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人事

城,陸政東也就連夜回安新了了。

坐在車上,陸政東也在想着常委會上的事情,偌大一個貝湖省,六千萬人,而自己基本上是處於安新一隅,省委的領導們雖然都認識,但是除了詹繼東,其他的很多談不上熟悉,完全是工作關係,而這其中還有詹繼東等人有些甚至對自己還有一些隱隱偏見,要讓真正在常委會上找到屬於自己的位置,結交更多的朋友或者同盟,就需要自己巧妙的調整好自己的心理定位和融入方式,做到潤物無聲的滲入。

省委常委會的會議精神傳達之後,特別是關於治庸問責在省裡的各大媒體不厭其煩的進行着報道,關於治庸問責的實施意見一相繼出臺,這在貝湖省引起了不小的震動。

特別是省城,安新現在的經濟總量只要伸把手就可以摸着他們了,當劉銘章明白無誤的告訴市裡的幹部,安新今年就極有可能會超越省城的時候,這就像一條鞭子一樣抽在省城領導幹部臉上。

陸政東知道省城兩個主要領導的關係比詹繼東和他當時的情況還要糟糕,他和詹繼東之間再怎麼不和,在發展的事情上還是沒有耽擱,而省城的局面不一樣,由於市委和市府關係不融洽,特別是在發展思路上觀念的截然不同,導致很多具體的事情是各談各的調。

劉銘章也意識到了這一點,開始在各種場合強調市委市府要齊心協力共謀展,這不是套話,而是經常點到具體事情上比較支持市府。劉銘章這樣的姿態。市府那邊自然也能感受到。也作出了積極的迴應。

這樣的變化在情理之中,像省城這樣一度在十六個副省級城市中排名居中的城市現在已經下滑到了中等偏下的水準,如果再被安新給甩出一截,這樣的情況中*央不可能看不到。

省城的市長陳家興可以擠走前任,但是如果劉銘章來了,兩人還是明爭暗鬥,工作又拿不起來,經濟沒有起色。那麼只怕你安鳳國的政治前途就堪憂了,當然劉銘章一樣不希望看到這樣的結果,無論是劉銘章還是市長陳家興都意識到了省城再這樣下去只怕就真的要沉淪不起,而沉淪不起的結果就是兩個主要領導絡政治前途都將充滿了不確定性,而且這個不確定性中危險因素居多。爲了一個大家都不願意見到的結果,這也使得省城原本沉重的步履終於開始緩緩啓動了。

陸政東認爲這不算是一個壞消息,省城動起來不算什麼壞事,對安新而言,就近找一個可以比較的目標遠比拿到其他地方比較更爲生動,對於一直被省城苦苦壓在下面的安新而言。一直都夢想着有朝一日能夠翻身,所以對於超越省城。根本就不用怎麼動員,就能讓安新上上下下的勁頭提起來。

至於省城真正動起來,很可能對安新有影響,但是影響不會大,這一點,陸政東對自己還是有充分的自信的。

至於治庸陸政東一直都在做,只是沒有如此大張旗鼓的講而已,對於他這樣的層面來講,有些事情可以做,但不能說得太多,像這樣大規模的治庸如果沒有江如衡的提議,不但他不能調門太高,就算是楊立峰也不能講。

雖然陸政東在之前實際上在治庸上做了很多事情,但是既然江如衡這樣大張旗鼓,安新也不能不動,不動那就是輕慢,就是對省*委*書*記權威的挑戰,何況陸政東也想借着這樣的機會進一步強化能者上庸者下的意識,所以也是把這件事和區縣領導幹部的調整結合在一起……

“新河,工作感覺怎麼樣?”

羅浮黎對着陪着他,比他稍稍慢了一步的高新區管委會副主任張新河問道。

”挺順手的,現在高新區新技術試驗區通過了國家級的評定,大工作都已經上了正軌,原來高新區的工作也有條不紊的推進,新技術試驗區全面啓動,其他我們做到了前面,雖然還是有這樣那樣的問題,但是高新區這邊都能處理下來,不用勞煩市裡邊操心了。”

張新河心情不錯,尤其是高新區的經濟發展增幅一直保持着極高的水平,這更是讓張新河引以爲傲。

“高新區招商引資我們的成效也很顯著,高新區的支柱產業已經基本有了一定的規模,一些重點發展的產業也初見雛形。”

“唔,高新區基礎不錯,班子成員也比較團結,這是優勢。”

羅浮黎似乎在思索着什麼,欲言又止,看在張新河眼中也有些奇怪:

“老領導,是不是有什麼事?”

