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五章 考察團的到來

方明遠的心情也並不輕鬆,雖然說,納斯達克綜合指數的一路高歌猛進,使得他手中的那些股份套現出來的資金也就越發的可觀,但是這樣快地突破四千五百點,令他也有一種危機感。

前世裡,納斯達克證券市場崩盤的準確日期他記不得了,他只記得,應當是納斯達克綜合指數突破五千點之後,投資者們一片狂歡的時候,納斯達克綜合指數突然扭頭向下,在短短的不到兩年的時間裡,一直跌回到了一千餘點!整個市場上一片哀鴻,數萬億美元的資產灰飛煙滅。如今納斯達克綜合指數已經突破四千五百點,那豈不是說,那個“華麗”的大逆轉時刻,已經是越來越逼近了?

由於有俄羅斯總理遭遇車禍的前車之鑑,這種緊迫感更是使得方明遠心理壓力倍增,總有一種納斯達克綜合指數時刻都會崩潰的感覺。這使得他總有一種將手中雅虎公司的股份在納斯達克證券市場脫手的衝動。

不過,好在遠超他實際年齡的心理年齡讓他能夠按下這種衝動,不至於做出什麼瘋狂的事情來要是他將雅虎公司的股份一口氣都丟上納斯達克證券市場的話,恐怕納斯達克綜合指數的大崩盤就是由他來引起的。

只是,每當他靜下來的時候,他就不由自主地去想,納斯達克綜合指數會不會在五千點之前崩盤的可能性畢竟是價值上百億美元的股份,沒有人能不重視。所以方明遠只能夠給自己不斷地安排工作。以避免去分神。好在他原本需要做的事情就很多。倒是不用擔心無事可忙。

米爾頓.道格拉斯帶隊的平川鐵路運輸公司日本鐵路考察團。在威廉姆斯他們到訪方明遠的第二天,抵達了東京機場,考察團的成員們都被安排進了東京的酒店,米爾頓.道格拉斯則被接到了方明遠在東京灣的別墅中。

奉潼鐵路從九二年底由方家承包之後。至今已經有七年多了,在米爾頓.道格拉斯的強力整頓下,已經是頗有成效。加上平川經濟的強力崛起,從九六年年中開始。平川鐵路運輸公司就已經達到了收支平衡,並逐步開始實現盈利。到了九九年,平川鐵路運輸公司純收入達到了十三億七千萬元,可以說已經進入了良性發展時期。而潼宜的大規模建設,更是給平川鐵路運輸公司一個效益再上一個臺階的機會。

不過米爾頓.道格拉斯此時也已經是七十多歲高齡,身體和精力都使得他再也不能像前幾年那樣,全身心地投入到奉潼鐵路的發展中去。就在九九年年底的時候,米爾頓.道格拉斯已經正式地向方明遠提出了,自己已經不適合再擔任平川鐵路運輸公司副總經理一職,打算退居純顧問一職的申請。

方明遠雖然覺得很遺憾。但是他也認爲,平川鐵路運輸公司。在米爾頓的整頓下,已經有了一個很好的基礎,此時需要有新的顧問,新的發展思路來保證它的未來將繼續高速發展下去。

他的目光很自然就落到了日本。做爲世界上第一家高速鐵路成功商業運營的國家,日本的鐵路也曾經走過一段彎路,當時日本的主要鐵路全部都是國有,私營鐵路公司運營的鐵路大多都是比較偏僻、或者說就是通向人煙比較稀少的地區的。不過三十七萬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卻有着二點二萬公里的鐵路,這一比例,在發達國家中,也是相當罕有的。

於是國有的日本國家鐵路公司在八十年代已經成爲了日本最大的國營企業,擁有着十多萬員工,一萬多鐵路里程。但是這個世界上有個無論是東方還是西方都通行的規律,那就是但凡國家經營的企業,肯定大都赤字,完全壟斷型國有企業那是特例,日本國家鐵路公司也不能例外,八十年代中期,常年累積的赤字已經影響到公司的正常運轉,使得公司瀕臨破產,並且給日本的國家財政造成鉅額的負擔。

