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花會(三)

皇帝嘆口氣說道:“王府是你的,你要改變朕能說什麼?建這個小太湖只是對你母妃有個念想,你母妃當年隨朕下江南,我二人在那太湖之上面對綺麗美景,留連忘返,觀之不盡,幾經催促才肯回京!”

“母妃……”

袁兆紅着眼圈低下頭,皇帝也面有哀慼之色,父子倆相對無語。

大皇子適時上前,俯身作揖道:“父皇保重!此處正當風口,不宜久站,還是往亭閣裡去吧?”

皇帝看着大皇子微微頷首,說道:“此時春風和軟,不妨事。朕前幾日稍有不適,吃用過丸藥,已是好很多了!”

幾位皇子齊齊躬身道:“父皇康泰,乃萬民之幸,兒臣之幸!願父皇萬歲!”

皇帝哈哈一笑:“好!今日風和日暖,老四大辦花會,廣邀賓朋,正好朕也偷得半日清閒,便與皇后過來瞧瞧你們怎麼樂呵!”

皇后笑着接腔:“皇上,臣妾沒說錯吧?咱們宮裡御花園雖好,卻不比這裡人氣旺盛,太醫也說請皇上常往人多熱鬧、景觀開闊秀麗之處走走,您瞧這花園裡春光明媚,萬花齊放,多好啊?”

皇帝笑着點頭:“沒錯,今天看着大夥兒都這麼高興,咱們君臣父子們便一起走走看看,好好樂一樂!”

大皇子袁機代表兄弟們對皇帝稱謝,袁兆在前頭帶路,沿着湖邊柳堤花徑,將皇帝和皇后往觀景閣那邊去,假山平臺上卻是沒人上去了。

一路觀花賞景,緩步而行,皇帝召了壽王到身邊去問話,在人羣裡見着了鄭景琰,對他含笑點頭。

走了有二十來步這樣,忽聽一陣清悅琴音傳來,皇帝神情爲之一振:“這琴聲極有江南雅韻,很像當年敏兒在太湖上所譜的那支曲子!”

所有人都知道,皇帝滿帶着寵溺口吻說出的這個敏兒,即四皇子袁兆的生母徐敏玉。

徐敏玉當年與如今的皇后庾氏同時選入宮,二人先後產子,徐敏玉封爲淑妃,庾氏爲靜妃,徐淑妃一直深得皇帝寵愛,但最後也逃不過難產之死,被追封爲皇貴妃,當時袁兆才一歲多點,歸到靜妃宮裡與五皇子一併撫養,靜妃將袁兆視同己出,寧可委屈了五皇子也不肯慢待袁兆分毫,小時候的袁兆時常把五皇子袁央打得鼻青臉腫,靜妃從不向皇上告過一次狀,皇上深受感動,認爲她有母儀天下的胸懷氣度,王皇后去世之後,便將庾氏扶上正宮之位。

此時的庾皇后依然大度從容,她早已習慣了皇帝對皇貴妃徐敏玉的緬懷思念,皇帝若因此傷感,她還得從旁溫言勸解,免他太過於沉迷於往事。

“這絃樂確實清雅美妙、引人入勝,想是四皇子特意爲皇上準備的吧?既有小太湖,又有江南樂韻,如此,竟像是咱們夫妻帶着孩兒們遊了一趟江南……皇上,臣妾這心裡也高興得很呢!”

皇后柔聲細語,皇帝側耳傾聽了一會,轉過頭目光尋找到五皇子,微笑問道:“小五兒,這卻像是你那日在韶華宮試譜的曲子?”

五皇子袁央溫文爾雅,上前躬身回答:“稟父皇:正是那首《尋憶江南》!已譜得全曲,並由月芬親領江南來的樂伎編排出歌舞,此乃我夫妻二人專爲父皇、母后而作,不日便能呈獻給父皇、母后觀賞!”

皇帝點頭:“那麼如今彈琴的是魏王妃?”

