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三章 一種感覺 (求月票)

蘇愛軍狠狠地吸了兩口煙,將菸頭在地上捻滅,站起身來舒展了一下身體道:”我差點忘記了,還沒有恭喜你這一次又發財了!“

蘇愛軍所說的,是指在九月底發生在海峽對面的那一場高達里氏七點三極的地震發生之後,世界市場上和國內市場上,IT產業的很多商品價格暴漲,其中內存的漲幅在短短的幾天裡超過了百分之百!對世界各國,包括國內的PC產業鏈形成了有力的衝擊!

但是方家的這些產業,由於提前購入了大量的貨物,幾乎將臺灣這些家的工廠的存貨一掃而空,所以在這一場衝擊中,並沒有受到什麼影響。而且還因爲PC的售價並沒有像其他廠家一樣隨行就市地提價,而擴大了在華夏的市場佔有率。尤其是在俄羅斯市場上的佔有率更是連續上跳了百分之二十個百分點,成爲了俄羅斯市場上第一大PC生產商。

“這種財,不發也罷!”方明遠擺了擺手道。與賺到的財富相比起來,他更高興地是,這一場七點三極地震,對於海峽對岸來說,所造成的人員傷亡與前世相比起來,大幅度下滑。雖然說地震造成四萬餘棟房屋完全倒塌,還有四萬餘棟房屋受到嚴重的損害,但是死亡人數只有三百六十餘人,受傷人數也只有四千七百餘人。與前世二千四百餘人死亡,上萬人受傷的慘重傷亡結果相比起來,已經是很令人欣喜了。

“不過,我很好奇,你究竟是怎麼察覺到會有地震發生的?”蘇愛軍又蹲到方明遠的身旁,笑眯眯地道,“相信很多人都好奇這一點,其中有什麼秘密,能不能講講?”在得知土耳其兩次地震和海峽對岸的地震發生後,不要說蘇愛軍了,就是蘇浣東所受到的震動也是非同小可!

他們自然是知道,這些傳言的源頭,應當都是來自方明遠,可是他們誰也想不透,方明遠又是如何做到的這一點。雖然說,以蘇家父子的能力,不難查出來,方明遠近些年來,每年都在資助着國內國外的一些地震研究機構,但是他們並不認爲,算上神戶大地震,這四次堪稱準確的地震預報,是這些地震研究機構做出的。否則的話,恐怕早就傳揚了出來。

對於蘇愛軍的這個問題,方明遠一點都不奇怪,能夠一直憋到現在才問起,已經是令方明遠有些出乎意料了。

“這個我只能說是一種直覺,再加上一些那些研究機構給我的資料。”方明遠道,“我小的時候,平川也曾經經歷過一場地震,當然了,震中並不在平川,而是在平川的鄰縣重泉縣那邊。雖然地震級別不高,只是讓我們那裡能夠明顯地覺到地面和房屋在晃動,並沒有造成什麼大的損失。但是那是八三年啊,七六年的大地震血的教訓仍然歷歷在目啊,所以那天晚上,我是睡夢中被父母給抱出來的。後來發生了什麼,我就不知道了。我父母說我當時莫名其妙地足足暈了三天,要不是身體機能各項指標都沒有異常,他們就要帶我去奉元的大醫院裡檢查了。神戶大地震前,在日本的我就是總覺得有一種大難臨頭的感覺,不想留在日本,當時也確實是做了那個夢。土耳其地震前,我也曾經去土耳其呆過幾天,至於海峽對岸,就是在我們收購馬尾造船廠的時候,我又有了那種感覺。所以才發出的預警。”

蘇愛軍聽得瞠目結舌,他沒有想到方明遠居然給了自己這樣的一個回答。

“後來,我也調查過一些資料,雖然說沒有準確的結論,但是也有一種解釋,他們說地震在發生前,由於地殼會發生變化,這種變化會產生一種波,動物們之所以能夠預警地震,就是因爲它們能夠察覺到這種波,而人類一般情況下是察覺不到這種波的。只能說,我可能在這方面比常人要更敏感。其實在國外像我這樣的人,也並不是沒有。”方明遠兩手一攤道,“蘇叔,這是你問我,要是換個人來,我可說什麼也不承認的。”

