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就是一章 風口浪尖五

媒體的無限關注和省裡某些人有意無意的造勢,使得焦雲顯得格外引人注目,即便是擱下來這麼久,依然溫度不減,吸引着很多人的目光,幾大網絡媒體的社會版塊上總會掛着焦雲的消息,這是一種壓力,但這種壓力對於省級領導來講,還是不夠的。《

對於一位省委書記而言,從膚淺的角度看,他完全可以順從於輿論的趨勢,但周書明看問題不至於那麼淺薄,因爲楊劉廣畢雖然有個這樣那樣的缺點,但在堅定改革和創新上無疑還是應該持肯定態度的,如果僅僅因爲這個就對楊劉廣所做的一切都完全否定,那在高層中就會留下一個裹足不前,不具備開拓精神的印象。

問題的關鍵還在於焦點訪談,或者說是焦點訪談所代表和釋放的高層的意見,如果中央有關方面真的認爲焦雲的事情帶來了極壞的影響,還要保住楊劉廣,那麼周書明這個省委書記無疑是要承擔政治責任的。

祁玉民對要處理楊劉廣等焦雲的幹部的態度比更激烈更強硬,在他看來焦雲不腳踏實地的抓好經濟發展卻在這些上邊做文章玩噱頭,簡直就是開了一個極其惡劣的頭,譁衆取寵,邀功媚上,聽到風便是雨,這是典型的政治投機者做法,小城鎮建設出現這樣的事情也在所必然,因而原本對楊劉廣印象還算不錯的楊劉廣在其的心目中印象也一落千丈。

祁玉民態度很堅決的反對貝湖在這些方面上去出風頭,認爲現階段貝湖已經走上了正軌,需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已經有的軌道上前進。而不是去搞這些表面文章和噱頭。認爲楊劉廣在焦雲取得較爲突出的經濟成績之後思想變得過於浮躁。有些忘乎所以,力主要調整楊劉廣。

祁玉民的想法和周書明其實是一脈相承,只不過周書明更爲謹慎留有餘地,周書明在權衡利弊和觀察風向,而祁玉民則是直接表達了出來。

而焦點訪談就一定代表高層的意思?或者代表絕大多數高層的意思?

在陸政東看來這恐怕未必,焦雲被焦點訪談曝光,客觀的講,這裡面焦雲的有些做法確實顯得有些激進。這是需要改進的,或者在步調上需要放緩的,但焦點訪談只是截取了一個角度來看待焦雲,這樣就把問題放大了許多倍,從總體上講欠缺全面性。

但不管怎麼樣,壞影響已經造成,焦雲的事情註定引起了中央的關注,想要扭轉這樣的認識,進而扭轉省委不少領導對焦雲的態度,解決問題的鑰匙還是在上面。他要做的就是找到這把鑰匙。

陸政東的思路越來越清晰,光是省裡派出調查組。這還不夠,可以請中央派員到焦雲進行明察暗訪,全面的系統的瞭解焦雲的情況,這樣做出的判斷和結論不管對媒體還是上面顯得更爲客觀真實,更具說服力……

陸政東的思路漸漸明晰起來……

就在陸政東爲這事殫精竭慮的時候,周書明也是在琢磨不已。

周書明先前之所以傾向於要調整楊楊劉廣,也是不想在這個時候出現不安定的因素,這可以說是拿自己的政治前途在開玩笑,特別是在自己在貝湖時日不多的情況下,周書明不願意晚節不保。

但是現在情況有些略略不一樣了,從省裡調查組反饋的情況看,焦雲雖然存在一些問題,但很多問題是屬於理解和認識範疇幹部羣衆的主流還是對這些改革措施持歡迎和肯定的態度,不是一邊倒的反對,而是一邊倒的支持,

而在高層本月的集體學習中,也透露出來一些傾向,高層認爲改革還是需要繼續推進,希望地方上要勇於實踐創新,以這樣的創新推動發展,從而爲一些結構性的發展問題積累經驗和摸索道路,這無疑是在暗示什麼,那麼誰來做這些也許就能獲得一個勇於任事敢挑重擔的絕佳印象,而支持這樣做,同樣會達到這樣的效果。

而在高層本月的集體學習中,也透露出來一些傾向,高層認爲改革還是需要繼續推進,希望地方上要勇於實踐創新,以這樣的創新推動發展,從而爲一些結構性的發展問題積累經驗和摸索道路,這無疑是在暗示什麼,那麼誰來做這些也許就能獲得一個勇於任事敢挑重擔的絕佳印象,而支持這樣做,同樣會達到這樣的效果。

