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一章 互聯網的未來

ps:非常抱歉,昨天晚上發了兩個380章。現在已經修改,之前訂閱的朋友,這一章就不用訂了。

第三百八十一章互聯網的未來

……

“這麼多人?”

一進操場,郭守雲也被面前看到的情形嚇了一跳。偌大的操場上,不僅中間的場地,連帶周圍階梯式座椅,以及中間的過道上都或坐或站的佈滿了人羣。擡眼看去,黑壓壓的彷彿接天連地的烏雲,讓人心生震撼!

“聽到郭先生要在中文大學做演講,大家都很想聽一聽。所以,不僅是我們中文大學,連很多外校的學生,以及一些社會相關人士都到了。”金耀吉在旁邊解釋道。

“這麼大的陣仗可是讓我受寵若驚啊!”

“挑擅長的說,不要給自己太大壓力。”丘成桐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慰道。

雖然郭守雲並沒有如他期望的成爲一個數學家,但當你授課的緣分,讓對方也算他半個弟子。按照華夏人傳統的師徒關係,在場的所有人當中,恐怕就只有他最爲關心郭守雲了。

“您跟金校長去坐下吧。這樣的場面雖然意外,但我想我還能掌控的住。”郭守雲臉上露出了一絲自信。

“那就好!加油!”

拍了拍他的肩頭後,丘成桐轉身朝距離演講臺最近的椅子走去,在這裡有專門給他們預留的位子。

“加油!”

李澤巨朝郭守雲豎了豎大拇指後,也隨着人流走到了主席臺下面的椅子就坐。

等到他們離開後,郭守雲走到主席臺邊,從潘淑珍手裡接過話筒,剛要上去。想了想後,把身上的外套脫了下來,交給了旁邊的麗貝卡,然後把白襯衫和裡面的保暖內衣朝上拉了拉。然後大步走上了主席臺。

“嘩啦…!”

與此同時,山呼海嘯般的掌聲隨着他的腳步在操場上空響了起來。

“謝謝,非常感謝大家的熱情。說實話,一開始我沒想到會有這麼多人來聽我的演講。所以,一開始再來的時候,我特意多穿了幾件衣服。因爲我的助理馬克女士提醒我,在操場那麼大的地方,露天的環境下,穿厚點起碼能在沒多少人來聽我演講的情況下不冷,而只是尷尬。我覺得挺有道理,所以我特意穿了一件加厚的羊絨外套。”

“不過,等我看到你們的時候,我覺得我可以扔掉它了。你們的熱情讓我的腎上腺激素在快速分泌,並令神經末梢興奮的同時驅趕了寒冷。所以,我脫掉了外套,變成了你們進入職場後的樣子。”

“西裝領帶白襯衫,標準被白領裝扮。在場超過80%甚至90%的人,未來兩三年內都會穿着這一身進入職場。但在您們選擇未來的同時,我結合我自己的經歷和思考,告訴你們一些我認爲的未來,希望它能夠幫到你們,並讓你們取得你們渴望的成功!”

“首先,瞭解我的人都知道我是通過互聯網創業起家的。我創立的那家公司叫領英,1999年12月11日,我在斯坦福大學的宿舍裡,跟我最好的朋友一塊設計了一個職業社交類的網站,名字叫‘excellence’,翻譯爲中文就是‘卓越’。”

“一開始,卓越網的網站架構和設計很簡陋,隨着用戶的增加,系統經常性的崩潰。所以,在創業的前幾個月裡,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徹夜寫代碼,優化我們的系統。雖然這種日子很苦,但我們是心中飽含着希望。畢竟,當時納斯達克互聯網概念股正火熱,有了一定的底子後尋找vc也容易。”

“可惜上帝好像跟我們開了個玩笑。在我們準備好一切,開始想要尋求風險投資的時候,納斯達克崩潰了!硅谷每天有無數個互聯網初創公司破產,像我們這樣的小作坊,平均每週都要死幾百上千家。在這種情況下,我周圍的很多人都勸我放棄。他們告訴我互聯網已經完了,它不可能有未來。”

“但我這個人很執拗,認定的事情很少改變。而且,我跟他們不同的是,我認爲互聯網的未來非常光明。納斯達克危機並不是危機,而是上天賜給我的機會。所以,當時爲了能讓卓越網活下去,我除了上課之外,每天在學校外面打三份工,賺來的錢全都投到網站運營中去。”

