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週歲

依晴從宮裡回到家不久,皇后的賞賜就跟着來了,是坤寧宮的閆總管親自送來的,除了兩盒上好珍珠,四套樣式精美的珍貴首飾,還有滿滿兩大車貨物,全是各地剛送進京來的年貨貢品,吃的用的樣樣都有,依晴不由得心裡暗笑:這徐皇后果然是個當家的好主婦,知道什麼東西纔是真正的實惠好用,過年送這些,可不比賞幾匹綾羅綢緞強多了!

依晴給閆總管封了個大紅包,另外又從皇后送的年貨裡拿出幾樣比較少見的好東西,再加上兩罈美酒,打包給閆總管帶走,閆總管先還推拒不要,及至看見那兩個上頭打着陳年封臘、壇身刻字的酒罈子,哈哈笑着道了聲謝,立馬抱走。

鄭府酒窖聞名京城,裡邊收藏了上千種美酒,都是極有年份的,據說鄭家一位老祖宗好酒,也樂衷於收集美酒,他死後的遺產就是滿滿一窖子各種美酒,後來的子孫也不知怎麼的,就算不喝酒,也會時常往酒窖裡運送美酒藏着,尤其到了鄭景琰的太祖父和祖父兩代,更是癡迷於此,每次從各地征戰歸來都會帶回當地的美酒……如今傳到鄭景琰這兒,他對那個酒窖顯然不感興趣,反而是依晴,閒着無事時不時走進酒窖去打理一番,裡邊都有些什麼酒多少年份她大致瞭解,偶爾拿去送禮,當然得看是什麼人值不值得送,反正鄭景琰又不好酒,酒窖裡空出來的地方,有機會尋到特別點的酒買回來填進去就是了。

依晴原先答應過樂晴,若是得了皇后的賞,全部給她,那時就以爲只是幾匹綢緞什麼的,如今看來,卻是瞞不過老太太和鄭夫人的,幸好昨天晚上她把那些衣裳都拿去給老太太和鄭夫人看過,兩位長輩也知道是樂晴做的,這樣,把皇后賞給的貨物分一半過夏府去,她們也不能有什麼話說。

鄭老太太和鄭夫人都是明事理的,聽依晴稟明宮裡皇后娘娘送來了賞賜,鄭老太太讓依晴將清點出來的物品單子念給她聽,然後說道:

“皇后娘娘一慣如此,做事大方得體,給的是雙份賞賜,晴兒啊,你讓人將一份送到夏府去,那些個首飾啊,若是寶兒的小姨喜歡,就多給她一套,那孩子心靈手巧,卻是辛苦了。剩下的那份,挑一些送去徐府,雖說年貨我們已經送過了,但這是宮裡來的,全是上好貢品,不一樣!對了,也給你大姑母和二姑母留些,那兩個金華火腿,分給他們一家一個吧,你兩位姑母啊,自小兒就最愛吃金華火腿!”

依晴答應着,心裡吐槽:好你個老太太,統共就四個金華火腿,兩個分給了夏府,連徐府都沒給呢,當着太太的面,另兩個就分給了姑太太,你讓太太怎麼想啊?

連自己家裡也沒給留一個,那可是貢品啊貢品,火腿中的精品,味道肯定比一般的好得多!你就想到你女兒愛吃,不管你的孫子和小孫孫了?寶兒一歲了,胃口好得像個小老虎,說不定他也很愛火腿片呢!

嘟着嘴下去辦事兒,依晴好一陣子感覺無愛。

晚上吃完飯,一家人看着寶兒學走路,一邊逗他說話,老老少少笑呵呵其樂融融,依晴便提及今天在宮裡皇后說的話,鄭景琰道:

“本是考慮大年下,各人都忙碌,就不辦酒宴了,自家親戚聚一聚擺兩三桌家常酒菜,既然皇后已知道,皇上那兒便也瞞不住,必定會有賞賜給寶兒,就怕到時驚動了別人,不打招呼就上門來,罷了,那明天還是開始準備起來吧,把金福酒樓幾個大廚調過來,分派杜仲和甘鬆他們幾個去忙,細緻點的事情交給花雨和雲屏,你不用太操心!”

