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高手過招(三)

洪志路本來也是一邊聽着陸政東的講話冷眼旁觀着,陸政東所講的那些有問題的幹部確實也是如此, 許多沒有深厚背景的官員,大都有兩張面孔,對上卑躬屈膝,送錢送物,奴顏媚骨;對老百姓和下級頤指氣使,不可一世,撈錢過界,這種近乎病態的表現,其實是很常見的,可以稱之爲官場綜合症,是現行官場秩序的必然產物。

不過洪志路在贊同陸政東的這些說法的同時也覺得陸政東是不能體會到普通出身官員的艱難,

像陸政東這樣背景深厚的人或者所謂的太子們,有強大的政治資源爲依託,什麼都不用愁,在周書明這種事情上一向都是喜歡硬吃對手,簡單直接,又非常霸道,既然周書明擋了陸政東的路,就想辦法把對方扳倒,這在洪志路的仕途生涯中,親身經歷過。

何況陸政東不管怎麼講都是年輕,年輕也就意味着氣盛,而且陸政東在貝湖確實也是在經濟發展上也是幹得風生水起幹出了名堂,在省裡的聲望和威脅也越來越高,就更這個資本,想來也會不甘示弱。

周書明在陸政東的映襯下淡然無光,沒有太多的退路,做出這種強力反擊,說得不好聽一點就是困獸猶鬥。

但他還是覺得,這樣解決問題的辦法,不是最好的,也違背了遊戲規則。

但陸政東卻是出乎他的意料,對於周書明的咄咄逼人,卻是退了一步。而且退得很徹底。看來陸政東對於眼前所處的位置和力量對比是有着非常清楚的認識。這方面也比楊凌峰更是高出一個層次,看這情形周書明恐怕是很難再支撐很久了,恐怕周書明也只能見好就收將相和了……

而陸政東卻沒有其他人想象的那麼輕鬆,他自然也想將相和,但這恐怕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雖然讓周書明一拳打在棉花上,但陸政東清楚周書明能夠如此,實際上週書明也有點破壺沉舟的意思,不會僅僅就這麼罷手。而是還有後續動作,肯定是大動作,周書明會製造各種障礙,這樣的局面一旦出現不但很可能形成省委省政府各吹各的號,各彈各的調,老死不相往來單打獨鬥的局面,更有可能出現他所推動的工作遇到極大的麻煩——畢竟周書明在貝湖也有些年頭,提拔起來的地市主要領導也爲數不少。

這種局面顯然是陸政東所不願意見到的,而陸政東最爲擔心的還是周書明在人事上的動作,以人事調整來鞏固其權力。這纔是周書明的最大殺手鐗。

這次調整,很有可能是周書明在貝湖做的最後一次手術。周書明在貝湖工作這麼多年,關係千絲萬縷,有些關係當時就照顧了,該安排的安排,該調整的調整,有些關係以前貨覺得時機不成熟,一直拖着未照顧。到了這時候,肯定不會再拖了,再拖就會失去機會,該作交代的,他必須作出交代,哪怕適當違犯一下原則,周書明這個時候也會幹。

原則這東西,說它是方,它就是方,說它是圓,它當然會是圓。如此顯赫的位子上幹這麼多年,周書明對這些東西的理解和把握,不會輸給別人,對原則的運用自然也比別人熟練。

周書明肯定不想等到最後一刻,這一點陸政東非常清楚,離開崗位的最後一刻突然調整下面班子,那到時候不是錯誤也是錯誤,在這方面必須要有超前意識。

當然,這樣的調整列入調整名單的也不僅是他自己的關係,相當一部分,是其他副書記或者常委的,這就是是一大批人,是一種力量,

這樣周書明將又會拉攏一大批人,體制中人,不論到哪一級,都不能被孤立,不能讓人家覺得你不好說話,更不能讓別人覺得你刀槍不入,那樣,你的地位就很危險了。

官場有時候像交易,更多時候,卻是在彼此維繫,維繫自己也維繫別人,維繫某個團體或者利益聯盟,維繫某種力量。要時刻記住這樣一句話,圈子的力量有多大,你的力量就有多大。你在體制中絕不是一個人,而是力量伸出來的一根觸角,龐大之樹上吐出來的一根鬚。

官場鬥爭無外乎就是人和地盤的鬥爭,權力說到底就是反映在對人和事的控制上,這纔是決定性的因素。如果周書明這樣的目標達成等於是徹底奪走了他建立的根基,這個一旦失去,陸政東就等於空攥着兩隻拳頭,想發力也發不出了。眼睜睜看着自己被孤立,自己的力量一天天分崩離析,投誠的投誠,叛離的叛離,自己這個省長,真就成光桿司令了。周書明哪天不高興,將他逼出貝湖也不是不可能的!