而且焦雲的事情高層肯定是關注的,但一直沒有任何領導過問此事,這也是一個值得注意的事情。

雖然他同樣認爲高層並未明確表態,如果不對楊劉廣進行調整存在很多的變數,周書明心思也開始有了微妙的變化,其他的都不重要,關鍵是關鍵在於中央來怎麼看待,周書明覺得自己也許需要作出適當改變和調整,但是這並不意味着自己在觀點上的巨大轉變。

他依然認爲楊劉廣不合時宜,依然不太看好楊劉廣,楊劉廣血液裡流淌的就是不安分的血,似乎天生就是一個不安分的傢伙,那就註定是一個惹麻煩的角色,有一就有二,後面指不定又會弄出什麼大麻煩出來,如果可以的話,他寧肯將其否決在萌芽狀態。不過在態度上已經沒有那麼堅決,怎麼來圓滿的處理好這件事情,周書明還沒有完全想好。

周書明不知道陸政東內心的真實想法是什麼,在他看來陸政東大概也不願意看到這種局面,特別是在這個時候,真的要是一個應對失誤,有點紕漏,指責聲就會鋪天蓋地而來,那會讓焦雲乃至貝湖陷入更困難的境地,同樣那對陸政東的影響實在太大,

周書明不相信陸政東沒考慮這樣的後果,可陸政東既然考慮到這樣的後果還要堅持,那又說明什麼?

周書明思來想去。最後覺得這件事最好他不出頭。想到這裡周書明不由得重重的吐出一口濁氣來。掂量着利害得失,心裡微微一動。也許可以利用一下祁玉民?

祁玉民對楊劉廣的態度很強硬,這是一個好事情,周書明心中一個主意漸漸成形,這樣的主意也許會幫助祁玉民更成功的融入安原,甚至提升祁玉民的威信,想必祁玉民也甘於這樣被“利用”一次,畢竟上一次地市領導班子的調整讓祁玉民有些被動。

不管如何。祁玉民必須都要給方方面面一個存在感。

存在,這個詞兒看似簡單,但是對於一個省委副書記來說,尤其是一個並不想止步於此的省委副書記來講,卻是異乎尋常的重要,只有向各界證明了你自己的存在,才能被人牢牢記住,也纔有人會在下一次事情的時候想起你,如果什麼事情都被人選擇性的無視,或者對你的存在可有可無。那就真的相當於不存在了,連存在感都很單薄。那想要有所作爲也就是鏡中之花,水中之月了。

陸政東站在窗前,午後的窗外有些悶熱,夏蟬肆無忌憚的在窗外鳴叫,陸政東靜靜的注視着窗外那驕陽下的樹木想着焦雲的事情,焦雲的事情不可能久拖不決,媒體一直在關注着,不少媒體都已經通過各種各樣的關係來了解貝湖省對此的後續處理意見。無論是哪一方都需要早一點就這個問題拿出結論,以正視聽。

所以周書明提出在這一次的常委會上討論此事倒也不出乎陸政東的意料。

只是陸政東這一次真是心裡沒底。

楊劉廣看似很閒適,並不太在意這件事情,似乎很是淡定,但事實真的如此嗎?

陸政東覺得楊劉廣的淡定或許是對現實的一種無奈,當然這也說明楊劉廣對於調整他也是有足夠的心理準備的。畢竟按照官場的一般規律講,楊劉廣這樣經常給領導“找麻煩”的官員,通常是不會得到重用的,楊劉廣能夠呆在市委書記的位置上也還得益於改革開放初期,需要他這樣有拼勁有闖勁的幹部,不然估計他在縣委書記上就已經到頭了,而時過境遷,現在的楊劉廣在很多人看來有點不合時宜。

真要這樣就把楊劉廣調整了,陸政東真是有些不甘心,畢竟人才難得,在全省經濟增速明顯加快的大背景下,焦雲的經濟增速依然保持在全省全列,尤其是增長的質量較之其他地市要好出不少。

可是要保,也難。

中央確實也派員到焦雲進行了明察暗訪,不過卻沒有做出任何評論,在陸政東看來,這樣的不評論,實際就是一種態度,就是一種默許,可問題是其他省委的領導不一定這樣看待,這從他和幾位常委交流下來可以得出這樣的感受。