依晴苦笑一聲:“我不用操心?我要受累了!這大冷的天,還得給大皇子和大公主包糉子!”

“你不是教會小廚房的張媽媽了嗎?讓她做就是了!”

“張媽媽自然要做,我也得一起做,總不能就只爲大公主包幾個吧?我們家寶兒也會吃了,夏一鳴應該也來……唉!索性就多做些,到時候只要是小孩進門,誰愛吃,就吃吧!”

臘月二十六這天,沒有下雪,久違的太陽露了臉,難得的好天氣,鄭家的族人親屬是頭天就來到了的,一大早進門的是外家夏府以及親戚們,夏修平自上回依晴回孃家發生的那件事之後,情緒低落了幾天,也弄清了事情的真實情況,確如依晴姐妹所言,是他的娘和妹妹有錯在先,卻在他在面前搬弄是非,致使夫妻父女失和,依晴沒去了解他後來是怎麼處理的那件事,此時在夏家親戚們中沒見着兩位夏家姑太太,心裡舒服些,算他夏修平有點腦子,不然父女倆還得繼續翻臉。

鄭景琰熱情殷勤地招待岳家親戚,寒喧禮畢,由依晴帶了龐如雪以及女眷們進內堂與鄭老太太、鄭夫人見面,男客們就在前堂飲茶說話。

飲得一盞茶,龐府的親戚便來到了。

隨後徐府來人,男男女女大人小孩子十幾個,送給寶兒的禮物居然要十多個家丁分別捧着送進府來,都蒙着紅綢,也不知道是什麼好東西,鄭府管家光是看着那禮單就花了眼,接着是方府、顧府、吳府、趙府,寶兒滿週歲,依晴還沒作聲呢,趙姨母就着人來問了,依晴也是要打算只告訴趙姨母和方大表姐的,吳府和趙府自然是趙姨母送了信去。

之後的金府和幾家公侯府,是老太太通知的,她的老閨友們很給面子,都帶着老輩人給小娃娃的美好祝福趕來了。

方鄭氏要照顧寶嬋來不了,方寶章和馮月嬌跟着王鄭氏和王文遠過來,王文慧和新姑爺董青雲自然是和他們一起來。

羅家夫妻也來了,羅夫人嶽淑梅應該是從龐如雪那兒知道的消息,隨同而來的是他們的小兒子羅明哲和女婿範嘉文,看見範嘉文,依晴有點不好意思,她與羅素琴通信也只是詢問羅素琴的身體狀況,沒說及寶兒滿週歲,範嘉文笑着將妻子的信拿給依晴,拆開來看,果然裡邊羅素琴罵得好激烈,並說作爲對她這一沒心沒肺行爲的報復,已經替她把寶兒過週歲的消息四面八方傳達出去了!

依晴十分無語。

巳時,客人來得愈發密集,認識不認識的,遞了禮單就進來道賀,依晴懵了:不發請柬竟然來這麼多人,那如果發請柬,是不是來客就會少一些?

湘王袁廣自然是從樂晴那兒得的消息,湘王來了,越王豈會沒動靜?另外幾個王府聞風而動,跟着一起來!

壽王袁聰獨自一個人過來,送給寶兒一件看上去十分貴重的禮物:綠瑩瑩如春水般沒有一絲雜質的玉如意,兩頭鑲嵌着同樣瑩潤純淨的紅寶石,依晴替寶兒接過禮物,並向袁聰道謝,袁聰看着依晴微微一笑,變戲法般從袖袍裡拿出一個巴掌大的小錦盒遞到依晴面前:

“這是給你的禮物!寶兒生辰,也是你承受苦痛之時,應當安慰和獎賞!”