“是的,月芬彈的首曲——詠太湖。這是月芬譜曲填詞的!”

“好!好啊!魏王妃不愧出自書香門庭,知書達理,才藝在衆王妃之上!”

袁央代妻子謝恩:“謝父皇誇獎!”

皇后感動道:“這樂曲原來是小五兒和五媳婦用心譜成,孝敬皇上的!真是好孩子!知道你父皇多年來念憶江南勝景,卻又因朝政繁忙不得閒前往遊玩,專程做出這般樂韻歌舞,難爲你們夫妻倆有孝心了!魏王府的牡丹園打理得如何!各色牡丹都開了吧?”

袁央道:“回稟母后:牡丹園百多個品種上萬株牡丹都已含苞待放,本月下旬便能開園子了!”

皇后看着皇帝道:“本月下旬?二月十九可是小五兒的生辰日呢!”

皇帝沉吟了一下,對袁央說道:“那便好好操辦生日宴,你只管開了你的牡丹園,一應酒宴花用,由宮裡安排!”

扶着皇后的手往前走了兩步,又回頭補充一句:“到時朕與你母后,一起來吧,也看看你們編排的那臺歌舞!”

袁央歡喜地跪下磕了頭:這後面一句,纔是他真正想要的!

皇帝近十年來,不曾走進哪位皇子的府邸,除了他體質漸弱不願意多走動之外,出於某種原因,也不想刻意對哪位皇子表現得特別親厚。

而這一次,他破天荒來到秦王府,給了秦王極大的面子,這當中皇后的作用極大,可說功不可沒,但皇后難道就甘願爲他人做嫁衣裳,只盼着袁兆得好處,卻不爲自己親生的五皇子做打算麼?

當然不是的,除了皇帝可能不多費心思去琢磨,所有人都看到了,皇后這一步棋走得極高明,她勸動皇帝駕臨秦王府,卻因勢利導,爲五皇子袁央謀取到一個親近父皇的機會!

皇帝與近臣密議立皇儲,早被皇子們猜測到了,偏偏越是這種時候,皇帝越冷落顧忌皇子們,不肯讓他們接近自己,皇子們即便是想有所表現,也找不着機會,當此非常時期,能夠得到皇帝青眼、允許隨侍君側,可是每位皇子夢寐以求的事情!

壽王袁聰跟在皇兄皇嫂身後,不發一言,他早將衆位侄子們的表情看在眼底,自然沒漏掉袁兆眼中一閃而過的忿恨與不甘。

皇駕突然降臨,袁兆莫名其妙得着這份榮耀本應高興,可是他卻因事先不知情而沒有絲毫準備——皇帝體質不好,飲食方面不容疏忽,沒有專門爲他烹製的茶飲和食物,他是不會留下來用宴的,還有每天必吃的湯藥,秦王府也拿不出來!

所以,袁兆只能是白白興奮一場,父皇最多在他的秦王府花園走個過場,聽完魏王妃彈奏的那首曲子,很快便會離開!

袁兆此時覺得,自己還是像小時候那麼傻,很容易地就被別人利用,大多數時候連個先兆都不會讓他知道!

可憐他十二歲之前還將那人當親生母親般敬愛、維護,一丁點兒都沒察覺出來,自己正被她以寵溺的方式,捧殺於無形!

幸虧及時醒悟,否則早不知變成什麼樣,只怕父皇恨鐵不成鋼,看都不願意多看他一眼了!

