來水廠在保證城區的居民用水,但是還是有不少單位和居民是直接使用的井水。至於污水處理廠。別說潼宜了,就是對潼川來說,也是沒聽說過的新鮮玩意。所以,這水費和污水處理費要如何收取,定價幾何,就成了令人頭痛的一件事情。

定得低了,水廠和污水處理廠沒有足夠的運營資金,要麼潼宜市政府進行補貼,要麼就只有停運。停運自然是不可能的了,就是他同意,方明遠也不會同意,否則的話,他又何必投入巨資建設?那個污水處理廠,投資可是上億元呢。據說,這還只是一期工程,日後還會有二期和三期工程。直到實現潼宜的廢水零排放。

而定得高了,肯定會引起潼宜居民們的不滿,雖然說,在華夏,政府官員很少會正視轄區內民衆這方面的要求,但是蘇愛軍和趙緒安都不想做那種人。他們之所以決定到潼宜來,一方面固然是因爲這也是一個難得的提升機會,另一方面也是想“爲官一任、造福一方”。

所以,如何選擇好這個平衡點,是一個需要認真考慮的問題。

趙緒安在會上,還提起了另一件事,那就是潼宜可以控制自己境內的水污染問題,可是來自上游的水污染,卻不是潼宜所能夠控制的。而且,趙緒安也希望潼宜能夠從上游的水庫中爲潼宜要來更多的地表徑流,而如果說不能夠控制好潼川境內的工業和居民生活廢水的排放問題,水庫中的乾淨水經過河道後,也會被污染,這就完全失去可利用的價值。

只是,這個道理大家誰都懂得,但是要潼川政府整治境內的污染企業,改造河道,那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即便如今的潼宜在級別上已經高潼川一頭,在這種事情上,也很難避免潼川在這上面陽奉陰違。

潼川很窮,做爲一個純粹的資源型城市,在多年的開採和挖掘後,地下的資源已經是面臨着枯竭,但是潼川對於日後城市轉型的方向卻仍然沒有一個統一的意見。而解決污水排放問題,也就意味着地方和企業都必須要在治理環境污染方面加大投入,這又會令原本就捉襟見肘的地方財政和企業原本就不多的利潤更加的吃緊。而這個問題,卻不是潼宜一家所能夠解決的,需要的是整個武亭河流域的整體治理!

蘇愛軍不禁嘆了一口氣,當初,若是將整個潼川地區,包括潼宜在內都劃爲新特區就好了,這樣的話,水資源的使用就可以進行統籌規劃。而不是像現在這樣。雖然上游有着一個庫容還可以的水庫,卻根本無法利用地表徑流。

“水資源是有限的,也是寶貴的,這個觀念一定要深入人心,讓所有的潼宜人都明白,水不是無窮無盡可以隨意揮霍的。”蘇愛軍在紙上寫了下來。

方明遠這一次前往美國,將會考察美國的污水處理系統,做爲從上個世紀二十年代就已經出現了污水處理雛形的國家,到了現在,已經有近八十年的運做歷史。汲取他人的豐富經驗。去粕存精,可以避免已方多走彎路。潼宜的發展時間有限,沒有時間也沒有更多的資金來交學費。

“本廠日處理污水二十七萬噸,是西雅圖市處理能力最大的污水處理廠。我們處理後的污水,已經可以達到直接排放回河道的標準。”污水處理廠總工程師尼古拉斯.巴圖姆一臉自豪地道。

“那麼,你們處理後的再生水,都是直接排放回河道的嗎?”方明遠道。

“不不不,那樣太浪費了。”巴圖姆連連搖頭道,“我們的再生水大部分都是用作城鎮綠化、農業用水、工業用水和其他洗車、沖洗廁所等市政用水。既可以防止城鎮污水對水環境的污染,又能大大節省本地的淡水資源,只有很小的一部分會排入溼地,再經溼地進入河流。這樣的話。對環境的污染程度已經可以忽略不計。”雖然說不知道這個年青人到底是什麼來頭,但是能夠有波音公司董事莫泰尤納斯和華盛頓大學的校董布萊恩物陪同,巴圖姆自然是不敢怠慢。不但在接待的過程中客氣有加,親自陪同。而且在講解的時候,也是盡最大的努力,用最通俗易懂的言語來爲他解釋污水淨化處理的原理。