當然這只是理論上的,就他現在在貝湖的實力而言,周書明想要放手而爲也是難以行得通的,但他也不能不有所準備。

當然陸政東也不排除周書明這麼一手是爲了交換,是在謀求如果離開貝湖之後的安排,以這樣的方式來贏得他所在系統的妥協。

或者這些想法周書明是兼而有之。

越是如此越是表現得沉靜,低調。這似乎跟他的傳奇色彩有點不相符,跟他以前的表現也不一致。一時間,人們充滿了猜測,說各種話的都有。包括周書明,也感覺陸政東在下一着非常陌生的棋。

陸政東這樣做也是經過深思熟慮的,貝湖的情況太過複雜,尤其周書明對貝湖的影響依然很大,短期內要想消除這些影響,讓貝湖吹滿新風,難。

在這樣的情況下,幻想終歸是幻想,激情也只能是激情。一個政治家如果只靠幻想和激情去做事,那是要犯大錯誤的。盲目出招,急於求成。讓自己被動不說。弄不好會讓整個工作被動。會陷入到僵局,這是他不想看到的。

他必須講求策略,是的,策略。陸政東從沒感受過,策略二字有如此重要。現在他是在逼迫着自己,放慢腳步,他要把一切先看清,先判斷出大的方向。然後再在細小處着手。

必須要一步一步來,而且一定要注意動作的隱蔽性,隱蔽二字同樣重要!他要在別人的步伐中找到改變局面的可能性,然後等時機成熟,再亮劍……

陸政東的分析確實是猜到了十之八九,周書明這一招險棋確實有不少考慮,也是爲下一步作鋪墊的。人一旦到達某一高峰,很有可能就滑坡了,周書明雖然未達到權力頂峰,但在貝湖他卻攀上了塔頂。他知道。這個位子是不可能長久讓你坐的,江山輪流坐。這是硬道理。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這也是硬道理。

當再上不去的時候,山下就有人衝你招手了。每每想起這些,貝湖就會悲哀。但人必須有防患意識,雖然距離新一屆省部級的大調整還有些時間,可目前中央對省部級班子調整力度大,變動頻繁。

隨着中*央大戰略的調整,他們這些人的命運,也時時刻刻處在變化之中。周書明就聽到很多不利消息。周書明已經不年輕了,年齡優勢早已蕩然無存,只能算是吃老本的幹部,是一步步苦出來幹出來的,但人生總有謝幕的時候,因此他有他的想法,戀着位子不挪那不頂用,組織要求挪開時,就是再留戀也是沒有用的,必須無條件挪開,這就是原則。

與其被動挪開,還不如早作打算,以積極的姿態迎接有可能出現的變局,這樣做既能鞏固他在貝湖的權力,又可以和陸政東所在的系統作爲一種交換何樂而不爲?

周書明對地位受到嚴重威脅不能對此毫無反應,該給陸政東臉色的時候,不妨也適當給一下。但周書明絕不想跟陸政東完全對立起來,那樣不明智。

省委*書記跟省長說穿了是戰略合作伙伴關係,這裡面肯定有鬥爭,但更多的卻是合作,是讓步或者妥協,一切事物行進的過程都是在讓步或妥協中迂迴前行的過程,針鋒相對只能導致分崩離析,兩敗俱傷,政治講究藝術,打個嘴巴喂塊糖是最最實用的藝術,用腳暗踢用手明拉是官場上最常見的合作方式。