袁兆再次擡起頭來,臉上已恢復一片平靜淡定,和其他皇子們一起亦步亦趨跟着父皇母后,順着翠幕如煙的湖邊柳堤緩緩而行,往觀景閣那邊走去。

此刻的觀景閣內秩序井然,魏王妃坐在觀景臺上含笑撫琴爲帝、後遊園助興,其他的內外命婦都已按品秩站好位置,準備着單等魏王妃一曲終了,帝、後更走近些,便跪下行參拜大禮。

卻沒有人發現,秦王妃和榮平侯夫人不見了蹤影。

魏王妃的琴聲初初響起時,夏依晴還在二樓憑欄觀望,倒不是因爲喜歡魏王妃那凝緩而華麗的琴聲,而是她不喜歡擁擠,眼見貴婦們一聽說皇帝和皇后到來,個個蜂涌下樓,她只好退避,讓人家先下去,皇帝又不是明星,真趕上去了難道還能得他御筆籤個名留念不成?

誰知她那悠然淡定的神情落入秦王妃徐寧真眼裡,後者蹙起的雙眉驀然舒展,滿是焦慮憂憤的雙眸頓時煥發出欣喜期許的光彩。

夏依晴被徐寧真拖到二樓一個角落,藉着圍屏遮掩,徐寧真也來不及對夏依晴細細解釋什麼,只急切道:

“表弟妹,你好好聽我說話,咱們長話短說:你與阿琰既做了夫妻,應知我們家王爺與阿琰是表親,他們表兄弟倆如今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而你我,自是要與他們共存亡榮辱!魏王與秦王表面上是兄弟,實則早已勢不兩立!今日皇上忽爾駕臨秦王府,實屬意外之喜,可是你瞧,魏王夫妻當衆做出如此舉動,皇上心意都被他們引了去,只怕都忘了此處原來是秦王府!他們可是太過份了?我們得想想法子,不能就由着他們這般喧賓奪主,稱心如意!皇上年輕時攜帶皇貴妃暢遊江南,夫妻二人都愛江南美景,尤喜江南樂韻,皇貴妃還曾於太湖上譜得一曲《詠太湖》,可惜後來未能流傳下來……你也自江南來,阿兆說你多才多藝,你聽聽魏王妃這曲子,可有熟悉之感?能不能做一首曲子相和,把她這個壓下去?”

徐寧真一番話說得又急又快,夏依晴聽得是額角直掛黑線:雖然不是瞭解得很明白,但有一點十分清楚——自己掛着榮平侯夫人的名頭,被秦王妃當成理所當然的隊友,不由分說拉進了秦王陣營!

第163章 退親第49章 白賺第99章 任務第210章 宴席第199章 訓教王桂貞番外良緣到春滿人間福滿堂第289章 偏房第257章 混亂第69章 不等第304章 私語第22章 嫁妝第249章 膏藥第96章 難平第269章 餵養第105章 肖像第309章 說親第91章 比較第104章 放心第4章 嫡庶(一)第215章 噁心第336章 失望第326章 雜事(二)第100章 除塵第32章 頭痛第75章 口舌第98章 詢問第284章 傷心第66章 夜話第299章 賜婚第279章 往來第83章 訓話第316章 隱私第207章 意動第50章 決定第183章 體恤第279章 往來第145章 圓房第283章 告狀第279章 往來第168章 裝樣第155章 撒錢第38章 出嫁第185章 留意第230章 難產第88章 門栓第80章 捉影第293章 賞花第9章 銀子第209章 狀元第245章 撞暈第59章 改變第111章 兄弟第227章 改變第337章 下跪第193章第358章 禮數第33章 定親第49章 白賺第274章 老帳第77章 秘密第76章 等你第316章 隱私第91章 比較第312章 敬酒第63章 花會(三)第323章 賜婚第102章 實話第184章 出府第266章 變傻第347章 春天第74章 庫房第255章 打算第360章 回話第149章 呆子第182章 跌跤第336章 失望第332章 提防第292章 客來第364章 聚會第252章 爲妻第153章 送衣第27章 根基第323章 賜婚第128章 劉媽第30章 鬱悶第356章 待嫁第37章 添丁第258章 麻煩第207章 意動第61章 花會(二)第215章 噁心第288章 家醜第69章 不等第121章 貴妾第234章 逃命第121章 貴妾第82章 點心第83章 訓話第34章 氣暈第350章 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