但不管如何也要盡力而爲,那怕最後沒有成功,也算是對楊劉廣這樣需要極大勇氣和膽略的比較獨行特立的改革者的致敬……

————————

每一次常委會,蘭超華都到得比較早,這是他在秘書長位置上養成的一個習慣,或者說是一個後遺症,每次似乎不早一點心裡就不踏實。

在蘭超華看來,楊劉廣完全可以繼續在經濟發展這篇文章上錦上添花,這既符合主流觀點,也能讓他自己底氣更足,也不至於和省委主要領導意圖偏離,但是這個傢伙卻要別出心裁,即便是你真想要迎合中央改革創新的理念,也可以在你已經取得了相當成績的事情上做文章啊,卻非要去摸燙手山芋,未免也太狂妄了。

正想得有些出神,卻聽到樓道里傳來了一陣腳步聲,蘭超華轉頭一看,都說說曹操曹操就到,自己這是想曹操曹操就到。

梳理得很精神的頭髮絲兒,短袖白襯衣,手上夾着一個包,不急不躁的緩步而入,不是楊劉廣卻又是誰?

楊劉廣是、不是省委常委自然是沒資格出席省委常委會的,但這一次周書記卻是讓楊劉廣這個漩渦中的當事人列席會議,據說是陸政東的要求,按照陸政東的說法。是至少要給楊劉廣一個當面稱述的機會。

“劉廣。這麼早?”

蘭超華見楊劉廣直接就準備進會議室。沒注意到牆角邊抽菸的他,便主動問道。

“超華部長好,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部長早就到了。”

蘭超華笑了笑:

“看你精神不錯。”

楊劉廣也自我解嘲的笑了笑:

“自己惹出的亂子自己得負責,與其哭喪着臉,倒不如笑一笑,省裡能夠讓我在市委書記的位置上呆了這麼多年。一些想做的事情也做了,也算沒尸位素餐,也該知足了。”

“劉廣,我不是說你不該做事兒,但是做事有衝勁有闖勁是好的,可是總得有個度,過猶不及。有些事情稍不注意也會惹火燒身,焦雲的成績擺在那裡的,做一些其他工作同樣可以達到效果,何必那麼着急呢?”

楊劉廣輕輕的吐了一口氣。他也知道蘭超華的好意,作爲省委常委。組織部長,能夠對他說出這番話,能夠說也算是相當夠意思了,明知道呆一會兒可能就要在常委會上見真章,楊劉廣心裡依然還是有一絲感動。

蘭超華也知道說這些也就是安慰安慰楊劉廣,他只是盡一盡心把話說到,待會兒在會上該批評也還得批評。

在蘭超華和楊劉廣來了幾分鐘之後,其他常委們也開始陸陸續續到來,省軍區司令員陳思進素來比較低調,來的時候一般也不和其他人打招呼,自顧自的坐在自己固定位置上抽着煙:洪志路倒是和陳思進很有共同愛好,兩個大煙囪相對着吞雲吐霧。

在會議召開之前,常委們都並不禁止抽菸,只有在正式開會之後,吸菸者就會自覺滅掉煙,當然中途煙癮發作”主持會議者也會給癮君子們幾分鐘時間解決問題。

這樣的規矩是前些年一位女性常委實在忍受不住這些大煙槍的煙熏火燎,咳得上氣不接下氣,於是纔有了這樣的動議。

隨着其他的到來,會議室裡開始熱鬧起來,常委們還是隨便的尋找着話題閒聊着,如果是外人,這個時候你是很難判斷出這些常委們關係親疏的,比如蘭超華和周若山談得很投契的模樣。

詹繼東和祁玉民幾乎是並肩而入,兩人臉上都還保留着一抹殘留的思考表情,也不知道是真的剛剛思考完某個無比深刻的問題,還是在人前下意識的希望如此,兩位副書記的到達也就意味着常委會開始倒計時了。

陸政東走進會議室時只是習慣性的看了看周圍,除了凌正躍之外,其他人都已經到了,所以他也就很隨便的坐到自己位置上,硬殼筆記本上掛着一支簽字筆,往桌上一擱,對着蘭超華道:

“超華部長,聽說李開星已經確證了?”

