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年末(二)

副總理也知道自己這個問題有些爲難楊雄輝,他可以評價,並不代表楊雄輝也可以隨意表意見,所以也就不再多說,但至少可以看出一點,陸政東是確實有能力的,副總理很清楚,他將來要面對的局面肯定不輕鬆,就很希望在工作中能夠有一些敢闖敢幹敢嘗試的幹部來甩開束縛,創造性的開展工作。

想到這裡,副總理不禁有些感慨的道:

“現在世界經濟和國內經濟都很不錯,特別是國內經濟發展非常迅猛,增速基本都在十以上,這樣的發展速度固然是可惜的,但國際形勢變化莫測,國際經濟也是陰晴難定,現在國內經濟已經完全融入國際,不參與全球化,就會落伍,參與全球化,國際市場感冒,那國內經濟也就極有可能被傳染,這是一把雙刃劍,既看如何趨利避害……”

楊雄輝點點頭,對於國內經濟的基本面向好,這一點是沒有問題的,但要說國內經濟不存在問題,那也是不負責任的,特別是作爲高層,在這方面必須要保持清醒的頭腦,不能因爲這樣的增速而沾沾自喜。

國內發展中存在的高耗低能,高污染低環保粗放的總體形勢還是很嚴峻,房地產的熱度是一浪高過一浪,越推越高的房價越來越朝着泡沫化方向發展,這也是一大威脅,而現在房價調控的政策是出臺了不少,可是越是出臺,房價越是瘋漲,這也是一個重大威脅。出現這樣越調越長的怪現象。一來是高層存在擔心。擔心調控得嚴厲了經濟會有下行的風險,還有一個就是調控的有些措施不是很對頭,當然最爲重要的是地方上幾乎毫無例外的都把土地財政作爲其收入的一個重要來源,在執行調控政策的時候消極甚至牴觸,還有就是房地產以及相關形成的利益羣體也是拼命想辦法抵消調控帶來的影響……

而建立在這樣基礎之上的增長模式是不可能持久的,經濟轉型的迫切性也越來越緊迫,有些問題這一屆不解決,那麼必然要遺留到下一屆。不說其他諸多的問題,就是這些問題,也已經是夠棘手了。

副總理似乎是有些感慨:

“接下來十年,世界經濟會如何變幻?說不清楚呀,我們是肩負責任和使命,如果不多想一些,想得長遠一些,想得更深一些,考慮得周全一些,不然就很有可能陷入被動……”

楊雄輝聽得副總理如此講。心裡已經明白副總理的真實想法了。

副總理雖然也是搞經濟的行家裡手,但未來他極有可能是擔當大任的。需要處理的重大事情不少,需要一個再這方面有思想有思路又有全局和長遠格局,善於解決經濟上的疑難雜症之人作爲助手,這樣才能應對最爲複雜的局面。

當然還有一個原因恐怕也是不能忽視的那就是國內整個政治生活的格局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國內經歷了偉人政治時代、強人政治時代,自從九七年那位老人離世之後,強人政治時代就已然結束。

在偉人政治時代,搞一言堂,搞個人崇拜,搞階級鬥爭爲綱,黨的一個個接班人被清除掉了。黨確立的路線方針政策,被偉人一句話就改變了;八大確立的接班人被打倒了。

到強人政治時代,黨內有了一定製約,?進入後強人政治時代,黨的主要領導人和接班人穩定下來了,這是一個極大的進步,但強人政治時代的結束,也會帶來一些新的挑戰,副總理顯然也是感受到了來自方方面面的壓力而未雨綢繆。

這既是現實的選擇同時也是最爲穩妥的選擇……

——————————

陸政東對於劉正義的提議也是點點頭,對於欠發達地區而言,有些東西還是需要讓他們一步步的適應,不能急於求成,但該抓緊的還是不能放鬆,陸政東想了一下道:

“我們以前會覺得二百公路到三百公里的距離很遙遠,但隨着高速公路的全面建成通車,實際上也就是兩三個小時的時間,也也就意味着從省城到我們全省任何一個地市的也就是三小時以內,而對於省城和安新來講,到周邊的城市距離更近,所需的時間也就更短,軌道交通,尤其是城際高速鐵路的建設會迅速推開,這種軌道交通時速最快可以達到三百五十公里,最低也會保持在二百五十公里以上。也就是說,省城和安新周邊的任何一座城市互通也就是一個小時之內,這就是所謂的一小時經濟圈,一旦形成屆時城市經濟之間的融合將會大大加快。但如何融合,這也是需要下面個地市需要思考的,如何有效利用這些基礎設施提升各地市的競爭力進而轉化爲更大的發展動力,這都是值得深入思考的……”