“但這些錢對於越發龐大的卓越網根本就是杯水車薪。爲了改變這種現狀,我把養父留下來的農場抵押貸款,然後抱着試試看的想法,把之前寫的一些小說寄到出版社。總之,任何能夠讓我合法賺錢的方式我基本都嘗試了。”

“很幸運,我遇到了一個叫克里斯托弗·裡特的傢伙,他是《哈利·波特》作者羅琳的經紀人,所以對我寫的《神奇動物在哪裡》這本與《哈利·波特》文風相似的小說非常感興趣。連帶着把《加勒比海盜》、《五十度灰》等幾部小說一塊出版了。”

“幸運的是大家對我的小說很喜歡,這爲我帶來了豐厚的回報。當然,也爲改名‘領英’的網站帶去了持續的資本支持。所以,現場有喜歡寫作,而且有底稿積累的朋友,一定要大膽的去發表或者出版,說不定會有意外的收穫等着你。這能夠改變你的人生軌跡。”

“言歸正傳。在美國當作家,尤其是當紅作家的收益是非常可觀的。所以,爲了得到更多的錢對互聯網進行投資。當時的我除了工作,就是關起門來寫東西,社交基本爲零!”

“不計成本的付出後,帶來的就是豐厚的回報。這些從寫作中賺來的錢,超過70%被我投在了互聯網上。比如:全世界最大的搜索引擎谷歌,最大的流媒體公司奈飛,最大的b2c電商亞馬遜,第三方支付平臺paypal等等。到今天,硅谷超過30%的互聯網公司都有我或者鳳凰資本的投資。”

“在納斯達克危機,互聯網產業哀鴻遍野的時候,我瘋狂的投資該行業,自然就成了媒體眼中的另類。到現在我都清晰的記得《舊金山紀事報》曾經在頭版寫到‘布魯斯·郭,硅谷最大的傻子’!”

“我覺得他們的評價還挺對的。對於互聯網行業我確實又癡又傻,從來沒因爲外界的流言蜚語有過任何動搖。三年多的事實證明,我這個傻子做出了最正確的選擇。現在,我們領英網站,由最初的職業社交,變成了飽含新聞、求職、社交、學習等十幾種服務爲主的綜合網站,全球註冊人數1.03億,2002年全年創造營收7.58億美元,被麥肯錫、貝恩等估值爲40億美元。”

“谷歌公司,2002年創造了13.84億美元的總營收,每月的點擊量超過130億。估值超過55億美元。”

“亞馬遜,2002年創造了63.78億美元的營收,註冊會員突破1.78億。股價突破120億美元。”

“奈飛,2002年創造了21.2億美元的總營收,註冊會員突破8000萬,股價突破45億美元!”

“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我就不一一列舉了。”頓了一下,郭守雲笑道,“剛纔我聽到了不少同學的驚歎聲。其實我想告訴你們的是,這點成績在我心裡只是正常表現,距離我對谷歌、奈飛、亞馬遜的真實期望還差得遠。”

“當然,說到這裡,很多人心裡肯定在想‘你在裝x’。其實我還真不是,因爲我對互聯網的未來有着非常清晰的戰略認知。就比如現在,你們,甚至很多專家認爲的互聯網,在我心裡不過是互聯網1.0的時代。”

“互聯網1.0時代,是電腦的時代,也是草莽的時代,是一個給大衆普及基本互聯網應用的時代。在這個時代出現的互聯網公司大致有三種業態:搜索、電子商務和社區。當然,有一些應用是這三種業態的相互交叉,比如說門戶網站,它是搜索和社區的交叉。”

“不過,即便是互聯網的草莽時代,它也能對全球帶來深刻的社會變革。首先,搜索能夠打破上層對於信息和話語權的封鎖。現在,以及更久的過去,輿論的權力都是掌握在國家,以及傳媒巨頭的手裡,他們想讓普通大衆知道什麼,我們就只能知道什麼。但隨着搜索引擎的出現,我們可以輕易從網站上找到我們想要了解的信息。即便是最普通的人,也能夠通過互聯網的時效性,從而讓一些以前會被掩蓋或掩飾的問題迅速成爲社會熱點,引起大衆的熱議。這樣的好處是,輿論的監督能夠給我們帶來更多的公平。”