方明遠點了點頭。雖然說來之前,他也已經做過功課,巴圖姆又儘可能地深入淺出地給他講解,但是聽到了現在,他也已經是聽得頭暈腦漲。

“世界上的污水處理技術,如今最先進的已經可以做到將污水處理到可以直接飲用的地步,當然了,考慮到運營成本和人們的心理接受能力,污水處理廠極少有做到這個地步的。但是保證不污染環境,已經不是一件難事。”巴圖姆道。

“那麼,巴圖姆先生,能不能告訴我,貴國污水處理廠處理一噸污水的成本大約是多少?”方明遠問道。污水處理能不能夠順利地在地方推行開來,並一直堅持下去,成本無疑是很重要的因素之一。

“這個不大好說,要根據不同地區,不同的污水來源,以及廠子所用的污水處理技術和廠子的規模來看!”巴圖姆琢磨了半晌道,“絕大部分大概應當在零點三美元到零點五美元這個區間。”

方明遠點了點頭,這也就是說,換算成國內的貨幣,大概在兩元多到三元多之間,考慮到兩國土地和人工的成本,還可以再降低一些。但是,如果說不能夠全負荷的運轉,成本無疑又會更高。這樣的價格,對於華夏的國情來說,確實是有些高了,難怪在前世裡,國家興建了那麼多的污水處理廠,污水處理能力已經與美國大致相當了,但是水污染的情況卻沒有得到有效的緩解。沒有充足的財力,根本就無法負擔得起污水處理廠的運轉費用。

不過,他也記得,在接下來的十年裡,將是污水高級深度處理的關鍵技術膜處理技術廣泛應用的時期。當初,膜的過高價格曾經是制約其推廣使用的主要障礙之一,但在接下來的十年中,隨着新的高分子膜材料的開發和規模化生產,膜的價格已經下降了約百分之九十。也就是說,隨着科技的發展,污水的處理成本也會不斷地下降。

“而且這也要考慮到再生水回用的程度,總的來說原污水的污染程度越嚴重、輸送回用水的管網越長,再生水回用的成本就越高。其中,管網投資是再生水回用成本的主要組成部分,通常佔再生水回用總投資的百分之六十以上。而再生水回用的程度越高,從整個水資源利用角度來說,污水處理的整體成本也會隨之下降!”巴圖姆解釋道,“比如說……”

根據巴圖姆的說法,像那些水資源緊缺的地區,與其花大力氣建立水庫,或者說建設水利工程從其他地區遠距離調水,還不如加大污水處理力度,充分地利用這些再生水。像這個廠子總投資近三億美元,其中一億三千萬美元爲回用廠建造費用,一億七千萬美元爲再生水的管網建設費用。項目日供水能力二十七萬噸,相當於新增了一億立方米的可用水源,這樣算下來,平均每立方米水資源耗資三美元多一點。而美國加利福尼亞某縣爲拓展供水水源,修築的蓄水量一點二億立方米的水庫,投資四億五千萬美元,算下來平均每立方米水資源耗資三點七美元,比再生水要貴近零點五美元。

而且,發展再生水回用具有不可替代的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如果再把再生水回用所具備的減少污水排放、維護生態平衡、增強供水的穩定性和可靠性等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納入到成本計算之中,與其他拓展水源的方式相比,再生水回用具有明顯的綜合效益優勢。

