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大局感

陸政東回到貝湖,楊啓成馬上就給他彙報了關於周書明和詹繼東之間不和的一些事情,提到了不少和詹繼東關係密切的幹部,特別提到了姜敏赫最近比較活躍。

這個活躍陸政東是很清楚其潛在的含義的,那就是可能有些違法違紀的問題,可以把姜敏赫作爲一個突破口,扯出蘿蔔帶出泥,把詹繼東徹底的清除出去,從而真正斷掉周書明的一條腿,讓周書明到時候想把這條斷腿續上都沒機會。

楊啓成做事一直都是比較謹慎的,既然能夠這樣開誠佈公的給他彙報,那就說明姜敏赫的事情不是空穴來風。

市級和縣級,是腐*敗案高發地帶,眼下的有些風氣極爲不正,不隨波逐流,甚至就會成爲孤家寡人。

更重要的還有一點,說在國內當官是個高危行業,危在哪裡?危在你必須跟定一條線。相當一部分官員,在他們跟線的時候,早已經向前伸出了一隻腳。如果不伸這隻腳,他們踏不上那條線。因爲伸出的這隻腳,他們不得不伸出另一隻腳,沒有入賬又哪有出賬?爲了討好線上官員,他不得不送,送了之後,便要想辦法撈回。這種事,大概和搞婚外情一樣,第一次做的時候,嚇得要死,這也擔心那也擔心,睡着了都會被夢嚇醒。做的次數多了,心理底線就不存在了,膽子也就越來越大。

是人都好色,是人也都貪財。這種本性是否成爲慣性,只在於風險評估的結果。風險如果遠遠大於收益,肯定沒人去幹。相反,收益如果遠遠大於風險,甚至表面上看去。只要你做得好,根本就不存在風險,就會趨之若鶩。

陸政東很清楚姜敏赫的心理。姜敏赫跟定的是詹繼東,到了詹繼東這種地位。也就等於上了一道保險,出事的風險小太多了,即使有,以詹繼東的政治智慧,大概也可以大事化小甚至消弭於無形。既然如此,跟定詹繼東,風險自然也是最小的。也正是如此,覺得有這樣的靠山。這樣的幹部膽子也就越來越大……

陸政東沉思了許久才道:

“莫伸手,伸手必被抓。但願有些幹部明白這一點。”

楊啓成一聽陸政東這話就明白陸政東是沒有打算借姜敏赫的手打掉詹繼東。

從陸政東感性角度講,對於姜敏赫這種人,他也是很想踢出幹部隊伍,對於詹繼東同樣如此,可是從理智的角度講,他不能這麼做,他確實沒打算馬上就對姜敏赫有所動作。

如果說官場是海,所有的官員,就是海里遊動的魚。那些科級幹部處級幹部。只不過是這個海里遊動的小魚小蝦,大魚只有那麼幾條,在貝湖省周書明是最大的那條。他陸政東算是第二號大魚,祁玉民乃至於詹繼東都是大魚。現在原本是一窩的最大的魚和一條大魚發生矛盾,哪怕是衝突,只要有意願,也是可以調和的,可以平衡的。一旦他加入其中,就沒有平衡可言,一定會出現大的混亂,並且最終導致權力傾斜。

作爲一個政治上有所追求的有夢想的人。誰又不渴望在大舞臺來施展自己?但陸政東還是能感受得到。周書明對貝湖的影響依然很大,短期內要想消除這些影響。難。中*央交給他的任務是要他肩負起的使命,勇擔重任。將貝湖帶到一個的高度。這個高度陸政東是心裡有數的。

可是這得一步步來,幻想終歸是幻想,激情也只能是激情。一個政治家如果只靠幻想和激情去做事,那是要犯大錯誤的,畢竟現在的書記是周書明,而且詹繼東原本和周書明是同根生,一旦遭遇到外來的壓力,興許馬上就會化干戈爲玉帛,反過來聯手對付他,那更是他所不願意看到的,何況他和詹繼東之間的矛盾在貝湖幾乎是公開的秘密,這件事由他發起,或者由他授意,哪怕是他代表的是正確的,是講原則的是出自於公心,落在別人眼裡也就變了味,會被看成公報私仇之類的。