“電子商務,在我看來全世界的電子商務市場還是非常小的。人們對於它的瞭解更多的只是一個‘可以從網上買廉價商品的網站’。但我想告訴你們的是,隨着物流的發展,以及服務的完善。電子商務將不再是現在零售業的補充,而是成爲能夠與沃爾瑪、家樂福等零售巨頭並駕齊驅,甚至超越他們的零售巨擘。…現在亞馬遜一年的營業額是63.78億美元,但十年之後,她一個星期就能夠創造與之類似,甚至更多的營業收入。”

第四百一十九章 王老吉第三百八十一章 互聯網的未來第五百八十四章 坎寧安的試探第五百九十七章 半島酒店第五百七十八章 公司未來第二百三十七章 表外資產第五百七十八章 公司未來第一百七十三章 協議與爭取第二百一十八章 私人飛機第七百二十四章 未來投資第六百零三章 瓦利德王子第三百一十四章 增長的野心第四百五十八章 製播分離第六百四十章 中燕控股第七百零六章 收購曼聯第四百三十四章 爆倉的網易第五百零八章 被搭訕的郭守雲第二百二十七章 暴怒的郭守雲第八十四章 如願以償第四百四十章 京城之行第七十九章 盧迪拍賣行第六百八十七章 首席運營官第七十章 一個人撐起的荊棘鳥第四百二十七章 老同學第一百九十三章 亨特兄弟二世第六十二章 貝弗利山莊第三十五章 絞盡腦汁的解釋第一百二十七章 錦瑟第三十一章 華氏餐館第二十一章 保釋第二百二十三章 大大的夢想第三百一十一章 雪樂山和暴雪第八十七章 SOC系統芯片第五百一十二章 矩陣(上)第六百七十三章 獨立運營的提議第二百八十六章 雙胞胎第一百八十三章 最大的政治投資第五百五十四章 巴西石油第七百二十九章 梳理資產第二百四十八章 奈飛上市(中)第一百六十三章 人才養成第三百五十九章 王室後裔第四百四十章 京城之行第七百三十六章 格林斯藩第一百四十一章 遊艇第五百一十章 我想做你的情·人第一百六十三章 人才養成第五百二十八章 寒山別院第二百一十章 夏威夷的婚禮第三百七十二章 必要的殺戮第八十四章 如願以償第九十六章 高盛出手第三百四十七章 矩陣的架構調整第二百五十九章 快船隊第二百二十三章 大大的夢想第五十章 鴛鴦被裡成雙夜第七百三十七章 富達的拒絕第四百四十三章 衆人求教第七百零七章 新聞發佈會第六百一十七章 濟公傳第四百零六章 重症用猛藥第二百六十八章 雷霆年中會議(下)第二百六十九章 雷霆客戶招待會(上)第六百一十二章 業務分配第一百五十六章 豐收的矩陣第四百三十五章 午餐第四百二十六章 上師大第七百六十二章 高處不勝寒第四百零三章 出名的郭守雲第五百一十二章 矩陣(上)第四百四十一章 人脈佈局第一百零六章 亞馬遜第二百四十六章 安全邊際第四百八十一章 利益分配第三百三十七章人脈第四百八十四章 創新和保守第三百九十五章 七個目標第三百零九章 收購漢堡王的爭論第三百七十九章 被崇拜的郭守雲第五百一十九章 喬治經濟公司第七百六十一章 摩根父子的對話第七百零四章 羅孚的生產線第九十章 利益分配第二百八十章 針對黃金的分析第三百二十三章 交換版權第三百一十五章 五個華夏人第四百五十八章 製播分離第二百五十八章 ING集團第五百零八章 被搭訕的郭守雲第五百七十四章 美國之聲第四百三十章 斯蒂芬的深談第四百三十九章 阿里巴巴第三百八十九章 利益交換和拉攏第三百六十八章 卡德爾家族第一百八十七章 李景偉第五百六十八章 衆人的質問第八十九章 同盟第一百一十章 微觀經濟學第七百三十六章 格林斯藩第六百七十四章 嘉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