陸政東語氣略略一頓:

“我們作爲一級領導,我覺得在發展的問題上還是應當保持一定的前瞻性,這不是好高騖遠,一定前瞻性的佈局可以避免今後的重複建設和節奏落後,可以讓我們在今後的工作中佔據主動性,當然,眼下很多地方把房地產作爲一個支柱產業來發展,其出發點不外是財政收入和拉動,這還是可以理解,不過房地產業高速發展帶來的風險性問題,以及第二產業合理適度發展問題,我也相當贊同,房地產業目前看來被列爲了支柱產業,但是帶來的社會問題很多,但是房地產業的發展的確能夠拉動經濟發展,解決就業問題和增加政府財政?,那麼我們怎麼能解決這個矛盾?是不是發展大力發展第三產業就要徹底捨棄第二產業?我覺得在這兩點上要認真加以思考……”

會議對這些問題進行了的討論,拿出了初步意見,而會議還有一個重要的議題就是關於開展新農村建設的事情。五中全會通過《十一五規劃綱要建議》。提出要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要求。紮實新農村建設。

新農村的目標是建設按照新時代的要求,對農村進行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等方面的建設,最終實現把農村建設成爲經濟繁榮、設施完善、環境優美、文明和諧的新農村。

日前閉幕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提出,積極穩妥推進新農村建設,加快改善人居環境,提高農民素質,推動“物的新農村”和“人的新農村”建設齊頭並進。

新農村建設不是一個新概念,自上世紀50年代以來曾多次使用過類似提法。但在新的歷史背景下,五中全會提出的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具有更爲深遠的意義和更加全面的要求。新農村建設是在我國總體上進入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發展新階段後面臨的嶄新課題,是時代發展和構建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當前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點難點在農村,農業豐則基礎強,農民富則國家盛,農村穩則社會安;沒有農村的小康,就沒有全社會的小康;沒有農業的現代化,就沒有國家的現代化。世界上許多國家在工業化有了一定發展基礎之後都採取了工業支持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發展戰略。我國國民經濟的主導產業已由農業轉變爲非農產業,經濟增長的動力主要來自非農產業,根據國際經驗。我國現在已經跨入工業反哺農業的階段。因此,我國新農村建設重大戰略性舉措的實施正當其時。

陸政東沉思了一會才繼續說道:

‘新農村的經濟建設。主要指在全面發展農村生產的基礎上,建立農民增收長效機制,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實現農民的富裕,努力縮小城鄉差距。

生產發展,是新農村建設的中心環節,是實現其他目標的物質基礎。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好比修建一幢大廈,經濟就是這幢大廈的基礎。如果基礎不牢固,大廈就無從建起。如果經濟不發展,再美好的藍圖也無法變成現實。

生活寬裕,是新農村建設的目的,也是衡量我們工作的基本尺度。只有農民收入上去了,衣食住行改善了,生活水平提高了,新農村建設才能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果。

鄉風文明,是農民素質的反映,體現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要求。只有農民羣衆的思想、文化、道德水平不斷提高,崇尚文明、崇尚科學,形成家庭和睦、民風淳樸、互助合作、穩定和諧的良好社會氛圍,教育、文化、衛生、體育事業蓬勃發展,新農村建設纔是全面的、完整的。

村容整潔,是展現農村新貌的窗口,是實現人與環境和諧發展的必然要求。社會主義新農村呈現在人們眼前的,應該是髒亂差狀況從根本上得到治理、人居環境明顯改善、農民安居樂業的景象。這是新農村建設最直觀的體現。

管理民主,是新農村建設的政治保證,顯示了對農民羣衆政治權利的尊重和維護。只有進一步擴大農村基層民主,完善村民自治制度,真正讓農民羣衆當家做主,才能調動農民羣衆的積極性,真正建設好社會主義新農村。‘

副總理也知道自己這個問題有些爲難楊雄輝,他可以評價,並不代表楊雄輝也可以隨意表意見,所以也就不再多說,但至少可以看出一點,陸政東是確實有能力的,副總理很清楚,他將來要面對的局面肯定不輕鬆,就很希望在工作中能夠有一些敢闖敢幹敢嘗試的幹部來甩開束縛,創造性的開展工作。

