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 四方動

晉軍祭旗告天,然後二十餘萬大軍浩浩蕩蕩就從長安城直直殺向中原戰場。

顧同辭別家眷,率領麾下文武直向函谷關。

長安城裡,辛棄疾留守,趙樞治理巴蜀,高汝礪、元格任戰時轉運使,負責從巴蜀、關隴諸地調集糧草、過冬用的棉衣棉被、戰馬等物資,至於武將方面,則是王仁杰鎮守,留下了才從隴南戰場調回來的潘武輔佐,加上十萬人的內衛部隊,顧同是一點兒都不擔心後院起火。

更何況雲南行省,結束南征的陳季常,已經做好了返回長安的準備,等到八月份雨季一過,金沙江、大渡河水勢削減,那個時候,關中地區必然又可以多出四五萬的精銳之兵。

跟隨顧同一道出兵中原的文臣武將其陣勢不可謂不大。

文臣以張復亨爲首,兼有路鐸、胥鼎等人;武將更是雲集一般,且不去說已經出了函谷關的羅通、賀鬍子二人,只說顧同麾下,就有陳平、蕭成、符虎、楊輔、李寅仲、石抹明仲、蒲察官奴等人,可以說,這一次出兵,晉軍是名將盡出。

聲勢浩大的行軍進程,自然引來了各方關注。

與關中毗鄰的西夏軍隊,得知晉軍主力悉數東出中原,心中鬆了口氣的同時,也覺得機會來了。

圍繞着要不要趁着晉軍東出中原的時機,一舉奪下關中,西夏諸將可謂是爆發出了前所未有的熱情。

西夏大督主府,大督主、齊王李遵頊看着讓出大督主一職,退居樞密使的老將高逸,向其恭敬的請教道:“老將軍,今日得聞顧同率領大軍出函谷關,欲與女真人爭奪中原,朝堂之中,多數臣子覺得這是我軍奪取關中的大好時機,卻不知老將軍如何看待?”

李遵頊執掌大督主府,權勢日重,加上李安全並不喜歡太子,朝堂上多數人以爲李遵頊可能接替李安全的皇位,是以這樣的一個人,其一言一行都是可能影響到西夏國運興衰的關鍵人物。

高逸看出了李遵頊其實有出兵的打算,可是想到西夏軍隊和顧同的晉軍的實力對比之後,高逸不得不認真的對李遵頊說道:“齊王殿下,老臣不贊成此時出兵,且不說晉軍和女真軍隊尚未交手,就說留守關中的晉軍,其戰鬥力也非同小可,加上北方屢屢傳來蒙古人的入犯戰報,固老臣以爲,至少要等到晉軍與女真軍隊交手後才能動兵,而且,還要將北方蒙古人的動向算計進來。”

李遵頊微微有些不滿高逸的言論,在他看來,只要顧同離開長安,那麼西夏軍隊傾巢出動,關中焉能不得?

不過一想到克夷門一戰,晉軍五千人就能夠撼動十餘萬的西夏軍隊,李遵頊心中瞬間又變的沒有了信心。此時,他就像一個想要偷吃蜂蜜的老鼠一樣,既想偷吃成功,又擔心被蜜蜂回巢蟄到。投鼠忌器之下,李遵頊不得不按耐下心頭的衝動。

“老將軍所言甚是在理,那就再等等吧,等到顧同的軍隊在中原戰場上吃幾次敗仗,徹底的和女真軍隊攪在一起後,咱們在動手。”

遙望長安城,李遵頊雙眼瞬間充滿精光。

高逸心中卻是長長一嘆,李遵頊以及朝廷之中的絕大多數的將領都只知道出兵關中,趁敵人後防虛弱進攻,可是卻哪裡知道,自己的情況也大抵一樣?