巴圖姆滔滔不絕地說了足足有十幾分鍾,這才意尤未盡地停了下來。難得有這麼個機會在大人物的面前表現一下,要知道莫泰尤納斯和布萊恩特在西雅圖市都屬於上層社會的精英,對於市政建設是有着一定發言權的,讓他們意識到污水處理和再生水的回用重要性,無疑可以進一步地保證市政府部門對於污水處理系統的重視。

“巴圖姆工程師,可是哈佛大學的高材生,在污水處理廠已經工作了近三十個年頭了!”不知道何時,處理廠的廠長克利斯.比爾頓在一旁笑道,“是當之無愧的這方面的專家!是我們廠子的骨幹。”

“三十個年頭!”方明遠幾人都不由得肅然起敬。

第二百零八章 我是來捐錢的(上)第四百九十一章 簡單任務第六百五十三章 新助理第八十四章 鐵路上的偶遇第五百二十七章 斑斑血淚第六百一十九章 有利的條件第二百三十四章 可怕的污染第四百六十七章 借款第六百七十六章 衝擊與疑惑第六十一章 對策第五百三十七章 宇田光璃的小心思第六百五十六章 禮物第三百二十一章 潛在對手第一百九十四章 落空(求月票)第七百三十八章 槍聲(求月票)第九百四十三章 交易第四百八十一章 最好的第四百九十章 國際僱傭兵公司第四百九十二章 要知恩圖報第三十四章 關乎國運第三十一章 合作第四百九十一章 簡單任務第五百四十九章 陰謀第三百一十四章 楊書記怎麼來了(三更)第四十章 主角與配角第五百一十章 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第六百五十章 丹羽市的財政赤字第五十一章 代價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施壓第二百九十六章 一個平臺第一百一十八章 第一次親密接觸第六百三十八章 首相辭職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損陰德第一千三十三章 推薦第二百五十八章 合作草案第一百一十七章 決定賣了第一百七十二章 失落的龍江第一百八十四章 以礦址換技術第三百七十五章 滿懷期待的李順誅第五百二十六章 揭開第一百一十二章 顛倒黑白第三百二十九章 該不是瘋了吧第二百七十九章 處理意見第五十四章 居然說謊第九百四十七章 搭個伴(求月票)第二百五十六章 是方明遠送的第一百八十六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第九百二十七章 公是公、私是私(求月票)第十章 反響第九十五章 附加條款第一百一十六章 國人的誤解第二百九十五章 海關被攔第六百七十二章 掛牌第二百七十二章 馬屁第五百六十五章 忽悠奧里拉第四百四十五章 喜訊第六百零二章 友好的氣氛下第一百六十七章 成功解救第六百四十二章 歸屬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大選第一百七十章 深加工道路第八百六十九章 協助調查(求月票)第三百零三章 韋爾夫家族的請求第一百零七章 二期石油儲備庫第六百零八章 三個女人第七百六十四章 有人拍照第三十二章 詹姆斯·卡梅隆第七百七十二章 一個新難題第六百四十九章 損毀國有資產第五百二十七章 鄭老先生登門第三百五十四章 不給面子第三百四十六章 渡假第六百五十一章 朱德龍的心思第四百八十八章 一個帝國結束了第八百五十八章 如刺在背第七百零四章 萬金買馬骨第二百八十八章 羣雄聚首第六百九十三章 會面第九百七十章 今天都聽你的安排(求月票)第八百七十章 香餑餑第五百零一章 好福氣第五十八章 兩筆投資第一百七十六章 讓我們再忽悠一把第七十七章 第二個選擇(第四更)第二百四十一章 大手筆第三百三十一章 最後的希望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我們要怎麼做第七百三十一章 意外的相遇第七百八十三章 遲來的《黑客帝國》(求月票)第三百三十一章 生豬危機第一百一十章 掙錢的食堂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做戲第六百五十八章 新品發佈會?第四百零一章 一件往事第七百一十七章 形勢逼人第六百三十九章 暴跌與首映式第二百五十七章 令人生厭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LNM集 團的威脅第三百七十四章 我明白了第二百七十一章 擦“屁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