依晴怔住,有些恍惚地看着袁聰那張俊美明朗的笑顏——沒想到在這種年代,像袁聰這樣的人,竟然也能對女性有這樣的理解和體恤。

但她不好意思接受袁聰的禮物,那麼精巧的盒子,不用想也知道里邊肯定是首飾之類,袁聰是個外人,這種包含了特殊意義的禮物,其實還是由自己的丈夫或家人送出來比較好些。

正猶豫間,冷不防鄭景琰伸出手把小錦盒抓了去,淡淡說道:“多謝王爺!我是寶兒的父親,也很辛苦,這份禮物就送給我吧!”

袁聰也不惱,揹着手往裡走,一邊得意地笑道:“一看就知道,你光顧着寶兒,根本沒想過依晴!這份禮專屬依晴!本王送的,是頭一份哦!”

鄭景琰垂下眼眸,臉上神情複雜,既有愧疚,也有懊惱,他確確實實沒有想到過今天是依晴受苦之日,光顧着爲兒子高興了!一大早忙到現在,別說是給依晴準備禮物,就連一句好話都沒空說!

依晴趁隙拉了拉鄭景琰的手道:“你剛不是說了麼?生寶兒,你也很辛苦!這樣,我把我當禮物送給你,以示感謝,你把你送給我,這是獎賞,好不好?”

鄭景琰用力回握一下依晴:“好!好得很!”

夫妻倆相視一笑,袁聰故意帶來的那點小小陰影煙消雲散。

將近午時,先是一道聖旨下來,掀起滿場熱潮,一歲的寶兒,竟然被皇帝欽封爲正五品虎衛將軍!

依晴腹誹:開什麼玩笑,這是要我兒子從軍的節奏?才滿一歲的奶娃娃,就想讓他忠於君王,悍衛你袁家天下?袁兆你也太狠了!

接着,皇帝、皇后賞賜無數珍奇,二十幾個太監宮女分成兩排魚貫而入,手上都捧着盛放禮物的托盤,人們目不暇接,還沒看完呢,又是一迭連聲的通報進來:皇上駕到!

裡裡外外的人跪了滿地,迎接聖駕,袁兆身着龍袍,滿面帶笑從大門外走進來,他身後跟着四個衣飾錦繡的小兒女,分別是大皇子袁瑾、二皇子袁珂和大公主袁好、二公主袁嬉。

皇帝讓賓客們平身,鄭景琰和依晴上前謝恩,寶兒由甘鬆抱着跟在後頭,幾個皇子公主一見寶兒就圍上去,寶兒也還記得他們,咧開小嘴兒呵呵一樂,並朝他們揮動小手算是打招呼了。

袁兆見皇叔袁聰和幾位御弟都在,還有不少文武官員,一時高興,讓鄭景琰把酒窖打開,多上美酒,借寶兒的生日宴,要與衆位愛卿好好喝幾杯!

皇帝和皇子公主要留下來吃酒席,這讓衆人大爲驚奇興奮,依晴卻感到壓力山大:皇帝九五之尊,吃咱們老百姓家的食物,可別鬧肚子纔好!

鄭景琰安慰依晴:“不用擔心,你沒看見幾十個太監宮女跟着?進食之前自會有人用銀針一遍遍試過,再經過三位專門的太監嘗菜,然後才吃進皇帝嘴裡!”

依晴張了張嘴,切地一聲:“這樣,真沒意思!”

心裡暗想:淨吃人家口水了!

鄭景琰輕笑:“確實沒意思,不過當了皇帝,就得這樣!”

又對依晴說道:“皇帝這兒有我,你去照看幾個小皇子和小公主。”

依晴答應一聲,剛要轉身離開,卻聽到外邊有傳報聲:“貴妃娘娘駕到!”