想到這裡,副總理不禁有些感慨的道:

“現在世界經濟和國內經濟都很不錯,特別是國內經濟發展非常迅猛,增速基本都在十以上,這樣的發展速度固然是可惜的,但國際形勢變化莫測,國際經濟也是陰晴難定,現在國內經濟已經完全融入國際,不參與全球化,就會落伍,參與全球化,國際市場感冒,那國內經濟也就極有可能被傳染。這是一把雙刃劍。既看如何趨利避害……”

楊雄輝點點頭。對於國內經濟的基本面向好,這一點是沒有問題的,但要說國內經濟不存在問題,那也是不負責任的,特別是作爲高層,在這方面必須要保持清醒的頭腦,不能因爲這樣的增速而沾沾自喜。

國內發展中存在的高耗低能,高污染低環保粗放的總體形勢還是很嚴峻。房地產的熱度是一浪高過一浪,越推越高的房價越來越朝着泡沫化方向發展,這也是一大威脅,而現在房價調控的政策是出臺了不少,可是越是出臺,房價越是瘋漲,這也是一個重大威脅,出現這樣越調越長的怪現象,一來是高層存在擔心,擔心調控得嚴厲了經濟會有下行的風險。還有一個就是調控的有些措施不是很對頭,當然最爲重要的是地方上幾乎毫無例外的都把土地財政作爲其收入的一個重要來源。在執行調控政策的時候消極甚至牴觸,還有就是房地產以及相關形成的利益羣體也是拼命想辦法抵消調控帶來的影響……

而建立在這樣基礎之上的增長模式是不可能持久的,經濟轉型的迫切性也越來越緊迫,有些問題這一屆不解決,那麼必然要遺留到下一屆,不說其他諸多的問題,就是這些問題,也已經是夠棘手了。

副總理似乎是有些感慨:

“接下來十年,世界經濟會如何變幻?說不清楚呀,我們是肩負責任和使命,如果不多想一些,想得長遠一些,想得更深一些,考慮得周全一些,不然就很有可能陷入被動……”

楊雄輝聽得副總理如此講,心裡已經明白副總理的真實想法了。

副總理雖然也是搞經濟的行家裡手,但未來他極有可能是擔當大任的,需要處理的重大事情不少,需要一個再這方面有思想有思路又有全局和長遠格局,善於解決經濟上的疑難雜症之人作爲助手,這樣才能應對最爲複雜的局面。

當然還有一個原因恐怕也是不能忽視的那就是國內整個政治生活的格局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國內經歷了偉人政治時代、強人政治時代,自從九七年那位老人離世之後,強人政治時代就已然結束。

在偉人政治時代,搞一言堂,搞個人崇拜,搞階級鬥爭爲綱,黨的一個個接班人被清除掉了。黨確立的路線方針政策,被偉人一句話就改變了;八大確立的接班人被打倒了。

到強人政治時代,黨內有了一定製約,?進入後強人政治時代,黨的主要領導人和接班人穩定下來了,這是一個極大的進步,但強人政治時代的結束,也會帶來一些新的挑戰,副總理顯然也是感受到了來自方方面面的壓力而未雨綢繆。

這既是現實的選擇同時也是最爲穩妥的選擇……

——————————

陸政東對於劉正義的提議也是點點頭,對於欠發達地區而言,有些東西還是需要讓他們一步步的適應,不能急於求成,但該抓緊的還是不能放鬆,陸政東想了一下道:

“我們以前會覺得二百公路到三百公里的距離很遙遠,但隨着高速公路的全面建成通車,實際上也就是兩三個小時的時間,也也就意味着從省城到我們全省任何一個地市的也就是三小時以內,而對於省城和安新來講,到周邊的城市距離更近,所需的時間也就更短,軌道交通,尤其是城際高速鐵路的建設會迅速推開,這種軌道交通時速最快可以達到三百五十公里,最低也會保持在二百五十公里以上。也就是說,省城和安新周邊的任何一座城市互通也就是一個小時之內,這就是所謂的一小時經濟圈,一旦形成屆時城市經濟之間的融合將會大大加快。但如何融合,這也是需要下面個地市需要思考的,如何有效利用這些基礎設施提升各地市的競爭力進而轉化爲更大的發展動力,這都是值得深入思考的……”

陸政東語氣略略一頓:

“我們作爲一級領導,我覺得在發展的問題上還是應當保持一定的前瞻性,這不是好高騖遠,一定前瞻性的佈局可以避免今後的重複建設和節奏落後,可以讓我們在今後的工作中佔據主動性,當然。眼下很多地方把房地產作爲一個支柱產業來發展。其出發點不外是財政收入和拉動。這還是可以理解,不過房地產業高速發展帶來的風險性問題,以及第二產業合理適度發展問題,我也相當贊同,房地產業目前看來被列爲了支柱產業,但是帶來的社會問題很多,但是房地產業的發展的確能夠拉動經濟發展,解決就業問題和增加政府財政?。那麼我們怎麼能解決這個矛盾?是不是發展大力發展第三產業就要徹底捨棄第二產業?我覺得在這兩點上要認真加以思考……”

會議對這些問題進行了的討論,拿出了初步意見,而會議還有一個重要的議題就是關於開展新農村建設的事情,五中全會通過《十一五規劃綱要建議》,提出要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要求,紮實新農村建設。

新農村的目標是建設按照新時代的要求,對農村進行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等方面的建設,最終實現把農村建設成爲經濟繁榮、設施完善、環境優美、文明和諧的新農村。

日前閉幕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提出,積極穩妥推進新農村建設,加快改善人居環境。提高農民素質,推動“物的新農村”和“人的新農村”建設齊頭並進。

新農村建設不是一個新概念。自上世紀50年代以來曾多次使用過類似提法,但在新的歷史背景下,五中全會提出的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具有更爲深遠的意義和更加全面的要求。新農村建設是在我國總體上進入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發展新階段後面臨的嶄新課題,是時代發展和構建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當前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點難點在農村,農業豐則基礎強,農民富則國家盛,農村穩則社會安;沒有農村的小康,就沒有全社會的小康;沒有農業的現代化,就沒有國家的現代化。世界上許多國家在工業化有了一定發展基礎之後都採取了工業支持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發展戰略。我國國民經濟的主導產業已由農業轉變爲非農產業,經濟增長的動力主要來自非農產業,根據國際經驗,我國現在已經跨入工業反哺農業的階段。因此,我國新農村建設重大戰略性舉措的實施正當其時。

陸政東沉思了一會才繼續說道:

‘新農村的經濟建設,主要指在全面發展農村生產的基礎上,建立農民增收長效機制,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實現農民的富裕,努力縮小城鄉差距。

生產發展,是新農村建設的中心環節,是實現其他目標的物質基礎。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好比修建一幢大廈,經濟就是這幢大廈的基礎。如果基礎不牢固,大廈就無從建起。如果經濟不發展,再美好的藍圖也無法變成現實。

生活寬裕,是新農村建設的目的,也是衡量我們工作的基本尺度。只有農民收入上去了,衣食住行改善了,生活水平提高了,新農村建設才能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果。

鄉風文明,是農民素質的反映,體現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要求。只有農民羣衆的思想、文化、道德水平不斷提高,崇尚文明、崇尚科學,形成家庭和睦、民風淳樸、互助合作、穩定和諧的良好社會氛圍,教育、文化、衛生、體育事業蓬勃發展,新農村建設纔是全面的、完整的。

村容整潔,是展現農村新貌的窗口,是實現人與環境和諧發展的必然要求。社會主義新農村呈現在人們眼前的,應該是髒亂差狀況從根本上得到治理、人居環境明顯改善、農民安居樂業的景象。這是新農村建設最直觀的體現。

管理民主,是新農村建設的政治保證,顯示了對農民羣衆政治權利的尊重和維護。只有進一步擴大農村基層民主,完善村民自治制度,真正讓農民羣衆當家做主,才能調動農民羣衆的積極性,真正建設好社會主義新農村。‘

陸政東環視了一下一下變得嚴肅的與會人員,道:

“新農村的建設搞不好就容易走樣,這上面提出的目標很容易就變成村容村貌倒是能夠出現一定的改觀,或許還可以集中居民修一些居民安置點,但真正的核心往往是因爲能力等等原因就忽視了,很容易就搞成形式主義,

”必須要把城鄉協調發展作爲其重要的組成部分,必須保證占人口大多數的農民參與發展進程、共享發展成果。如果我們忽視農民羣衆的願望和切身利益,農村經濟社會發展長期滯後,我們的發展就不可能是全面協調可持續的,應當深刻認識建設新農村與全面發展的內在聯繫,更加自覺、主動地投身於新農村建設,促進經濟社會盡快轉入科學發展的新農村建設圖片社會主義軌道。

