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首長召見

夏天悄悄的過去,秋天悄悄的走來,默默無聲,一眨眼,大地披上了金色衣裳。稻穀香味四飄,那畝畝莊稼,遠看好似翻滾的千層波浪;近看,稻穗笑彎了腰,高梁漲紅了臉、玉米樂開了懷。瞧着邊的山,象是渡上了一層金色。飄飄悠遊從上面飛下無數黃蝴蝶,一夥在半空中盤旋,不知過了多長時間深黃的衣裳變成了淺黃;淺黃又變成了赫石,像一個頑皮的小鬼;那遠處的高山上,楓葉如醉,簡直是一片紅海,遮蓋了半個天際,和霞光連在一起,紅的像火焰似的燃燒。這一黃一紅的連成一片,給人一種說不出的溫暖。種種秋景從窗外一掠而過,但面對如此美景,陸政東卻是絲毫沒有欣賞的心境。

陸政東是前往省城的機場,車在飛馳,他的心思也飄得很遠。

前不久,總理來貝湖視察,前後數天,其中在安新停留的時間最長。

在安新,陸政東一直相侍左右,這本是一件值得慶賀的事情,不過陸政東卻怎麼也高興不起來。

總理此次來貝湖省的主要目標就是安新,重點就是對國企比較集中的大中型城市應該如何發展和進行國企的改制進行調研。

按照陸政東的瞭解,以往,不管哪一位中央領導來視察,一般情況下,在視察過程中,總會跟被考察所在地的主要領導做一次長談。

這種長談,總是很深人,很坦誠。針對性也強。談得非常知根知底。每經歷一次這樣的談話。貢開宸都自覺受益匪淺。

受益的還不只是在工作方面。他覺得通過這樣的談話,自己和中央領導在內心裡走得更近了,相互更加了解了,得到了進一步的溝通。要知道,這種溝通,不僅重要,而且極爲難得;另一方面,在這種長談中。可以品出中央領導更具個人特色的執政經驗和對大局的宏觀把握。

作爲下屬,也會從中談話中找尋到自己某些方面的不足,可以做及時的調整。

而這一點,也是平時從公開的文件、指示、講話中不容易獲取的,同時這樣的談話也是讓領導瞭解自己的一種最直接、最好的方式,所以對於這樣的考察調研,沒有哪一個地方不高度重視。

但是在調研過程中,總理並沒有找他和詹繼東長談,甚至總理都沒有對安新取得的成績有任何的表示,

而在結束視察前召開的全省幹部會議上。就中*央最新的工作精神和此次調研中覺察到的必須解決的一些重大問題的時候,也絲毫沒有提及這些。

照理說。他和總理還是比較熟悉的,國際炒家阻擊港幣的時候總理召見過他,他也陪同總理考察過貝湖和安新,也正是因爲這次考察,讓他和安新結緣,到安新來擔任市長和總理的意見也是息息相關。

而從安新的發展看,肯定還是夠得上表揚的,從這個角度講,於公於私總理都不該如此表現,陸政東知道總理的脾氣,最討厭弄虛作假,可在這方面安新已經相當的重視了,在他考察過程中詹繼東和他都還是比較客觀的,並沒有迴避安新需要解決的問題和存在的不足,而越是如此,才讓陸政東很是費解,甚至有些不安。

難道是省委江書記給他上了眼藥?

只是陸政東一想覺得這這種可能性不大,總理欣賞他,江書記不可能不知道,這麼做只會給其留下壞印象,而且顯得格局不大,太過小肚雞腸,江書記好歹是坐鎮一方的封疆大吏,就算是對他有什麼意見也不至於在背後做什麼,這點胸襟和肚量還是有的。

而更讓陸政東不安的是,總*理回京後不久,發改委、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中組部聯合派出一個工作組專門安新做“調研”。在安新差不多待了有兩個星期。

讓陸政東感到十分不安的是,他們調研的內容對他們也是諱莫如深,走得時候也是一聲不吭。

陸政東原來在體改委工作過,體改委的很多職能後來併入發改委,所以來的人中不乏熟人,這些部委的人以前見了他,總是有說有笑的。

陸政東向他們瞭解一點高層的內部精神,內部動態,只要是不涉及到保密守則規定的內容,他們也總是少有忌諱,把說話的界限放得很寬,忌諱也少。

最多,說完了,再笑着追加一句:“咱們這可是哪說哪了,一切都以正式文件爲準。”一句抹平。

但這一回,這些卻完全一副公事公辦的架勢。來到安新,事先和整個調研過程中,只跟市委辦公廳打招呼,一直迴避跟詹繼東和他打交道,說他們這一回只是做一些常規性的社會調查,就不驚動市委主要領導了。