“那是那是!”蘇愛軍連連點頭道。

“後來,我也總結了一下,也不是所有的地震我都會有反應,首先得震級比較高的,六七級以上,再就是我得距離震中不遠,再就是要在地震發生前不久才行。”方明遠又補充道。

“啊……這就對了。”蘇愛軍不由得一拍巴掌,這倒是解釋了,爲什麼方明遠這麼多年來,就預警了這四次地震,而別說全球了,每年國內大大小小的地震有察覺的就要數以百計了,方明遠卻一直沒有什麼反應了。

接下來,蘇愛軍的話題又轉回了潼宜市的建設工作。潼宜的經濟開發區已經劃定了範圍,開始了基礎建設的三通一平工作,眼看着再有幾天就可以基本完成,目前已經可以確定的是,德光電子集團將在這裡興建一座分廠,生產MP3播放器和U盤。

自今年三月份起,德光電子集團的MP3播放器和U盤正式上市,雖然說在國內的銷售業績,因爲價格較高的緣故,出貨量還並不驚人,但是歐美等發達國家對於它的需求卻是供不應求,即便是進入五月之後,獲得了授權的其他公司產品陸續上市,德光電子集團的出口數量仍然是在節節上升。僅僅到了八月,德光電子集團的創匯金額就已經超過了去年的全年,而且照目前的增長幅度來看,很有可能今年的總創匯金額達到去年的一倍。如此強勁的吸納外匯的能力,可是令奉元市和秦西省有關部門樂開了花。

德光電子集團分廠的建設工程立時就被奉元市離山區政府提上了日程,由於離山高科技園區裡已經沒有空地,離山區政府主動地提出,爲德光電子集團再劃出一片工業用地來。若不是潼宜分廠是早就列入計劃中的項目,又是方明遠欽點,離山區政府說什麼也不會讓一座新廠建設到潼宜來的。

“是不是可以對外宣佈三星汽車集團與奉元秦川汽車有限責任公司在潼宜合資建立新企業的消息了?”蘇愛軍有些期待地道。如今奉元秦川汽車有限責任公司華夏兵器總公司所持有的股份已經完全轉讓給了方家,秦西省政府還持有百分之十的股份,不過這百分之十的股份,未來則要轉讓給潼宜市政府持有。而且根據方家與秦西省省政府達成的協議,這百分之十的股份,政府方面只享有分紅權,不享受投票權,所派駐的董事,也必須要得到其他董事的認可,方可就任,如果說所持股份決定對外轉讓,也必須是要優先轉讓給國內的公司現股東等等一系列的苛刻條件。而換來的則是,一旦三星汽車集團與奉元秦川汽車有限責任公司建立新的合資企業中,政府方面在不追加投資的情況,仍然可以持有百分之十的股份。雖然說看似政府方面受到了種種約束,但是實質上,一旦合資公司建立,手中這百分之十的股份的價值就會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秦西省政府方面也明白,如果說不是國家政策中強行要求轎車企業中必須要有國有股份,方明遠是說什麼也不會讓國有資本在其中插上一腿,所以,對於這一結果,他們也是相當地滿意。

方明遠搖了搖頭道:“蘇叔,還要再等等!”

“再等等?再等等黃花菜都要涼了!”蘇愛軍急道。就在不久前,現代汽車集團與京城的車企達成合資企業,引起了現代集團在國內股市的狂飆猛進,吸引了無數人的目光,要是現在乘熱打鐵,也放出三星汽車集團與奉元秦川汽車有限責任公司的合資消息,肯定會在國內引起轟動。

“秦西壓延設備廠對轎車用鋼板的煉製技術研發工作再有一兩個月就應當有個結果了,到時候再發消息,也許效果會更好!”方明遠道。

“這麼說,車用鋼板的攻關有眉目了?”蘇愛軍喜不自勝地道。他早就知道,方明遠在秦西壓延設備廠被“收購”之後,就大力推動研究部門,着手研究各種特種鋼的配方,其中轎車用高強度鋼板的開發,就是重中之重!