原本還挺和諧喜樂的大花廳靜了一靜,很快又悄然動了起來,不管是入了席還是未入席的人們,紛紛移步到廊下去,都想一觀宮裡的貴妃風采,

依晴看了看鄭景琰,再順着他的目光朝上邊瞧去,只見袁兆那雙俊朗的濃眉皺成小山,臉色陰沉得像是快要下雨的天空。

秦貴妃着裝之隆重盛華,在宮中僅次於皇后,今日又是用了十二分心機細細妝扮,整個人看上去璀璨奪目、美豔無比,在衆多太監宮女的簇擁下款款而來,那雍容華貴的氣度和鋪張的排場極具震攝力,周遭稍微近些的人們看得都呆了,如果不是通報稱貴妃駕到,或許會有人以爲這是皇后娘娘來了呢!

秦貴妃走到袁兆面前,笑吟吟拜下去,衆目睽睽,又是在國公府爲長子喜慶週歲的宴席上,袁兆不好一直黑着個臉,神色稍稍鬆緩些,說道:

“愛妃平身!”

秦貴妃慢慢起身擡頭,美眸波光流轉,嫵媚多情地瞧了瞧袁兆,然後轉過臉看向依晴,鄭景琰拉了依晴上前一步,向秦貴妃行禮請安。

秦貴妃招旁邊招手,便有位宮女捧了個錦盒過來,秦貴妃笑着說道:“小公子滿週歲,可喜可賀,本宮備得一份薄禮,略表寸心,望笑納!”

鄭景琰和依晴道了謝,接過禮物轉交給身後的雲屏。

秦貴妃來了,自然而然地坐到了皇帝身邊,皇帝先前說過要與衆位愛卿喝個痛快,便不能食言,秦貴妃就一直陪着皇帝,微笑着把盞斟酒,時不時喂皇帝吃一匙熱湯或是一筷菜餚,再用手中錦帕爲皇帝擦拭脣角,溫柔體貼把皇帝照顧得舒舒服服,先前對她的一些不快,隨着酒意漸濃,不知不覺消散了。

而秦貴妃伴駕出宮,與皇帝雙雙赴宴的消息不到半天時間就傳遍京城,人們津津樂道秦貴妃的高貴美豔,盛傳皇帝對秦貴妃是如何如何地寵愛,又猜測皇后娘娘肯定比不得秦貴妃好,不然的話,何以皇帝赴溫國公府的喜宴,竟不帶皇后,卻是帶上了貴妃?

第351章 慘案第256章 透露第41章 回門第346章 過年第329章 新婚第172章 真相(二)第281章 做主第22章 嫁妝第5章 嫡庶(二)第359章 口諭第21章 龐府王桂貞番外良緣到春滿人間福滿堂第134章 情趣第99章 任務第297章 不爽第37章 添丁第106章 野菜第335章 散心第271章 洗三第327章 舊事第148章 老七第153章 送衣第151章 議定第112章 照顧第102章 實話第282章 酒宴第88章 門栓第123章 說事第24章 好命第32章 頭痛第82章 點心第88章 門栓第307章 眼緣第244章 甜膩第241章 團聚(四)第4章 嫡庶(一)第171章 真相第183章 體恤第267章第245章 撞暈第307章 眼緣第72章 母女(二)第52章 問話第302章 女兒第230章 難產第153章 送衣第362章 惹事第285章 求請第249章 膏藥第167章 打住第320章 請醫+第340章 任性第357章 婚禮第125章 養身第255章 打算第198章 守信第196章 蠢貨第254章 教訓第85章 積食第40章 好人第30章 鬱悶第158章 告別(二)第93章 姑爺第28章 探問第261章 顧忌第359章 口諭第306章 探望第197章 勸分第43章 過年第202章 霸王第114章 禍害第111章 兄弟第341章 週歲第187章 傾心第33章 定親第346章 過年第40章 好人第282章 酒宴第333章 頑劣第149章 呆子第198章 守信第313章 敬酒(二)第23章 探究第67章 夜話(二)第28章 探問第148章 老七第321章 小勝第22章 嫁妝第81章 態度第300章 糉子第194章 哭鬧第321章 小勝第199章 訓教王桂貞番外良緣到春滿人間福滿堂第226章 添堵第169章 喜事第240章 團聚(三)第116章 法子第35章 不甘第179章 誣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