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0章 遇刺

木華黎洞曉蒙元之戰的關鍵時分,長安城裡卻沒有人意識到這場危機的漸漸迫近。

隨着西北、東北兩條戰線徹底成型,在完成預定的戰略部署之後,顧同乃至朝堂中的文武大臣紛紛都鬆了口氣,從目前的態勢來看,戰爭的主動權,完全掌控在自己手中,這一幕,讓擔心此戰勝負的朝臣也不禁安心了許多。

不過,就算是有人對於這場戰爭還是持着反對的態度,顧同也會將戰爭進行到底,哪怕是被人罵作窮兵黷武,他也要做,畢竟耗費了這麼多的兵力、財力`````畢竟死傷了那麼多的百姓、戰士``````畢竟北疆尚不安定``````畢竟那片蒙古鐵騎佔領的土地,也是中華的一部分,那裡的百姓,也是他的子民,於此刻的顧同來說,他有一千個、一萬個作戰的理由。

暴風雨到來之前,天空總是一片寧靜,好似現在,前線緊鑼密鼓的正在備戰,戰士們正在磨刀霍霍,將領們都在緊張的商討軍情,但是對於內陸的城市和城市裡面的百姓來說,戰爭確實已經遠去。三年時間的治理,不說北方全部,只說昔日秦漢、隋唐心腹之地的長安城以及周邊的關中平原,已經可以稱得上一片‘治世’景象。 . ttκǎ n. c o

有土地,有屋舍,有耕牛,有官府對於土地兼併的打擊,有朝廷對於農業的扶持,多種因素,造就了這片奇蹟,但是顧同卻絲毫不驚訝,他一直都堅信,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民族,可以向大漢民族這樣辛勤,這樣偉大,那怕是隻有一把種子,一個鋤頭,他們,也能在這片不算肥沃甚至顯得貧瘠的土地上,造就出耀眼的成績。

“一切,都會越來越好,或許,沒有戰爭的威脅之後,五年之後,這片天下,就會呈現出一派盛世氣息出來。”將各地總督呈報的各省民政奏摺一一看罷,儘管沒有親眼去看,可是在這些類似於年終總結一樣的奏摺之上,顧同還是看到了帝國每一處疆域所蘊含並將隨時都可能爆發出來的那股朝氣。

北地各省,隨着移民工作的結束和化割土地、施行屯田制等等土地政策的落實,自給自足的小農社會景象,已經開始實現,雖然比之江南各地,北方已經顯得貧困,可是從流民數量減少和財稅做到不依靠朝廷這兩項指標來看,北地比之建國之初的那副瘡痍滿目的模樣已經不知道好了多少。

江南繁華依舊,不過這種繁華的背後,卻也呈現着異樣。繼建元二年海貿稅收大比例增長之後,建元三年海貿稅收又提升了三分之一的比重。遠洋海船,海貿瓷器,從各處紡織工廠織就出來的新式棉布,還有光彩奪目的綢緞,這些都成爲了海貿發展的重頭戲,在一個個走海貿暴富的商旅的誘導下,更多的江南地主,開始投資棉紡織廠或者是瓷器製造,也有一些家族,甚至是將自家的土地、屋舍全部出售,然後孤注一擲的買下大海船,出海經商。

新式的風帆船還有一些帶着推動機械裝置的海船,可以將他們送到南洋、天竺、波斯甚至埃及,向東,已經成爲帝國疆域的朝鮮行省還有依然分裂中的日本,也是海商常去之地,有些國家,甚至因爲這些海商的奔波,開始修建專門的貿易碼頭,海貿,不僅帶動了國內經濟的發展,也讓貿易輸入國變得繁華。

當然,隨着這麼多財富在大海上流動,不可避免的是海盜的出現以及猖狂,尤其是日本和波斯海域的海盜,已經有愈演愈烈的態勢,而且這些海盜手段極其殘忍,往往劫財殺人,無惡不作,有一些日本海盜的背後,甚至浮現着日本幕府將軍和各地藩國的勢力。僅建元三年,就有十一家海商的客船,在日本海附近被劫,船上商客、船工,悉數被殺。