當然不能從這些人口中瞭解,市裡的領導也會想辦法從市裡被調研的單位和部門的人員中去了解,只是一番瞭解下來,不但讓詹繼東摸不着頭腦,陸政東同樣也摸不着頭腦:調研的範圍很泛泛,不知道具體指向,而且所提出的問題往往也比較中庸同樣很難判斷其真實的意圖。

還有很多是通過個別瞭解,具體調研了什麼,除了當事人,外人很難知道真正談了什麼。

他們臨走時,詹繼東和陸政東特地趕到他們住的賓館去看望。這幾位平時很熟悉的人卻個個顯得很謹慎。現場氣氛也相當沉悶。一直到走,他們也沒有向他們兩位安新的一二把手做任何調研“彙報”。

這也是極爲不正常的。按慣例,按組織原則,一般情況下,中央任何一個部委下來來做調研,都應該是在市委市政府協助下開展工作。結束工作時,一般也得向市委做一次彙報。此類彙報,即便是例行公事。也總是要例行一下。除非發生了什麼非常情況……

而這樣特別的情況終於來了。下午剛上班的時候,市政府辦公廳接到省委轉發來的中*央辦公廳通知,有首長要召見他,請他於今晚八點之前報到。

至於誰要召見他,召見的事由是什麼,通知一概沒有透露,甚至連京城的老爺子也不知道緣由。

對這樣的召見陸政東既感意外,又覺得在意料之中。意外的是他僅僅是一個層次不高的副部級幹部。通常情況下是享受不到如此待遇的,而他從政以來的這麼多年,自己俯仰天地,恪盡職守,所能做的,都盡力地、竭力地去做了,也沒有做出什麼犯路線錯誤和天條的事情來,他一直告誡自己,自己年少便身處高位,肩負重擔。更要持有一種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的心態。可以說,任何時候。任何事情,都不可疏忽大意,要慎之又慎。他覺得自己一貫以來,是堅持這麼做的。

所以,一旦接到召見的通知,還是感到意外,突然。但從另一個角度說,從總*理視察調研之後一系列的異常情況,讓他一直預感有什麼事--而且是要大事。在安新乃至省裡的決策層中,這一段時間以來,有這種“預感”的,遠不止他一人……

汽車飛馳,終於按照預定的時間到了機場。

他接到通知的時候已經是兩點,安新飛京城的飛機要七點鐘左右才起飛,他只得趕往省城坐四點半到京城的航班,根本就沒有時間安排什麼。

等到登上飛機的那一刻,陸政東紛亂的心才終於好了一點,心裡不禁想到,之前不久他還在說自古雄才多磨難,可沒想到這麼快就輪到他了,這樣的話說起來都挺容易,但真正落在誰身上,誰心裡都不是個滋味,不過是福是禍躲不過,該來的,終究會來,等不來的,終究是不會來,到了京城一切都明白了……

隨後,秘書長送來一份由市統計局彙總的全市近期相關經濟活動的一些數字。雖然彙總者已經把它們分類列成了清晰的明細表,但仍然密密麻麻地佔據了整整兩頁半的篇幅。

每一回見領導,不管是京城還是省城的領導,這都是必不可少的準備。

這些不僅是數字,更重要的是數字和數字之間的關係,以及數字和數字後邊的關聯,這堆數字和那堆數字碰撞融合結合以後可能發生的變化,那堆數字影響着安新必然會產生的某種走向、趨勢……當然,必不可少的還有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存在和一系列解決措施……這些都還沒在這份明細表上列出。

這一次陸政東不但帶上了秘書小鄧,也帶上了秘書長安俊義,這樣的情況小鄧很多事情是幫不上忙的,帶上安俊義還有個商量和談談事情的人。

安俊義確實是一個優秀的秘書長,該他做的事,一件都不會少做。不該他做的,絕對不會多做一件。特別難得的是,他總是消失在需要他消失的時候,出現在需要他出現的那一刻。

而更難得的是一些紛繁複雜的事情到了他手裡很快就能理清頭緒,但這一次安俊義面對這樣的情況也是一頭霧水,摸不清這次召見的真實意圖。

而安新市裡的那些人恐怕更是一個個都各懷心思吧,陸政東默默的想着。

確實,安新的這些幹部對於他突然被召見到京城反應都很強烈,市委書記詹繼東下班之後,一直在辦公室裡焦急地等待着北京方面可能發回的任何消息。

從總*理視察之後,市裡有關陸政東的種種謠傳剛開始在安新傳播的時候,他就已經交代市駐京辦的主任,駐京辦主任是他信得過的人,詹繼東的目的就是要其注意蒐集這方面的動靜。下午陸政東前腳走,他又給駐京辦主任打了個電話,首先囑咐:

“陸市長如果下榻駐京辦,一定要盡力照顧好他的生活,近來心情不太好,所以,生活方面尤其要照顧得細緻人微一些”。

接着就說及這次召見,他要求駐京辦主任立即動用他多年來在京城建立的一切關係,蒐集有關此次召見的具體情況,而且要事無鉅細,不放過任何細節。

讓詹繼東不安的是,以往接受這樣的佈置,這位駐京辦主任總是不負衆望,或多或少總能給他搞回一些他感興趣的東西,但今天,等了整整一夜,一點情況都沒傳回來。只說是,晚上七點左右陸市長等人乘坐由駐京辦提供的車輛進去了,自此,便再沒有任何消息了。

常務副市長安金山也一直留在市政府嗎,沒有回家,

晚上七點多鐘的時候,他的愛人給他打來了電話,緊着問他回不回家吃飯,得到否定的回答之後還是低聲問道:

“陸政東是不是被雙規了?”