國際經驗表明,工農城鄉之間的協調發展,是現代化建設成功的重要前提。一些國家較好地處理了工農城鄉關係,經濟社會得到了迅速發展,較快地邁進了現代化國家行列。也有一些國家沒有處理好工農城鄉關係,導致農村長期落後,致使整個國家經濟停滯甚至倒退,現代化進程嚴重受阻。我們要深刻汲取國外正反兩方面的經驗教訓,把農村發展納入整個現代化進程,使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與工業化、城鎮化同步推進,讓億萬農民共享改革開放的發展成果。”

陸政東繼續道:

“而要達成這些目標,建設新農村必須要有一個堅強有力的基層組織作爲保證,這一項工作是重中之重,從今年開始廢止了農業稅,也把基層組織從繁瑣而又極易惡化幹羣關係的收取稅費工作中解脫出來,這是一個契機,怎樣創造性的開展工作,既要保證基層組織工作運行經費,提高基層幹部的工作積極性,又要進一步密切幹羣關係,提高基層組織和幹部在廣大農村羣衆的威信和影響力,這是擺在我們各級黨組織最重要也是最艱難的一個問題。”

陸政東溫言對與會的晉安市委書記笑道:“你們認真搞一個試點,我希望今年能夠在晉安地區看到一個亮點,你有沒有信心啊?”

“省長既然這麼看重我們昭達,我們晉安當然責無旁貸!“

楊書記也是從最基層成長起來的幹部,尤其是在縣鄉一級都有十多年的工作經驗,曾經在鄉鎮上擔任書記鄉長多年,對於農村工作也是相當熟悉,(未完待續。。)

第38章 逐鹿之始第60章 亂花漸欲迷人眼第49章 重回安新(二)第3章 大膽直陳第一百零七章第106章 悟第42章 多事之冬第5章 互相試探第65章 第一把火第91章 自古雄才多磨難第16章 什麼意思第175章 新秘書(三)第56章 渴望第20章 雄心勃勃(二)第9章 得適應地位的變化第219章 出人意料(二)第63章 羣英薈萃第17章 撲朔迷離第76章 逼出來!第191章 曾經戰鬥生活得地方第143章 密謀第164章 特殊講臺第4章 揚眉吐氣第81章 天大的喜訊(二)第144章 找準位置第5章 敲山震虎第19章 撲朔迷離(三)第155章 “奇葩”第163章 文火慢熬(二)第16章 拉近距離第19章 書記被差額掉了!第85章 密謀第70章 突發情況第137章 落水第132章 送上門來第81章 心如亂麻第80章 事關興衰榮辱第193章 匪夷所思的決議第36章 春節禮多第56章 新氣象新動作第35章 觀其言,看其行第69章 歡喜冤家第54章 狼來了第73章 不虛此行第73章 再上層樓第126章 漸明第60章 不一般的投資者第135章 冰火兩重天第108章 利益的魔力第32章 意外之喜第71章 大局觀第18章 走自己的路,讓別人無話可說第147章 放鬆第119章 聖女,剩女?第114章 看似不經意其實是必然第46章 迎難而上第69章 龐雜第196章 別意(二)第21章 首戰必勝第128章 走得太遠(六)第66章 坑瀣一氣第88章 齊人之福第188章 風口浪尖(二)第42章 無知者無畏第104章 脫了,脫了第56章 渴望第68章 興師問罪第25章 誰看誰的笑話第11章 慶功第35章 觀其言,看其行第110章 利益的魔力(三)第17章 考察調研第21章 困獸猶鬥(中)第24章 掀起你的蓋子來第99章 入手(二)第24章 楊雪惹麻煩(二)第27章 順利當選第73章 入京第2章 突破口第74章 暗戰第67章 和魔鬼跳舞第31章 那就真男人一回第133章 美女雲集第76章 吃吃喝喝第16章 拉近距離第91章 大會進行時第15章 陸氏新政第一波(二)第18章 撲朔迷離(二)第211章 聚第57章 驚天逆轉第77章 天堂在左邊,你卻走右邊第164章 狼狽爲奸第109章 極致誘*惑第35章 再遇白警官第172章 西部辦五十四章 再續前緣第69章 歡喜冤家第121章 漣漪第75章 逐漸成型第204章 微妙局面(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