“嗯,昨天確診的,西華醫院進行了兩次會診,基本上不會有什麼差錯,哎,昨天晚上我去看了看,老李本人已經知道了,人這一輩子真的說不清楚啊。”

蘭超華有些感慨的道。

李開星是省里老資格的農業廳長,難得遇到這樣農業發展的好時機,有正想大幹一場,傳來這樣一個噩耗,李開星發現自己身體不適,周圍人員還以爲是最近操勞過度,結果一檢查,已經晚期了。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健康纔是福啊。”

陸政東臉上也有一抹悵惘對着周若山說道:

“若山,會議結束之後,咱們也去看看吧。”

周若山點頭應承着,顯然還不太清楚這件事情,只知道李開星身體不適住院治療,沒想到這麼快結果就出來了。

“老李的家人希望可以的話就在京城治療,京城治療條件也要比省裡好一些。”蘭超華嘆了一口氣,“我也向周書記做過彙報了。”

“老李工作勤勤勉勉,是個老黃牛這應該滿足,只要有一線希望都要盡一切可能。”

陸政東點點頭:“省裡可以幫忙聯繫一下京裡醫院,盡最大努力來滿足老李和他家屬的需要。”

李開星的事兒似乎勾起了大家的無限感傷,常委們還是扳起指頭算這幾年裡有多少副廳級以上幹部在任上遭遇不測的,癌症、腦溢血、心肌梗死這基本上幹部們最容易遭遇的疾病,亞健康似乎成了幹部的一個常態。

其他常委說着話,楊劉廣很自覺的坐到角落裡,和常委們保持着一定的距離,心裡有一些感慨,在這之前他曾出席過常委會議,而列席常委會還是第一次。

出席常委擴大會議和列席常委會還是有很大的區別的,常委擴大會議,幾乎是重要的省委委員或者重要崗位的領導都參加,人數比較多,而列席會議,人數比較少,特別是今天就他一個列席會議,顯得更是有些形單影隻,而一想到要不了一會,眼前這樣輕鬆的場面就會被打破,而他的命運該何去何從,一會就會見分曉,就是這裡面的這十餘人所決定的,想到這些不禁又有些喟然……(未完待續。。)

第31章 雪中送炭第145章 人事調整之後的震盪第27章 都聽你的(二)第70章 龐雜(二)第60章 誘人的餌料第72章 突發情況(三)第9章 玩三人行?第11章 誰弄死誰(二)第68章 煙消雲散第21章 雄心勃勃(三)第69章 歡喜冤家第20章 雄心勃勃(二)第11章 玉人來第160章 大局感第123章 主動出擊第3章 要向組織靠攏第11章 互利雙贏第18章 市長的聲音第137章 武嵐之行第16章 迎頭猛擊第89章 機遇總是青睞有準備的人第153章 下馬威第82章 漸進第206章 振聾發聵(三)第17章 議定謀斷第27章 翻身農奴把歌唱第216章 全省幹部大會(一)第222章 看望老幹部(三)第54章 濃情似火第67章 撂挑子?就靠邊站!第3章 較量拉開序幕第63章 石破驚天(下)第52章 予人玫瑰,手有餘香第32章 齊人之福第11章 捨不得孩子套不住狼第64章 惡人(二)第155章 釜底抽薪第105章 荒誕之夢第158章 三人行(三)第112章 對手出招第154章 人情第121章 高手過招(二)第58章 家家都有本難唸的經第148章 小兒女之態第48章 強大的上任第161章 大局感(二)第19章 織網第103章 以簡化繁第68章 不速之客第73章 突發情況(四)第162章 文火慢熬第215章 沸沸揚揚第158章 三人行(三)第79章 反擊!第11章 互利雙贏第4章 立威第228章 暖腳大丫頭第9章 殺手鐗第98章 入手第95章 方向第41章 越墮*落的東西越誘*惑第25章 誰看誰的笑話第170章 反擊第17章 大戰前夜第137章 定心丸第207章 微妙局面(五)第37章 攔路虎第54章 濃情似火第55章 一山難容二虎第172章 西部辦第42章 東窗事欲發第13章 督查組第27章 都聽你的(二)第123章 高手過招(四)第9章 玩三人行?第109章 情難自禁第100章 正式亮相第194章 改變第106章 功高震主第115章 初爲人父第60章 誘人的餌料第9章 威脅了又咋的?第26章 難辨第146章 大火第93章 野望第143章 省*委常委會上的聲音第84章 不平等交易第131章 借槍打鳥第49章 底氣第144章 空前的人事議題常委會第37章 你敢劫持警察?第85章 毀婚第73章 不虛此行第151章 轉型期的迷惘第63章 羣英薈萃第29章 捅了馬蜂窩第1章 偏向虎山行第3章 見招拆招第73章 再上層樓第33章 被遺忘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