張新河原來在省裡工作的時候是羅浮黎的辦公室主任,看到一向比較直快的老領導這樣猶豫着,想必是和自己有關,如果是工作上他出現了什麼事情老領導早已經劈頭蓋臉的給他來一頓老,這個樣子是和自己的前程有關,這是所有官員最爲緊張的,他張新河也不例外。張新河心中頓時緊張起來。

“老領導,如果真的有什麼事情很爲難,您儘管說,這麼多年都過來了,我張新河也承受得起。”

老領導沒到安新,這還好說,只要老領導到了安新,他身上的這個烙印已經刻上了,想擺脫是擺脫不了的,如果陸書記真要讓他靠邊,那也沒辦法,誰叫老領導只是市長呢,張新河竭力讓自己心境變得平靜一些,不至於太過於失態。

雖然張新河極力的掩飾,但羅浮黎何許人也?張新河的神情怎麼能逃過他的眼睛,不由啞然失笑道:

“你想哪兒去了,看來你和陸書記接觸不少,但還是不瞭解陸書記,你也把陸書記想得太心胸狹窄了一點吧。新河。是和你有關。但是好事兒,而且也要徵求你的意見,如果你本人不願意,那另當別論。”

羅浮黎真是有點感觸,他的性格衡總可從來就是個不想被當個擺設的人,想當初他剛到安新的時候因爲詹繼東的前車之鑑,他心裡確實是做好了陸政東很不好相處的思想準備的,他甚至還是他主動發起了兩次試探。但陸政東卻是一笑而過。

這大半年磨合下來,羅浮黎發現事實上和陸政東相處卻是一件很痛快的事情,這是他之前無法想象的。

羅浮黎非常清楚,要論搞經濟上的那點事情,他不可能有陸政東高明,這一點他在到安新之前就是研究得很透徹的——陸政東要是在這方面沒有絕對的過人之處,那中*央也絕不可能把如此年輕的他放到一個如此重要的位置上。

所以在這一點上他從來就是按照陸政東的大方向走,去具體的實施和推進,也許正是這一點,讓兩個人找到了共同點。所以陸政東對市政府的工作上並沒有給他製造什麼障礙,這讓兩個人有了相處的基礎。

而陸政東在政治上的表現更是讓羅浮黎覺得可圈可點。鍾柏發等人在陸政東當市長的時候給陸政東是使了不少絆子的,但陸政東上市委書記並沒有對鍾柏發等人相逼太急,而是採取了爲我所用的策略,讓鍾柏發也不至於因爲相逼太急而破罐亂摔。

至於在用人上,羅浮黎也清楚,不管誰處在陸政東那個位置,都會緊緊捏住人事權,都會重用自己信得過的人,這樣才能讓自己的想法和措施能夠得到更爲有效的貫徹和落實。

但陸政東在任人唯親的同時兼顧唯纔是舉,不管是鍾柏發還是他羅浮黎等等市委比較欣賞的下屬,只要是官聲不錯,能力出衆的人,陸政東不但沒打壓,反而予以了重視,雖然這是在陸政東完全掌控了局面的情況的動作,但即便如此,陸政東作爲一個很年輕的一把手,也顯得難能可貴,這其實也不是一般的一把手能做到的,很多的一把手越是掌控住大局,在這方面就越是不會願意漏一點出來。

這其實顯示了陸政東高超的政治駕馭能力,既能掌控大局,又能盡最大的可能團結起市裡的主要領導,從而維持市裡上層政治有一個相對和諧穩定的局面,而這樣的局面無疑會對他實現自己在安新的一心、哦想法更有裨益……

羅浮黎漫想了一會,才注意到了張新河的緊張,搖搖頭道:

“新河啊,你雖然一向都自詡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但我看來你還是修煉不夠,你那表情把你什麼都出賣了。你也清楚全省區縣領導班子調整在即,安新也不例外,陸書記和我商量了一下,我向陸書記建議讓你動一動……”

張新河的心頓時提了起來,動一動?自己這一兩年來表現都擺在這裡,要動肯定是升遷。這當然是好事,只是張新河已經習慣了開發區的工作,而且更爲重要的是高新區的高速發展就讓他覺得是自己那調皮的孩子終於懂事了一般,開始走上了正軌,這樣的感覺更有成就感,也更能揮出自己的能力,如果讓自己會市裡某個部門去任職,他心裡還真有些不樂意。

但是老領導突然提及,想必應該是八九不離十了,此時腦中頓時飛轉,猜測着要去哪裡。

高新區是分管經濟的副市長擔任主任,他這個主持工作的副主任就是高新區的實際負責人,要去市裡的部門估計也是一些比較重要的經濟部門,工業局、招商局還是?……至於經委、發改委的主任他升正處才兩年,太嫩了點,畢竟這兩樣部門的主任基本上都是享受副廳級待遇。

而去區縣,區裡可能性更不大,畢竟區委書記都是實打實的副廳,金凱是最大的可能,沈鳳國的事情其實在事後極少的有心人能感覺到楊太來在背後推波助瀾,雖然這事是老領導最後挑的頭,但陸書記和詹書記的過節在那擺着,別人都會認爲是老領導,詹書記肯定是不那樣認爲,這是連陸書記和老領導一塊算計了,陸書記纔剛剛坐上市委書記的位置,屁股還沒坐熱,正在理順省裡的關係弄得時候來這一手,換了是自己心裡肯定也不舒服,想必陸書記是記下了楊太來,這一次調整楊太來在劫難逃。

