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六章 糖衣留下

此時,在陳南山的辦公室裡,方明遠恰好也問起了這個問題,這一次他在潼宜和平川停留的時間比較長,偶然聽人提起的。

“確實是有這種說法,省教育廳也有人來隱晦地瞭解我的想法。”陳南山沉吟了片刻道,“他雖然沒有明說,但是我覺得,他應當是爲這件事來。”

“那校長您是什麼意見?”方明遠直言道。他想聽聽陳南山這個校長的意見。

陳南山顯然對於此事,也是早有考慮。“從我個人的角度來講,我是不贊同諸校合併的,即便是以平川電子科技學院主導。”

“爲什麼呢?”方明遠有些詫異地道。在他的印象裡,像這種能夠主導幾所院校合併的學校的校領導,一般都會成爲新大學的主要領導,若是以平川電子科技學院爲主導來進行合併的話,新大學的校長,不用說,肯定還是陳南山。

“國內的很多人其實是走入了誤區,一味地追求大而全,總覺得綜合大學更好,教育質量更高!”陳南山不屑地道,“他們卻不想想,與其大而全,不如小而精,繫系都有、繫系平庸,那還不如一枝獨秀。現在的平川電子科技學院,再給我十五年的時間,我能夠讓他成爲華夏頂尖的電子科技大學!把他們那些亂七八糟的的學校塞進來,我們的精力會被分散,資金也會因此而攤薄,還要接收一大批行政官員。哼,一個本科就那麼了不起嗎?”

方明遠微微頷首,陳南山能夠這樣想,那自然是再好不過了。在得知這個消息的時候,他最初也是挺高興的,但是仔細琢磨了一下,就察覺出來,這裡面可是問題多多。

平川電子科技學院,是方明遠出資,由陳南山擔任校長一手創立的,可以說從一開始,兩人就確定了“教授治校”的基本原則。可以說,平川電子科技學院的教授們有着很大的權利。而行政人員,包括陳南山這個校長在內,則是明確了是服務於學校師生的位置。

而如果說是幾校合併,這些學校卻是有着大批的行政人員,這些人早就習慣於高高在上,將教師和學生呼來斥去,而且這些學校裡,教師和行政人員的比例極其地不合理,行政人員的數量遠遠地於教師的數量。這些行政人員在幾校合併之後,如何進行安排,對於平川電子科技學院來說,無疑是個難題。

方明遠和陳南山自然是不可能爲了他們而改變自己建學的初衷。而這些人也肯定不會輕易地放棄自己原本高高在上的地位,乖乖地去當“服務員”,這自然就會產生嚴重的分歧和矛盾。而這無疑會對平川電子科技學院原本的發展的規劃造成嚴重的影響。

而且,方明遠也聽說了。省裡這一次想要與平川電子科技學院合併的幾家院校,都是省屬院校裡排名比較靠後的,有專科也有本科。但是每年錄取的生源都不理想,學生畢業後的就業狀況也很不理想。這無疑又造成了省裡對他們的關注度和撥款額度持續削減,不少教師都調到了其他院校去了,這又造成惡性循環。到了現在,很多被分配給他們的學生,寧肯重讀一年,也不去學校報道。

僅僅爲了一個專升本的機會,就將這些人都收入平川電子科技學院裡,確實是有些不值當!

“不過,從方少你的角度來說,平川電子科技學院能夠成爲本科院校,進一步地擴大影響力,招收更多的學子,自然是件好事。所以,我思前想後,覺得,如果說能夠將這些院校的行政人員去蕪存精的話,那些沒有發展優勢的院系砍掉,也不是不能夠接受。”陳南山狡黠地笑道。

老人這是要把糖衣吃掉,炮彈丟回去啊!方明遠不由啞然失笑。

“校長,那這件事情就交給您了,不管您如何選擇,我都會堅定地支持您的意見的。”方明遠相信陳南山的品格,將事務交給真正的專家來做又是他一向的原則,所以這個結果,也不出陳南山的意料之外。