而且,雖然鐵路公司的員工不是政府公務員,但是當時的鐵路公司,無論是在軟件的服務上,還是在硬件設施上,都差強人意,每年都會遭到大批日本國民來自方方面面的批評。

爲了改變這一現狀,日本政府決定自一九八七年開始對國家鐵路公司進行民營化改革,改革是漫長的,從一九八七年開始,一直到方明遠前世裡去世時,日本的鐵路改革仍然沒有結束。但是改革的成效卻是顯而易見的,原來那些態度強橫無理的鐵路職員,在民營化以後對於乘客的態度發生了明顯的改變,真正地把乘客當成了自己的衣食父母,服務意識不斷增強。而原本國家鐵路公司給予人那種破破爛爛的感覺也逐漸消失了,原來手動的檢票被自動檢票機取代,原來沒有空調的車廂則被舒適的新車廂所取代。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方明遠認爲日本鐵路改革措施,以及鐵路運輸服務上,有很多地方都值得華夏借鑑。

對於方明遠的這一想法,米爾頓.道格拉斯也是強力地贊同的。在他看來,與美國的鐵路運輸相比起來,在客運方面,日本鐵路的現狀更值得華夏鐵路部門學習。畢竟在美國,人們短途開車、長途乘坐飛機,已經成爲了國民的普遍選擇,乘坐火車出行的,只是相當少的一部分人,鐵路部門大多時候,主要是承擔大宗貨物的運輸。而且由於相對美國超過九百萬平方公里的國土來說,美國的人口數量實在是太少了!這也造成了美國鐵路公司的很多東西都不適合華夏鐵路的現狀。但是日本就不同了,比華夏還要密集的人口,巨大的人口流動量,使得兩國鐵路在很多問題上,其實是面臨着同樣的難題,日本鐵路公司的做法具有很大的借鑑價值。

“這一次,我把平川鐵路運輸公司的骨幹人員都帶來東京了,讓他們看一看日本的鐵路軟硬件水平,也省得他們現在一個個驕傲地像我國的西部牛仔一樣!”米爾頓臉帶不屑地道,“方,我記得你們國家有一句老話,叫什麼坐在井裡的蛤蟆,哼哼,我覺得現在有些人就像那隻蛤蟆!以爲現在的水平,就是一流的服務標準了。”

自從奉潼鐵路實現收支平衡之後,自然吸引了鐵道部很多人的關注,一時間,部裡、各大鐵路局裡紛紛派員前來平川考察,想要搞明白,爲什麼這樣一條要什麼沒什麼的支線鐵路,也居然能夠實現收支平衡。而到了去年,奉潼鐵路的年利潤一舉突破了十三億元,這更是在華夏的支線鐵路上創下了一個歷史紀錄,平川鐵路運輸公司,成爲了鐵道部各級領導口中的香餑餑,各種各樣的讚譽是接踵而至。若不是奉潼鐵路是鐵路改革的試點單位,在這個時期不宜宣揚,恐怕早就在國內宣傳地人盡皆知了。平川鐵路運輸公司賺錢了,公司的員工們收入自然也就水漲船高,這兜裡的鈔票多了,這腰桿子自然也就硬了。說起話來,也是底氣十足了。只是他們的某些狂傲自大的話,令米爾頓嗤之以鼻。

米爾頓道:“而且,據我所知,你們華夏的第一條高速鐵路,不是到今年年底就可以建成通車嗎?讓他們看看日本的高速鐵路運營水平,開開眼界也是好的!”

米爾頓口中所說的華夏第一條高速鐵路,是目前正在建設中的從帝都到津城的高速鐵路,設計時速達到了二百五十公里,建成之後,從帝都前往津城的路途時間可以保證在四十分鐘以裡。這無疑極大的縮短了兩座直轄市的“距離”。