“江南水師是幹什麼吃的,朝廷每年那麼多的銀兩,難道都是用來餵豬的嘛!”想到猖狂如斯的海盜,顧同不僅一陣大怒,手中奏摺一放,顧同立即鋪開一張詔書,給江南水師都督洪濤下令,命令洪濤還有江南水師的將士,一定要將這些海盜剿滅,不管是什麼人在支持,也要一同拔出根來。

“海盜不亡,海域不寧,海貿如何發展,如果放任海盜劫殺海商,試問十年之後,茫茫大海,還會有往來之貿易乎?水師,乃帝國海域的守護,如若不能保全帝國出海之百姓,留之何用?”在詔令的最後,顧同言辭懇切的一連兩問,誓要洪濤和江南水師艦隊蕩平海盜,歸還海域安寧。

其實顧同更想在此時興兵將日本國滅了,不過北方戰事眼看着就要爆發,且從福建東渡日本,從現有的航海技術來看,還是難以做到大規模投送兵力,是以顧同只好按耐下心頭的怒火。不過這也不代表這件事情顧同就會這樣放過,在給洪濤寫完詔令之後,顧同就將沈復找來,告訴沈復日本幾處儲量極大的銀礦,並且讓沈復安排錦衣衛速速前去佔領這些銀礦,至於如何佔領開發,將裡面的銀子輸送回國內,顧同相信,不需要自己吩咐,沈復和錦衣衛這幫人也能將此事做的天衣無縫。

想着島國的銀礦馬上就要成爲給中原供血的原料供應地的時候,讓海盜攪亂心情的顧同,終於算是覺得出了口惡氣,想到將來日本天皇只能看到被搬空的銀山之時,顧同更是忍不住竊喜了起來```````

和往年一樣,皇室在除夕這天,要去終南山重陽宮祈福,雖然沒有明文規定,但是一連好幾年時間都去了,建元三年的除夕自然也不能例外。

本來顧同打算派顧長生代表皇室去重陽宮祭祀,不過當聽到丘處機身體不適的時候,顧同還是覺得應當親自前去探望比較合適。在辛棄疾、陸游這些人前前後後的去世之後,顧同還真的怕,因爲自己這個改變歷史的妖孽的緣故,讓丘處機這個牛鼻子老道也提前去玉帝那裡報到。

皇帝出行,本該隆重,不過念及今年後宮妃嬪以及皇儲、親王、公主一概沒有隨行,加之國庫耗費巨大,顧同也就沒有讓司禮監過於鋪張,隨行的禁軍也比往年減少了不少,顧同不想在前線將士流血流汗的時候,還被人指責鋪張浪費。多事之秋,能夠少一些爭議,少一些矛盾,就還是少一些的好。

面對顧同的三令五申,深感禁衛工作越來越難做的哲別和暗衛首領楊浪,不得不提起百倍注意力,沒有人比他們清楚,顧同一旦出現一點差池,對於這個帝國的震動會是多麼巨大。

顧同卻不知道,就在他的車架走出皇宮的時候,就已經被人盯上。看到顧同的車輦緩緩從眼前走過,從草原趕到長安的朵裡不合臉上立即浮現出幾分陰笑。擔負着刺殺大元皇帝的重任,朵裡不合此刻,覺得魚兒就快要上鉤。

一路遙遙尾隨,看着顧同的車輦在重陽宮前停下並且確定是顧同本人來重陽宮祈福之後,朵裡不合心頭的疑慮全部逝去,之前,他還有幾分擔心出現的會是其他人,但是曾經在會盟儀式上見過顧同一面的朵裡不合在見到顧同的時候,就確定這就是木華黎讓自己刺殺的對象。

朵裡不合自然不會是一個人行動,事實上此次隨他南下的蒙古刺客不下百人。在確定是顧同本人之後,朵裡不合立即就聯繫其餘刺客,在顧同回到長安城的路途之上開始潛藏。不知道是天意還是巧合,顧同走出重陽宮的時候,天色已近黃昏,不過此刻,不管是顧同還是重陽宮的道士,都不知道在這裡一番驚心動魄的場景即將出現。