幾次去嵬名令公家中做客,從祁連郡主李嵬兒的口中,高逸得知蒙古汗國的厲害。

想到連一代俊傑的顧同都將蒙古人視作爲人生大敵,在晉北一帶,始終佈置重兵防範,可是西夏國內卻無一將注意北方的那頭惡狼,高逸的心中就充滿了擔憂。

“殿下,北方````”

“北方不會有事的,老將軍放心就是。”李遵頊不耐煩的打斷了高逸的話,就起身道:“本王今日還要進宮向陛下陳述軍情,就不叨擾老將軍了。”

說着,李遵頊竟然直接將高逸晾到一邊,直直往皇宮而去。

看着李遵頊離去的背影,高逸無奈的長嘆一聲,卻又無可奈何,只好帶着幾分落寞,往家中走去。

幾乎同一時刻,北方草原之上,蒙古汗國汗庭之中,鐵木真聚集起他的將軍們也在分析晉軍和女真人大戰中原一事可爲汗國帶來的利益。

大多數的將軍,都認爲應該和晉軍一道,出兵伐金,不說晉軍會將女真鐵騎牽制在中原腹地,就只說蒙古人和女真人的血海深仇就值得這樣去做。

將軍們的話,也是鐵木真的心思。他的祖父阿巴亥就是讓女真皇帝殘忍的釘在木驢之上殺死的,這是血海深仇,不能不報。不過鐵木真看到議事開始後,自己的首席謀士木華黎一直未曾發言,就知道木華黎可能有別的想法,是以直接向木華黎問道:“木華黎,衆人都言說應當出兵伐金,你卻一言不發,是不是有什麼不同的見解,你足智多謀,且說出來讓我們聽一聽。”

“大漢謬讚了。”

木華黎謙謹的謝過鐵木真的讚譽,然後又看了眼汗帳之中羣情激憤的諸位將領,才說道:“女真人與我蒙古人有血海深仇,殺女真人,爲阿巴亥還有那些死在女真人鐵蹄之下的蒙古人報仇雪恨,是應該做的,但是,可汗,你有沒有想過,一旦我們出兵伐金,最後得利的會是誰呢?”

不等鐵木真回答,木華黎繼續分析道:“得利最大者,必然會是顧同,你看他此時興大兵伐金,必然是志在必得,一旦我們出兵,幫着他打敗了女真人,那麼他不就是擁有了整個中原地區嗎?顧同對我蒙古汗國,一直都有仇視的心理,如果他坐擁中原,甚至是當了中原的皇帝,那對我汗國而言,可就不是什麼好事了。”

木華黎的分析,引得鐵木真不斷的點頭。

從當年和顧同交手的那一刻,他就知道雙方會有一戰,而且是生死存亡的一戰,是以幫着敵人壯大的事情確實是不能做的。

“難不成我們此時應該出兵晉北,然後抄顧同的老巢?”鐵木真之子窩闊臺看着木華黎,不解的問道。要知道蒙古汗國的將軍們已經草原上蓄精養銳數年了,這些年迫於晉軍的力量,一直都沒有什麼大的動作,如果在這樣窩下去,想必軍隊必然會喪失戰鬥力。

“王子放心,戰事有的是。”木華黎微微一笑,然後對着鐵木真說道:“大汗,我認爲,我們應當趁此機會,出兵西夏,然後奪下西夏,並以此爲機,向着西遼國乃至天山以西的中亞進兵,哪裡有豐茂的草場,數不盡的財富,正是我輩揚名立業的地方。”

木華黎的描述,瞬間就吸引了蒙古將領們的目光。

西征,想到傳說中的西域財富,瞬間,所有人動心了。

鐵木真點了點頭,最後大手一握,沉聲說道:“那就出兵西夏,趁着晉軍和女真人大戰的機會,把西夏拿下,然後,兒郎們就可以放馬天山之下了。”

“大汗且慢。”就在所有人都準備附和鐵木真的時候,木華黎卻又出聲阻止。

“怎麼了,有什麼不妥嗎?”鐵木真不解。

木華黎笑說道:“我們還得派人在山海關外打一打金國,這樣一來,才能迷惑西夏以及顧同的目光。”

鐵木真瞬間明白了木華黎的心思,聲東擊西,迷惑西夏軍隊,然後主力就可以盡數殺向西夏。

“就照你說的去做,攻打金國的事情,我看就由窩闊臺和木華黎負責,要演戲,就要演的真實一些,只有這樣,才能騙過西夏,等到西夏人放鬆警惕的時候,我鐵木真,將親率將士,奪下祁連山。”鐵木真當即就下達命令,讓木華黎帶着窩闊臺做佯兵出兵攻打山海關的決定,而他本人,則靜靜等待戰機,爲出兵西夏做準備。