當然有一點陸政東是沒有想到的,那就是詹繼東,自從發現自己的秘書樑先學和詹繼東不正常的關係之後,他也對詹繼東更爲警惕,也聽到了一些風言風語,或者叫小道消息,也暗中進行了一些瞭解,詹繼東最近一段時期在京城太過活躍不說,還有一些不好的苗頭,這讓周書明更是提高了警惕,不能讓詹繼東牽連到他這是他的原則,所以該提醒一下詹繼東讓其懸崖勒馬還是有必要的,但這件事做得不能太明顯,也不要太急。

詹繼東對於陸政東這一手有些意外,也有些失望,和常委會中的其他成員不同,他是希望周書明和陸政東能夠發生衝突,越是激烈越好,也只有這樣他在貝湖纔會有一絲希望,哪怕這一絲希望是理論上的,也抵過一點希望都沒有。

但陸政東這一手讓他這樣的想法落空了,良久,詹繼東來到辦公室窗前,目光失神地望着窗外。

秋季的貝湖仍然是一片熾熱,窗外的天地看上去很遼闊,陽光很明媚,而詹繼東的心卻晴不起來,也不是陰着,心裡就想塞滿了東西。究竟塞着什麼呢,一時半會還理不清。

大院裡那幾株高大的桂花樹泛着油綠,花壇裡各色的花正在盛開。院裡有匆忙的腳步,有來來去去的車子。

詹繼東盯住最大的那桂花樹發了會呆,幾天前他還在桂花下跟政研室幾位幹部聊過天,是在等車的工夫,那天好像沒有楊志勇。奇怪,怎麼能突然想到楊志勇呢?

最近他會無端地想到一些人,怪得很,想着想着就會讓自己迷惑,失去判斷力。也會想到一些事,很可怕的事。

眼下他和周書明關係又恢復了正常,陸政東表現也相當安靜,如果這樣的情況持續下去。屬於他的時代將一去不復返。接下來的貝湖。再也不可能用那麼大的胸懷包容他,自陸政東上任那一天,他便警告自己,從今天開始,要如履薄冰地過段日子,但這樣的日子似乎沒有一個頭,陸政東實在太難纏了,連周書明也很難摁住他。也就難怪他在安新的時候遭遇滑鐵盧。

但這並不表明,貝湖班子就牢固可靠,不具備變的可能。可能是創造的,未來是籌劃的,要在不變中尋找變的動因,要在不變中爲將來的變打好基礎。當然,就算貝湖變不了,那也沒辦法,好在他在京城那邊還是有些眉目,沒有哪個人會安於現狀。在官場,安於現狀就是退步。就是主動放棄機會。

官場最大的特色就是不停地跑,不停地動,動纔有機會,動纔有可能。也要尋找別的機會,從貝湖跳出去,跳到別的省,也不是沒有可能。總體說來,他的努力是有效果的,但代價也是慘重的,有一次他從羅志林目光裡發現了別的東西。後來他才明白,那東西叫不屑。

詹繼東是不容許有人對他生出這樣一種可怕東西的,在他懷裡怎麼能屈辱呢,那他成了什麼?

人是不能失去權力的,特別是對權力操控慣了的人,一旦大權旁落,不但會失去方向,而且會失盡做人的樂趣。詹繼東從羅志林身上深刻地認識到這一點,藉此提醒自己,好好把握吧,千萬不可被權力拋棄。

但他並沒有就此對羅志林怎麼樣,不但不能怎麼樣,還要抓緊,最近一段時間,爲了調動的事情,常常鬧得他睡不着覺,他的失眠症又犯了,很痛苦。有誰能想到,堂堂副書記,會讓一掮客折騰得睡不着覺呢。詹繼東還真就讓折騰上了,但折騰上了事一回事,羅志林這條線他必須要進一步抓牢。

但羅志林也不是一個善茬,利用他這樣的關係也在貝湖幹了不少事情,這個必須要能夠蓋得住腳才行,對於羅志林的這些動作他必須也要一個確切的掌握,央林芝無疑就是最好的人選。

實際上三個人在一起的時候很少,也就是上次央林芝在京城過生日的時候,平常要麼是詹繼東和羅志林,要麼是央林芝和羅志林,要麼就是詹繼東和央林芝,這次三個人坐在一起總是有些微妙,羅志林多少有些意外,也顯得很不自然,好像他跟央林芝那些秘密,讓詹繼東發現了似的。央林芝也是,侷促極了,一雙眼睛忽而撲閃在詹繼東臉上,忽而又滑落到羅志林這邊,本來挺大方一個人,今天居然有點放不開。