陳南山欣慰地笑了笑,又道:“方少,到了明年的這個時候,第一批自主招生的八百一十四名學生,就要面臨就業了,我想知道,方少你對此有沒有什麼安排?”平川電子科技學院是大專院校,在沒有專升本之前,學習時間最長也就是三年,目前學校的安排是兩年。

而且在這兩年時間裡,課程安排得是十分地緊密,那些家境不好的學子,一邊打工,一邊學習,壓力還是比較大的。不過,對於學校的這一安排,倒是也沒有什麼人口出怨言,畢竟早一年參加工作,不但可以少一年有收入減輕家庭的壓力,還可以少交一年學費和生活費。這一進一出的,對於那些來自農村的學子們來說,可就不是一個小數目。

“明年的七月畢業啊。”方明遠笑道,“校長希望我有什麼安排?一次性安排八百多名學生進入方家的產業?可沒有那麼多的低層管理崗位,恐怕他們要從最基層開始做了,他們心理會不會有失落感?”

“要是因此就感到社會不公而失落的話,那麼這兩年的學校心理教育就是失敗的!”陳南山斬釘截鐵地道,“我不要求方家的產業安置這些學生,我只要求在同等的條件下,公司能夠優先考慮這些學生,畢竟他們的能力和品性,教育了他們兩年的我們更加地瞭解。”

“優先錄取,這沒有問題。不過,屆時的工作地點,可不一定都在奉元。”方明遠直言道,“而且,說老實話,我更希望他們能夠在社會上廣泛地找到職業,這才更證明我們的教育是成功的!”

陳南山苦笑道:“話雖然是這樣說,但是你也要理解人們希望能夠進一個好單位的想法!如今的社會上,能夠被稱爲是好單位的地方,實在是太少了!”波及全國的下崗風潮依然是在繼續,大量的國有中小型企業破產,很多年青人剛進廠就下崗,生活困難,這無疑使得一直都是生機勃勃的方家企業對這些面臨就業的學子充滿了吸引力。而且陳南山相信,在未來相當長的時間裡,方家企業是畢業學生心目中的好單位這一現象都無法改變。

“哎,校長,還有一個問題,這一屆畢業生裡面,學校有打算留校執教的名額嗎?”方明遠突然想起來道。

“留校執教?”陳南山緩緩地搖了搖頭道,“沒有,以後也不打算有!”

“唔?爲什麼?”方明遠詫異地道。要知道,在華夏,優秀學生留校執教,這可是一項傳統。

陳南山看了看方明遠,啞然失笑道:“你難道不明白近親培養的弊病嗎?還是成心跑這裡來戲弄我這個老頭子嗎?優秀的人才,需要有豐富的經歷。對於學校而言,有着不同生活學習背景、不同的工作經歷、不同知識結構、不同思想的諸多人才聚集在一起,纔會有利於智慧的交流和碰撞出來智慧的火花!搞一堆有着師生關係的教師放在一起,青年教師們豈不是永無出頭之日了?當然了,我也並不是完全排斥本校的學生,我認爲他們可以在畢業後到別的學校或者說公司裡任職,有了一定的工作經驗和生活閱歷之後,如果說表現優秀,仍然願意回母校執教的話,我也歡迎。但是我也要聲明一點,雖然說我並不迷信本科生就一定要比專科生更優秀,但是從華夏的目前現狀來說,學校招聘新的教師,還是要至少從本科生起步。”

方明遠愉悅地笑了起來,七八十年代的時候,由於當時的大學大多條件簡陋,師資力量薄弱,所以爲了充實師資力量,留住人才,華夏幾乎是所有的學校都實行優秀畢業生留校任教的制度。不可否認,當時這一做法,對於充實大學的師資力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隨着時間的推移,年復一年的畢業生留校任教,導致很多學校,百分之七八十以上的教師來源於本校畢業生,這種學術同源的培養模式與教師招聘的內源機制,到了幾年後也招致了諸多的批評。

很多學者認爲,這樣做的結果只會導致學術近親的繁殖,不利於高校內人才和學術的交流,也使得在校內佔絕對少數的外來新教員的教學和科研創新能力難以發揮。這就勢必造成嚴重的學術腐敗,遏制大學的創新能力,不利於人才培養。而後來華夏諸多大學裡暴出的一系列醜聞,也證明了這些學者們的擔憂並不是無的放矢。