她告訴安金山,從吃晚飯那會兒起,家裡不斷地來人。一撥又一撥,已經來了六七撥了……

就這會兒工夫,還有兩撥客人在客廳裡等着哩。”

安金山有些不耐煩的問道:

“到底有什麼事情?”

“他們想見你。這些客人都是某些部門、單位的正副頭頭們……聽說上面已經決定免去陸政東的職務,由你來接任市長……他們……他們都是來向你彙報、請示工作的……還有從下邊區縣趕來的哩……”

“扯淡!……”

陸政東真要是出問題他自然是很高興,但現在連他都不知道上面找陸政東是何事,這些人又何從知道這事?

想到這裡安金山立即把說話聲音提高了好幾度:

“你好糊塗!什麼彙報請示?什麼已經正式決定?他們看到組織部門的正式文件了?全都是來探風的,你馬上請那些同志離開……你千萬什麼都不要說,,這是特別敏感的問題,這個時候也是最敏感的時候,千萬給謹慎些,別給我添亂!””

如果陸政東有問題,他確實是有機會當上市長的,這的的確確是一個絕佳的機會,但是越是在這樣的時候,越是要沉住氣,如果太過於痕跡,有什麼風聲傳出去,那反而是於事無補。不過旋即他又和緩了一下語氣道:

“你儘可能客氣點,總之既要讓他們趕緊離開,也不能得罪人。”

交代完畢,安金山坐在那裡沉思了片刻,又抓起了,撥了兩個數字遲疑了一下還是放棄了,他這個電話不是又打給家裡的而是打給詹繼東的,詹繼東的消息應該比他來得更快些,安金山想了一想,還是決定去詹繼東的辦公室一趟比較好……(未完待續。。)

第64章 紛至沓來(二)第57章 真正的生意人第46章 利益最大化第47章 老謀深算第94章 任前談話第147章 塵埃落定第5章 敲山震虎第64章 波瀾再起第56章 該來的來了第45章 讓人撓頭的機構改革第208章 傾談(二)第72章 離去第58章 分歧初現(二)第89章 厚積薄發第62章 風物長宜放眼量(三)第201章 重視第124章 走得太遠了(二)第38章 主動出擊第157章 三人行(二)第34章 該來的總是要來的第118章 東窗事發第5章 赴宴第100章 如此旖旎的“檢討”第83章 任君採摘第48章 省城再相逢(二)第103章 自己人第56章 第三雙眼睛第62章 新起*點第32章 東風欲來第81章 心如亂麻第233章 充分肯定第33章 驚變第21章 吃水不忘挖井人第90章 副市長候選人?!第91章 自古雄才多磨難第117章 同牀異夢第117章 同牀異夢第116章 待價而沽第98章 今宵風月誰與共(四)第32章 齊人之福第40章 欲下重手(二)第89章 柳暗花明五十四章 再續前緣第74章 安頓第66章 天大的陰謀?第1章 綿西上任第30章 幾家歡喜幾家愁第52章 勸人發財第47章 省城再相逢第78章 大將之風第208章 石出第201章 重視第174章 自己人第12章 五體投地第58章 重壓第140章 亂花漸欲迷人眼第31章 交心第145章 人事第117章 同牀異夢第165章 遠慮第181章 調查組第174章 新秘書(二)第86章 新年新氣象第28章 投之以桃第28章 入界宜緩第71章 “勇於獻身”第11章 互利雙贏第6章 合縱連橫第6章 突破口第92章 首長召見第168章 年末第174章 新秘書(二)第20章 有謀乃大(下)第50章 溫泉水滑洗凝脂第48章 強大的上任第73章 突發情況(四)第92章 首長召見第71章 突發情況(二)第5章 敲山震虎第72章 離去第106章 褻瀆第29章 禮物第65章 惡人(三)第205章 振聾發聵(二)第6章 突破口第21章 救援第202章 暗流(四)第200章 暗流(二)第25章 誰看誰的笑話第34章 該來的總是要來的第124章 不想說再見第32章 小腳女人?第61章 合縱連橫第50章 不依不饒第13章 碰撞博弈第27章 漸入佳境第186章 鮎魚效應第98章 今宵風月誰與共(四)第184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183章 一花獨放不是春(七)