比之西夏人和蒙古人準備趁火打劫的心思,金國上下,則是打亂一片,甚至有人建議將都城遷回到上京,然後禦敵中原。

好在金章宗完顏璟並沒有被顧同麾下大軍嚇破膽,此時中原的女真鐵騎畢竟有四五十萬,就算是需要和宋軍、晉軍兩線作戰,可是金章宗卻依然對於自己的軍隊有足夠的信心。

下令讓平章政事完顏匡統領十五萬軍隊,依據城池,設防河南,消滅晉軍軍隊,同時讓負責江淮戰事的僕散揆,儘快結束和宋軍的戰鬥把主力部隊調回到中原戰場,然後完顏璟就擺出一副誓與國亡的架勢,別說,這樣一來,確實讓女真軍隊士氣振奮了不少。

但是,失去了山西,山東紅襖軍又作亂不止的大金國,其實根本就沒有足夠的力氣支撐這場大戰了。

當顧同率領着軍隊到達此次作戰的大本營函谷關的時候,各方動靜,或多或少的就已經被錦衣衛密探傳了回來,收到各方的反應之後,顧同也抓緊時間,開始爲下一步佈局。

這一次,他要讓所有打如意算盤的人失望,要讓大金國,徹底地成爲歷史。

第125章 大戰闊亦田(四)第326章 三(中)第25章 大雪、災禍第5章 亂心第143章 入城第150章 夾谷石裡哥的怒火第313章 陷阱第543章 風雨欲來第458章 追擊第580章 十面埋伏(下)第520章 南聯盟第409章 老爺,抱緊我(上)第38章 寧負如來不負卿第428章 利令智昏第323章 兩封信第281章 辛密第305章 未來第155章 刀槍相向第200章 立斬不赦第481章 夏奸第72章 練兵(五)第522章 登基前的最後一場戲第114章 衆汗之汗(下)第600章 亮劍,永不退縮第344章 戰略制勝(下)第5章 亂心第460章 四姑娘第204章 女兒心思第165章 關於經濟的構想(下)第183章 快刀斬亂麻第313章 陷阱第51章 票號問世(中)第638章 終戰(五)第479章 對策第493章 兵臨城下(三)第232章 狼和羊第387章 大理第438章 奪權(一)第181章 經濟滲透第387章 大理第517章 一語驚醒夢中人第635章 終戰(二)第35章 御女心經第483章 離間(下)第60章 天山雪蟾第630章 遇刺第604章 安詳,辭舊迎新第276章 比拼(下)第448章 深情第185章 春風徐徐,暖人心意第303章 改革錦衣衛第138章 長安亂(一)第71章 練兵(四)第482章 離間(上)第282章 衛王第272章 趣事第209章 另有行者第143章 入城第450章 遷都(上)第42章 隴西李氏(中)第171章 郎情妾意第200章 立斬不赦第218章 那一抹光亮第538章 禍水西引第289章 錢荒第13章 再遇柳師師第358章 戰後(上)第191章 衆賢歸服,勢力壯大第424章 下套(上)第133章 暗衛第604章 安詳,辭舊迎新第7章 爭執第154章 禮與希望第227章 打的就是你第167章 入主西京第564章 乘風萬里,揚帆起航第435章 議和(下)第252章 城戰第150章 夾谷石裡哥的怒火第273章 驚喜第113章 衆汗之汗(上)第586章 箭,我爲你擋第532章 錦衣夜行(下)第413章 強健精神,野蠻體魄第2章 陋屋與孀嫂第612章 一念,禍福雪域第320章 詔令第569章 合縱連橫,脣亡齒寒第124章 大戰闊亦田(三)第229章第167章 入主西京第622章 部署第637章 終戰(四)第21章 籌建餘慶堂(五)第587章 最後的女真第145章 平叛(下)第535章 捷報頻傳第58章 療傷第390章 艱險第43章 隴西李氏(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