雖然說,目前對於大學的學術腐敗和學術近親繁殖的指責還沒有暴發出來,但是陳南山對本校生畢業留校執教一事能夠看得這樣透徹,那是再好不過的了。

“我哪敢戲弄您老人家啊,您能在這件事情持這種立場,我可是再高興不過了。”方明遠笑道。

這時候,辦公室的門上傳來了幾聲敲門聲,接着方纔那個送茶的中年婦女推開了房門道:“陳老師,省教育廳副廳長鬍廳長來了……”

她的話還沒有說完,就覺得身後傳來了一股力量,使得她身不由已地就是一個踉蹌,讓開了屋門。接着,胡嫣嶺和她的秘書兩人已經走進了辦公室。

第一百五十二章 新的條件第四百三十九章 不要坑了他第一百零二章 誰能想到第六十八章 補償第一千二十七章 沒有選擇(求月票)第一百一十一章 打破預售制度第一百七十章 枉費心機第六章 封殺令第二十四章 八三年的結束第一百四十三章 雪上加霜第四十八章 艱難的抉擇(下)第九百五十九章 突如其來的機會第一百四十六章 自信的元淼第九百四十五章 目的第二百九十七章 不知死活的吳江國第六百八十九章 一點私心第四章 松本正道開出的“優惠”條件第四百四十七章 實在是太差了第四百五十五章 是算搶劫呢,還是敲詐呢?第五百二十四章 最好武器第三百一十五章 引爆第六百四十五章 真有那找死的?第五百三十二章 一次機會第八百一十九章 扶助本土盟友第一百五十章 負不起責任第五百四十二章 震驚的“分享”第七百七十五章 一箭雙鵰第六百零八章 三個女人第六百一十二章 幾成淚海第二百八十七章 紅顏禍水第三百八十五章 投桃報李第四百四十一章 金融街構想第四百零二章 有兩把刷子第十四章 一個想法第十二章 花落誰家第二百零八章 我是來捐錢的(上)第五百九十章 一口價第九百一十三章 您笑什麼(求月票)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 改變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沾光第二百零一章 六車道還是八車道好?(求月票)第二百章 先機第六百六十四章 空手而歸第四百八十五章 賣給誰的問題第五十章 隱患第八百三十七章 鬥毆第三百四十三章 熱情第四百一十七章 不虧本就行第四百七十一章 空運引發的小事件第二十九章 說服三上真司第三百三十四章 將至的危機第九章 鄉委書記代表了誰第四百五十二章 要得是資格第三百三十二章 暗藏的野心第七百零七章 複議第二十六章 收穫驚嚇第一百四十五章 貨物被扣第四百九十八章 那我退出第一百六十四章 方明遠,你真慫第四十章 那個島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準備上市第六百三十五章 一錘定音第三百五十六章 多了一個對手第四百七十章 推動第八百五十一章 啞口無言(急求月票)第十五章 找上門來的金卡梭第五百七十四章 互相理解第二百五十四章 二百下還是三百下第九百章 看好第五百二十八章 搭順風車第六百二十九章 被挖牆腳了第四百九十六章 意外第八百二十七章 七月(求月票)第四章 語破天驚第九百一十三章 表態第五百六十一章 合格的衛星城第三百二十一章 第二波第五百五十一章 建立儲備庫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 連環規劃第三百五十八章 山內泊的疑惑第五百六十三章 拆臺的自家人六百一十八章 人生何處不相逢第十九章 鞏處長的召見第八百零七章 容後再說(求月票)第四百八十八章 一個帝國結束了第一百八十二章 憤怒的成宜第一百二十九章 我欠考慮了第四百四十二章 爲難的市委書記第六百九十六章 驚喜 (求月票)第二十四章 郭老爺子來京第九十四章 搶桃子的第八百九十一章 驚心(求月票)第十三章 到底爲什麼?第二百七十三章 要求免息第一百九十三章 質問(求月票)第四百一十七章 小崔說事第一百八十三章 取之有道第七百八十三章 衝我來的第七百八十八章 邀請加入第七百一十七章 走到前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