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分歧初現

陸政東和周毓寧從國家整個經濟層面又回到了貝湖,在貝湖省的整個格局裡,省城是一個極其重要且無法替代的一個重要棋子,無論是安新發展得再如何好,都很難取代省城,省城的政治地位和居於全省中心地帶的地理位置決定了它永遠是貝湖的中心。

也許安新可以充當起貝湖經濟龍頭的角色,就像特區對於粵省,特區就是再怎麼樣,卻也無法取代花城,對於貝湖來講這兩個城市也大致類似。省城由於其政治中心的地位源遠流長,也就註定了無論是人力資源還是科研資源,無論是工業底子還是政治資源,這些都是安新遠無法相提並論的,也許安新能夠勝過省城一籌的就是它敢爲人先的思想觀念和體系、制度建設,以及科學合理的一箇中長期規劃,而這幾點一經結合爆發出來的巨大能量,足以一舉超越這個一向以貝湖老大自居的省城,可兩者可以各有側重,但誰也替代不了誰的功能,

周書明不是對省城沒想法,也曾經較深的過問過,只是在之前省城實在局面太過糜爛,讓他最後不得不抽身而出,以免殃及自身。

不過既然看到他支持省城採取大手筆的動作,肯定也不會坐視。

省城是一副爛牌,這樣的爛牌要是能打出一個好的結果出來,那自然是一件非常不錯的事情。

既然他看到了這一點,在這上面無比精明的周書明又如何會看不到?

而省城的兩位主官也很快就感受到了這一點,對於省城的新的規劃藍圖上報到省委省政府,省委一直還沒有給出一個明確的態度,這就有些耐人尋味了。

對於市裡的城市發展,在陸政東來之前,周書明之前並沒有很明確的表明過態度,尤其是在楊凌峰時代,由於國有企業改制正是關鍵時候。一直彆着苗頭的周書明和楊凌峰在這個問題上難得的取得了一致意見,對於省城城市改造上力主慎重,避免引發社會矛盾激化,加上之前的市委主要領導本身就屬於較爲保守求穩的性格。所以省城市提出的幾個較大動作的方案都沒有能獲得通過,反倒是小打小鬧的挖補倒是推進得比較順利。

但這樣的小打小鬧顯然是無法實現省城的蛻變,在中*央提出中部崛起之後,市裡的兩位主要領導都清楚,這應該是省城最好的翻身機會了。

但現在羅善政和馬立成頭痛的是,看樣子周書明是並不太贊同這個方案,恐怕周書明的觀點還是要立足原有城區,往周邊有計劃的開拓。

這樣的想法在市裡也是有一定的市場,無他,往周邊發展。只要是在發展範圍內的地塊不需要費神就可以飆升,是解決財政增收的一個辦法。

但這些人同時也就習慣性的忽略了一個大問題:拆遷。

以原有城區爲依託,不管如何規劃,這些地方都是人口相對聚集之地,而拆遷工作已經成爲天下第一難。何況依託原有城區,那拆遷對象就不是幾千,而是以萬爲單位計,這麼大的拆遷對象,其困難程度不用說也清楚:要麼因爲拆遷補償很難達成一致而讓實施的時間一拖再拖,要麼因爲手段太過於激烈而出現大問題,而被曝光。也很難快速推進,事實上也就很難快速轉讓大片地塊,讓財政收入能夠在短時間大幅提升。

而陸政東的方案不但整個面積比依託原來城區大很多,可以從容佈局,中*央提出中部崛起,省裡也希望省城要承擔起中部中心城市的重擔。確立以高端服務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爲目標的區域核心城市。那麼首先就要在城市規劃和建設上要有大手筆出來,陸政東的這個觀點更符合這樣的趨勢,而且更重要的這樣大的面積實際上需要動遷的人數和規模遠遠小於依託原有城區,也能較好的保存這座有着悠久歷史的名城的主要風貌,有利於進一步的發展旅遊業。