“哎,對了,方,你們的第一條高速鐵路,這眼看着還有一年時間就要建成,可是你們的高速列車怎麼沒什麼消息?還是說,你們打算從國外進口?”米爾頓好奇地道。

方明遠呵呵一笑道:“米爾頓,你放心,屆時跑在上面的肯定是我們華夏國產的高速列車組!”鐵道部與科技部聯手,諸多研究所正在進行高速列車組的最後定型工作。而試驗車“華夏之星”,則早在一九九九年底的時候,就已經在電氣化提速改造完成,設計最高時速達到了二百公里的京深鐵路區段試驗上跑出了二百四十三公里的最高時速。創下了當時的“華夏鐵路第一速度”,成爲華夏國產的第一種高速鐵路機車。只是由於鐵道部和科技部的保密,所以一直沒有對外公開。相信經過半年時間的再調整和深挖潛力,以及京津高速鐵路的優良路況,這一型號的高速列車,肯定能夠完美地達到最初設計要求。

而與這個相比起來,其實方明遠更在意的是國內通過擺式列車在華夏鐵路既有線上實現提速到高速鐵路的可行性實驗。因爲這關係到國內目前所有的這五萬多公里鐵路的利用,也關係到奉潼鐵路未來的運力增長。畢竟新建高速鐵路,花費實在是太驚人了。

第二百九十一章 坑第五百七十章 三年之後第九百二十九章 驚人的投資(求月票)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 達成基本共識第五百三十四章 誰?第一百七十五章 我無能爲力第三百二十一章 第二波第九百一十五章 是危機也是機會(求月票)第六百四十四章 原來是地頭蛇第三百八十四章 贈刀第三章 錯亂第四百九十二章 要知恩圖報第九百四十二章 好快的動作第九十六章 遠道而來?第一千零三章 心理失衡第一百六十一章 亂成一團的周家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鄭嘉儀的擔憂第二百八十八章 過關第三百二十五章 九五年的“睡覺死”第五百九十章 不可思議第一百六十五章 秋遊第五百二十二章 爭分奪秒的菲利普第八百零四章 新公司、新起點第四百零一章 王八的醫術纔是最強的第三百八十七章 大勢已去第三十四章 一個時代的來臨第七百九十三章 白事會所第三百零六章 一起去第三百七十四章 表態!第九百零八章 我同意了第六百六十一章 不是打壓的打壓第一百二十六章 公益廣告——開業的第一炮第一百八十章 被代表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爲了安全第二百六十六章 徐甯出事了第四百三十八章 合作第七百一十六章 聊聊天?第一百六十五章 燕雀焉知鴻鵠之志第五百零五章 華新易幟第一百五十三章 未來的席位第六百八十八章 是不是可以簽約了第三百九十三章 即將到來的佐田株式會社社長第九十四章 開門紅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機會與示警(求月票)第四十七章 一語驚人第四百九十五章 一個要求第四百九十六章 壞消息第四百六十一章 財富與尊嚴哪一個更重要?第五百七十八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下)第五百三十二章 新年大喜第二百七十八章 我先失陪了第十七章 連夜入京第八百五十八章 如刺在背第四百七十三章 彭徐市捐贈第四章 出去!第四十六章 靈感來自於夢境第九百六十三章 大豆的前景第八百八十一章 千金市骨第八百九十四章 新的鮎魚(求月票)第六章 登門問罪第四百六十章 趙家的機會第七十八章 成功上位七百零一章 戶口問題第七十八章 奇怪的培訓第三百一十一章 十億盧布的大單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不看好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 一箭數雕第一百四十六章 新的線索五百二十七章 聊勝與無第七百七十九章 求助第六百一十一章 哭聲第五百二十九章 還要你們做什麼?第五百七十五章 降價第一千八十章 連環合作(求月票)第九百五十六章 更大的責任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扯虎皮做大旗第九百五十一章 相信方少的推薦第一百八十四章 以礦址換技術第六百一十章 首次亮相第二百四十八章 交換第七十九章 該跑就得跑第一百一十一章 玩玩第三十四章 關乎國運第七十九章 考場門前的故人第六十五章 流血的夜晚第一百零四章 都是胡扯第五百四十章 宇田光璃的“新作發佈會”第六百五十六章 驚人的計劃第六百三十九章 這可如何是好?第八百三十五章 等待第二百八十七章 五十億貸款第四百二十三章 幫了大忙第十五章 三個包裹第七百零一章 工資真的要漲了第二百九十二章 無奈第三百九十九章 監護人第九百一十八章 銀樣蠟槍頭第六百零九章 換位思考第一百四十章 顧全大局第五百四十四章 方明遠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