央林芝發現詹繼東額頭上有了汗珠兒,走過去將空調稍稍調了調,用手試了一下風,然後緩緩轉過身子。詹繼東望住央林芝妙曼的身子,心裡暗暗發出一片嘆,多好的女人啊……

在央林芝面前,詹繼東真是有遺憾的。這個女人曾點燃過他的激情,也確實讓他嚐到過人生奢侈的東西。叫不叫愛他說不清,但是,央林芝給他的,是別的女人永遠不可能給的。

詹繼東愛用“尤物”兩個字來形容女人,但他沒敢把這兩個字用在央林芝身上,怎麼說呢,他覺得這兩個字用來形容央林芝太俗了,對不住央林芝的絕代風華,也對不住給他的那些感動還有瘋狂。

詹繼東認爲,這輩子最不該睡的女人,就是央林芝,墮落啊,多數時候,他會發出這樣的感慨,可另一個心裡又認爲,這輩子睡得最值的女人,也是央林芝。

而現在他想讓央林芝進一步套緊羅志林,羅志林有羅志林的優勢,他有他的優勢,只要央林芝在貝湖一天,那麼他的作用就比羅志林大,這一點詹繼東很是篤定。

央林芝心裡也默然,只從她想清楚之後,她跟詹繼東之間,似乎就有些不合拍了,這件事更讓她掂清了自己的分量,而羅志林是個什麼樣的人她遠比詹繼東更清楚,羅志林搞的那些事情,隨時隨刻都可能有風暴,一旦揭開,怕是……

自己原本跟詹繼東這樣的男人是有距離的,不在一個平臺上,那麼,以前種種幻覺就成了妄想。

妄想對女人來說是可怕的,央林芝悲哀地發現,自己就是一件被利用的工具,對她這樣心高氣傲的女人,成爲被人家利用的工具豈止是可怕,簡直能把她自尊心毀掉。央林芝感覺自己真是死過一回了,天下男人永遠懂不了女人,當女人打算用這樣的方式就是豁出去了,可詹繼東這樣大權在握的輕輕一揮手,就能將那扇窗關閉,或者瀟灑一轉身,就能全身而退,安全上岸,可是她一個小女人哪能行?

她是想下船,但上船容易下船難,或者講詹繼東根本就沒下船的機會,羅志林也不會讓她下船,央林芝甩甩頭髮,強作鎮定地擡起頭,到了這時候,她只有義無反顧往前走,詹繼東不會讓她有退路可走,而羅志林也不是個善茬,與魔鬼打交道,而且是兩個,夾在這兩個魔鬼之間周旋,這無疑使一件很是艱難的事情,一旦得罪任何一方,她的結局就不會好,這樣的想法每跳出一次,黑暗就壓她一次,喘不過氣來。她清楚那黑暗來自何處,其實就來詹繼東還有羅志林,她太知道羅志林做了什麼,工程項目,人事等等都有插手,而且插手很深,裡面任何一件事翻騰出來,就是浪,惡浪,就能淹沒掉很多人,更能讓貝湖政壇發生一場超級大震盪,那濺起的一點點浪花會把她淹死。

央林芝怕。

沒有人不怕。不怕是因爲你做得沒過,還在尺度範圍內,也就是說沒突破底線。當你做得過了,大大地超過了那個度,怕就跟定了你。

她現在能做的,就是老老實實聽詹繼東安排,詹繼東說什麼,她都要服從,以這樣的方式換取早點調離貝湖……

央林芝正想着,詹繼東發話了,聲音聽上去有幾分沉重,也帶着幾分蒼涼。他說:

“志林啊,今天叫你來,就一件事,眼下林芝這邊稍稍能擠出點時間,有關貝湖的事情,我希望你不要瞞她,有什麼說什麼,哪怕多大困難,也告訴她,要跟她交底,這樣我才知道怎麼操作。”