當然陸政東的方案不利之處也是有的。那就是省城的財政資金會更爲吃緊,畢竟前期的市政等基礎設施必須要政府承擔,有些眉目了,纔會有金鳳凰願意飛進來。

兩者權衡下來,羅善政和馬立成還是覺得陸政東的觀點更好。

可是周書明的態度羅善政和馬立成也不得不考慮,如果周書明不支持,那事情就會相當的難辦。

省裡兩位領導的觀點不一樣,那註定就是一場神仙架,

羅善政也能感覺到陸政東現在和在西部辦副主任位置上的時候有些不一樣了,有些昂揚奮發的那個陸政東棱角似乎消失了不少,取而代之的是深沉含蓄背後的老辣,這樣如此流暢的轉變到新的角色上也讓羅善政感到吃驚。

甚至他感覺周書明在很多事情上似乎都在受着陸政東的牽制,很多時候不得不尋求和陸政東的妥協,而且很多時候陸政東看似主動在向周書明尋求妥協,可是在這樣內斂低調尋求妥協的背後隱藏着巨大的反彈能量,陸政東是嫺熟的運用着以退爲進的策略,而隨着時間的變化,隨着陸政東在被貝湖的地位越來越穩固,陸政東肯定也不會一味的如此,只是在陸政東認爲事關原則,或者事關大局的時候,這種反彈肯定會顯露出來,不會石破驚天,但肯定是後勁十足……

省裡邊兩個主要領導都存在不同的看法,在兩人沒有徹底的在這事上把分歧掰開之前,都不會把分歧公開化,不入局中,不仔細琢磨,你很難揣摩品味出其中不一樣的味道,很隱晦,但是你卻能意識到這中間涇渭分明。

眼見得省城也許就又要變成兩人觀點交鋒的所在,若是其他副省級城市,倒還可以超然一些的對待,而對於已經舉步維艱的西原,如果沒有省裡的支持,那事情根本就很難想象,這兩尊大神他是誰也不敢得罪,誰也得罪不起,一想到這個,羅善政想到這裡就覺得頭大如鬥……

第110章 走一步看三步第15章 陸氏新政第一波(二)第30章 快樂並痛着第225章 人事微調(二)第44章 道高一丈第153章 下馬威第38章 準備動作第93章 選舉有效第132章 一塊肥肉第6章 突破口第61章 合縱連橫第79章 一小步與一大步第38章 逐鹿之始第150章 過年第47章 省城再相逢第51章 心若磐石第83章 冤家路窄第48章 省城再相逢(二)第86章 掛羊頭的考察團第140章 亂花漸欲迷人眼第198章 別意(四)第31章 早知道這麼美,就該早給你第110章 極致誘*惑(二)第127章 走得太遠了(五)第104章 脫了,脫了第202章 暗流(四)第69章 煙幕彈第202章 破碎的矜持第78章 沉澱第一百兩百章 風頭二第138章 表姨來了第206章 振聾發聵(三)第22章 突如其來的攤牌第180章 偶爾露崢嶸第17章 大戰前夜第55章 近憂第47章 印象深刻第178章 有所作爲第86章 遇險第87章 惡人第20章 手腕第17章 考察調研第108章 利益的魔力第32章 斬獲第38章 主動出擊第95章 一方大員第185章 巡視第25章 擒賊擒王(二)第203章 微妙局面第17章 議定謀斷第21章 救援第225章 人事微調(二)第62章 巧路通幽(二)第96章 對手的重視就是最大的肯定第十三章第37章 立規矩?第71章 回縣第58章 主動上門第59章 欲談要事第1章 京官上任第229章 暴風雪來得很猛烈第212章 一日一夜(三)第32章 齊人之福第9章 相交相知第85章 學習結束第59章 鍥而不捨美人計今宵風月誰與共三第56章 該來的來了第40章 拭目以待第5章 赴宴第35章 積極應對(二)第2章 伊始第18章 考校第61章 合縱連橫第25章 誰看誰的笑話第76章 吃吃喝喝第153章 下馬威第208章 石出第210章 沉穩第145章 人事第209章 突如其來的喜訊第219章 出人意料(二)第81章 天大的喜訊(二)第78章 誰套誰的話?第55章 打打預防針第47章 新工作崗位第40章 找上門來第54章 最後考察第135章 說服第70章 突發情況第4章 意外?第121章 高手過招(二)第2章 赴任(二)第56章 渴望第126章 沒錢就不要顯擺第48章 強大的上任第32章 小腳女人?第25章 釜底抽薪絕殺計第135章 冰火兩重天第124章 走得太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