“嗯,正在進行最後的調整,以達到最好的效果。”方明遠有些得意地道。秦西壓延設備廠幾年來的埋頭研發,在投入了鉅額資金和龐大的人力後,終於開始真正地出成果了。先是船用鋼板,後是轎車製造所需要的高強度鋼板,僅僅這兩項技術的成功,就足以令他感到十分地滿意了!

“那可是太好了!”蘇愛軍歡喜地簡直要跳起來了!

要知道國內轎車生產企業,所用的鋼板,大多都還只能從國外進口,這無疑提高了汽車的製造成本,如果說國內的鋼鐵企業能夠提供優質的高強度鋼板,那麼未來的合資企業,僅僅在這一項上,就可以節省大量的外匯資金。

第五百八十五章 狗屁的規定 傲慢的員工(下)第一百九十九章 一件好事第一百七十三章 意外的驚喜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準備上市六百四十三章 請你喝“酒”第二百七十三章 莫名其妙的採訪第九百零二章 招財貓與犧牲(求月票)第八百三十二章 不是全部第三百八十五章 爲了事業也是爲了你高興第四百一十五章 保外就醫變成了脫逃第三百七十五章 無奈與吃驚第一千八十二章 前景堪憂(求月票)第一百八十六章 準備第一百一十二章 長遠的眼光第一百五十九章 圖窮匕見第五百八十章 想“借東風”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雙贏第六百八十七章 調動第八百二十八章 完全不同第二百一十六章 要個面子,給個臺階第五百七十一章 朋雨案第四百六十一章 比想像的糟糕第一百四十章 你爸是李剛嗎?第八百六十五章 危機第三百一十二章 長遠利益第一百六十一章 亂成一團的周家第七百八十一章 死結第三百零七章 大哥,救救我第一百一十二章 長遠的眼光第八百九十八章 舌尖上的安全(求月票)第一百四十五章 競爭無所不在第一百五十二章 依你的想法去做吧第一千三百章 好自爲之第二百一十三章 合作第六百一十一章 該出手時就出手第六百二十六章 拿什麼來交換第八百三十一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八百七十八章 索要(求月票)第一百四十二章 痛並幸福着第一百五十一章 鄭軍的靠山第三百一十三章 突如其來的詭異視察第一百零四章 借一步說話第六百五十章 到此爲止第四百五十三章 幫我一個忙第一百零六章 需要徵求意見第八百零八章 改進型客機第八百五十六章 壓力與兩全之法第三十六章 路邊搭訕第九十九章 肩有重任的樸東勳第三百五十六章 一場亂戰第五百九十四章 瘋狂第三十四章 擋箭牌第五百四十六章 瘋了嗎第六百四十九章 各有利弊第二百四十四章 移民第四百八十七章 一個奇蹟第二百八十三章 別無選擇第七百三十六章 來客第一千九十章 緣分啊第九百七十九章 《終結者3》(求月票)第七百零五章 沒有拒絕第七百二十八章 任務第四百五十七章 李雨欣的男朋友!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簡政放權第六百四十三章 宣戰第二百一十二章 瞠目結舌第一千五十八章 還有多少秘密(求月票)第六百一十六章 不聽勸的結果第十章 不友好的談判第五十章 潛在的目標第一百一十章 掙錢的食堂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麻煩來了第二百一十七章 面子第一百六十九章 條件第一百五十五章 原價轉讓第三十九章 新的投資方向第四十章 那個島第七十章 適可而止第三百二十二章 第三波第七百六十七章 新的一年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很對不起第四十七章 艱難的抉擇第一百七十四章 方老爺子的亂命第一百九十六章 郭老訓子第四百六十四章 不要當真第五百五十九章 一言爲定第三百九十七章 塵埃落地第五百一十三章 投桃報李第五百八十四章 狗屁的規定 傲慢的員工(上)第十九章 僞慈善基金會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接班人第二百九十六章 一個平臺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安全第一第一百一十六章 千億市場第六百六十四章第六百二十五章 新的構想第二十一章 理論很豐滿 現實很骨感第二百五十四章 故人第一百七十五章 我無能爲力第七百三十章 危機中的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