羅志林起先有些裝糊塗,眼神一驚一乍,好像還在奇怪詹繼東爲什麼要講這些話,之前不是很多東西都是他讓瞞着央林芝的嗎?等明白過來時,馬上就表態道:

“請繼東書記放心,我知道怎麼做的,不會然書記爲難,也不會牽涉到書記這點更是請書記方一百二十個心。”

說完,看了看央林芝。央林芝心裡已經認定羅志林根本就沒有那麼大的能耐能夠幫詹繼東進步到正部,之所以這樣做,完全是掩人耳目,是爲了穩住詹繼東,繼續在詹繼東這顆搖錢樹上搖錢。

羅志林也看到了央林芝的眼神,心裡暗歎央林芝雖然是一女流之輩,可是卻比詹繼東要敏感得多,詹繼東和他打了這麼久的交道都沒有發現這一點,可央林芝卻是看穿了,可見這個表面優雅的女人美貌和心機也是成正比的。

詹繼東的想法是讓央林芝來盯着他一點,可是央林芝是他介紹給詹繼東的,或者說是送給詹繼東的,央林芝是決計不會讓詹繼東知道這一點的,若是知道了,那等於央林芝也是他的合謀和同黨,詹繼東會怎麼對待她央林芝就可想而知了,又怎麼會盯他?

想到這裡,羅志林朝着央林芝看了一眼,央林芝害怕這目光,尤其當詹繼東的面,她也只能微微一笑,以掩飾自己的慌亂,然後說了句讓詹繼東和羅志林面子上都能過得去的話……(未完待續。。)

第80章 酒濃春心動第69章 迎面反擊第129章 初始第38章 你攔路,我斷水!第53章 遲到的蜜月第15章 當選市長第79章 反擊!第57章 送母入京(下)第56章 渴望第82章 衝突第206章 振聾發聵(三)第18章 考校第111章 省長也得睡地上第一百兩百章 風頭二第1章 京官上任第73章 計劃不如變化快第6章 明修棧道第75章 突發情況(六)第98章 分歧初現第173章 新秘書第35章 再遇白警官第99章 入手(二)第219章 封疆大吏(二)第71章 該考慮對象的事情了第5章 攪動一池深水(五)第33章 人格魅力第197章 別意(三)第35章 再遇白警官第126章 走得太遠了(四)第89章 機遇總是青睞有準備的人第33章 口服心服第21章 雄心勃勃(三)第218章 封疆大吏第129章 走得太遠(七)第14章 傳奇遇上傳奇第134章 敢伸手過來,就打手!第39章 知心知意第17章 冒昧上門者第27章 漸入佳境第147章 意味深長第28章 入界宜緩第133章 美女雲集第54章 濃情似火第71章 “勇於獻身”第169章 年末(二)第130章 國防之星第77章 被誤解了第68章 不速之客第61章 巧路通幽第155章 人事從來是敏感事第39章 多管齊下第18章 平地一聲驚雷響第38章 你攔路,我斷水!第127章 走得太遠了(五)第94章 任前談話第11章 誰弄死誰(二)第144章 手心手背第108章 再次攔車告狀第一百二十九章第150章 過年第130章 一把手的妥協第213章 波瀾第36章 三軍用命(二)第84章 不平等交易第47章 印象深刻第79章 京城四月風雲天第92章 首長召見第145章 人事第62章 鬥智鬥勇第132章 一塊肥肉第4章 底線,不可逾越第162章 文火慢熬第203章 環境問題第68章 煙消雲散第156 吃霸王餐泡霸王吧第28章 投之以桃第68章 刻不容緩(二)第172章 謀劃(三)第154章 故地重遊(二)第18章 市長的聲音第28章 情不自禁愛上你第121章 高手過招(二)第160章 大局感第10章 逆勢反擊第138章 老屋一夜看好戲第140章 啞巴吃黃連(二)第231章 緊急應對(二)第221章 看望老幹部(二)第199章 風頭第71章 該考慮對象的事情了第5章 互相試探第57章 驚天逆轉第28章 入界宜緩第50章 不依不饒第74章 突發情況(五)第34章 該來的總是要來的第38章 你攔路,我斷水!第28章 突然襲擊第98章 今宵風月誰與共(四)第12章 上流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