這就像一個單位的主要領導不在了,羣龍無首,誰要是在這個時候多做工作,盡最大能力保證單位的正常運轉,別人首先想到的這不是爲公,而是惦記一把手的位置。

所以盲目出招,急於求成,讓自己被動不說,弄不好會讓整個工作被動,會陷入到僵局,這是他不想看到的。他必須講求策略,是的,策略。陸政東從沒感受過,策略二字有如此重要。現他是逼迫着自己,放慢腳步,不溫不火地進入到角色去。他要把一切先看清,先判斷出大的方向,然後再細小處着手,必須要一步一步來,而且一定要注意動作的隱蔽性,隱蔽二字同樣重要!

然後等時機成熟,再把自己的態度亮出,周書明現在是書記,也就是說,他現在要先跟着周書明的步調走,而不是現在就強調自己該怎麼走。甚至有些事情必須要等到成爲一把手才能動。

總之,他通過很大的努力在貝湖省初步達到了一種相對平衡的政治生態,無論如何,他不肯親手打破這種政治生態,相反,他會採取一切辦法,維護這種平衡,哪怕別人覺得他在有些瞻前顧後,他也不會在意。

局外人是不會明白這其中真正的意義的,只有深入其中,才能知道,這竟然是陽謀,是大局。

大舉推進經濟方面的改革和發展,宏圖早已經確定,各項工作正在啓動。要推進他的宏圖大業,穩定的政治局面,是必不可少的。目前這一屆常委班子,雖然存在這樣那樣的矛盾,可這種矛盾屬於正常範圍,總體來說,政治局面良好。這也爲陸政東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提供了良好的基礎。

而且還有很重要的一點,雖然估計姜敏赫有問題,但由姜敏赫是否能夠牽連出詹繼東這還是個未知數,何況詹繼東是省委副書記,屬於大老虎,何況外面雖然有不少關於詹繼東和省臺女主持有一腿,有權色交易,詹繼東利用各種方式給央林芝不少金錢,但央林芝已經去了國外,等於最重要的一環斷了,在這種情況下,就更是難上加難,所以與其妄動,還不如不動,等待更好的時機……

陸政東看着一臉沉思的楊啓成道:

“局外人常常抨擊官場厚黑學,覺得官場是世界上最黑暗的地方,到處充滿了陰謀,充滿了詭詐,官場中的每個人都是心狠手辣殘酷無情的。其實只有身在其中的人才真正知道怎麼回事,不可否認厚黑或者潛規則是政界的一部分,但若是把這個當成全部,那隻能是流於末流如果看不到陽光,那說明境界問題,政治人物,政治生活有其規律性,而這個最大的規律是順應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是舉重若輕地找到解決複雜問題的簡單辦法。

我覺得,當幹部其實和做別的事一樣,是一種技術。只不過,當幹部所需要的智商情商,比做別的事多得多。幹部追求用最簡單的最佳的辦法解決問題。

但實際上,這一點非常難以做到,一般原則是努力找到最好的方法,竭力避免最壞的結果。怎樣做到這一點?

需要極其豐富的經驗,深厚的知識積累,以及對世事人情透徹的洞悉和理解。所以,官員處理事情,總會與衆不同,總是充滿政治智慧,在別人眼裡,就容易被看成是陰謀或者是手段。

爲什麼如此?這是因爲陰謀和手段更容易傳播,或者說,中國人太推崇謀略了,於是認定謀略是最高智慧。其實,這是一種誤解,是錯誤地引導了中國幾千年,甚至直接將中*國文化導向錯誤路徑的謬論。