莫不是讓自己去金凱縣擔任縣委書記?想到這兒張新河心中就不禁撲通撲通猛跳起來,還是忍不住說道:

“老領導,你就別給我打啞謎了,您就把謎底給我直接打開吧。”

“陸書記徵求了我的意見。他有兩個想法,一個是區縣這次換屆,市委有意讓你出任其中一個縣的縣委書記,這是市委對你在高新區兩年裡工作的充分肯定,你和德安市長在高新區配合默契。德安在市委也經常稱讚你工作作風紮實,同時具有開拓精神,創造性的開展工作,市委對你評價很不錯,我也很替你感到高興。”

在這一點上羅浮黎並沒有誇張,張新河和前任主持工作的副主任的表現的確是一個在天上。一個在地下,不可同日而語,而且張新河也很能運用其在省經委培養起來的人脈關係。儘可能的爲高新區爭取了省上很多政策和資金,在宣傳打造安新重點推出的新技術試驗區上也是挖空心思贏得了不少新技術企業的認可和通過了國家的驗收,這也是陸政東相當欣賞的原因。

張新河心中也是一陣狂喜。沒想到真的夢想成真,自己擔任高新區副主任才兩年多一點的時間。原本以爲這一次調整沒有自己的份兒,卻沒有想到市裡邊真還有意,這肯定與面前的老領導推薦有關,當然市委書記陸政東對自己看法也頗好以及高新區在貫徹實施陸書記的想法上也是從來沒有半點馬虎也是重耍原因。

張新河很清楚,從這一步走上縣委書記這一步至關重要對於仕途的發展有多麼重要,不少處級幹部也就是在這一步停滯不前,甚至有可能在任滿一屆之後就有可能讓你到市級某部門去擔任職務,這看似對你工作的一個肯定,給了你一個美差,實際上基本上也就意味着仕途的頂點到此結束……(未完待續。。)

第117章 同牀異夢第199章 暗流第46章 縣委書記來了第14章 傳奇遇上傳奇第133章 美女雲集第29章 逆轉第152章 至一百五十三章第5章 輕裝上陣第14章 傳奇遇上傳奇第6章 突破口第186章 一花獨放不是春(十)第4章 揚眉吐氣第51章 鶴蚌相爭第39章 反客爲主第64章 波瀾再起第78章 朋友第214章 轉機第211章 聚第119章 東窗事發(二)第216章 全省幹部大會(一)第48章 低頭做事,擡頭看路第139章 啞巴吃黃連第224章 人事微調第51章 始是新承恩澤時第125章 溝通第4章 謀人謀事(二)第186章 一花獨放不是春(十)第175章 新秘書(三)第89章 機遇總是青睞有準備的人第9章 脫手斬得小樓蘭第31章 早知道這麼美,就該早給你第92章 天大的意外第58章 分歧初現(二)第96章 年輕的市委書記第71章 回縣第155章 人事從來是敏感事第146章 激盪第10章 幸福女人第105章 荒誕之夢第79章 反擊!第110章 極致誘*惑(二)第81章 曖昧?第206章 振聾發聵(三)第180章 一花獨放不是春(四)第49章 鳥槍換炮第一百零七章第34章 積極應對第27章 漸入佳境第42章 先上車後買票第19章 書記被差額掉了!第84章 迎東怒放第99章 入手(二)第79章 反擊!第98章 今宵風月誰與共(四)第130章 一把手的妥協第一百就是一章 風口浪尖五第124章 走得太遠了第223章 看望老幹部(四)第64章 危機第36章 同處一室第11章 上流社會圈子第177章 柔情第155章 “奇葩”第12章 互利雙贏(二)第90章 京城事(三)第99章 入手(二)第182章 水落石出第17章 軟磨暗頂第157章 三人行(二)第3章 大膽直陳第118章 善戰者無名第5章 赴宴第36章 三軍用命(二)第3章 較量拉開序幕第53章 真正交鋒第96章 年輕的市委書記第196章 投奔第一百零七章第10章 奇招奏效第76章 逼出來!第101章 年前第76章 吃吃喝喝第86章 遇險第44章 道高一丈第95章 今宵風月誰與共第61章 風物長宜放眼量(二)第7章 官大一級真就壓死人?第66章 坑瀣一氣第10章 逆勢反擊第10章 財政廳長第43章 做人不能忘本第87章 愛如潮水第25章 年前第1章 京官上任第109章 極致誘*惑第18章 走自己的路,讓別人無話可說第62章 新起*點第70章 你讓我做啥就做啥第89章 調任第191章 曾經戰鬥生活得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