車架,越來越近,近到朵裡不合都可以看清楚保護在顧同坐的那輛車輦上馬伕的面孔了,想到大元皇帝即將在自己手中喪命,朵裡不合心頭暗喜的同時,也立刻向身邊的刺客們開始示意。當顧同的車輦和朵裡不合手裡面的毒箭形成一條直線的時候,朵裡不合立即鬆開手中的弓弦,然後大喊一聲:“殺。”字,就拔刀向皇宮禁衛殺去。

雖然毒箭直直射進了車輦,可是在沒有確定顧同死亡的消息之前,朵裡不合絕對不會放手,他牢記着木華黎給他的交代,那就是活要見人,死要見屍。

“抓刺客,有人行刺``````”

“保護陛下,快來人,保護陛下!”

突然出現的刺客,讓禁衛軍一陣慌亂,不過隨着哲別的沉靜指揮,禁軍片刻之間就恢復鎮定,隨着一個又一個刺客倒地,風波,似乎就這樣平息。

朵裡不合身中數刀,可就是難以接近車輦,在朵裡不合閉眼之際,他隱約看到,自己射出去的那支毒箭,在一個人的手中晃動,之後,朵裡不合連同所有的蒙古刺客的記憶,全部宣告終結``````

第477章 瓦解第348章 戰前(下)第594章 善後(上)第103章 詭異第610章 錦衣,踏血前行第411章 杏林高手第495章 兵臨城下(五)第393章 渡第162章 地多風流(下)第101章 謀算第121章 戰事緊(下)第308章 王蓉的哀求第627章 進逼(五)第51章 票號問世(中)第455章 戰淮(四)第91章 兵發桓州第601章 信心和謹慎第338章 戰爭來臨第599章 西遼王朝(續)第508章 奇兵第556章 河西戰報第125章 大戰闊亦田(四)第470章 溫情(下)第360章 佈網(上)第65章 大婚(下)第635章 終戰(二)第400章 遣子爲質第91章 兵發桓州第552章 天羅地網第74章 大比武(下)第574章 穩坐釣臺,通盤取勝第311章 各自佈局第484章 示弱第48章 神武軍(中)第336章 最後的準備(下)第464章 甕中捉鱉(下)第247章 算計第89章 大人物第611章 舞樂,亂其心神第263章 造勢第129章 回家第184章 苦難歷盡,良緣始解第637章 終戰(四)第451章 遷都(下)第351章 鏖戰長安(三)第167章 入主西京第51章 票號問世(中)第343章 戰略制勝(中)第470章 溫情(下)第198章 驚天變故第50章 票號問世(上)第302章 芸娘生子,顧同有後第112章 李嵬兒第26章 生命,即吾榮耀第288章 議封第88章 大同府第399章 大理簡史第631章 肅清(上)第280章 喜兒、鐵哥第363章 動向難測的蒙古人第401章 反間制敵第415章 戰事起第29章 大山深處的煙火第419章 攻心計第587章 最後的女真第163章 關於經濟的構想(上)第62章 傻姑娘第33章 此去終南雲深處(下)第547章 野心第527章 單刀直入第55章 無間道第581章 高麗問題第304章 時局第448章 深情第42章 隴西李氏(中)第625章 進逼(三)第400章 遣子爲質第276章 比拼(下)第569章 合縱連橫,脣亡齒寒第622章 部署第574章 穩坐釣臺,通盤取勝第5章 亂心第483章 離間(下)第481章 夏奸第265章 變故第402章 激戰蒼山(上)第175章 草的未來(下)第166章 王氏有女第340章 進軍關中(上)第214章 心有千千結第222章 營救第425章 下套(中)第390章 艱險第337章 開禧北伐第369章 隱患、代價第41章 隴西李氏(上)第15章 籤軍第41章 隴西李氏(上)第74章 大比武(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