上者伐道,中者伐交,下者伐謀。我覺得,說的就是政治智慧的三個層次,而謀,只是最低一個層次。

伐,在漢字裡,通常被理解成討伐,我認爲,伐其實包涵運用、實踐的意思,道,指的是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順勢而爲。應該說,最高政治智慧,就是順勢而爲。順應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這纔是最高境界,只是最難做到的,就是認清這個勢。所以,這纔是最高政治智慧,因爲能夠認清勢並且順應勢的人,少之又少。

這裡所說的交,是一個廣泛的概念,既可以是外交,也可以是社交,還可以是交易,置換,或者可以更簡單地理解,是平等的交往、交流,是一種權力力學上的平衡。不僅官場需要平衡,整個世界,都需要平衡。平衡一旦打破,招致的必然是災難。

而有些人當了十幾年甚至幾十年,連東南西北都沒有摸清楚,或者抱怨懷才不遇,遇人不淑,或者四處經營,見佛就燒香,遇廟就叩頭,心裡認定官場到處都潛規則,充斥着厚黑學,其實連官場顯規則都沒有搞清楚。升官就是完全靠關係?這種看法也對也不對。所謂關係,是經營出來的,既可能是巴結討好或者行賄籠絡,也有可能因爲善於辦事,將所有事情處理得極其漂亮。更容易被提拔的,我看恐怕還是後者。”

事實上陸政東講這話基本是給詹繼東給定了性,詹繼東的問題,是幾方面都佔全了……(未完待續)

第65章 意難忘第56章 送母入京(上)第149章 紈絝第29章 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第41章 亂拳打死老師傅第136章 隔空相鬥第102章 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第56章 渴望第22章 歎爲觀止第101章 年前第33章 建功立業正當時第56章 渴望第7章 突發事件第3章 謀人謀事第111章 利益的魔力(四)今宵風月誰與共三第19章 凱旋第153章 下馬威第9章 玩三人行?第133章 送上門來(二)第81章 分裂第151章 非常事,非常手段(二)第5章 敲山震虎第89章 柳暗花明第13章 督查組第53章 真正交鋒第89章 機遇總是青睞有準備的人第156章 利用第89章 柳暗花明第134章 美女雲集二第122章 叫聲大侄子聽聽第18章 考校第84章 不平等交易第22章 一石三鳥第41章 做地頭蛇的滋味很爽!第143章 人事佈局第196章 投奔第74章 層層推進第151章 非常事,非常手段(二)第114章 相形見絀第72章 深情難擋第25章 掀起你的蓋子來(二)第4章 立威第17章 議定謀斷第5章 輕裝上陣第39章 知心知意第15章 修路第15章 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第213章 波瀾第15章 鋒芒當閃緊要處第162章 後陸政東時代第76章 恩恩怨怨第26章 放炮,送瘟神!第82章 出頭之道第109章 極致誘*惑第34章 吹皺一池春水第188章 風口浪尖(二)第128章 走得太遠(六)第24章 掀起你的蓋子來第189章 真金白銀第159章 登門送禮(二)第202章 破碎的矜持第10章 奇招奏效第24章 深謀遠慮第64章 浦江之行第69章 龐雜第53章 織網第38章 作用與反作用第72章 梅開二度第158章 三人行(三)第62章 爭鋒第219章 封疆大吏(二)第21章 雄心勃勃(三)第114章 看似不經意其實是必然第77章 調研驚魂第181章 調查組第70章 龐雜(二)第194章 改變第26章 誰看誰的笑話(二)第55章 近憂第146章 大火第1章 赴任第62章 鬥智鬥勇第18章 平地一聲驚雷響第161章 網絡問題第29章 捅了馬蜂窩第73章 計劃不如變化快第10章 前倨後恭第110章 走一步看三步第176章 思慮(二)第10章 折服第99章 入手(二)第130章 想火中取栗?沒門!第84章 不平等交易第82章 變局第158章 三人行(三)第26章 抓捕行動第115章 困獸猶鬥第55章 打打預防針第111章 省長也得睡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